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无法回避极品影虫《我是大卫》的成败单纯

2005-05-13 11:05:15   来自: ly884
  [watermark]看过《我是大卫》及影虫的评论,不过,总体来说,虫哥的这篇评论和周黎明先生在《人工智能》的评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偏差是异曲同工的,而且更为巧合的是,两人所受的影响也都来自于斯皮尔伯格。如果说周先生在《人》是不自觉中,受到老斯以往的科幻作品困扰的话,那影虫就更坦白了,“必须承认,《我是大卫》这部作品的故事脉络立刻就让我回忆起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还是在读它故事简介的时候,小杰米(《太阳帝国》的主人公)那颠沛流离的凄楚画面就慢慢浮现于脑际。等到欣赏影片时,这种时不时蹿出来的对比就始终没有消失过。…………就如同《辛德勒名单》,最后那个结尾戏煽情煽到了姥姥家,但请别忘了导演为了赢得这短短的几分钟,花了三个多小时来铺垫。”
  当然,还不能忘了影虫最后得出的结论“《我是大卫》是我今年继《放牛班的春天》后所看到的第二部“无可挑剔的平庸之作”,这类作品单纯的让人怜惜,也单纯的让人莫名其妙。我知道很多朋友会喜欢这种矿泉水似的情感小品,不幸的是我口味偏重,我宁可将目光投向整体70分,但部分段落90分的《太阳帝国》,也不愿去欣赏这类从头到尾全都是80分的《我是大卫》。《太阳帝国》虽然有一些令我极为不爽的细节,可我欣赏导演那种敢于表达的勇气。有时候对一部影片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它的思想有问题,而是它压根儿就没有思想。”
  这一切,不免让人觉得很遗憾。
  原因在于虫哥还是将思维过多的停留在历史堆中,认为这部电影同样是单纯的情感怀旧和复古,并从影片中类似于马克吐温笔下儿童历险记的场景处理中,“明显的感觉出导演在回避那段特殊的历史。并且,我不认为这么做是为了给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路,因为在所有回忆戏里,人物的情感表达连带历史事件被一同虚化掉了,仅剩下几个为数不多的惊恐眼神在镜头里晃动。……影片就从他的视角来切入事件,所有大卫不能理解或不完全能理解的现实基本被屏蔽掉,故事单纯的象是童话。影片完全以儿童片的拍摄模式来制作,一切不适合12岁孩子理解的细节统统拿下,同时,那些真正有可能震慑心灵的素材也被一并清洗了。”
  然而虫哥似乎还是忽视了当下现实中的因素。
  2004年3月29日,保加利亚等7国领导人在美国华盛顿参加正式加入北约的仪式。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7国当天在华盛顿正式递交了他们各自国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
  即使是翻拍经典电影,二度创作者也会毫不犹豫的加入时代的印记,更何况此片根据丹麦著名小说家安妮·霍姆1963年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近年在美国重新以《北方自由》(North To Freedom)命名出版。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视角切入,你就会发现一个相对古老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大卫的寻母之旅,其结果似乎已毫无悬念,“影片为观众奉上了早已备好的感动瞬间。我一点也不奇怪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影片结尾,我甚至还猜到了大卫一定会用片名来作为自己的结束语。然而当那可预见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依次展现在眼前时,我仍难掩内心的失落。”
  但我要说,关键还在于过程,其中隐射了东欧国家与原北约成员国在历史,政治,艺术,宗教,风俗等等各方面的不同。以宗教为例,影片中多次提到圣母玛丽亚,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东正教否认童贞女马利亚贞洁受孕及其肉体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则承认此教理。当然,类似的例子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而之所以重拾儿童题材,相信意图也很明显,正如约翰对大卫说,大卫从小接触到不同的语言,应该能够不影响交流,也象征着新生力量更易于民族之间的融合。而提到交流,就不能不提苏菲为大卫画的印象派风格的画像,大卫开始认为不像他,不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接着,苏菲说这是她印象中的大卫,并引导他从画中领悟,其实也就是意味着一种换位思考和互相理解的尝试。
  而无常在给虫哥的帖子中,提到关于大卫的身世,为何被关以及约翰和军官的问题。那我想身世和被关的原因,在影片中已算有很明确的交待,《旅途与哀愁》,也就是大卫母亲的作品,苏菲提到大卫的父亲是英国人,到保加利亚搞政治活动,被捕,而母亲由于军官的朋友关系逃脱。当然,这本身并不是太重要,而约翰与军官这两个角色的设置,相信还是代表原来东欧国家两种主导的政治势力,约翰的反抗,虽然具备革命的热情,但在内心与实力上,与西方的交流还是脆弱与仿徨的,而那个军官,应该是代表着国家统治阶层中一部分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势力,虽有倾向,但碍于环境,不可能有过分的作为。其实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大卫的身上也有体现,影片中不少现实与回忆的场景,都是以两个不同时空中对于大卫的伤害来衔接的,也就是说,封闭的意识形态和开放陌生的外部世界,对于特定时期的东欧民族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不可排挤的伤害。
  不过,最后,正如影片中约翰的牺牲与军官的帮助,两种势力在互相对抗,融合之间,促成现实中东欧国家(大卫)向北约(母亲居住地)的投怀送抱,当然,这样的团聚,要处理成极其煽情的画面,我个人觉得也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虫哥认为影片必须立足于历史,“这个故事背后可能蕴含了较广的社会寓意。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一代人心头共同的烙印,任何依附在上面的故事都可能引发“共振”。我相信大卫寻亲的故事本身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让多数人的心灵贴近这个故事的诱因恐怕还是他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本片将这段历史虚化处理犹如釜底抽薪,因为一切故事都是因果循环的,“因”若不足而“果”又如何存活呢?”
  那这样的理解,只会使本片产生和虫哥对于《我爱哈克比》一样的观感,即无力和费解,当然还有失望。但如果立足于现实,你就会发现世界上很多事件,当然也包括电影的成败,并不取决,依赖于单纯……
  
  [/watermark]
  

2005-05-16 12:11:51  ly884

  http://bbs6.netease.com/ent/readthread.php?forumcode=18&postid=114955&pageid=1
  极品影虫〈我是大卫,成也单纯,败也单纯〉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