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世界电影:有关法国电影
2005-01-11 19:49:24 来自:
十二牧
(北京海淀)
发信人: howie (中原一枪), 信区: filmreview
标 题: 也说法国电影(转载)
发信站: 北京电影学院BBS (Fri Oct 29 11:18:56 1999), 转信
冯博
不久前,欧盟就确立了一项支持法国电影的计划,这项计划就是每年拿
出四亿法郎,支持法国电影的创作。很多人听到此消息不禁喜上眉梢,觉得
如此一来可以对好莱坞的电影起到一种制衡作用,“艺术电影”又看到了新
的希望。的确,在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畅行无阻的今天,很多人情不自禁地
要对“艺术电影”情有独钟。说起所谓的艺术电影,大多数人马上本能地把
视线转向欧洲,更确切地说是转向了法国。法国电影有别于好莱坞而艺术至
上的这种观点长期以来的确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甚至一些电影史学家和
文化学者也这么认为。但说来悲哀的是,无论人们津津乐道的早期先锋派电
影也好,最经典的六十年代新浪潮电影也罢,它们对普通观众的影响甚微,
即使在法国本土也不例外,更准确地讲,这些大名鼎鼎的电影流派只不过是
某些曲高和寡的电影人的某种极至化的追求,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标志
在了艺术史中,但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定性为一种商业化的娱乐事业,任何想让电影向
纯艺术化方向靠拢的人都不得不悲哀地发现,他们对电影的改变只不过为商
业化的倾销提供了更好的包装手段。法国电影的事实是什么呢,那就是从诞
生之日起一点都不亚于好莱坞的商业化操作,只不过这种商业化操作很快就
被更善于此道的美国人击溃了。从三十年代起,拯救法国电影的呼声就一直
此起彼伏,美国人在法国设厂拍片,他们一夜之间把法国电影商人赶出了这
个领域。从此之后,所谓的法国电影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崇尚唯美、崇尚艺术是法国文化一贯的追求。六十年代开始,法
当然,崇尚唯美、崇尚艺术是法国文化一贯的追求。六十年代开始,法
国的新浪潮运动成为战后电影艺术史最闪光的一页。戈达尔的《精疲力竭》
、特吕弗的《四百下》、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成为新的经典,新小说
派作家拍摄的电影更是被后来的电影人津津乐道,罗布·格里耶的《去年在
马里昂巴德》几十年来一直是各国电影学院的必看教材。这段历史是法国电
影最为辉煌的时刻,值得骄傲的有两点:首先尽管仍有很多观众难以理解,
但这些电影都成功地进入了商业院线;其次,他们的影响远及后来的创作,
比如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一直把阿仑·雷乃当作自己心中的偶像,
新浪潮主将戈达尔直到八十年代还时有佳作,《芳名卡门》无疑是八十年代
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这一切都证明不了法国电影等同于所谓的“艺术电
影”这一迷人的假设。实际上,战后以来,法国电影的振兴、衰落,起起伏
伏一直只为了证明自己的一种能力,那就是让钞票落进自家制片商的腰包。
当然,尽管法国影人并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以振兴“艺术电影”
为己任,但振兴民族电影就是振兴民族经济却是千真万确。但愿望与现实总
有差距,九十年代中期,法国影评人曾评选了十部最受法国观众欢迎的影片
,其中美国片就占了五部。尽管如此,九十年代以来法国影片以其长期以来
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强大文化优势在世界各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像最著名的
《三色》(蓝、白、红)就是最好的例子。更值得人们注意的现象是,今天
的法国电影更多地融入了国际性的合作之中,《三色》如此;轰动一时的《
邮差》如此;前不久更为知名的《破浪》也是如此。此外,一些法国影片越
来越受到非商业主流操纵下的影评人的注意,像《人人都在找自己的猫》、
《奈莉和阿尔诺先生》、《地下》、《仇恨》都是近年来颇受好评的作品,
它们被认为是近来法国电影复兴的重要作品。
当然,更令法国制片商眉头舒展的是票房上的胜利,1997年,由著
名导演吕克·贝松执导、法国高卢公司出品的影片《第五元素》在世界各地
就取得了相当出色的票房成绩,至此法国电影人才敢说今天的法国电影开始
