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给北京人艺一杯苦酒

2002-06-24 13:19:23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三联生活周刊
  
   文/戴方
   北京人艺是中国话剧的金字招牌,是一个不是国家剧院的国家剧院。在这里诞生了一批中国话剧的经典,一批批演员成为被广大观众推崇的人民艺术家。她还有一大批忠诚的观众,在他们眼中,北京人艺简直就是中国话剧的代名词,首都剧场简直就是中国话剧的最高殿堂。即使孟京辉也有这种“首都剧场”情结,他也一直梦想在这座剧场的舞台上颠覆人艺
  的经典传统。
   北京人艺迎来了50年大庆,但她却早已显现出百岁老人的种种衰败。北京人艺从1992年至2002年是光环渐失,趋向平庸的10年。院长刘锦云说:“北京人艺没有完。”当一位院长只以延续这家剧院平庸发展为满足时,这家剧院的危机早已在四处茂壮起来。
   我们通常都会对过去的事情抱一种崇拜与理想化的心态,所以,北京人艺就被大家一致推崇起来。事实上,如果你看一下陈徒手写的《人有病,天知否》中关于老舍的一篇,就会有另一种感触,包括对老舍的经典、人艺的压箱之作《茶馆》。
   北京人艺最大的问题是培养了一种可怕的艺术空气,甚至不应该是艺术空气,而是一种人际关系。在人艺内部,充斥着一种稳重、礼貌与客气的氛围,一切都是温良恭俭让,一切都是举止得体,礼数完备。这一切似乎造就了一个好的艺术氛围。但这种氛围最终导致了另一个致命问题:缺乏冲突,不希望有活跃的个性,也不能鼓励极端。一些年轻演员在进入人艺初期都有一些困惑感,温和礼貌的气氛温和礼貌地扼杀了活力与个性,亦步亦趋于人艺传统之中,最后,你被同化为一个人艺人。就拿林兆华与任鸣做个例子,林兆华的一些实验戏剧为人艺带来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艺术探索色彩,但林兆华并不能整体地融入其中,其不少作品都在剧院之外推出,人艺更希望他去执导《鸟人》一类的作品。而任鸣早期曾是中戏最早尝试实验戏剧的导演,但被林兆华引入人艺后就慢慢被消解了个性,特别是他第一次执导前苏联话剧《回归》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没有才气,成为一位平庸的人艺导演。
   由于常年没有艺术冲突,北京人艺变得封闭与平静,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也不强。自满自得,不思进取就如同《茶馆》第一幕中的没落晚清一般。
   似乎北京人艺已认命或屈从于话剧大环境的不佳,而在90年代,尽管话剧整体环境恶化,但仍有新的、活跃的话剧浪潮出现,这其中尤以孟京辉与牟森最具代表性。在整个90年代,北京一些年轻的戏剧人掀起了活跃的实验艺术热潮,而且在90年代末期,这种实验戏剧转化成为一种最能迎合年轻人口味,带有流行性的商业话剧,而这一切与北京人艺毫无关系,也许人艺是以这样的态度对抗话剧的商业化。
   北京人艺在这10年中并不是没有进行调整,比如,林兆华仍然推出了一系列作品,这其中包括《哈姆雷特》、《理查三世》等,但冲击力不如80年代。任鸣也想让北京人艺更活跃、更多样色彩,比如推出《等待戈多》、《第一次亲密接触》,但这些话剧并没有达到与人艺品质相符的水准,反而让人们看到了人艺更加平庸化的一面。
   当谈到北京人艺为什么没能再度辉煌时,院长刘锦云令人难以置信地把这一问题仅归结于没有好剧本,这就如同农民没干好活却抱怨天气不好一样。
   去年,我去瑞士采访,在洛桑参观了一个剧院。里面有三个剧场,一个是400人的标准剧场,一个是200人左右的黑匣子,另一个不足100人的帐篷剧场。这家剧院每年上演的场次超过1000场,这还不包括他们作品在其他城市与国家的上演场次,而洛桑人口只有40万人。剧院负责人介绍,他们剧院没有演员,也没有导演,只有一个艺术委员会,他们会选择剧本给一些导演,由导演选择演员直到最终上演,这其中包括大师级的彼得·布鲁克。剧院负责人在向我们介绍剧院时非常有感染力,称这里是戏剧的天堂,而在北京人艺更多的是礼貌,不是热情。
   北京人艺在经营观念上沿袭着一种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对经营都非常陌生。对比一下孟京辉的戏剧,他的水平暂且别论,但他们在包装作品、推广销售上却是成功的。他们甚至建立了一个有数万观众的联系网络,这使作品在上演前就能拥有一个比较好的观众群。北京人艺拥有大量的品牌资源与作品积累,但这一切都不能经过优秀的经营者将其转化为收益。北京人艺也不善于利用已经形成的品牌开拓现有市场。
   北京人艺没有进取心的另一表现是在这10年中没有为自己建立新的人才储备。目前的中年一代,如宋丹丹、梁冠华、杨立新都成长于自己的培训班,而徐帆、胡军、何冰来自人艺与中戏合办的87班,但从这批演员1991年加入北京人艺后,人艺在长达10年时间里没有新的演员培训与大规模演员引进。这10年间,老一代艺术家退休,中年艺术家也有些力不从心,但新一代演员却极度缺乏,仍然是男的只有濮存昕、梁冠华,女的只有徐帆。而众多明星级演员的同台演出正是过去人艺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
   尽管目前话剧演员大量投身影视,但这并不是放弃培养演员的理由。北京人艺有足够优越的条件去大力培养演员,而这些演员一方面能为北京人艺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同时也能为影视提供有优秀表演才华的明星。这也将给北京人艺创造大量的经纪代理收入。事实上,以人艺众多的艺术家资源为背景,如果再辅之以良好的经纪代理制度,人艺至少可以成为一家权威的明星制造公司。而他们却全面放弃了这一优势,最终导致舞台吸引力下降。
   最后,北京人艺对艺术风格与审美观念都存在问题。从刘锦云到任鸣,都太过于守成,缺乏强烈的雄心壮志,这反映在作品上就是什么都去尝试,什么都浅尝辄止。对艺术风格与艺术质量如果没有超凡的勇气去努力,甘于平庸便是一种必然结果。但挑战不仅只是艺术层面的,更大的是人艺沉重传统观念与人际关系的阻碍,而这一切靠刘锦云和任鸣是难以胜任的。
   在北京人艺50周年大庆的时候说这么多不好听的话,多少有点缺乏人情常理,但就如同常言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在人艺50周年之际,我暂且以这样一杯苦酒祝贺这家剧院在未来50年内能获得真正的辉煌。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