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原创]贾樟柯的影像《世界》
2005-05-15 05:36:31 来自:
ly884
[watermark]假如能有一部电影,没有故事,也没有画面,什么都没有,那么它(对我来说)就会是一部最棒的电影,说得夸张一点,要是真有这样一部电影,那么其他的电影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吧。在看电影时,我追求的不是娱乐效果,也不是艺术性。我对电影只有一个很纯粹要求,那就是时间的消逝。也就是在看一部电影时,我在自己的人生里失去了被这部电影所拿走的时间。这件事是无法用价值与意义来衡量的,对我来说,一部电影以它所需要的放映时间夺走了我所拥有的时间,是一件最奢侈的事情。我既不想感到快乐,也不想感到悲伤,既不想被感动,也不想学习什么;这些在人生中就可以充分体验到。假如有一部只纯粹地记录时间经过的电影的话,它应该是部没有故事的述说,没有影像的播映的片子吧。事实上,这种电影才能真正向我们揭示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真理。我这么说应该不为过吧?
无庸质疑的,这种电影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可以什么也不演,什么也不说的话,这个东西也无法称其为电影了。话是这么说,我们还是可以梦想拥有一部接近这个形式的电影。的确,可以有部片子是在演些什么,又几乎等于什么都没演,有一个故事,但又几乎什么脉络都没叙述。
——摘自《北野武完全手册》
以上一段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作者之后开始谈《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我估计以后和人谈起北野武的电影,我会经常把这段话挂在嘴边,并作为对日韩电影台词稀少的一种解释。不过,对于这种电影的终极审美观,我只是惊讶于其品味的孤僻和另类,至于接不接受,则另当别论。而对于贾樟柯的《世界》所展现出来的影像风格,在接受度方面,想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到一个比喻,可能初看上去有点突兀,但应该还是有一些联系的。贾樟柯的DV电影与传统样式电影的区分,就如同成龙电影中的群殴与传统单挑之间的不同。成龙大哥说过,以前电影中,周围一群人围着你,总是一个一个的上,其余的只是作张牙舞爪状,而他的电影中则是一帮人集体上,那贾樟柯电影中的大部分场景应该也有这种感觉。传统电影中用各种手段突出对手戏的主角,而将群众演员及背景模糊掉,只有当他们和主角成为“对手”时,才会让观众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而贾樟柯的电影中,影片中的主角在大部分场景中并不负责完全左右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背景声音,其他人的动作,有时甚至会盖过主角的光芒,而由于机位的固定,第三者进入两人世界中,也给人一种不请自到,直接进入画面之感,当然,这与DV技术的相对粗糙是脱不了干系的,而至于你接不接受这种独特的影像风格,应该和对于日韩电影中的沉默是金一样,是见仁见智的。但对于贾樟柯这样以DV作品起家的传奇电影人来说,这样的影像风格已成为他的主要标志,相信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DV对于他和他的电影的意义,更大程度上还是基于DV的容易普及和能简便的拍出自己影像的特质上。
不过,像这样简单,“机械”的影像,应该也能玩出花样和带来惊喜,比如常被提到的二姑娘的那张欠条,一般的处理会给便条来个特写,或是二姑娘的画外音来交待便条内容,但贾樟柯开始让三赖看了,让他来一次自由的演技发挥,然后又是太生看了一眼,就是偏偏不让观众知道,接着镜头转到墙上,我开始还以为会象希区柯克一样,用这种方式来实现长镜头的转换,但结果却是在墙上写出了便条的内容,这个处理应该很有想法吧。另外一个例子,小魏和老牛争吵,小魏要分手,然后转向后面的化妆台,镜头跟着向右移,大牛出了画面,然后是沉默,镜头开始慢慢的向左回移,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响,我一直担心会有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出现,这样的镜头运用虽然简单,但却非常精巧,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其实同样的处理思路,应该还能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影片的各个角落,但不知贾樟柯对这种方式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说不定会认为这有点“奇技淫巧”的感觉,多用会破坏影片整体的平实风格。
而在场景的切换中,往往是突然一下子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而且伴随着嘈杂的背景声,虽然说背景音乐,广播提示等元素,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过多如此粗糙的切换,我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必要。
网上对于《世界》的攻击不少,大多数的观点和对迈克尔曼《借刀杀人》的质疑类似,即DV电影在故事的前因后果,完整交待上的不足,这一点我在《为借刀杀人迟来的辩护》中已有所涉及。而《世界》还有一个很中国的问题,即做为贾首部解禁电影,必然也得像其他内地及在内地公映的香港电影一样面对审查。很多人都谈到了《世界》与《孔雀》的类似,那我要说和几部香港电影,如《旺角黑夜》《神经侠侣》也很相像。而且不难发现,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点,是在压缩的时间或空间中,表现出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孔雀》的这种倾向,我曾详细谈过,而这些影片中,最灵活的当属阮世生用吴镇宇这个“疯子”打的擦边球了。那我只能说,这是两地电影人面对同样的大气候,总结教训,经验之后,而得出的一套电影剧本创作模式。相信过一段时间后,再清醒点的回顾,可能会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类电影,而我现在还是喜欢叫它们“擦边球电影”:就是用较多的人物角色,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不去深入发展情节,戏剧冲突和过多加入自我的观点。
那《世界》,应该也能归入这一类吧。
