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口袋主题观影之 影像中的童年

2005-04-19 02:59:43   来自: dakoudai
  口袋主题观影之 影像中的童年
  [主办]:《口袋音乐》
  [承办]:13俱乐部
  [现场管理][文案/资料整理]:黑猫白猫
  童年,这个温暖的字眼总是与我们内心最柔暖的部分缠连在一起。就像春天静静游走在身上的阳光,明媚,澄澈,纯粹。
  而现实生活的疾苦,时代的错综,童年内心的孤独无告,孩子愿望破灭后的悲戚与无望,同样在回首之际猛扑而来,成为记忆中不能回避的隐痛。
  这一期所选的关于童年的电影,多数是关于这种隐痛。但绝非一次无关痛痒的凭吊,只为曾经的纯真无邪不因时光的逝去泯灭消亡。
  观影活动介绍:
  每周六下午2点口袋音乐在13CLUB举办主题观影活动。
  每人观影费用五元。
  活动安排:
  1 观  两部影像作品;一部国内电影 一部国外电影,或一部纪录片,抑或乐队现场。
  2 感  写下你对电影的感悟,对观影活动的看法,不满或者批评。
  3 聚  放映结束后,相聚畅谈有关影像的一切,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4 投  投出你希望看到的影像,我们将会在日后的观影活动中安排放映。
  影像篇目及播放时间
        4月23日 《雾中风景》 《红气球》
        4月30日 《伊万的童年》 《小孤星》
        5月7日 《蓝风筝》 《童年往事》
        5月14日 《小鞋子》 《两小无猜》
  观影地点:13CLUB 北京海淀区成府路蓝旗营161号Tel: 82628077 81126597。
  乘车路线:375 749 825 726 628 355 951 743 331 355 731 320支 732支 运通110路
  小5路 小16路 公共汽车到 “蓝旗营” 下车 过街天桥路南10米,坐城铁到五道口下车然后倒车。
  一期  4月23日 《雾中风景》 《红气球》
  雾中风景
  出品:希腊1988年
  导演:莱奥·安哲罗普洛斯
  

  姐姐乌拉和弟弟亚历山大穿过一片片陌生之地,在浓浓大雾的包裹中手拉手找寻未曾谋面的父亲。这甚至成为两个孩子洞穿黑暗的唯一信仰。他们离开雅典,这之后的寻找绝望得令人窒息。最后他们像这个导演其它电影一样,渡过边境走向幻想的国度。
  在一次访谈中,安哲罗普洛斯曾经说,这个结尾是特意为他当时七岁的小女儿修改的。原先的结尾是两个孩子消失在雾中,小女儿看完剧本,哭了。她哭着问父亲:家在哪里?父亲在哪里?于是,这位父亲修改了结尾,两个孩子找到了那棵苦苦寻觅的树,就像圣经中上帝创造的第一棵树,孩子们紧紧环抱着它。父亲安哲罗普洛斯说:孩子,如果你愿意可以重新创造这世界。就像这样,手轻轻一挥,雾就会消失。
  但是这愿望太过美好,我相信,可我更加相信横陈在前惨痛的疾苦。《雾中风景》中不忍再看的冬天的黑暗。路途中,美丽的小姐姐被搭乘卡车的司机夺去童贞。弟弟无助呼喊姐姐的名字被黑洞无情地吸去。“倘若我叫喊,可否从天使的序列里,听见我”。——李想 电影笔记
  红气球/The Red Ballon/Le Ballon Pouge
  1956/34分, 法国 黑白
  导演:亚伯拉.拉莫里斯
  演员:帕斯卡尔.拉莫里斯
  

  这是一部没有台词的影片,但是导演赢得了1956嘎纳影展的最佳短片奖。由导演的儿子主演,将一个小男孩偶然在路边捡到一个红气球,他带着气球穿越了巴黎的大街小巷,最后气球想要溜走,男孩急忙追赶,终于气球被小石头掷破了;这时巴黎所有的气球都飘上了天空,小男孩也超现实一般的飘浮起来,与漫天的气球一起飘荡在空中。
  
  二期 4月30日 《伊万的童年》 《小孤星》
  伊万的童年 该片于1962年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导演: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主演: Nikolai Burlyayev Valentin Zubkov Yevgeny Zharikov
  片长:97分钟
  出品时间:1962
  

