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关于特吕弗的侦探题材类型电影

2005-05-15 15:06:34   来自: 范坡坡 (北京东城)
  1,集体倾向
   1959年,27岁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已经在电影评论界打拼数年,先后跟随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意大利著名导演罗西里尼学习电影。而且就在前一年,特吕弗的老师,也是挚友安德烈•巴赞在40岁的年龄上英年早逝,特吕弗在这一年拍出了电影《400下》,顿时轰动世界影坛,拿下“金棕榈”大奖的同时,也更加成为战后法国电影乃至整个世界电影的一抹亮色。法国电影的“新浪潮”运动也由此开始……倘若安德烈•巴赞在天之灵如果看到了这些,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后来,《400下》也成为了众多导演百看不厌的影片,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奇的《戏梦巴黎》,中国台湾电影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都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像这位法国电影大师致敬。而特吕弗本人也继续了与演员让•皮埃尔•里奥的合作,为之量身打造了“安托万”系列的电影。这一切都似乎张显着“作者电影”的本色,特吕弗更与同时期的阿仑•雷乃、让•吕克•戈达尔、埃里克•罗麦尔、克劳德•夏布罗尔……等一批导演辉映成为法国新浪潮的辉煌……
   但是似乎由于观众对于“法兰西式的高贵”的理解,或者对于部分电影观感造成的近乎一叶障目的看法,法国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的导演们给观众的印象似乎就是“晦涩”与“高深莫测”甚至“故弄玄虚”,但是,实际上,法国“新浪潮”的作者们,在短暂的“新浪潮”过后(1958年-1962年),都有过很多的对于类型电影创作的尝试,而且成果也是颇为丰硕的,但是更多的被他们“新浪潮”时期的成果所掩盖,特别是他们对于侦探、强盗题材类型电影的尝试,是不约而同的。阿仑•雷乃的《缪里埃尔》、《战争结束了》,戈达尔的《精疲力竭》,罗麦尔的《三重间谍》,夏布罗尔的《邻居》、《马兰的眼睛》、《玛丽-尚塔尔与卡博士之争》……一方面,他们往往会打着向好莱坞类型电影致敬的旗号,另一方面,他们又努力突破前人,突破自己,做到新的尝试。而这里,笔者就自己较为偏爱、熟悉的特吕弗做进一步的探讨。
  2,特吕弗与希区柯克
   实际上,特吕弗在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射杀钢琴师》中,就已经显现出对于悬疑、侦探题材的兴趣,而后来,他的《柔肤》、《黑衣新娘》、《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情杀案中案》……都带有强烈的类型电影的风格。然而究其根源,我们可以很显然的想到美国“悬疑大师”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1899年出生于英国,在英国先后执导电影《房客》、《下坡》、《三十九级台阶》……之后,来到美国,电影《蝴蝶梦》、《后窗》、《迷魂计》、《西北偏北》、《群鸟》、《精神病患者》……都成为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更加成为悬疑、侦探题材的典范,是当知无愧的电影大师。即使在法国,电影爱好者们也把他同伯格曼、费里尼、布努艾尔……视为同样级别的电影“作者”,然而在美国知识界,他们对此反而感到惊讶。
    1955年,特吕弗就与希区柯克结识,1966年,他们做了长达50小时的对话,并且整理成专著《希区柯克论电影》。此前,夏布罗尔、罗麦尔在1957年就出版了论述希区柯克电影专著的书籍《希区柯克:四十四部影片》(这个时候,他们还都只是《电影手册》的编辑)。而这一次的访谈中,特吕弗对于悬疑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希区柯克对于这个晚辈也寄予期望,西方评论界称该书是“两个艺术心灵的伟大交汇”,“研究希区柯克电影体系的‘标准范本’”。特吕弗最终整理出这本书,一方面为他个人创作道路上借鉴,另一方面,又为电影理论家所参考,而且通过这一次的访谈,似乎也向世人说明了希区柯克的“作者”地位。从欧洲前往美国发展的导演们,很多都因为“水土不服”而失败告终——或者起码没有重现他们在欧洲的辉煌,这其中不乏诸如让•雷诺阿之类的电影大师。但是希区柯克却反而创造了美国电影的奇迹,这一方面由于他在英语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在于他对于电影语言的不断创新和对于讲述精彩故事的执着追求。
