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重温《人工智能》和周黎明先生的逐段影评
2005-05-16 04:29:20 来自:
ly884
[watermark]结合《人工智能》及周黎明先生的逐段点评,虽然会对电影的各个细节有进一步的把握,但,我觉得真正独特主观的视角,还在于提出一个鲜明的线索,观点,并能在电影中找到足够多的论据和圆满的解释。
斯皮尔伯格对科技的敏感度,影像的修饰,故事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这些长久以来给人印象深刻的斯氏风格,虽然在《人》中已经有意识的加以淡化,但此印象的惯性太大,反而影响了影片中库布里克内核的体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完整人格发展。
这种影响从开头就表现出来,
“影片以该公司某教授召集员工开会、宣布这项计划来开场。有趣的是,在会上,一名员工立即正面提出了这项举措的伦理涵义。在大家热衷讨论“克隆人是否合乎伦理”的今天,影片的处理可谓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竟然变成了克隆的伦理问题。
…………………………
这一切的误导,也使得周黎明先生进行这样的评述:
“笔者以为,本片中库氏和斯氏的结合,是宏观和微观、神和形、冷和暖、慢和快、脑和心、理性和感性、思辩和直觉、超然和入世的结合,之间有矛盾是必然的,在这种矛盾产生的不和谐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不和谐,是更高层次的美。观众从人物(包括机器人)的细微末节感受到人性的力量,然后再作用于理性,从而启迪对万物的思考。”
我不怀疑斯版《人》中所包含的这些相反词语所形容的信息和内涵,但这对于理解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在这里,我不由怀念起库布里克来,虽然他的电影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晦涩的成分,但从中你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表达冲动,阳刚的创作理念,而这正是斯皮尔伯格所缺少的。
正如开头所说,影片讲述的仅仅是一个儿童的心理发育历程,而联系到人工智能研究的瓶颈,区别现在纯粹的逻辑思维,也就在于如何破解人类情感从懵懂到成熟这一系列过程中的改变。从开始时模仿家长的形为,举止,试图了解成人的感情,哭,笑所代表的实质意义,而与马丁的争执以及想成为真正人类的强烈愿望,也不过表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概念的确认。这应该是所谓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相信从理论上也是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 这种确认的渴望,在教授的家里,看到另一个自我,接着将其摧毁的一场戏中,达到了高潮。而这些无数个自己,如果理解成克隆或机器,显然是进入了误区,因为这些“自己”只是儿童成长中模糊的无数个别人,因为没有形成清晰的自我确认,所以别的小孩子,在他的眼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分。而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我”这个概念越来越清楚。
刚接触电影时,我也觉得斯皮尔伯格用木偶奇遇记来作衬托是个败笔,但后来,却还是显出他的良苦用心,童话在儿童成长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其中包含幼稚夸张的成分,而恰恰也对应着儿童的思维模式,更是他们开始理解成人世界的简捷通道,尽管存在着落差。
另外,机器屠宰场一段看上去有点过火,甚至又让人想起老斯的《辛德勒的名单》,但在我眼中,它可能只是儿童眼中放大了的成人世界,互相猜疑,杀戮,死亡,成人会给这些行为,结果下各种定义,然而对于儿童来说,只是夸张的表象。大卫顺着皮诺曹的指引找到心中的蓝仙女,一个成长的心路历程。
而周黎明先生认为的,