  
  塔可夫斯基的这部战争电影是他的首部长片,标志着他非凡事业的开始。他的诗化风格在12岁的小伊万的故事中已初露端倪。伊万在他的村子遭入侵的纳粹清洗后就变成了孤儿,他被关进战俘营。聪明的伊万逃了出来被一个上尉收留。上尉打算送他去后方的学校,但伊万却坚持要帮助苏联红军,于是他潜入了德军中。初看塔科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个奇迹蓦然我发觉自己置身于一间房间门口过去从未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交给我这房间我一直都渴望能进去一窥堂奥而他却能够在其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
  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竟然有人将我长久以来不知如何表达的种种都展现出来。
  我认为塔科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
  ——英格玛.伯格曼
  《小孤星》
  又译《悲怜上帝的小女儿》
  1996/67分 法国/法语
  导演:贾克.杜瓦(法国)
  演员:薇克朵提维索
  

  导演简介:
   生于巴黎。原为助理剪辑师、剪辑师、短片导演,1973年与人合导了第一部长片《01年》。1974年独立执导了Touched in the Head (1974)《头中十指》。这部描写青春期心理的影片大获成功。就此,开始形成了他的心理剧导演的独特风格。此后他又导演了几部影片。主要有:Un sac de billes (1975)《一袋弹子》(1975)、Dr?lesse, La (1979)《哭泣的女人》(1979)、《小妞儿》(1979,获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浪荡女》(1980),《小逃犯》获1990柏林影展评审特别奖。
  影片简介:
   一位四岁的小女孩波娜特(Ponotte),母亲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父亲又必须出外工作而无法照顾,因此将孩子托付于亲戚照顾,但女儿的诡异行为让父亲不得不担心失去母亲对她的负面影响。于是将孩子托放于工作附近的育儿所,波娜特在突来的环境改变与同龄小孩共生活,面临死亡与复活的总总传说。面对失去母爱的年幼小女孩如何变化心中的沉痛与心情,而再度与母亲重逢……
   一部探讨死亡与儿童的影片,介于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形式。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从古至今不停地被探讨,也不停地逃避。而死亡,往往是一个未知的盲点,在影片在生命中都是如此。然而,在儿童的眼中,死亡是什么?如成人敷衍的谎言般,是天堂?是地狱?还是个不存在的世界中,但终究还是永久分离的,而人类将面对这无可避免的道路。
   在这部电影中,一改以往逃避死亡,将死亡抬出桌面,并且以小孩的眼中来呈现。面对死亡与期待复活的小女孩如何面对连成人内心也无法得知的世界,是本片值得看的重心。然而,片中许多事实与虚幻的交换混淆,与许多令人矫情不清的对话,都难以相信是幼小心灵中所存在的意识,将成人世界中的内心想法灌输在小孩的身躯上也许使我们难以相信。不过,这些可能也是导演想到表达的企图性。死亡,不就是那样令人混淆,难以相信……
  三期 5月7日 《蓝风筝》 《童年往事》
  蓝风筝
  导演:田壮壮
  主演:吕丽萍 濮存昕 李雪健
  日期:1993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无法尽数与他人分享的私藏,除却可以相互印证的一部分,剩下的便是各自难以启齿的隐秘。我所经历的七十年代中后期,不知名的欢闹与禁忌,未必是《蓝风筝》那样的阴郁偏冷,时值中年的田壮壮,更多的是要传达童年的不幸与血腥。也许是地域上的差异,那个时代电影里的北京,几乎是以小胡同四合院来记录普通人的离奇生活的。《城南旧事》、《骆驼祥子》、《春桃》,每一部电影都住在不同的门牌号码内,或许彼此还有些藕断丝连的亲缘关系。小英子是铁头的小学同学,兰太太是祥子的旧主顾,春桃的破纸篓里藏着一封远方父亲的来信。时间在这里是可以被拨乱混淆的,所谓的历史,都是个人亲眼目睹的一部分的推算演绎。
  人们常常自诩是某个时代的主人,整头整尾的十年,在睡梦中闪闪发光,就像偶尔翻到的父辈们的旧照片,眉宇之间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辛酸气度。学生帽、格子围巾、领袖胸章、列宁装,外衬的却是某一处的风景名胜,同样的景物在那一刻竟然会变得满目疮痍。而有时候,我会荒唐地质疑父辈们的年轻,一个奇特的年代也是猛烈的激素催化剂,天真的热烈的斗志的惊恐的一脸蠢笨。这样的童年与年轻是有代价的,其中的一部分,就算放不下一场电影的容量,也应该是至死不渝的。——选自吕不 蓝风筝:挂在树上的童年
  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1985年拍摄
  导演:侯孝贤
  主演:游安顺
  

