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给偶一个窒息的理由

2005-05-15 05:35:13   来自: ly884
  [watermark]通常一部悬疑惊悚片,衡量是否成功,最简单的标准可能就是有没有兴致看第二遍。当然,也有看第二遍都看不懂的,比如《记忆碎片》,或者是第二遍时,能清晰的知道每个细节所要表达的含义,如《机械师》,不过,看过《窒息》后,我没有看第二遍的勇气。
  对于国产电影的批评,可能已形成了一个传统,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国产电影为什么不好,业内人士也依靠着这些理由,继续堂而皇之,心安理得的拍下去。但有些因素我们不能不面对,有些经验不得不借鉴。我还是想提到《机械师》,有这种电影珠玉在前,再拍像《窒息》这样的,好象就说不过去了。你再落魄,就学香港那样,干脆自作主张的把好莱坞电影“翻拍”,适量加入自己的本土特色,但内地影人好象并不屑于这么做。不过,有点讽刺的是,女主角秦海璐在访谈中宣称此片的惊悚程度与《沉默的羔羊》相当,这其实也表明了主创人员在潜意识中有与好莱坞套近乎的冲动,但这种冲动是隐藏起来的冰山,而显山露水的冰淇淋一角,就是任由自个的创作冲动,给我们带来的《窒息》。这是自力更生,还是食古不化?
  原来也想象一般悬疑片的介绍那样,写个涉及剧情的提示,但又一想,没有太大的必要,我很难想象张秉坚能将最后表明这一切只是幻觉,定义为惊奇,把结尾画面看成是惊奇中的惊奇。
  葛优的光头,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在这部电影中,没有停留在以往电影中“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的外在表像,而是让我们有一种透过头壳表皮进入其大脑的冲动,所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来段电脑动画,从头皮到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或是由内向外,而且由于是光头,想上去连头发的细节都不用做,岂不是省钱又省力。
  导演据说是北影美术系毕业,这份功力在影片的“恐怖”环境的设置上,倒是可见一斑。如热带鱼,微微颤动的水波纹,或是剧院中秦海璐光临时的时间停滞,再加上往太平间的通道,监视器中的影像,类似于黑客3中的灯光一排排的暗下来……这一切,光从气氛的营造上来说,是细腻和多面的。
  但是这样的气氛设置,到底有什么深一层的含义吗?影片中居委会大妈式的心理医生,对此的解释是浅尝辙止的。所以,按我的理解,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完全是按照鬼片的模式来拍的,而且由于片头弗洛伊德的坐镇,张秉坚省力的连这一切是不是鬼,都不需要交待了。不过,回过头来一想,片头开门见山的只引用一句“人类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是飘浮在海面的冰山的小小山尖,而潜意识部分则是水下看不见的巨大山体”,应该是张秉坚经过千挑万选,深思熟虑过的,原因在于,全片在心理学上的借鉴,也仅仅在于潜意识这一块,把前面整个一段看成是隐藏的冰山,后面几分钟是显露出来的冰淇淋一角。(请原谅我的比喻重复)而对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其他部分,则毫无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很难找到一个折中的语气来结束这篇文字,我宁愿带着所谓的“傲慢与偏见”,以一个平常影迷的卑微地位,操着“有理就在声高”的腔调,向掌控着内地电影制高点的制作人,导演,演员等等等等,喊一句“给我一个窒息的理由!!!!!!!!!!!!!!!!………………
  [/watermark]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eHOXIthPCYhhgWM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