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铁西区》

2005-03-15 04:03:25   来自: xzfd
  ??王兵的纪录片《铁西区》终于出DVD了。作为一部9个多小时长度的纪录片,在DVD出来之前,我估计国内可能只有不到一千人看过《铁西区》。我个人仍然对第一次看到《铁西区》的经历记忆犹新,因为那是非常漫长的一天——从上午开始,然后是下午和晚上,中间只有两次短暂的休息时间。黑暗的教室里,从开场的两百多观众,到最后不到五十人。
  ??
  ??我不想再去重复《铁西区》在国外电影节上的奖项了,而国内知识界对于本片的评价也注定让我们落入作为观众却无法言说的境地。“纪录片”以及“片长9小时”这样的词汇,对于国内的纪录片观众来说,恐怕只有朗滋曼的《浩劫》可以成为一种参照。而有意思的是,《铁西区》的作者王兵本人却非常避讳或反感其他人的这种比照。
  ??
  ??如果只是粗略地看过《铁西区》一片的观众,一定会对里面过于冗长和粗糙的镜头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部个人在缺乏必要技术支持的环境中使用DV拍摄的纪录片,技术上的粗糙和简单是不可避免的。但除去那些习惯看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的观众,我想国内大部分的纪录片观众都会对这样的画面保持宽容和理解的心态。
  ??
  ??但在排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后,9个小时的画面所想表达的话语却显得纷乱繁杂。虽然本片已经从大的结构上划分为三个段落:《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但漫长的镜头中所要传达的话语却被本片惊人的时间长度所干扰,令观众无所适从。特别是大量的、信息量很少的空镜,更会进一步地增加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麻木感——如果是在电影院的环境中就会增加打瞌睡的机会,而如果是看碟就一定会快进。如果这些空镜的时间长度是作者所希望的,那么作者表述的意图就遭到了观众的抵制。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看《铁西区》的过程是一种考验勇气和耐心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作为一个观众可能会想到很多东西,但这些思考却未必是由本片所引发的。但正如本片的9个小时长度中所能容纳的海量信息一样,底下的观众也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所组成的。对于这样的片子,一定会有人喜欢,而一定会有人不喜欢。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喜欢或不喜欢的人,都能找到同样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他们所能找到的论据甚至可能是同一段影像。这也许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种微妙写照。
  

2005-03-15 13:42:58  老猪 (暫住中國)

  呵,有些不同意见。我觉得里面的剪辑还是比较精致的。但是长度对很多人来说应该确实是一个问题吧。
  前面的长镜头还是很多人喜欢的。
  

2005-03-15 20:10:19  刘兵

  还没买到.这个片子我一直下意识的感觉不应该太沉闷,当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在我们眼前一一涌现,即使是空镜也足以让我们感动,但很可能也就看过一遍算了,估计不会再有看第二遍的冲动.
  谁知道呢,还是等看过以后再说吧
  

2005-03-15 22:02:20  疯僧孤竹

  我现在得学校就在铁西区 , 艳粉街 。
  

2005-03-16 10:44:47  我爱小鱼 (北京海淀)

  看了20分钟目前,,觉得不错,,不象一般的纪录片那么糙
  

2005-03-16 19:45:08  zy69

  简陋的设备条件下,镜头质量足够好了。作者学过摄影的,有很大关系。
  挺好看,不算闷,在精力充沛不泛困的时候看。
  老朽的国营企业,豪爽的东北汉子,这两个条件让作者能尽情随意的拍。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wdURxKl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