“影片应该在这里结束,因为后面的情节无论从戏剧张力还是视觉冲击力来看,均有点“压不住”。也许这就是好莱坞非明文规定的大团圆结局,也许库布里克不会同意这画蛇添足的一笔(但他的《2001年太空漫游》也有类似欲罢不能的结尾),总之,这个并不光明的“光明尾巴”只能让人感觉好受一点,但无助于情感的升华(catharsis),远没有雕像和大卫连同全世界都被冰封的画面效果,没有那种文艺作品进入最高境界时受众和戏剧人物之间产生的高度情感交融(pathos)。”
其实还是完整人格实现的必不可缺的部分,影片把这个关键性的转变拖了两千年,等待着“外星”生物的出现,这可能又让人陷入《第三类接触》。我认为“外星人”只是表明一种超越现在人类思维极限的“智慧”,这种“人工智能”研究中远未破解的根本性力量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理解,甚至无法找到表现的影像。这种力量激发大卫变成真人,也就是儿童到成人的完整人格的确立,而同时,蓝仙女像的破碎,也表明一个童话偶像的结束。而接下来,大卫需要另外一个信仰和精神寄托,也就是之后“外星人”所制造的“仙女”形象。而这时,大卫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有了支配命运,实现梦的能力,在影片中还是表现为找到母亲,当然,找回的方式是用头发基因复制,又把观众注意力分散到《侏罗纪公园》。接下来一天时间的设定,不可能只是为了斯氏风格的煽情结尾,原因在于这代表着成长中对于死亡,从恐惧,抗拒到安然接受的过程。
这部所谓披着斯皮尔伯格外衣的库布里克电影,我想并没能象库以前的电影那样引起尖锐的反应和讨论,而其中充斥着斯皮尔伯格以往电影中似曾相识的桥段,所起的作用反而是模糊了主题,这是库布里克有意为之,利用老斯开的玩笑,还是老斯的个人风格破坏了库的主题表达,似乎也只能和人工智能一样成为很难破解的命题。
猜测库布里克最初的想法,是结合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灵感,但不会把电影拍成一个介绍科学试验的片子,而这个研究中的瓶颈其实对应得正是人类小孩成长中各种非智力因素整合的过程,当然对于人本身来说,是一个自发性的,本能式的过程,其中的决定力量和是否可复制性,是我们现在的智慧所无法理解的,而如果影片只停留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上,则太平面了,缺乏戏剧冲突,你更不可能展现人类的小孩的自发过程,所以艺术的加工在于,设定一个机器小孩为主角,讲述它自发的寻找非智力因素,完整人格的过程,其实也正对应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过程。另外,影片中裘德洛的角色其实是性意识发展的表现,只是斯氏影片中不太可能用小孩探讨性意识,如果是库执导的话,最起码也会像李杨的盲井一样,让孩子来个性的初体验,毕竟性是老库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童话老斯则不然。
我以前的文章,往往在介绍一部电影时,会联系到别的电影,而这一次却没有连上库以前的作品。究其原因,还在于库的创作思路,他首先会寻找一个大的社会,哲学,科技等相联系,跨学科的命题,而且这种命题往往只有上帝才能回答,人类所做的只是不断探索,接近。接下来,库会把平时积累的关于此命题的想法,实体放在电影中,但这些想法,实体和命题之间并不是很清晰的关联,并且整个故事不会显得非常流畅。
斯皮尔伯格对老友的创作思路还是很熟悉的,不过,正如曾经有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由于此天赋,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当他看到,想起一事物时,关于这个事物的所有联系都会跳到脑海中,反而影响正常思维,连一段思路清晰的讲话都有困难。
那么如果斯皮尔伯格只取主题,那将是海利乔奥斯蒙特版的霹雳五号。开始就是进行人工智能的实验,可能还会像侏罗纪公园一样来段动画的流程介绍,直白的将模仿,自我认定,性,死亡,爱这些非智力性因素编程,当然这是个重头戏,每个程序的试验,都可以掺入大量《幸福终点站》式的斯氏幽默。而接下来可能就是设定一个反派,将人工智能的进展贯穿于正邪的较量中。再加上斯门下的未来学家,一定叹为观止。
以上说了很多对老斯的非正面评论,在此我又要显示一下文字的灵活性和业余写手的伪善。因为如果从观赏角度来说,受《人》影像风格影响的老斯的《少数派报告》可说是精彩和回味的佳作。影片的复杂在于故事的编排,而不是象征意义的朦胧。与吴宇森的《记忆裂痕》相比,更能显出《少》的精致来。
链接周黎明逐段点评人工智能