走向复兴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bdOBwIe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标 题: 也说法国电影(转载)
发信站: 北京电影学院BBS (Fri Oct 29 11:18:56 1999), 转信
冯博
不久前,欧盟就确立了一项支持法国电影的计划,这项计划就是每年拿
出四亿法郎,支持法国电影的创作。很多人听到此消息不禁喜上眉梢,觉得
如此一来可以对好莱坞的电影起到一种制衡作用,“艺术电影”又看到了新
的希望。的确,在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畅行无阻的今天,很多人情不自禁地
要对“艺术电影”情有独钟。说起所谓的艺术电影,大多数人马上本能地把
视线转向欧洲,更确切地说是转向了法国。法国电影有别于好莱坞而艺术至
上的这种观点长期以来的确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甚至一些电影史学家和
文化学者也这么认为。但说来悲哀的是,无论人们津津乐道的早期先锋派电
影也好,最经典的六十年代新浪潮电影也罢,它们对普通观众的影响甚微,
即使在法国本土也不例外,更准确地讲,这些大名鼎鼎的电影流派只不过是
某些曲高和寡的电影人的某种极至化的追求,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标志
在了艺术史中,但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定性为一种商业化的娱乐事业,任何想让电影向
纯艺术化方向靠拢的人都不得不悲哀地发现,他们对电影的改变只不过为商
业化的倾销提供了更好的包装手段。法国电影的事实是什么呢,那就是从诞
生之日起一点都不亚于好莱坞的商业化操作,只不过这种商业化操作很快就
被更善于此道的美国人击溃了。从三十年代起,拯救法国电影的呼声就一直
此起彼伏,美国人在法国设厂拍片,他们一夜之间把法国电影商人赶出了这
个领域。从此之后,所谓的法国电影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崇尚唯美、崇尚艺术是法国文化一贯的追求。六十年代开始,法
当然,崇尚唯美、崇尚艺术是法国文化一贯的追求。六十年代开始,法
国的新浪潮运动成为战后电影艺术史最闪光的一页。戈达尔的《精疲力竭》
、特吕弗的《四百下》、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成为新的经典,新小说
派作家拍摄的电影更是被后来的电影人津津乐道,罗布·格里耶的《去年在
马里昂巴德》几十年来一直是各国电影学院的必看教材。这段历史是法国电
影最为辉煌的时刻,值得骄傲的有两点:首先尽管仍有很多观众难以理解,
但这些电影都成功地进入了商业院线;其次,他们的影响远及后来的创作,
比如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一直把阿仑·雷乃当作自己心中的偶像,
新浪潮主将戈达尔直到八十年代还时有佳作,《芳名卡门》无疑是八十年代
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这一切都证明不了法国电影等同于所谓的“艺术电
影”这一迷人的假设。实际上,战后以来,法国电影的振兴、衰落,起起伏
伏一直只为了证明自己的一种能力,那就是让钞票落进自家制片商的腰包。
当然,尽管法国影人并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以振兴“艺术电影”
为己任,但振兴民族电影就是振兴民族经济却是千真万确。但愿望与现实总
有差距,九十年代中期,法国影评人曾评选了十部最受法国观众欢迎的影片
,其中美国片就占了五部。尽管如此,九十年代以来法国影片以其长期以来
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强大文化优势在世界各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像最著名的
《三色》(蓝、白、红)就是最好的例子。更值得人们注意的现象是,今天
的法国电影更多地融入了国际性的合作之中,《三色》如此;轰动一时的《
邮差》如此;前不久更为知名的《破浪》也是如此。此外,一些法国影片越
来越受到非商业主流操纵下的影评人的注意,像《人人都在找自己的猫》、
《奈莉和阿尔诺先生》、《地下》、《仇恨》都是近年来颇受好评的作品,
它们被认为是近来法国电影复兴的重要作品。
当然,更令法国制片商眉头舒展的是票房上的胜利,1997年,由著
名导演吕克·贝松执导、法国高卢公司出品的影片《第五元素》在世界各地
就取得了相当出色的票房成绩,至此法国电影人才敢说今天的法国电影开始
走向复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