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房囚”和“王家卫”点开了它。我并不知道你。看到“更倾向于意识流”,我在想,怎么和ladyrain一样,看到你的签名,才知道原来真的是你。我可真的是追随你的脚印啊,老兄。
我说了,看了阿莫多瓦我就很有点不好意思说喜欢王家卫了,但是我还是感谢他,是他让带我进了电影的世界,让我爱上了电影。
陈果?王家卫?

2003-01-10 22:56:41 印度寡妇

2003-01-10 23:42:09 2243 (北京西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2243在 2003/01/11 02:18am 编辑]
观众“情绪”?主人公“情绪”?
如果你是指主人公情绪,
那么,
情节本身就包括“情绪”。
文学和电影也不完全一样,
电影的节奏是靠情节推动,
但同时,
镜头和音乐也起到很大作用,
如果只是把镜头切的很碎、很快,
音乐声响很大,
节奏是不可能快起来的。
反之,
情节已经把节奏推动起来,
而镜头和音乐处理不到位,
同样影片也是一团烂泥。
说到底还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问题。
观众“情绪”?主人公“情绪”?
如果你是指主人公情绪,
那么,
情节本身就包括“情绪”。
文学和电影也不完全一样,
电影的节奏是靠情节推动,
但同时,
镜头和音乐也起到很大作用,
如果只是把镜头切的很碎、很快,
音乐声响很大,
节奏是不可能快起来的。
反之,
情节已经把节奏推动起来,
而镜头和音乐处理不到位,
同样影片也是一团烂泥。
说到底还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问题。
我的文学观念,小说是靠情绪推动的,情节次要,所以,我更倾向于普鲁斯特,更倾向于意识流,尽管卡夫卡也同样伟大。电影,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