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导李少红、陆川、贾樟柯联袂推荐
顾小白电影随笔70年代生人集体回忆录
代代/文
电影与生活,哪个更残酷?哪个更精彩?或许在顾小白新作《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顾小白电影随笔》中会有答案。
曾为《看电影》、《电影世界》、《21世纪环球报道》、《信息时报》、《花溪》、《瑞丽》、网易娱乐频道、新浪文化频道等媒体撰写专栏的小白,悉心收集他新近关于电影的文字,收入到这本《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的书中,并不顾出版社编辑的建议,固执地用这个读不通读不顺有点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的书名,并最终使得编辑也觉得实在没有改书名的必要,因为正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真理昭昭的感觉成就了小白的特色。
看电影,读顾小白,或是先读顾小白再看电影,已经成为许多人选择的看电影的新方式。难怪李少红、陆川、贾樟柯等知名导演在自己的电影上映后总是很想知道小白会说些什么,不是因为小白早已在新锐影评人中赫赫有名,而是因为他们说“小白成为了我的‘后窗’”(李少红语)、“在我的朋友中,我一直觉得小白是一个很难得的内心从容平静、对于世事很有判断力的一个”(陆川语)、“用情观影用心作文,是这些年小白风流尽占的秘密”(贾樟柯语)。
前言
序:我的后窗
李少红
在我的经历中,电影评论是很学术的领域。想到我们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儿,八十年代初期,电影在中国新文化复兴运动(不知道能不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新“电影语言”、“新浪潮”、“结构主义”等等名词如雷灌耳,而且话语权威都是一派学者气质,很有学术性、高尚感。这样的气氛把我们烘托得很了不起,真有艺术殿堂的感受。
后来,大概到了九十年代中期,1995、1996年前后,这帮大师突然不玩了,很快从这个圈子里消失掉,无影无踪了。在他们抛弃我们之后的寂寞的日子里,我们感觉到一阵孤独。文艺批评一向左右着各类艺术的历史进程,这样的空白真的令人心慌。
我想他们不玩儿了的很大原因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有关。消费概念一统天下,文化也可以成为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当它们成为超级市场货架上供人选择的、和选择一件衣服一样自由、一样随意的商品的时候,艺术过去神圣的地位、仪式化风范及上层领域的优越感全然被打碎了。这十来年,随着这样的变迁,其实谁也没消停,大师放弃的阵地自有后来人。由于商品化的普及、便利和自由,还有文化艺术产品本身的巨大魅力,孕育出了一代从fans 走入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员。这些从消费群体中走出来的人可能是批评家,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编剧。我想他们的出身就能把前辈的鼻子给气歪。美国前卫导演昆廷·塔伦蒂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卑贱”的出身让他在入行时饱受了一番屈辱,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才得以扬眉吐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影时代的到来。法国人是多么地傲慢,从来都以文化大国国民自居,一副霸权的样子,一直一统艺术殿堂的金钥匙。所以昆廷的获奖,连他自己都倍感意外、欣喜若狂,直到今年在戛纳当评委主席还念念不忘那一幕。如果不是世道变了,这事无论如何解释不通。
很多事情不再是梦想。DV从家庭走向专业,电视从标清发展到高清,高清播出时代即将到来,电信号的色彩还原和胶片越来越接近,还有什么不可能实现?