[url]http://ent.back.netease.com:8606/edit/010706/010706_81760(1).html[/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斯皮尔伯格对科技的敏感度,影像的修饰,故事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这些长久以来给人印象深刻的斯氏风格,虽然在《人》中已经有意识的加以淡化,但此印象的惯性太大,反而影响了影片中库布里克内核的体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完整人格发展。
这种影响从开头就表现出来,
“影片以该公司某教授召集员工开会、宣布这项计划来开场。有趣的是,在会上,一名员工立即正面提出了这项举措的伦理涵义。在大家热衷讨论“克隆人是否合乎伦理”的今天,影片的处理可谓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竟然变成了克隆的伦理问题。
…………………………
这一切的误导,也使得周黎明先生进行这样的评述:
“笔者以为,本片中库氏和斯氏的结合,是宏观和微观、神和形、冷和暖、慢和快、脑和心、理性和感性、思辩和直觉、超然和入世的结合,之间有矛盾是必然的,在这种矛盾产生的不和谐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不和谐,是更高层次的美。观众从人物(包括机器人)的细微末节感受到人性的力量,然后再作用于理性,从而启迪对万物的思考。”
我不怀疑斯版《人》中所包含的这些相反词语所形容的信息和内涵,但这对于理解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在这里,我不由怀念起库布里克来,虽然他的电影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晦涩的成分,但从中你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表达冲动,阳刚的创作理念,而这正是斯皮尔伯格所缺少的。
正如开头所说,影片讲述的仅仅是一个儿童的心理发育历程,而联系到人工智能研究的瓶颈,区别现在纯粹的逻辑思维,也就在于如何破解人类情感从懵懂到成熟这一系列过程中的改变。从开始时模仿家长的形为,举止,试图了解成人的感情,哭,笑所代表的实质意义,而与马丁的争执以及想成为真正人类的强烈愿望,也不过表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概念的确认。这应该是所谓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相信从理论上也是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 这种确认的渴望,在教授的家里,看到另一个自我,接着将其摧毁的一场戏中,达到了高潮。而这些无数个自己,如果理解成克隆或机器,显然是进入了误区,因为这些“自己”只是儿童成长中模糊的无数个别人,因为没有形成清晰的自我确认,所以别的小孩子,在他的眼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分。而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我”这个概念越来越清楚。
刚接触电影时,我也觉得斯皮尔伯格用木偶奇遇记来作衬托是个败笔,但后来,却还是显出他的良苦用心,童话在儿童成长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其中包含幼稚夸张的成分,而恰恰也对应着儿童的思维模式,更是他们开始理解成人世界的简捷通道,尽管存在着落差。
另外,机器屠宰场一段看上去有点过火,甚至又让人想起老斯的《辛德勒的名单》,但在我眼中,它可能只是儿童眼中放大了的成人世界,互相猜疑,杀戮,死亡,成人会给这些行为,结果下各种定义,然而对于儿童来说,只是夸张的表象。大卫顺着皮诺曹的指引找到心中的蓝仙女,一个成长的心路历程。
而周黎明先生认为的,
“影片应该在这里结束,因为后面的情节无论从戏剧张力还是视觉冲击力来看,均有点“压不住”。也许这就是好莱坞非明文规定的大团圆结局,也许库布里克不会同意这画蛇添足的一笔(但他的《2001年太空漫游》也有类似欲罢不能的结尾),总之,这个并不光明的“光明尾巴”只能让人感觉好受一点,但无助于情感的升华(catharsis),远没有雕像和大卫连同全世界都被冰封的画面效果,没有那种文艺作品进入最高境界时受众和戏剧人物之间产生的高度情感交融(pathos)。”
