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zt)浅谈《青红》--我们要回去
2005-05-26 07:38:45 来自:
xxx371
把《梦幻田园》算进去,《青红》应是王小帅正式亮相的第二部作品,但总给人感觉像是头一次见人。当然,拜野火烧不尽的盗版市场所赐,王小帅的前几部作品,你要真想看的话,都能看到。
从来就不认为地上或地下对王小帅这样的导演会带来些什么,或不带来些什么。这就好比未婚同居和结婚登记一样,灯一关,还是该干嘛干嘛。王小帅也一样,鲜明的作者印记还在,对普通人,准确点说,对人类基本愿望的关注还在,再简言之,就是你的选择和你的放弃就像硬币的两面,始终在那儿晃动。惟一的不同,王小帅这次回到了他少年时的所在,连带时间和空间,80年代初的贵阳。但全片看来看去,那阴雨绵绵的窄巷,雾气缭绕的山脉,并不具备地域的标签,南方荒僻而潮湿的小城大抵都是这般风貌,惟一突出的是时间和背景设计,曾参与三线建设的技工,想带着家人回到上海。一个政策和另一个政策好像都由不得人,但那股犟劲在全片沉缓、悠长的影调里却始终能有所弥漫。
我把《青红》看作近几年中国最有气质的电影,在我看来,甚至超过了《孔雀》。这气质既是流动的也是僵硬的。青红总是走来走去,可她所走过的石径和砖墙却清冷的无半点生机可言。这气质在青红这儿是冷中有热,只是这热也是机械式的,这也是中国银幕上很少见的,丧失活力的少女形象。而青红的父亲,在暴烈中同样是冷的,他无视女儿的自尊,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自尊。为了回到上海,最笨最粗暴的方法,他都要一一尝试。仔细看姚安谦和高圆圆这两张脸,前者的疲惫和后者的茫然,均是再自然不过的从那段久违的生活断层里,活活剥落下来。时代的肉中刺和更广泛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难以“自主”的宿命,交响出更为深刻的人生绝境。女儿被父亲严密看管着,父亲被所谓的政令牵动着。女儿还是失去了那个年代最可宝贵的贞操,而父亲的愿望好像得以实现了,可以带着家人回到他朝思暮想的上海,可是他将以怎样的心境去面对上海。影片以一个看似开放,实则极为残酷的结局,并以一种拒绝回答的姿态,让我们目送着这家人乘坐的吉普车消失在盘山公路上。这时,响起了枪声。那个与青红相好的少年小根被处决了,陪他一块毙命的还有几个人,这少年的生命就这样并不孤单的结束了。
从《扁担姑娘》、《17岁的单车》、《二弟》再到《青红》。王小帅一直习惯于讲述异乡人落地不生根的境遇,身份的错失不是被更大的沉沦所淹没,就是被更尖锐的现实所败坏。人类史就是按异乡人的变异和原住民的脱逃组接而成,身份的加入和更替不仅使国家和民族有了概念,更使得最宽泛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有了定义。在《青红》里是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在互相观望和排斥,而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无不上演着大同小异的悲剧、喜剧和闹剧。按《红楼梦》的说法,全是反认他乡为故乡。《青红》的英文名为《上海梦》,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上海成为一个不到场的隐性道具,或者说它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王小帅以相当知性的胸襟,以最简单又极具穿透力的笔触,在最庸常不过又是最难以规避的人生起落里道出我们日复一日,终难摆脱的困境。王小帅拾起了被许多新锐导演弃用多日的线性叙述,尽是生活实景,却不以逼近的姿态示人,而是像片中的中、近景一般,若即若离的观望着,保持着且酸且楚的冷静。这种不干预生活,却进入生活实质的电影品格,王小帅终于在《青红》里得到最为稳健的建立。诚然,王小帅在第六代群落里向来不是那种声嘶力竭的发言人,而力求成为一个体察者,而在《青红》里,他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观察家。他变得更节制,更有韵味,也就极可能拥有更大的空间。
而片中那些舒缓的时代变迁,广播操、喇叭裤、地下舞会、《阿西门的街》中的嘹亮歌声,再完成时代记忆之余,更多的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潜流的潺动,这已不再是怀旧的、青春的,甚至不仅仅是“中国”的。而成为历史车轮下一抹不起眼的擦痕,从个体出发,却以冰山一角的姿态,照亮了我们心灵深处无关道德是非的灰暗。假如青红的父亲留在了贵阳,青红和小根结为夫妇,那么,对于他们心中的美丽上海而言,仍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青红父亲的同事留在了贵阳,他们与青红一家人告别,太多感怀充溢心间,换来的只是淡淡的拥抱和木然的眼神,而青红一家背负着女儿的贞洁和一个少年的生命踏上了归程,也就是说,青红和她的父亲都把他们的青春留在了那个西南边陲重镇。在此,留守和飘移成为悲剧的两面,变得难以逃遁。
2005年的中国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假如说它填补了某项空白,肯定不是它率先表现了三线职工家属的运命,而是观念上的,它是真实而坚定地将个体置身于人类史的长河中,并远远的眺望着他们的飘流。俯视的关怀、想当然的亲近和所谓的尊重都搁置一边,因为“你”就是在“劫”难逃的一份子,也许是青色,也许是红色。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5-30 18:49:47