大概有一个现象我原来没有足够重视,当我知道后,很吃惊。原来各电影厂有自己的刊物、画报,不知何时被外面的人承包下来,变了味道,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开始我很嗤鼻,觉得不够专业化,比如《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啊什么的,我很长时间把它们等同于文化商品的延伸纸版读物,比如盗版光碟指南什么的。到了有一天在三联书店看到一本近似工具书的《电影2002》,还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和《后窗看电影》,我发觉这已经不是我原来概念中的电影产品指南了。其资料的价值性和全面,以及专业化水准都令我对他们的存在不可小视。网络上颇负盛名的“后窗看电影”等阵地亦成为新一代的影评代言人。
就在这个时候,早已在新锐影评人中赫赫有名的小白把他的书稿拿给我看,极没有架子,以很自我的口吻,甚至是一个影迷的角色来谈电影。像日记,像观后感,也像夜话。我在他曾任版主的论坛“后窗看电影”及其精选书籍里也能感觉到同样态度。小白的尖刻和敏锐也是很散漫的,像他的生活状态,完全没有权威姿态。这让我对小白刮目相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当时在和我合作一个剧本。我很喜欢他写在剧本中的那些人物的状态,很典型的“后工业”人类,而且是典型的中国都市小资类。
接触多了,我对小白的身份恍惚起来。我连问了他好多问题——你到底干什么专业?他回答说,在一家数字化公司,好像还是国有单位。就我对社会了解的知识结构,这就够错位的。——那你怎么又开始写剧本了呢?怎么又写评论了呢?他答,网上开始的,偶然的,喜爱的,咳……我完全听不懂,也不想再细问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白,让我对很多事情了解更具体了。电影在他们眼中的样子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首先是在用精神消费它。不论欣赏、崇拜还是品尝、指点,完全像对待一种物质——某种拜物主义倾向,而我们却当做理想来追求。脱离了人文环境的我们完全失去了价值判断,这两者的对话该有多么大的差距啊。
可以说,小白成为了我的“后窗”,通过他,我看到了新一代的成长和他们的精神。
[原创]小白印象,苍老是一生最终等待
2005-05-18 23:20:10 ly884
2005-05-19 00:05:10 hooxi (庄)
“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993年的金棕榈大奖是《霸王别姬》和《钢琴课》平分的。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大奖。
李少红女士的文字里揭示了“小圈子”以及这个圈子不再“高贵”的落寞。
1993年的金棕榈大奖是《霸王别姬》和《钢琴课》平分的。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大奖。
李少红女士的文字里揭示了“小圈子”以及这个圈子不再“高贵”的落寞。
2005-05-19 09:38:17 danbar
他的《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的确写得很好,很多女孩子因此而爱上了他,因为这篇文章就象是她们自己写得一样。
其它的狗窝札记我个人觉得没感觉,可能他的那些那些感悟跟我太隔的缘故。他的情绪是那种极为敏感的女性的思绪……
“他写在剧本中的那些人物的状态,很典型的“后工业”人类,而且是典型的中国都市小资类。”李少红写得很准确。
其它的狗窝札记我个人觉得没感觉,可能他的那些那些感悟跟我太隔的缘故。他的情绪是那种极为敏感的女性的思绪……
“他写在剧本中的那些人物的状态,很典型的“后工业”人类,而且是典型的中国都市小资类。”李少红写得很准确。
2005-05-19 13:56:20 rnz (上海浦东)
[quote]下面引用由hooxi在 2005/05/19 00:05am 发表的内容:
“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993年的金棕榈大奖是《霸王别姬》和《钢琴课》平分的。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大奖。
李少红女士的文字里揭示了“小圈子”以及这个圈子不再“高贵”的落寞。
[/quote]
或者李少红是有意犯错,别有含义?
“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993年的金棕榈大奖是《霸王别姬》和《钢琴课》平分的。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大奖。
李少红女士的文字里揭示了“小圈子”以及这个圈子不再“高贵”的落寞。
[/quote]
或者李少红是有意犯错,别有含义?