  特吕弗回国后不久,就把他从希区柯克那里学到的拍电影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电影里,他在这本书的出版工作完成不久,即导演了电影《黑衣新娘》(1968年),这部电影改编自科内尔•伍尔里奇的小说,讲述朱丽叶在新郎被杀害之后的报复,特吕弗把朱丽叶用不同的方式杀掉5个凶手的过程表现得惊心动魄。虽然最终没有受到影评人的赞誉,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他对希区柯克的成功模仿,而特吕弗也挑明了这是向他致敬的电影:小说原作者科内尔•伍尔里奇也是希区柯克经典电影《后窗》的原作者,特吕弗又请来了曾经为《迷魂记》、《西北偏北》配乐的伯纳德•赫尔曼为《黑衣新娘》配乐,而更重要的是,特吕弗学到了希区柯克的悬念方法,像希区柯克的大多数电影一样,《黑衣新娘》的结果是预知的,但是特吕弗明白,这样做的结果不是使悬念减少,而是增多;《黑衣新娘》里反复出现的配乐是经过多种方式变奏的“婚礼进行曲”,这使得“复仇”这一条线索被强调得颇为明显,这不禁让人想起希区柯克所言:“如果一个细节非常关键,你就一定要把它强调出来。”
  然而,笔者个人又认为,特吕弗的“悬念”虽然从来都不能与希区柯克比肩,但是在另一方面,已经完全进入美国类型片模式的希区柯克也有不及特吕弗的地方。希区柯克的电影有时会陷入一种近乎对于技巧的沉溺之中,但是特吕弗却因为并不属于“类型”内部,而有更丰富的创新机会……所以下面我拿三个作品做一下比较。
  3,《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迷魂计》、《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
   电影《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是法国导演特吕弗1972年的作品:一名年轻的社会学家准备写一篇以犯罪女性为题材的论文,在监狱做资料搜集时,认识了一个女性连环杀人凶手,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少女,九岁时已经亲手杀死了她的父亲,长大后又杀死了她的丈夫和其他情人……几乎不可思议的,社会学家在不知不觉间,也成了这名可爱女子的最新猎物……这部电影虽然被认为是特吕弗最为失手的电影,但是笔者却认为它非常值得一看。
   电影《迷魂计》(又名《眩晕》)是美国导演希区柯克1958年的作品:一名患恐高症苏格兰警探斯考蒂受朋友委托,去跟踪一名深受往事困扰的金发碧眼的美人玛德林,不久二人坠入爱河。美人梦游症发作,他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爬上教堂顶的窗口掉下来摔死,他却因恐高而无法爬上楼梯。然而他不知道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很久以后他,偶然看见一个绿衣女子酷似玛德琳,强烈的好奇和对往日爱的负疚和追忆驱使他不惜一接近这个女子,当他把她重新打扮成玛德琳的模样,他发现:昔日的她复活了。在重返教堂、重回往昔的过程中,他终于弄清当初的谋杀真相:当初那个死去的女子根本不是她本人,而是被她谋害的双胞胎姐姐。真相败露金发美人失足掉下教堂,他却战胜了恐高症。这个片子有着迷离恍惚的魅力吸引力,像充满悬念的梦吸引你朝向着幽蓝的深渊滑去,不愿醒来。这部电影在希区柯克的创作历程中大概属于中上等位置。
   电影《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是德国导演法斯宾德1982年的作品:1955年,在慕尼黑的郊区,体育新闻记者罗伯特•克罗恩偶然遇到了二战之前红极一时的女星维罗妮卡•福斯。在几次接触之后,罗伯特不仅发现维罗妮卡服用麻醉药品,甚至发现她所居住的卡丝医生的诊所大有文章。原来,冷漠残忍的女医生和卫生部的一个官员串通一起,通过给维罗妮卡和几个病人注射吗啡,勒索病人的所有财产。罗伯特的女友海丽艾决定帮助罗伯特调查真相,却遭到谋杀,被汽车轧死。而罗伯特带领警察来到诊所的时候,却因为找不到证据无功而返。维罗妮卡试图重返银幕,争取到一个小角色的机会,却在现场被莫名的疼痛折磨而放弃。罗伯特和维罗妮卡的友谊,使卡丝医生觉得维罗妮卡变得难以操纵。于是,诊所以欢送维罗妮卡重返好莱坞为名,组织了一个隆重的告别晚会。晚会后,维罗妮卡被一个人留在诊所里。面对黑暗和孤独,维罗妮卡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自杀身亡。这部电影是法斯宾德四十多部电影中唯一被三大电影节最高奖肯定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是法斯宾德“女性三部曲”的结束曲,在他的电影创作中位于中上游位置。