当然,剧本的问题,即使抛开现实中大的因素,贾樟柯个人应该也充满着疑惑与彷徨,〈世界〉中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周围社会与梦想的思考,和《任逍遥》〈小武〉等片比较,并无太多的发展,只能这样设想,贾樟柯带着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在世界公园的背景下,在到北京的打工者中,找到能支撑自我观点的素材和论据。如果说王家卫的创作思路是从情绪——演员——角色——画面再到可能有的简单故事的话,那贾樟柯的方式也大致如此,只是把其中的情绪,更多的转变为视角和生活状态。
[/watermark]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eHOXIthPCYhhgWM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无庸质疑的,这种电影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可以什么也不演,什么也不说的话,这个东西也无法称其为电影了。话是这么说,我们还是可以梦想拥有一部接近这个形式的电影。的确,可以有部片子是在演些什么,又几乎等于什么都没演,有一个故事,但又几乎什么脉络都没叙述。
——摘自《北野武完全手册》
以上一段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作者之后开始谈《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我估计以后和人谈起北野武的电影,我会经常把这段话挂在嘴边,并作为对日韩电影台词稀少的一种解释。不过,对于这种电影的终极审美观,我只是惊讶于其品味的孤僻和另类,至于接不接受,则另当别论。而对于贾樟柯的《世界》所展现出来的影像风格,在接受度方面,想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到一个比喻,可能初看上去有点突兀,但应该还是有一些联系的。贾樟柯的DV电影与传统样式电影的区分,就如同成龙电影中的群殴与传统单挑之间的不同。成龙大哥说过,以前电影中,周围一群人围着你,总是一个一个的上,其余的只是作张牙舞爪状,而他的电影中则是一帮人集体上,那贾樟柯电影中的大部分场景应该也有这种感觉。传统电影中用各种手段突出对手戏的主角,而将群众演员及背景模糊掉,只有当他们和主角成为“对手”时,才会让观众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而贾樟柯的电影中,影片中的主角在大部分场景中并不负责完全左右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背景声音,其他人的动作,有时甚至会盖过主角的光芒,而由于机位的固定,第三者进入两人世界中,也给人一种不请自到,直接进入画面之感,当然,这与DV技术的相对粗糙是脱不了干系的,而至于你接不接受这种独特的影像风格,应该和对于日韩电影中的沉默是金一样,是见仁见智的。但对于贾樟柯这样以DV作品起家的传奇电影人来说,这样的影像风格已成为他的主要标志,相信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DV对于他和他的电影的意义,更大程度上还是基于DV的容易普及和能简便的拍出自己影像的特质上。
不过,像这样简单,“机械”的影像,应该也能玩出花样和带来惊喜,比如常被提到的二姑娘的那张欠条,一般的处理会给便条来个特写,或是二姑娘的画外音来交待便条内容,但贾樟柯开始让三赖看了,让他来一次自由的演技发挥,然后又是太生看了一眼,就是偏偏不让观众知道,接着镜头转到墙上,我开始还以为会象希区柯克一样,用这种方式来实现长镜头的转换,但结果却是在墙上写出了便条的内容,这个处理应该很有想法吧。另外一个例子,小魏和老牛争吵,小魏要分手,然后转向后面的化妆台,镜头跟着向右移,大牛出了画面,然后是沉默,镜头开始慢慢的向左回移,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响,我一直担心会有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出现,这样的镜头运用虽然简单,但却非常精巧,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其实同样的处理思路,应该还能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影片的各个角落,但不知贾樟柯对这种方式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说不定会认为这有点“奇技淫巧”的感觉,多用会破坏影片整体的平实风格。
而在场景的切换中,往往是突然一下子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而且伴随着嘈杂的背景声,虽然说背景音乐,广播提示等元素,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过多如此粗糙的切换,我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必要。
网上对于《世界》的攻击不少,大多数的观点和对迈克尔曼《借刀杀人》的质疑类似,即DV电影在故事的前因后果,完整交待上的不足,这一点我在《为借刀杀人迟来的辩护》中已有所涉及。而《世界》还有一个很中国的问题,即做为贾首部解禁电影,必然也得像其他内地及在内地公映的香港电影一样面对审查。很多人都谈到了《世界》与《孔雀》的类似,那我要说和几部香港电影,如《旺角黑夜》《神经侠侣》也很相像。而且不难发现,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点,是在压缩的时间或空间中,表现出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孔雀》的这种倾向,我曾详细谈过,而这些影片中,最灵活的当属阮世生用吴镇宇这个“疯子”打的擦边球了。那我只能说,这是两地电影人面对同样的大气候,总结教训,经验之后,而得出的一套电影剧本创作模式。相信过一段时间后,再清醒点的回顾,可能会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类电影,而我现在还是喜欢叫它们“擦边球电影”:就是用较多的人物角色,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不去深入发展情节,戏剧冲突和过多加入自我的观点。
那《世界》,应该也能归入这一类吧。
当然,剧本的问题,即使抛开现实中大的因素,贾樟柯个人应该也充满着疑惑与彷徨,〈世界〉中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周围社会与梦想的思考,和《任逍遥》〈小武〉等片比较,并无太多的发展,只能这样设想,贾樟柯带着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视角,在世界公园的背景下,在到北京的打工者中,找到能支撑自我观点的素材和论据。如果说王家卫的创作思路是从情绪——演员——角色——画面再到可能有的简单故事的话,那贾樟柯的方式也大致如此,只是把其中的情绪,更多的转变为视角和生活状态。
[/water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