2005-05-19 22:18:50 hooxi (庄)
更正一下而已。没别的意思。每个人都会搞错一些事实。2000的时候,我曾经以为安东尼奥尼已经死了,伯格曼也已经死了,可是他们都活的挺好。后者还在一个小岛上过起了类似《野草莓》那位老教授一样的日子。
原因也简单,那些散落在各处的情感,并没有明确的电影作为依托,再加上主人的慵懒成性,看官要将这些情感串联起来,在心中拼起一个顾小白的心理模型,实非易事。这不是对于看官智力,才学上的要求,而是要具备远胜于作者的勤劳与执著。
不过,这次新书的出版,似乎让这种对于读者的要求降低了许多,通过若干较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词,如同在一青涩导游的引领下,我们还是顺利的进入他的感官和内心世界。
当然,我要承认,我并没有清晰的感触到书中的男主角,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文风和情感上的表达。
《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第一部分的很多段落,竟然让我无法控制的想起释凡的文字,纯粹,感性,精练,还有辛辣。
支持小白,贬低释凡的人,一定会怪我说,这是个畸形的联想。
让我再想想,小白的受人注视,当然并非单靠这些貌似冲动的文字,他很自恋,很飘渺……
……………………
而在这种矛盾统一的心境下,本该如同其他艺术形式塑造下的人物一样,立马变得有血有肉,立体鲜活起来?
但是小白。
他在文中不会吝啬自己对于堕落,痛苦,死亡的迷恋表达。我虽然不能武断的认为这是一种传统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种赶潮流式的死亡崇拜,还是让我心生倦意。
小白在文中多处提到名人的自杀,并专有一篇《死无葬身之地》。
而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种在胃里塞了过多的汉堡和泡面,大脑的神经突起胡乱的发生回应之后的产物。
如果是一个曾经游走于死亡边缘,偶尔鼓足勇气,向前张望时,却只看到黑暗一片的人,重获新生后,绝不会再将这种死亡的情绪加以贩卖。而且在小白的文字中,你似乎不难共鸣到,当一个人决定自杀时,或者这么说,当死亡的念头跳出,并能够被肉体,精神,以至于周围的环境接受的瞬间,一定是激动人心,极富戏剧意味的。
但我相信,实际情况不应是这样的,当时当刻,死亡应该已经成为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会遭到过多的排斥与不良反应。
那时你的脑海中,和小学课本中烈士就义前,完全不同。
不会有过往的回忆幻灯片
更不会有兴趣去参透人生的终极命题。
那我要如何定位小白对于死亡的爱好呢?
小白的评论中不太会出现电影的结构分析,他也说过对于影片的故事背景什么的,不感兴趣,在很多时候,他只是全身心的将自我代入角色的躯壳中,就如《成为马尔科维奇》中一样,发现了通往角色脑门的密钥,从他(她)们的视角去感受角色,电影,甚至是生活。应该说,这种方式使得很多原本密封的不给外人插足的电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被强行解读。顾小白看似个不知疲倦,见缝插针的孤魂野鬼,在称其心意的光影幻像中,寻找着合适的精神宿主,在很多时候,他是成功,但我个人认为,其中绝对不包括死亡的章节。
我无法去猜想小白的真实生活状态,也不知道这些情绪上的装扮是否如同雪村的行头一般,只是些刻意错位的道具。他所展示出来的精神状态,其实并不丰富,更不新鲜。
就以泡面为例,这一日本人的精简发明,应该未曾料想到,竟然“救活”着很多像小白一样的脑力贡献者。所以我大胆设想,顾小白其实完全有理由成为某泡面品牌的代言人。因为在中国,似乎泡面的内核就是与这种肉体,情绪上的慵懒紧密相联的,从而可能有朝一日,独创一派,出现泡面文学,电影,音乐……甚至波及到所有的领域。不过,让人痛心的是,短视的商家到目前为止,除了好吃看得见之外,还没有发现这一泡面文化的内涵,以及象小白这样的文人和文字本身,所潜藏的巨大商机和文化价值。
这是让人遗憾的。
同时,李少红导演的序中,谈到了小白的后窗作用,以及剧本的事情,而从正文中,特别是《被遗忘的时光》和《电影妈妈》的某些章节中,我也能感觉到小白的强烈创作冲动。
但,还是觉得,小白的文字中,有着充沛的情绪渗出,却不能带给我生动,跳跃的画面。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