其实还是完整人格实现的必不可缺的部分,影片把这个关键性的转变拖了两千年,等待着“外星”生物的出现,这可能又让人陷入《第三类接触》。我认为“外星人”只是表明一种超越现在人类思维极限的“智慧”,这种“人工智能”研究中远未破解的根本性力量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理解,甚至无法找到表现的影像。这种力量激发大卫变成真人,也就是儿童到成人的完整人格的确立,而同时,蓝仙女像的破碎,也表明一个童话偶像的结束。而接下来,大卫需要另外一个信仰和精神寄托,也就是之后“外星人”所制造的“仙女”形象。而这时,大卫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有了支配命运,实现梦的能力,在影片中还是表现为找到母亲,当然,找回的方式是用头发基因复制,又把观众注意力分散到《侏罗纪公园》。接下来一天时间的设定,不可能只是为了斯氏风格的煽情结尾,原因在于这代表着成长中对于死亡,从恐惧,抗拒到安然接受的过程。
这部所谓披着斯皮尔伯格外衣的库布里克电影,我想并没能象库以前的电影那样引起尖锐的反应和讨论,而其中充斥着斯皮尔伯格以往电影中似曾相识的桥段,所起的作用反而是模糊了主题,这是库布里克有意为之,利用老斯开的玩笑,还是老斯的个人风格破坏了库的主题表达,似乎也只能和人工智能一样成为很难破解的命题。
猜测库布里克最初的想法,是结合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灵感,但不会把电影拍成一个介绍科学试验的片子,而这个研究中的瓶颈其实对应得正是人类小孩成长中各种非智力因素整合的过程,当然对于人本身来说,是一个自发性的,本能式的过程,其中的决定力量和是否可复制性,是我们现在的智慧所无法理解的,而如果影片只停留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上,则太平面了,缺乏戏剧冲突,你更不可能展现人类的小孩的自发过程,所以艺术的加工在于,设定一个机器小孩为主角,讲述它自发的寻找非智力因素,完整人格的过程,其实也正对应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过程。另外,影片中裘德洛的角色其实是性意识发展的表现,只是斯氏影片中不太可能用小孩探讨性意识,如果是库执导的话,最起码也会像李杨的盲井一样,让孩子来个性的初体验,毕竟性是老库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童话老斯则不然。
我以前的文章,往往在介绍一部电影时,会联系到别的电影,而这一次却没有连上库以前的作品。究其原因,还在于库的创作思路,他首先会寻找一个大的社会,哲学,科技等相联系,跨学科的命题,而且这种命题往往只有上帝才能回答,人类所做的只是不断探索,接近。接下来,库会把平时积累的关于此命题的想法,实体放在电影中,但这些想法,实体和命题之间并不是很清晰的关联,并且整个故事不会显得非常流畅。
斯皮尔伯格对老友的创作思路还是很熟悉的,不过,正如曾经有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由于此天赋,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当他看到,想起一事物时,关于这个事物的所有联系都会跳到脑海中,反而影响正常思维,连一段思路清晰的讲话都有困难。
那么如果斯皮尔伯格只取主题,那将是海利乔奥斯蒙特版的霹雳五号。开始就是进行人工智能的实验,可能还会像侏罗纪公园一样来段动画的流程介绍,直白的将模仿,自我认定,性,死亡,爱这些非智力性因素编程,当然这是个重头戏,每个程序的试验,都可以掺入大量《幸福终点站》式的斯氏幽默。而接下来可能就是设定一个反派,将人工智能的进展贯穿于正邪的较量中。再加上斯门下的未来学家,一定叹为观止。
以上说了很多对老斯的非正面评论,在此我又要显示一下文字的灵活性和业余写手的伪善。因为如果从观赏角度来说,受《人》影像风格影响的老斯的《少数派报告》可说是精彩和回味的佳作。影片的复杂在于故事的编排,而不是象征意义的朦胧。与吴宇森的《记忆裂痕》相比,更能显出《少》的精致来。
链接周黎明逐段点评人工智能
[url]http://ent.back.netease.com:8606/edit/010706/010706_81760(1).html[/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