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镜子中出现了另一个我——基耶斯洛夫斯基《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
2005-05-30 19:04:26 来自:
死在当下
[watermark]开场:
一片星空(长镜头,缓缓向右移动)画外音:那是我们等了好久的星星,圣诞晚餐可以开始了。看见没?那边,低一点的地方,雾朦朦的。看,但不是真的雾……(近景,固定)小女孩倒躺着,伸出小手指着什么。画外音:……是无数的小星星,指给我看……
故事梗概:
一个女孩始终觉得自己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事实好象也是如此……
结尾:
(近景,固定)维罗尼卡开车回家。(近景,固定)维罗尼卡的父亲在家里锯木料。(近景,固定)维罗尼卡摇下车窗,伸手去触摸大树。(近景,固定,取镜人物上半身)合唱团歌声响起,维罗尼卡的父亲缓缓抬起头。(近景,固定)维罗尼卡抚摩着大树。
影片先交代了一个波兰克拉哥的女孩,叫维罗尼卡,酷爱唱歌。有幸入选了合唱团的领唱,但她患有隐疾,在第一次登台演唱时病发身亡……维罗尼卡早知自己的状况,当被通知试唱时喜溢于表; 因病发隐忍疼痛而不愿放弃;坚持登台不愿放弃,直至无法摆脱病魔猝死台上。此时看到的、感到的是关于宿命的故事。命运对我们来说,充满太多不可预知行性,我们不知道命运是什么,也无从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最重要的是认识主体能够把握住的,在非理性空间生存下寻求另一种生命历程。
镜头立即切换到另一个也叫维罗尼卡的女孩的身上。她的追求是一名布偶艺人,对他有种冥冥中安排的感觉,能察觉出他的存在,对他的一切感兴趣,包括他创作中的一根鞋带。凭着一盘全是场景声响的磁带找到了他,当得知是他为创作做的一次试验而愤然离去。最后还是圆满地拥有了这份爱……两个女孩都有自己的追求,既是把握自己所能掌控的,在不可知的生存状态下不能丢失属于自己的。这大概也是导演初衷之一。
导演分别描述处于不同生存环境下的两个女孩,又费尽心思地让两者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在后者维罗尼卡的故事中,有一出布偶戏,讲的是一个跳芭蕾舞的小女孩不慎摔伤脚,不能再跳舞,忧郁地死去,化为一只蝴蝶。与前者维罗尼卡的命运是如此相似。布偶艺人说了句话:因担心布偶被碰坏,因此要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导演是否想表达生命的轮回、更迭?
对比影片开场和结尾,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导演借由“树”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时我常常在想,偌大世界有没有和自己相似的人?灵魂有没有重复性?我觉得有。其实这是一个很难解的哲学问题,导演借助此片表示了他的质疑,让观众认识到问题的存在,然而此题却不可解。
整部影片色彩采用黄色调,是否如同翻阅一本发黄的圣经更能融入一种情绪之中?配合整部电影的主旨,这种用色倒恰如其分。
附录:基耶斯洛夫斯基生平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于巴黎病逝。他的死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开,各个角落的电影工作者和影迷同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国,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部分《十诫》。电影评论家和制作者举行了悼念活动,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几年后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没有被世人遗忘,当年他鲜为人知的作品甚至还打入了流行电影的排行榜。但是,当你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重温《蓝》,《白》,《红》三部曲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电影大师,更是一个挚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领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1957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修导演课程,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电影制作组。
后来,他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象越会在撮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七五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第一个奖项。七六年,他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机遇》在八一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政治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八八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九十年代他们共同编写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近的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年表:
《人员》(Personnel) 1975
《生命的烙印》(The Scar) 1976
《影迷》Camera Buff 1979
《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2
《永无休止》(No End) 1984
《十诫》(The Decalogue) 1988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
《蓝》(Blue) 1993
《白》(White) 1993
《红》(Red) 1994[/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5-31 14:03:02
房囚
(北京海淀)
看这个名字还以为在评恐怖片,奶奶的
2005-05-31 23:04:46
