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重提孔雀
2005-05-16 02:36:25 来自:
ly884
[watermark]对于孔雀的介绍,还是有点千篇一律的感觉,除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得主之外,一般都附带一句“王朔称这部电影是第五代导演的终结之作”。单单这样一句话,可以做很多种解释,不过,我仍然愿意去相信,这是句极其肯定的评价,王朔在文字中极尽调侃讽刺之能事,但转化成影像后,就失去了很浓的酸辣味,毕竟一部电影里不可能尽是王朔本人的画外音,即使是做成DVD的评论音轨,估计也容纳不下他的絮絮叨叨。而相比之下,自言心态平和,不容易冲动上火的顾长卫,却用极其简朴的影像,准《红楼梦》式的流水,轻巧的剥离了中国人赖以成活的遮羞面纱,这样的四两拨千斤,让张狂的“红楼梦终结者”王朔心生赞叹,想来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张艺谋的摄影,顾长卫所导演的电影,也同样遭遇了类似对张的批评,认为是夸大了中国人的落后与丑态,或者是花开三朵,不如独表一枝,又觉得电影的影像风格过于沉闷和单调,只隔着一段安全距离,偷窥生活的片段和模糊的人脸,而不去深究,阐述人物的内心。这又使我天马行空的想起《借刀杀人》来,同样是一部省略了很多枝节的电影,先不论其DV作品的探索成功与否,我只相信迈克尔曼在铺垫人物情感和制造合理性方面,从《盗火线》和《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都可清晰的显出他的天才来,那联系到《孔雀》,二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有一种大观园式的千头万绪,任何一条线索似乎都可以独立的扩充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信手拈来,高卫红的脱裤,高卫强的老鼠药,这两个好象是被谈论的最多的。我想李樯应该有足够的才思,小火慢炖的用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让即使是红警苏红做爱这样的网友,都觉得高卫红的脱,是对得起党,政府和人民的,而以这样的故事做为绝对主线,影片也可以用张静初类似于《功夫》中酱爆的半截屁股作为结尾画面,并一直拖到演职员表结束为止,这样处理的结果,甚至可以让迈克阿郎同志,继续做个封顶之作,内含得心应手的一段,是由张静初的屁股,引申出编导所营造的情节与视觉的反比,以及将心理判断和直观感受颠覆的感慨。
又或者将高卫强的老鼠药进行放大,让观众明明白白他的心,知道他为什么要杀了他的哥,但我相信,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审查方面的问题,而且所遭到的攻击,非但不会比现在少,甚至会愈演愈烈,认为这只是张艺谋在改编《伏羲伏羲》小说时自加的“弑父”思维的一种变相延续。
至于画面的单调,我不想太多的反驳,我只想重温一下高卫红与父母看电视《追捕》的场景,相信这是我看到的最自然的看电视场景,这样的单调正如你看网球赛场上观众机械的头部转动一样,身处其中不会感到特别,而置身事外,却有一种异样的观感。
而对于人物复杂内心的刻画,我一直觉得中国电影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用一个极端的反例来说明其原因,正如我们看法律专题节目时,我们只看到辩护律师说一句“鉴于我当事人是自首,而且认罪态度良好,请审判长给予轻判”,这好象是一个死刑判决之前的场面点缀。公众似乎也并不关心将死之人的“其言亦善”,自然,我们在看美国电影时,不管是法庭戏,还是整个犯罪事件,人物的回顾中,都能看到一种所谓“以人为本“的视角,和对心理本源的探求。不过,这种视角和弗洛伊德式的思维,我很怀疑,离开电影之后,国人能有多强的接受能力,正如《孔》中的老鼠药,即使顾长卫调动编剧,表演,灯光,剪辑,音响等一切电影手段,让高卫强的行为不仅停留在动作本身,但我觉得观众对此的反应,也不会比马加爵一案,有更多新鲜的感受与判断。
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心一直揪得很紧,甚至觉得顾长卫和北野武一样,有着冷酷的第二本能,当温暖渐起时,马上会有一个耳光或是鸡蛋飞来,活生生地将其扼杀。而这样的揪心,在《十七岁的单车》中仅是几个片段而已。
即使是最不被看好的剪辑部分,我觉得也有很大的亮点,如哥哥去相亲,与女方大打出手,而接下来立马切上另一场景,母亲对跛脚女说,这个亲事就算定了,以尽可能短的胶片,传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
当然,由于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只有身处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感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影的广泛接受度,我甚至觉得这可能也是只得银熊的原因之一,毕竟这样特定时期的生活细节的展露,远没有当年张艺谋用大面积的色块,符号化的人物处理来得讨巧。而电影为了通过审查,而做的删减,其中还有高卫红在开始时的发癫,似乎也是为以后的行为“不合理”,制造合理性,这些我都能感受到编导在创作时的无奈与局限。而且就如周黎明先生表述的墙内开花墙外红一样,对于电影口味的不同,也造成了褒贬评论的差异。而且说实话,如果没有得银熊奖,单单一个张艺谋摄影的头衔,是激发不起国人如此大的兴趣的,这本身就是对“其实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我们彼此都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被人们观赏。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一个很好的注解。
