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2005-01-10 05:22:53 来自:
十二牧
(北京海淀)
大卫·柯南伯格和阿托姆·伊格杨并列为加拿大英语电影的两大巨头。他那一系列低成本
科幻恐怖片总是令观众如此惊骇,他的作品不断地开掘着同一主题,可算是最严格意义上
的电影作者。他以摄影机为手术刀解剖着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挖掘出现代生活中被压抑的
禁忌欲望。他的电影世界中充斥着怪诞的畸形,迷狂的幻觉,淫荡的肉体和错乱的神智。
身体遭到恐怖变异,灵肉快感与冰冷机械相融合,性行为本身被异化,柯南伯格的电影是
对人类的生理、心理与性的勘探。
柯南伯格生于多伦多,从小就坚持写作,并对科学,尤其是植物学和昆虫学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一位同班同学拍摄了一部电影令他开始对电影发生兴趣。他租来摄
影机自学拍摄,自己拍了一些16毫米短片。受到纽约欣欣向荣的地下电影状况的鼓舞,柯
南伯格与几个朋友组建了他们的多伦多电影团体。这个小集团后来十分著名,为电影界贡
献了不少人才,除了他之外,还有伊凡·瑞特曼。
柯南伯格60年代末进入影坛时,加拿大电影工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自30年代以来
,除了以约翰·格里逊为代表的纪录片创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外,这个国家的剧情片
工业几乎完全停滞。经过精心策划,加拿大政府成立了电影发展公司(CFDC),投入大量
精力刺激电影工业生产。在制作了一部先锋的科幻片后,柯南伯格成为这一举措的首批受
惠者。他得到政府资金支持拍摄了一部超现实的实验电影《未来的罪恶》,之后他开始意
识到仅仅局限于实验电影领域前途并不乐观,他决心开拓市场。
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是1975年的《碎片》(Shivers),这部充满恶心的寄生虫和疯狂
的性行为的电影在国内同时遭到了左右两派政治家的猛烈攻击,而欧洲的部分评论却视其
为对中产阶级的无畏抨击。不过在CFDC的支持下,柯南伯格以《狂犬病》、《孵化》继续
探讨着令人恐惧的身体变异。
1981年,他的科幻片《扫描仪》(Scanners)在票房大获成功,终于使他建立起了在加
拿大电影界的地位。随后他以血淋淋的《录影带谋杀案》(Videodrome)探索着后现代媒体
的恐怖影响,电视将观众变成如机器人般的暗杀工具,象征性地呈现了晚期资本主义势力
消弭了人的主体性存
在,得到了著名文学批评家詹姆逊·弗雷德里克的高度评价,安迪·沃霍尔则称赞其为“
80年代的《发条橘子》”。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以近似于布努艾尔早期的视觉尝试形象化地
阐释了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等人关于后现代媒介的观点,影片中对高科技的强烈质疑在今
天仍具有警醒效果。
《死亡区域》(The Dead Zone)是柯南伯格迄今唯一一部没有参与编写剧本的电影,
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小说,他因此得到了好莱坞的注意,大量片约纷至沓来,其中包括《
闪电舞》、《壮志凌云》这类对他来说十分幼稚的片子。他选择了重拍1956年的经典恐怖
片《变蝇人》,他的重
新创作比原来的版本更加具有力度,成为人类老化问题的绝妙隐喻,并找回了他早期作品
中的感觉。至此,柯南伯格已奠定了他在北美地区的位置。他在90年代的创作也更加自由
丰富,包括对黑色幽默名著《赤裸午餐》的改编,以及《蝴蝶君》,但这两部作品失去了
他在80年代表现出来的大胆想象和对恐怖片的深度化、复杂化创造。
1996年,柯南伯格再度引起争议,表现汽车完全控制人物的生活与欲望的影片《欲望
号快车》(Crash)在英国遭到禁映,在美国被定为NC-17级。这部电影重归他早期偏爱探讨
的高科技侵蚀人类生活乃至肉体的主题。异常的性行为,冰冷单调的现代建筑,空虚的情
感,畸形发展的汽车
文化,他用震慑的异化状态和超现实氛围取代了所有浪漫的童话,揭示了后工业文明下几
近荒芜的人类精神世界。之后他的敏锐触觉伸向了网络时代的虚拟空间,带来了《异次元
存在》,虽然这部电影生不逢时地与题材相似、更加娱乐化的《骇客帝国》撞了车,但从
影片中依旧可看到他所关心的仍然是新科技对人类身体的入侵。
柯南伯格是将原本以奇观化为主的恐怖片类型复杂化与深度化的第一人,他的“恐怖
”来源于后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在不断重塑消费者身体的同时,侵蚀进日常生活。他不少
影片的主角的身体都经过科技的介入被加工改造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人类的主体性被
消灭,甚至连血肉之躯,这最后的堡垒也被高科技所攻破。在这样一个由科学技术所推动