zy69
房囚真没文化:)
2005-06-01 22:26:09
林烺
(天津)
偶稀饭的导演~~~偶一直在找的片子~~~
2005-06-01 23:20:24
刘兵
刚看了这个,比较而言还是觉得<蓝>更好些.但这个片子比后来的模仿之作如<情书><苏州河>还要高出了一个量级,而象<绿茶>和<周渔的火车>与之相比则更是不值一提了.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一片星空(长镜头,缓缓向右移动)画外音:那是我们等了好久的星星,圣诞晚餐可以开始了。看见没?那边,低一点的地方,雾朦朦的。看,但不是真的雾……(近景,固定)小女孩倒躺着,伸出小手指着什么。画外音:……是无数的小星星,指给我看……
故事梗概:
一个女孩始终觉得自己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事实好象也是如此……
结尾:
(近景,固定)维罗尼卡开车回家。(近景,固定)维罗尼卡的父亲在家里锯木料。(近景,固定)维罗尼卡摇下车窗,伸手去触摸大树。(近景,固定,取镜人物上半身)合唱团歌声响起,维罗尼卡的父亲缓缓抬起头。(近景,固定)维罗尼卡抚摩着大树。
影片先交代了一个波兰克拉哥的女孩,叫维罗尼卡,酷爱唱歌。有幸入选了合唱团的领唱,但她患有隐疾,在第一次登台演唱时病发身亡……维罗尼卡早知自己的状况,当被通知试唱时喜溢于表; 因病发隐忍疼痛而不愿放弃;坚持登台不愿放弃,直至无法摆脱病魔猝死台上。此时看到的、感到的是关于宿命的故事。命运对我们来说,充满太多不可预知行性,我们不知道命运是什么,也无从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最重要的是认识主体能够把握住的,在非理性空间生存下寻求另一种生命历程。
镜头立即切换到另一个也叫维罗尼卡的女孩的身上。她的追求是一名布偶艺人,对他有种冥冥中安排的感觉,能察觉出他的存在,对他的一切感兴趣,包括他创作中的一根鞋带。凭着一盘全是场景声响的磁带找到了他,当得知是他为创作做的一次试验而愤然离去。最后还是圆满地拥有了这份爱……两个女孩都有自己的追求,既是把握自己所能掌控的,在不可知的生存状态下不能丢失属于自己的。这大概也是导演初衷之一。
导演分别描述处于不同生存环境下的两个女孩,又费尽心思地让两者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在后者维罗尼卡的故事中,有一出布偶戏,讲的是一个跳芭蕾舞的小女孩不慎摔伤脚,不能再跳舞,忧郁地死去,化为一只蝴蝶。与前者维罗尼卡的命运是如此相似。布偶艺人说了句话:因担心布偶被碰坏,因此要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导演是否想表达生命的轮回、更迭?
对比影片开场和结尾,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导演借由“树”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时我常常在想,偌大世界有没有和自己相似的人?灵魂有没有重复性?我觉得有。其实这是一个很难解的哲学问题,导演借助此片表示了他的质疑,让观众认识到问题的存在,然而此题却不可解。
整部影片色彩采用黄色调,是否如同翻阅一本发黄的圣经更能融入一种情绪之中?配合整部电影的主旨,这种用色倒恰如其分。
附录:基耶斯洛夫斯基生平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于巴黎病逝。他的死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开,各个角落的电影工作者和影迷同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国,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部分《十诫》。电影评论家和制作者举行了悼念活动,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几年后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没有被世人遗忘,当年他鲜为人知的作品甚至还打入了流行电影的排行榜。但是,当你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重温《蓝》,《白》,《红》三部曲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电影大师,更是一个挚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领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1957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修导演课程,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电影制作组。
后来,他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象越会在撮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七五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第一个奖项。七六年,他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机遇》在八一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政治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八八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九十年代他们共同编写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近的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年表:
《人员》(Personnel) 1975
《生命的烙印》(The Scar) 1976
《影迷》Camera Buff 1979
《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2
《永无休止》(No End) 1984
《十诫》(The Decalogue) 1988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
《蓝》(Blue) 1993
《白》(White) 1993
《红》(Red) 1994[/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