揭开平淡的面纱,我甚至感觉到编导对于历史,特别是文革的反思,这种反思不是停留在红旗,标语,或者是简单的嘲笑,讽刺上,也不将其抬高到政治,历史的判断,只在于表现民众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点像德国电影《实验》所要探讨的,即大众在权威意志下,所表现出来的盲目服从和暴力的一面,还有就是平常很自卑的人(电影中是一个有狐臭的人),在这样的状态下,表现的最突出。《实验》可以理解为德国电影人在新纳粹主义抬头的今天,对于二战时德国人的盲目性的反思。而对于《孔雀》,自然没有这样的直白,但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他人目光,让人不寒而栗。如高卫强在课堂面对同学有声无声的嘲笑,而这些同学的心态其实也是模糊的,是不屑,轻视,还是对于撒谎者的正义的笑,我觉得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而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当时都非常庆幸被嘲笑的人不是自己,而用笑脸来表现这种幸福,但心中肯定也有一份不安,毕竟这种幸福是短暂的,而嘲笑可能随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当然,这只是学生间的嘲笑,而一旦这种情绪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并且有一个绝对意志的支撑下,就会表现出强大的摧毁力,而嘲笑者对于被嘲笑者的变态举动,可以理解为对于短暂幸福的不安与恐惧,好象只有对已成定局的被嘲笑者施以重击,才能使这种悲剧永远不落在自己的头上。影片中弟弟对哥的背叛,父亲对于儿子的“流氓”行为的宣传等等,都可以看作这种心态的不同表现。
即使对于80年后生人,这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只是不太直接而已。其实这一代,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可能更不能很好的表达爱,也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自卑与无助,即使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愿,不能正视这一点。
孔雀,张静初的屁股,王朔对于电影的评价,发现这些关键词的背后,其实是有联系的,而将此联结起来的,我认为是位有预见力的高人,他就是新浪的柳已青,此人在2000年5月30日就写出一篇《王朔是只什么鸟》,而在文中指出“尽管王朔称张艺谋是臭大粪,称金大侠是;那么大岁数的人,混了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云云……看世纪之交的王朔,他连狼也不是,而是一只鸟,他是一只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孔雀。别的孔雀都把美丽的羽毛亮给人们看,而他偏不,他也不开屏,他把长着生殖器官的另一面让你看,丑陋而又真实,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王朔的声音是很难听,但透着几分真实。”文章的观点其实是模糊和取巧的,我不知此文在当时到底受到多大的关注度,也不知王朔本人是否拜读过,但今时今日的种种,却可以理解为,孔雀这部电影,虽然有着开屏的瞬间,但除此之外的时间里,展露给观众的其实只是长着生殖器的另一面,丑陋但真实,王朔对电影的评价也应对了这种“臭”味相投。真想知道柳已青大师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可能也正在为自己的前瞻性而沾沾自喜?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5-05-16 14:01:51
guwei
<孔雀>不象中国人的生存之道.再苦涩的年代,也不会有那么造作的情节!苦巴巴地一张张脸.谁信????????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当然,张艺谋的摄影,顾长卫所导演的电影,也同样遭遇了类似对张的批评,认为是夸大了中国人的落后与丑态,或者是花开三朵,不如独表一枝,又觉得电影的影像风格过于沉闷和单调,只隔着一段安全距离,偷窥生活的片段和模糊的人脸,而不去深究,阐述人物的内心。这又使我天马行空的想起《借刀杀人》来,同样是一部省略了很多枝节的电影,先不论其DV作品的探索成功与否,我只相信迈克尔曼在铺垫人物情感和制造合理性方面,从《盗火线》和《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都可清晰的显出他的天才来,那联系到《孔雀》,二个多小时的电影中,有一种大观园式的千头万绪,任何一条线索似乎都可以独立的扩充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信手拈来,高卫红的脱裤,高卫强的老鼠药,这两个好象是被谈论的最多的。我想李樯应该有足够的才思,小火慢炖的用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让即使是红警苏红做爱这样的网友,都觉得高卫红的脱,是对得起党,政府和人民的,而以这样的故事做为绝对主线,影片也可以用张静初类似于《功夫》中酱爆的半截屁股作为结尾画面,并一直拖到演职员表结束为止,这样处理的结果,甚至可以让迈克阿郎同志,继续做个封顶之作,内含得心应手的一段,是由张静初的屁股,引申出编导所营造的情节与视觉的反比,以及将心理判断和直观感受颠覆的感慨。
又或者将高卫强的老鼠药进行放大,让观众明明白白他的心,知道他为什么要杀了他的哥,但我相信,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审查方面的问题,而且所遭到的攻击,非但不会比现在少,甚至会愈演愈烈,认为这只是张艺谋在改编《伏羲伏羲》小说时自加的“弑父”思维的一种变相延续。
至于画面的单调,我不想太多的反驳,我只想重温一下高卫红与父母看电视《追捕》的场景,相信这是我看到的最自然的看电视场景,这样的单调正如你看网球赛场上观众机械的头部转动一样,身处其中不会感到特别,而置身事外,却有一种异样的观感。