xxx371
顶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把《梦幻田园》算进去,《青红》应是王小帅正式亮相的第二部作品,但总给人感觉像是头一次见人。当然,拜野火烧不尽的盗版市场所赐,王小帅的前几部作品,你要真想看的话,都能看到。
从来就不认为地上或地下对王小帅这样的导演会带来些什么,或不带来些什么。这就好比未婚同居和结婚登记一样,灯一关,还是该干嘛干嘛。王小帅也一样,鲜明的作者印记还在,对普通人,准确点说,对人类基本愿望的关注还在,再简言之,就是你的选择和你的放弃就像硬币的两面,始终在那儿晃动。惟一的不同,王小帅这次回到了他少年时的所在,连带时间和空间,80年代初的贵阳。但全片看来看去,那阴雨绵绵的窄巷,雾气缭绕的山脉,并不具备地域的标签,南方荒僻而潮湿的小城大抵都是这般风貌,惟一突出的是时间和背景设计,曾参与三线建设的技工,想带着家人回到上海。一个政策和另一个政策好像都由不得人,但那股犟劲在全片沉缓、悠长的影调里却始终能有所弥漫。
我把《青红》看作近几年中国最有气质的电影,在我看来,甚至超过了《孔雀》。这气质既是流动的也是僵硬的。青红总是走来走去,可她所走过的石径和砖墙却清冷的无半点生机可言。这气质在青红这儿是冷中有热,只是这热也是机械式的,这也是中国银幕上很少见的,丧失活力的少女形象。而青红的父亲,在暴烈中同样是冷的,他无视女儿的自尊,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自尊。为了回到上海,最笨最粗暴的方法,他都要一一尝试。仔细看姚安谦和高圆圆这两张脸,前者的疲惫和后者的茫然,均是再自然不过的从那段久违的生活断层里,活活剥落下来。时代的肉中刺和更广泛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难以“自主”的宿命,交响出更为深刻的人生绝境。女儿被父亲严密看管着,父亲被所谓的政令牵动着。女儿还是失去了那个年代最可宝贵的贞操,而父亲的愿望好像得以实现了,可以带着家人回到他朝思暮想的上海,可是他将以怎样的心境去面对上海。影片以一个看似开放,实则极为残酷的结局,并以一种拒绝回答的姿态,让我们目送着这家人乘坐的吉普车消失在盘山公路上。这时,响起了枪声。那个与青红相好的少年小根被处决了,陪他一块毙命的还有几个人,这少年的生命就这样并不孤单的结束了。
从《扁担姑娘》、《17岁的单车》、《二弟》再到《青红》。王小帅一直习惯于讲述异乡人落地不生根的境遇,身份的错失不是被更大的沉沦所淹没,就是被更尖锐的现实所败坏。人类史就是按异乡人的变异和原住民的脱逃组接而成,身份的加入和更替不仅使国家和民族有了概念,更使得最宽泛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有了定义。在《青红》里是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在互相观望和排斥,而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无不上演着大同小异的悲剧、喜剧和闹剧。按《红楼梦》的说法,全是反认他乡为故乡。《青红》的英文名为《上海梦》,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上海成为一个不到场的隐性道具,或者说它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王小帅以相当知性的胸襟,以最简单又极具穿透力的笔触,在最庸常不过又是最难以规避的人生起落里道出我们日复一日,终难摆脱的困境。王小帅拾起了被许多新锐导演弃用多日的线性叙述,尽是生活实景,却不以逼近的姿态示人,而是像片中的中、近景一般,若即若离的观望着,保持着且酸且楚的冷静。这种不干预生活,却进入生活实质的电影品格,王小帅终于在《青红》里得到最为稳健的建立。诚然,王小帅在第六代群落里向来不是那种声嘶力竭的发言人,而力求成为一个体察者,而在《青红》里,他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观察家。他变得更节制,更有韵味,也就极可能拥有更大的空间。
而片中那些舒缓的时代变迁,广播操、喇叭裤、地下舞会、《阿西门的街》中的嘹亮歌声,再完成时代记忆之余,更多的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潜流的潺动,这已不再是怀旧的、青春的,甚至不仅仅是“中国”的。而成为历史车轮下一抹不起眼的擦痕,从个体出发,却以冰山一角的姿态,照亮了我们心灵深处无关道德是非的灰暗。假如青红的父亲留在了贵阳,青红和小根结为夫妇,那么,对于他们心中的美丽上海而言,仍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青红父亲的同事留在了贵阳,他们与青红一家人告别,太多感怀充溢心间,换来的只是淡淡的拥抱和木然的眼神,而青红一家背负着女儿的贞洁和一个少年的生命踏上了归程,也就是说,青红和她的父亲都把他们的青春留在了那个西南边陲重镇。在此,留守和飘移成为悲剧的两面,变得难以逃遁。
2005年的中国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假如说它填补了某项空白,肯定不是它率先表现了三线职工家属的运命,而是观念上的,它是真实而坚定地将个体置身于人类史的长河中,并远远的眺望着他们的飘流。俯视的关怀、想当然的亲近和所谓的尊重都搁置一边,因为“你”就是在“劫”难逃的一份子,也许是青色,也许是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