  本片于1985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女配角奖(唐如韫);1986 年获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评委特别奖 ,第三十六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 电影评论家协会奖;1987年获荷兰第十六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非欧美电影最佳影片奖。
   “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这是电影的开场白,《童年往事》是侯孝贤的自传电影,以侯孝贤从小生长的凤山眷区为背景,纪录了侯孝贤国小到当兵之前的点点滴滴。
   影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段落,以侯孝贤的父亲去世为分界点,前半段是孩童时期,后半段则是侯孝贤的青少年时期。前半段的电影以侯孝贤家里的人物活动为主,父亲是全家的重心,虽然他总是做在家里的书桌前,很少离开。母亲则像传统的中国妇女一样为生活三餐而忙碌。家里的老祖母,在侯孝贤小的时候,因为算命的曾说过侯孝贤长大了会当大官,所以总是对他疼爱有加。前半段的电影有两个段落最令人印象深刻,其一是阿孝估考上了省立凤中的时刻,家中张辈的兴奋,与姊姊闻讯之后想起自己也曾考上北一女却因为搬家而无法就读,不觉潸然泪下;另一则是,老祖母带着阿孝估寻找回到梅县的路,虽然最后没有找着,但是却摘了满满的果子,在路边就玩了起来。侯孝贤知道自己考上凤中的时候,一定觉得相当高兴,但同时也对姊姊产生一
  种莫名的愧疚感。在父亲过世、母亲生病之后,对于这个领着他们兄弟长大的姊姊,侯孝贤心中一定也有许多的感激。而对于这个整日折着银元、准备百岁后能带到阎王那里去的祖母,那种深深的乡愁,对当时满心狐疑而跟着去的阿孝估来说,一定也在心里留下了什么。那种近乎戏谑的坚持,只能寄托在每一次寻找回乡路的芭乐上,却怎样也寻不到那一座跨越台湾海峡、通往梅县的桥。
   父亲的去世,在阿孝的心中,必定是极大的震撼。长辈之间带点恐怖的黑猫故事,在守灵的夜晚听来格外令人害怕。就这样,与父亲相处的最后一夜,就在这样充满不舍与恐惧的矛盾、诡异气氛中度过。   在父亲过世后,影片剪接到由游安顺所饰演的侯孝贤青少年时期。阿孝所代表的新一代外省移民,已完全溶入了新土地的生活中。他们嘴里讲着充满三字经的闽南语,成群结对在街上收保护费、 打群架,在学校里威胁同学,刺破老师的轮胎……等等。他们在陈诚副总统出殡的广播声中,依然若无其事的在“军人之友社”里玩戏,终于和代表传统保守外省族群的老兵发生冲突。我们不但可以在影片中看到青少年的叛逆,也可以看到时代的演进中,老一辈与新生代之间对于国家与领袖的不同看法,以及对生命定义的不同。在阿孝的父亲过世后不久,阿孝的母亲也得了癌症而北上就医,最后也因为不肯接受手术而去世。之后,由萧艾饰演的姊姊找到了一封父亲的遗书,边哭边告诉弟妹们,父亲本来只打算停留在台湾两三年便要回到大陆……。   本来打算保送军校的阿孝,最后因为心仪的高雄女中同学的一句话“等你考上大学再说吧”,终于决定参加大学联考,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一生。淡淡的恋情却是心头永远的痕迹,在娓娓道来的口白与阿孝猛力踩着脚踏车的画面中,得到了完全的宣泄。片尾,老祖母的去世时的孤单,那早已腐烂的身体留在榻榻米上的印记,彷佛是老祖母对这个不曾属于他的时间与空间里,希望留下的一点足迹。对于这个对他疼爱有加的老祖母,在阿孝兄弟的责备眼神中,阿孝一定很后悔没能陪他找到回乡的路吧。
   侯孝贤以他特有的纪实手法,透过固定镜头与画框的空间感,以及画面与口白的交织,不但纪录了他的成长,也同时纪录了台湾当时某些角落里的世代交替。不管在政治上或是历史真实上有多少不同的讨论,这部影片确实纪录了过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人的消逝与另一些人的成长,就像电影的英文片名一样“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网易
  四期 5月14日 《小鞋子》 《两小无猜》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导演: Majid Majidi
  主演: Mohammad Amir Naji Fereshte Sarabandi
  片长: 88分钟
  出品时间: 1997
  

