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一座现代哲学思辩之城——让·吕克·戈达尔《阿尔伐城》

2005-05-26 02:43:52   来自: 死在当下
  [watermark]开场:
  夜晚,一片建筑物,镜头由慢至快移动,最后跟随一辆开过的白色轿车(切换)轿车由右至左开来,镜头跟随,随即移动到建筑物上,最后落在轿车上,轿车停下(切换)近景,正面,车内。一中年男子拿出打火机点烟,从旁边拿出一把手枪,随即放入上衣口袋。
  故事梗概:
  温布劳恩教授发明了一台称作阿尔伐60的巨型计算机,控制着阿尔伐城的发展,包括居民的言行。特工考逊杀死了教授,带着教授的女儿娜塔莎离开了阿尔伐城。
  结尾:
  近景,正面,车内。娜塔莎对着考逊说出了自己从未学过的词:我爱你。
   这部电影可看作是戈达尔的哲学思辩书。他质问了一系列与主体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工业社会里技术统治一切?人与人之间已不存在爱情?人们生活在既定逻辑之中?事物只有存在的必然性,抹杀辨证思维能力?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事物一成不变,不会改变,也没有定义?人们是为信仰而活,而非幸福?死亡和生命在同一个圆圈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无好坏之分,都有组织事件的野心?生存越来越依赖科技,并成为科技的奴隶?人们已失去了改造这种生存方式的自由?
  戈达尔借由阿尔伐城的管理体制提出如上问题,自己代表了特工考逊,一直处于反驳与思辩之中,最后泾渭分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整部电影如同在读一本自然科学书籍般枯燥无味,整部电影都在灌输观念,从而迫使观众要不断思考。但当娜塔莎对着考逊“我爱你”三个字时,我竟不由自主地感动了。
   此片为黑白片,采用直线叙事法。有场戏为在一游泳池执行死刑,死刑犯被毙于池中,一群着泳装女孩即将他架上岸。利用水波的反照丰富银幕而补偿黑白片的不足,并且还展现了一小段水上舞蹈。画面安排不失为枯燥剧情的点缀物。
  另有场格斗的戏,戈达尔采用蒙太奇的手法,用了八个镜头并置:考逊将打手的头拉进车里——两人的手渐渐接近——考逊按住打手的头——考逊抓住打手一只手——考逊从后面按住打手的头——考逊用胳膊紧箍打手的头——打手倒在地上,考逊开车慢慢接近他的头——车驶过,考逊往地上看了一眼,汽车明显压过一障碍物。八个镜头便交代了一场激烈格斗并以残忍的方式结束。
   还有几个镜头采用负片效果呈现,我却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
   此片为戈达尔1965年作品,法国、意大利合拍,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片长100分钟。
  附录:戈达尔生平
   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他在法国和瑞士边界的雷曼湖畔度过了少年时期,进入青年时期后迅速陶醉于电影世界,与特吕弗和罗梅尔等人终日在巴黎的“亨利·朗格洛瓦——法国国家电影资料馆”里接受各种电影的洗礼。随后不久便在《电影手册》等杂志上发表影片评论文章,并模仿希区柯克等老前辈,一边进行写作,一边制作自己的短片,为拍摄正式的长篇作品积累经验。1960年,戈达尔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电影作品《A BOUT DE SOUFFLE/精疲力尽》,在世界电影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完全无视传统电影理论的拍摄手法带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和安娜·卡利娜结婚以后,以她为主演的“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一部接一部地问世。戈达尔成为全球最受注目的导演之一。
   1967年戈达尔拍摄了政治题材的影片《LA CHINOISE/中国姑娘》之后,很快就与安娜·卡利娜分手并和这部影片的女主角维阿塞姆斯基结为夫妇。1968年朗格洛瓦的解任,戛纳电影节的终止事件,五月风暴等一连串的动荡使戈达尔又转入对反映时政的艺术作品的探讨和研究。他组织了“基卡·维尔托夫小组”,专门制作革命题材的影片。1973年戈达尔离开巴黎,和马里·米维尔在格勒诺布尔共同创建“声音影象”,投入录象时代的新鲜体验。
   1979年戈达尔的《SAUVE QUI PEUT (LA VIE)/各自逃生(生活)》公映之后,曾引发了“戈达尔电影已走向商业化”的争议,而他却对这一切置之不理,独自来到瑞士,再次开始了新的冒险。他运用手提摄象机和电影摄影机交替或同时拍摄,力图展现全新的视听世界……
  [/watermark]
  

2005-05-26 21:17:11  刘兵

  喜欢戈达尔,才华横溢而百无禁忌的艺术浪子和爆破手.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sOMxTAzYisn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