而对于人物复杂内心的刻画,我一直觉得中国电影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用一个极端的反例来说明其原因,正如我们看法律专题节目时,我们只看到辩护律师说一句“鉴于我当事人是自首,而且认罪态度良好,请审判长给予轻判”,这好象是一个死刑判决之前的场面点缀。公众似乎也并不关心将死之人的“其言亦善”,自然,我们在看美国电影时,不管是法庭戏,还是整个犯罪事件,人物的回顾中,都能看到一种所谓“以人为本“的视角,和对心理本源的探求。不过,这种视角和弗洛伊德式的思维,我很怀疑,离开电影之后,国人能有多强的接受能力,正如《孔》中的老鼠药,即使顾长卫调动编剧,表演,灯光,剪辑,音响等一切电影手段,让高卫强的行为不仅停留在动作本身,但我觉得观众对此的反应,也不会比马加爵一案,有更多新鲜的感受与判断。
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心一直揪得很紧,甚至觉得顾长卫和北野武一样,有着冷酷的第二本能,当温暖渐起时,马上会有一个耳光或是鸡蛋飞来,活生生地将其扼杀。而这样的揪心,在《十七岁的单车》中仅是几个片段而已。
即使是最不被看好的剪辑部分,我觉得也有很大的亮点,如哥哥去相亲,与女方大打出手,而接下来立马切上另一场景,母亲对跛脚女说,这个亲事就算定了,以尽可能短的胶片,传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
当然,由于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只有身处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感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影的广泛接受度,我甚至觉得这可能也是只得银熊的原因之一,毕竟这样特定时期的生活细节的展露,远没有当年张艺谋用大面积的色块,符号化的人物处理来得讨巧。而电影为了通过审查,而做的删减,其中还有高卫红在开始时的发癫,似乎也是为以后的行为“不合理”,制造合理性,这些我都能感受到编导在创作时的无奈与局限。而且就如周黎明先生表述的墙内开花墙外红一样,对于电影口味的不同,也造成了褒贬评论的差异。而且说实话,如果没有得银熊奖,单单一个张艺谋摄影的头衔,是激发不起国人如此大的兴趣的,这本身就是对“其实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我们彼此都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被人们观赏。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一个很好的注解。
揭开平淡的面纱,我甚至感觉到编导对于历史,特别是文革的反思,这种反思不是停留在红旗,标语,或者是简单的嘲笑,讽刺上,也不将其抬高到政治,历史的判断,只在于表现民众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点像德国电影《实验》所要探讨的,即大众在权威意志下,所表现出来的盲目服从和暴力的一面,还有就是平常很自卑的人(电影中是一个有狐臭的人),在这样的状态下,表现的最突出。《实验》可以理解为德国电影人在新纳粹主义抬头的今天,对于二战时德国人的盲目性的反思。而对于《孔雀》,自然没有这样的直白,但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他人目光,让人不寒而栗。如高卫强在课堂面对同学有声无声的嘲笑,而这些同学的心态其实也是模糊的,是不屑,轻视,还是对于撒谎者的正义的笑,我觉得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而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当时都非常庆幸被嘲笑的人不是自己,而用笑脸来表现这种幸福,但心中肯定也有一份不安,毕竟这种幸福是短暂的,而嘲笑可能随时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当然,这只是学生间的嘲笑,而一旦这种情绪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并且有一个绝对意志的支撑下,就会表现出强大的摧毁力,而嘲笑者对于被嘲笑者的变态举动,可以理解为对于短暂幸福的不安与恐惧,好象只有对已成定局的被嘲笑者施以重击,才能使这种悲剧永远不落在自己的头上。影片中弟弟对哥的背叛,父亲对于儿子的“流氓”行为的宣传等等,都可以看作这种心态的不同表现。
即使对于80年后生人,这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只是不太直接而已。其实这一代,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可能更不能很好的表达爱,也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自卑与无助,即使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愿,不能正视这一点。
孔雀,张静初的屁股,王朔对于电影的评价,发现这些关键词的背后,其实是有联系的,而将此联结起来的,我认为是位有预见力的高人,他就是新浪的柳已青,此人在2000年5月30日就写出一篇《王朔是只什么鸟》,而在文中指出“尽管王朔称张艺谋是臭大粪,称金大侠是;那么大岁数的人,混了一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云云……看世纪之交的王朔,他连狼也不是,而是一只鸟,他是一只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孔雀。别的孔雀都把美丽的羽毛亮给人们看,而他偏不,他也不开屏,他把长着生殖器官的另一面让你看,丑陋而又真实,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王朔的声音是很难听,但透着几分真实。”文章的观点其实是模糊和取巧的,我不知此文在当时到底受到多大的关注度,也不知王朔本人是否拜读过,但今时今日的种种,却可以理解为,孔雀这部电影,虽然有着开屏的瞬间,但除此之外的时间里,展露给观众的其实只是长着生殖器的另一面,丑陋但真实,王朔对电影的评价也应对了这种“臭”味相投。真想知道柳已青大师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可能也正在为自己的前瞻性而沾沾自喜?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