  Ali和Zahra是两个生活在贫穷家庭的兄妹。Ali一次不慎丢失了妹妹拿去修补的也是唯一的一双鞋子。因为他们的父母可能买不起新鞋子,兄妹俩怕父母知道了生气,于是他们想出个主意:两个人穿同一双鞋,因为Zahra上午上学,Ali下午上学。他们希望能这样坚持到把丢掉的鞋找回。虽然Zahra一下课就飞奔回来与Ali换鞋,但Ali却还是因迟到被老师警告。后来终于有了个好机会。Ali得知将要举行一次马拉松比赛,季军的奖品就是一双运动鞋。他排除了困难最终得以参加比赛,他努力要得到季军—只想得季军。
  
  儿童游戏/两小无猜/敢来就来(Jesus d'enfants/Love Me If You Dare)
  2003/93分 法国,比利时/法语
  导演:伊万.萨姆埃尔
  主演:居罗姆.卡内 ,马里扬.歌迪亚
  

  因四处寻找早年一部由Bees Gees包办音乐的《两小无猜》,大到这张同译名的碟,虽也是巧合的有着心心相印的叛逆小儿女,令人安宁的墓地,浪漫的铁路。。。他却实在不应共用那部的译名,而应坚持法文原意。因为他们只无猜了一瞬,游戏却异化了一生。
   两个孩子,躲在“敢不敢”的游戏里彼此挑战,挑战成人的世俗:课堂捣乱,校长室小便,破坏婚礼,内衣外穿,诱骗耳环,折磨体育老师到崩溃,站到车顶上初吻。。。正如片中主题旋律在饱含张力的节奏中回旋上扬,他们的游戏也步步升级。
   从初次真情流露却难辨是真是戏起,进入了不纯真年代。游戏伤害的矛头竟全指向最在乎的对方,你敢隔绝四年,我便用假求婚让你从云端摔入深渊;你敢在我婚礼上说反对,我就十年生死两茫茫;你敢陷我于警察的追捕,我便让你尝尝爱人死去的滋味。。。
   “敢,不敢?”其实是一直在问“爱,不爱?”爱的承认那么难,心的试探可以那么残忍。最可怕的伤害,永远来自最在乎最爱的人。
   作为赌戏信物的漂亮盒子九次被抛弃。可是无论他或她,他父亲或她丈夫,哪怕两人联手扔进河里,哪怕车毁人亡烈火焚烧,它始终没能被割舍,直到见证两颗心灵在混凝土底部牵手回家。这最顽固的东西便是爱情了:这是他们对鲜活心灵和激越人生的坚执,使他们独立特行灵魂的深深契合,是对扼杀灵性社会秩序、中产阶级符号化的平庸生活,以及爱情向现实妥协的虚伪婚姻的嘲讽。有的人生来便要相爱,有的人生来便是传奇,你能听到混凝土深处他们舞蹈的乐声。
   导演YannSammuell是个攥着画笔的梦乡者。这部处女作里强烈的漫画式构图感占据了几乎所有重要场景。画面色彩极度瑰丽饱和,底下却又蚀骨的忧伤。红裙女子秀发俯仰间,男子笑容烁烁地打碎花瓶,秒针嗒嗒里的一分钟,no touch,却堪称最性感的镜头之一。  
   想起列侬,“Yestoday,love was an easy game to play".——邓棋 《书城》
  

2005-04-19 13:18:57  elvita (北京)

  口袋也开始做电影观摩了啊,可是我总是不好意思在酒吧看东西,因为不好意思没有其他的消费!西西,不过有时间还会去捧场的,正好连看晚上的演出啊!
  

2005-04-20 03:28:05  happy1544 (北京)

  小鞋子一直是我的终爱,我把它当作是编剧入门的最好范例。记得那时候对编剧一无所知,不能肯定什么,也不懂否定什么,没有规律可循,没有依据可读,只有空空的猜想和假定。看完它后,一个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有一些开朗的阳光照在心上,美丽着自我。
  只是很遗憾,老师与我已失去联系,不知道娶了美丽播音班师姐的他是否还如往昔一样孤独、倔强而又忠诚?
  依稀记得他给我看他辞职信的那个瞬间,生活啊,你终于还有影象停留!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