   之所以选这三部电影做比较,是因为他们的相似之处:同样都有着侦探题材的性质,而且在故事、人物上都有着很多可以对位的地方。
   在人物的设置上,男主角都是一个城市中产的知识分子:《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中的社会学家,《迷魂计》中的侦探,《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中的新闻记者;女主角都是带着“黑色女人”色彩的美貌女子:《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中的连环女杀人凶手,《迷魂计》中的伪装欺骗的金发美女,《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中吸毒的过气女明星维罗妮卡•福斯;而三位男主角都有各自的女朋友作为社会正统的思想的象征。
   在情节设置上,男主角都被女主角所诱惑,他们都背弃了各自在社会道德上应该结合的女朋友而爱上了“黑色女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进入困境,发现了社会的黑暗……
   而这里重点要看的是在处理相似题材的时候,三位“作者”有着各自的方式。
  首先看叙事技巧:《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主要展开的是两条线索:女犯人在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看到了她从一个小女孩变成连环杀手的过程,另一条线索是社会学家在对女犯人访谈的过程中逐渐被勾引,产生同情直至爱情的过程,两条线索对比之下,让观众全面了解了这个女人,其中各种可笑经历也被凸显出来;《迷魂计》的重点则在于,如何把一个悬疑故事讲得更加精彩,为了这一点,希区柯克运用了多处闪回——“玛德琳”回忆事情的真相,斯考蒂脑海中回忆他曾经看到项链……电影把重要的造型元素运用到叙事中:通过把金发女子重新装扮成玛德琳的过程展开悬疑;《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的叙事则是法斯宾德并不多用的插叙手法,由于电影采用黑白胶片,所以整部电影中,过去与现在的空间有时会出现模糊的状态,这也造成了维罗妮卡•福斯前后梦幻一样的对比。
  在电影美术上,最为突出的是《迷魂计》,西区柯克为营造悬疑气氛,把造型运用得非常充分,除了斯考蒂重新装扮玛德琳的过程,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油画、项链……这些细节的突出都为电影的气氛营造做出贡献,而且希区柯克还在电影中运用了很多特技镜头,包括片头男主角险些坠楼的梦境和“玛德琳”的坠楼,男主角眩晕的主观镜头……;而其他两部电影在美术上虽然不及《迷魂计》的绚丽,但是也都各有特色,特别是《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黑白胶片的运用,把冷色调强调到了极致。
  而另外两部电影中没有的,是《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中的幽默,譬如女犯人回忆小时候杀死父亲的过程:她把梯子移开的时候,镜头对准空中移动的梯子,然后我们看到她脸上诡异的笑容,画外听见父亲的惨叫声……包括女犯人回忆屡次勾引男人的过程,都充满了戏谑的风格。
  《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的结尾处的处理尤为精彩,在社会学家帮助女犯人洗清罪过之后,女犯人又除掉自己的丈夫,并且嫁祸于社会学家,社会学家终于看清了这个女人……片尾社会学家在监狱里看见电视里,已经成为红歌星的女犯人风光无限的回访棚户区,然而这时候唯一能证明她有罪的地下室也已经毁于一旦,这时候镜头在空中摇移,又对准了正在整理采访内容的女人(社会学家原来的女朋友)身上……特吕弗通过这个结尾,讽刺了社会制度的可笑,同时又塑造了这样一种女性——这也正是法斯宾德迫切想要表现的:“一种为达到目的用尽各种手段,而且往往她们考虑到性的问题上面”(《法斯宾德论电影》),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这部电影和《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是有相通之处的,而《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则展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医生与卫生部门的勾结,对于无依靠的富人的毒害……而维罗妮卡•福斯的生之欲,死之果,更把一过气女明星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部电影都有很重的黑色电影的成分,但是反观希区柯克的《迷魂计》,结尾处用了惊险的一跳——“玛德琳”因为看见阴暗中走来的修女而失足跳楼……整部电影中,除了精致的悬疑,其它内容几乎没有感受。