的时代,他的电影成为了富有前瞻性的警世之作。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科幻恐怖片总是令观众如此惊骇,他的作品不断地开掘着同一主题,可算是最严格意义上
的电影作者。他以摄影机为手术刀解剖着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挖掘出现代生活中被压抑的
禁忌欲望。他的电影世界中充斥着怪诞的畸形,迷狂的幻觉,淫荡的肉体和错乱的神智。
身体遭到恐怖变异,灵肉快感与冰冷机械相融合,性行为本身被异化,柯南伯格的电影是
对人类的生理、心理与性的勘探。
柯南伯格生于多伦多,从小就坚持写作,并对科学,尤其是植物学和昆虫学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大学期间,一位同班同学拍摄了一部电影令他开始对电影发生兴趣。他租来摄
影机自学拍摄,自己拍了一些16毫米短片。受到纽约欣欣向荣的地下电影状况的鼓舞,柯
南伯格与几个朋友组建了他们的多伦多电影团体。这个小集团后来十分著名,为电影界贡
献了不少人才,除了他之外,还有伊凡·瑞特曼。
柯南伯格60年代末进入影坛时,加拿大电影工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自30年代以来
,除了以约翰·格里逊为代表的纪录片创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外,这个国家的剧情片
工业几乎完全停滞。经过精心策划,加拿大政府成立了电影发展公司(CFDC),投入大量
精力刺激电影工业生产。在制作了一部先锋的科幻片后,柯南伯格成为这一举措的首批受
惠者。他得到政府资金支持拍摄了一部超现实的实验电影《未来的罪恶》,之后他开始意
识到仅仅局限于实验电影领域前途并不乐观,他决心开拓市场。
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是1975年的《碎片》(Shivers),这部充满恶心的寄生虫和疯狂
的性行为的电影在国内同时遭到了左右两派政治家的猛烈攻击,而欧洲的部分评论却视其
为对中产阶级的无畏抨击。不过在CFDC的支持下,柯南伯格以《狂犬病》、《孵化》继续
探讨着令人恐惧的身体变异。
1981年,他的科幻片《扫描仪》(Scanners)在票房大获成功,终于使他建立起了在加
拿大电影界的地位。随后他以血淋淋的《录影带谋杀案》(Videodrome)探索着后现代媒体
的恐怖影响,电视将观众变成如机器人般的暗杀工具,象征性地呈现了晚期资本主义势力
消弭了人的主体性存
在,得到了著名文学批评家詹姆逊·弗雷德里克的高度评价,安迪·沃霍尔则称赞其为“
80年代的《发条橘子》”。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以近似于布努艾尔早期的视觉尝试形象化地
阐释了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等人关于后现代媒介的观点,影片中对高科技的强烈质疑在今
天仍具有警醒效果。
《死亡区域》(The Dead Zone)是柯南伯格迄今唯一一部没有参与编写剧本的电影,
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小说,他因此得到了好莱坞的注意,大量片约纷至沓来,其中包括《
闪电舞》、《壮志凌云》这类对他来说十分幼稚的片子。他选择了重拍1956年的经典恐怖
片《变蝇人》,他的重
新创作比原来的版本更加具有力度,成为人类老化问题的绝妙隐喻,并找回了他早期作品
中的感觉。至此,柯南伯格已奠定了他在北美地区的位置。他在90年代的创作也更加自由
丰富,包括对黑色幽默名著《赤裸午餐》的改编,以及《蝴蝶君》,但这两部作品失去了
他在80年代表现出来的大胆想象和对恐怖片的深度化、复杂化创造。
1996年,柯南伯格再度引起争议,表现汽车完全控制人物的生活与欲望的影片《欲望
号快车》(Crash)在英国遭到禁映,在美国被定为NC-17级。这部电影重归他早期偏爱探讨
的高科技侵蚀人类生活乃至肉体的主题。异常的性行为,冰冷单调的现代建筑,空虚的情
感,畸形发展的汽车
文化,他用震慑的异化状态和超现实氛围取代了所有浪漫的童话,揭示了后工业文明下几
近荒芜的人类精神世界。之后他的敏锐触觉伸向了网络时代的虚拟空间,带来了《异次元
存在》,虽然这部电影生不逢时地与题材相似、更加娱乐化的《骇客帝国》撞了车,但从
影片中依旧可看到他所关心的仍然是新科技对人类身体的入侵。
柯南伯格是将原本以奇观化为主的恐怖片类型复杂化与深度化的第一人,他的“恐怖
”来源于后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在不断重塑消费者身体的同时,侵蚀进日常生活。他不少
影片的主角的身体都经过科技的介入被加工改造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人类的主体性被
消灭,甚至连血肉之躯,这最后的堡垒也被高科技所攻破。在这样一个由科学技术所推动
的时代,他的电影成为了富有前瞻性的警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