  综上所述,单纯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来看,希区柯克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因为他更多的是在追求类型内的特色——追求故事和画面上给观众更多的刺激;但是平等的把每部电影的本体细究——起码笔者是更加偏爱特吕弗和法斯宾德的,这并不是对美国电影的任何偏见,后两位导演是借用类型的优势把自己乐意表现的内容装进电影里,但是就笔者目前所看的希区柯克的电影,从来没有感觉到“创新”……虽然没有像希区柯克一样的辉煌,特吕弗和法斯宾德在欧洲也都是有不错的票房的,笔者更偏爱这样的一种电影。当我们在对类型充满了思考的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对于电影本体的细究。
  4,特吕弗的其它作品
   特吕弗另外的侦探题材的电影也是笔者偏爱的。譬如《射杀钢琴师》,特吕弗把更多的情节剧的成分掺入悬疑中,一方面面临被追杀的危险,一方面又是缠绵的爱情,而女主角最后的殉情展现得颇为浪漫;电影《柔肤》则是确立了特吕弗“情感纠葛悬疑片”的典型风格,在悬疑与谋杀中,展开了婚外三角恋的过程,出版商男主角欲罢不能的感情纠葛被描绘得成功;《情杀案中案》则是个人认为特吕弗的电影中悬疑最精彩的一部,美丽的女秘书芭芭拉一方面是维素的侦探员——她乔装打扮,有勇有谋,一方面,又是维素最后的感情归宿,电影在展开侦探过程的同时,又顾及了两个人情感变化的过程,并且两条线索互相照应,街头、电影院、秘室……这些元素也都为悬疑的产生做了非常好的渲染。
  5,还在继续……
   1984年,特吕弗死在了自己结婚两年的第二位妻子——也是《情杀案中案》的女主角芬妮•亚当的怀里,结束了这位法国电影大师的一生,法国为他举行了国葬。
  2002年的芬妮•亚当又主演了一部精彩的悬疑片《八个女人》,在电影中,八个女人都有杀死未曾在电影中露面的男主角,他们勾心斗角,直到把假死的男主角真的气死。电影中非常巧妙的把歌舞片融入侦探题材当中,把悬疑戏谑化,达到了一种创新。而电影把人性的自私揭露得淋漓尽致,精美的画面,8位法国优秀女演员豪华阵容(凯瑟琳•德纳芙、艾曼纽•贝阿、伊莎贝尔•于佩尔、芬妮•亚当、维吉妮•勒多耶、丹妮艾尔•达里艾、卢迪芬•萨格尼尔、菲尔米•理查德),她们的精湛演技和动人歌喉都让这部电影产生迷人的效果。而这部电影的导演又是一个叫做弗朗索瓦的法国人,弗朗索瓦•欧容也是希区柯克的忠实影迷,2003年,他的《游泳池》也是向希区柯克致敬的电影。
  法国的侦探电影还在继续,沿着希区柯克或者特吕弗走过的路……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观众。而我们学习、研究或者创作“类型”的同时,也在思考着……
  

2005-05-16 00:08:58  刘兵

  特吕弗的<四百击>太好了,还有另外一部<戏中戏>也很喜欢,他的<射杀钢琴师>对类型片模式的借鉴也非常成功,看的时候感觉不让塔伦帝诺,但是到<巴黎最后一班地铁>感觉好象由戏仿完全屈服了,看来追求所谓雅俗共赏还是很危险.
  

2005-05-21 01:57:39  范坡坡 (北京东城)

  他的电影我都很喜欢——尤其喜欢《400下》和《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
  还有《两个女孩与欧陆》……他拍电影,感情从不过于缱绻,但是又很有韵味……
  
  [quote]下面引用由2005/05/16 00:08am 发表的内容:
  特吕弗的<四百击>太好了,还有另外一部<戏中戏>也很喜欢,他的<射杀钢琴师>对类型片模式的借鉴也非常成功,看的时候感觉不让塔伦帝诺,但是到<巴黎最后一班地铁>感觉好象由戏仿完全屈服了,看来追求所谓雅俗共赏还是很危险.
  [/quote]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sOMxTAzYisn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