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中国电影:1「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

2005-01-09 18:04:08   来自: 十二牧 (北京海淀)
  [这个贴子最后由十二牧在 2005/01/10 12:15pm 第 2 次编辑]
  
  「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
  梁良
   前言
   近十年来,发生在香港与台湾电影界的重要事件,无疑是「香港新浪潮」与「台湾
  新电影」的出现。属於这两个 畴的影片,尽管产量不多,在商业上亦始终算不上成功,
  但是它们却俨然成为评论界与文化界的宠儿,并且在海内外的影展出足了风头。然而,
  正当人们以为它们会发展成影响深远的「电影运动」的时候,评论界的对立意见与电影
  工作者本身的理念分歧也跟着产生。很多被视为「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的导演,公开
  反对「新锐」和「新电影」的称呼,其情况就像数年前香港的新浪潮电影健将公然抗拒
  「新浪潮」这个名称一样。结果,崛起得很快的「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都
  在不足5年的时间内相继 消云散,成为历史名词。
   到底什麽是「香港新浪潮电影」和「台湾新电影」?它们对整个港、台电影界产生
  过多少实际的影响和贡献?还是被影评界刻意塑造出来的「神话」?或是真的具有不可
  替代的价值?本文撰作的目的,是希望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和个人对此问题的长期观察
  找寻出一个真相。
   一、定义
   「香港新浪潮电影」的界定「香港新浪潮电影」又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亦可
  称为「香港新电影」,这叁个不同的名称其实都是指向同一批电影自1978-79年间,由
  一批电视台出身的新导演执导的香港电影。这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到了1981年左右便逐
  减少了使用(注1)。甚至,在大部份的新导演还只是完成了他们第一部或第二部作品
  的时候,已有不少影评人急不及待的要对「香港新电影」作一个通盘的反省。其中,有
  人认为「70年代末期香港新电影的出现与60年代台湾现代文学的崛起有同样的重要性」
  (注2);但也有人认为根本没有「香港新电影」这回事(注3)。正因为影评人之间对
  「香港新电影」的看法是如此南辕北辙,再加上「新锐导演」纷纷加入主流的大公司拍
  片,因此港、台的影评界在1982年之後,已鲜少使用「香港新浪潮」或「香港新电影」
  这类名词来称呼当年出现的新导演作品(像单慧珠执导的〈忌廉沟鲜奶〉(注4)与黄志
  强执导的〈舞厅〉就没有被人归类为「香港新电影」,尽管两片其实也有条件当得起这
  种称呼),和原来那批新锐导演继续执导的其他新作了。可以说,自严浩导演的〈茄哩
  啡〉在1978年出现之後,「香港新电影」在名义上只存活了短短3、4年,但是「香港新
  电影」的一些精神和特色却已渗入香港电影的整体生命中,至今依然发挥着它们的影响
  。
   「台湾新电影」的界定
   台湾的「新电影」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对於这个问题,香港和台湾的影评人有不
  同的看法。香港影评人罗卡认为,在70年代末期,「不论大陆、台湾或香港,都陆续出
  现了电影『新浪潮』」(注5)。他觉得「近年来的台湾影片无论在制作素质和表现手法
  上,都有了进步。也可以隐约见到新生力量正在酝酿、冲击,迫使着比较保守的台湾电
  影制作也逐 打破成规,采取较为大胆的姿势,迈向国际电影的行列去。(注6)」同时
  ,罗卡还把李力安与徐克、王菊金与谭家明、林清介与蔡继光等台港新导演相提并论。
  显然,他认为当年「台湾新电影」已跟「香港新电影」同时存在。罗卡的意见,颇能代
  表一般香港影评人的看法。
   然而,台湾的影评人与新一代电影工作者却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台
  湾新电影」是从1982年8月〈光阴的故事〉面世之後才正式开始了一个运动,在此之前的
  那些新导演作品都不属於「台湾新电影」这个 畴(注7)。所以,尽管王菊金拍过〈六
  朝怪谈〉(注8)与〈地狱天堂〉、李力安拍过〈明天只有我〉与〈谁是无业游民〉等具
  备新电影条件的作品,却从来没有被论者列入台湾新电影人物的行列;而在1982年之前
  已开始导演生涯的陈坤厚(〈我踏浪而来〉)、候孝贤(〈就是溜溜的她〉)、林清介
  (〈学生之爱〉)、王童(〈假如我是真的〉)等人之所以被归入新电影的 畴,也是针
  对他们日後所拍的作品而言,至於1982年之前的表现彷佛已被一笔勾消。这种硬性地以
  〈光阴的故事〉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开始」的做法,如今看来迹近武断蛮横,但经过
  不断传播之後,却已成为一般人最能接受的说法。
   至於台湾新电影的结束日期,各方的看法倒比较一致。於1987年1月24日〈中国时报
  〉发表的〈民国七十六年台湾电影宣言〉,由50位台湾电影界与文化界名人联合签名倡
  导「另一种电影」,正式为「台湾新电影」这个名词敲响了丧钟。在〈电影欣赏〉杂志
  所作的专题〈台湾「新电影」的反思〉中,专题编辑齐隆壬更明确地盖棺论定:『台湾
  「新电影」(1982-86年)基本上已告结束』(注9)。自此,「台湾新电影」成为历史
  名词,而由「另一种电影」取代其原有任务。
   二、历史渊源
   香港新浪潮电影崛起的背景与发展
   香港新浪潮的崛起,主要是拜香港无线电视台菲林组所赐。要不是无线电视台节目
  部经理梁淑怡创立的「菲林组」(用16毫米影片拍摄电视节目的一个部门)聚集了一批
  从外国学习电影回来的年轻人(包括:严浩、徐克、许鞍华、余允抗、蔡继光等),又
  提拔一些自学成才的年轻人(包括摄影师出身的谭家明,拍实验电影出身的章国明等)
  给予他门自由创作和磨练电影技巧的机会,也许香港新电影的出现会延後好几年。
   自1975年至1976年间陆续加入电视台的这批年轻导演,到了1978年有了一个关键性
  的大转变。1978年初,梁淑怡脱离无线电视台,转投成立不久的佳艺电视台担任总经理
  。原先任职无线菲林组的编导,有些跟着转投佳视(如徐克)、有些转往其他传播机构
  (如许鞍华),有些则趁机跳到电影圈(如严浩)。数月後(1978年8月),梁淑怡去职
  ,不久佳艺电视台亦宣告倒闭。这个事件使这批年轻导演意识到一件事:他们已失去了
  电视台的依靠。当时,正好香港的独立制片风起云涌,一片蓬勃,於是他们纷纷投身到
  电影圈。 『其实这批青年人,早在拍电视的时候,就一再表明心迹,他们的最後目的是
  电影,电视是过渡期。而梁淑怡时代的无线菲林组,更可以容许这群充满朝气和锐气的
  编导大幅度的创作自由。他们视这一段时期为实习期相对於电影而言。而 地,他们的意
  愿也成了事实。』(注10)
   这一批出身自电视圈的新导演,由严浩在1978年打响了第一炮〈茄哩啡〉。跟着在
  1979年,他们接连推出了叁部新作,包括: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疯劫〉、章国
  明的〈点指兵兵〉。再加上一批并非出身自电视台,却具有同类背景的新导演也於同年
  推出了处女作,包括:翁维铨的〈行规〉、于仁泰的〈墙内墙外〉。这一批作品,不但
  获得一致好评(注11),而且在票房上也有相当不错的成绩(注12)。正因为这样,「
  香港新浪潮」不但引起了影评界的重视,同时也受到电影投资者的重视。
   在1980年,香港新电影出现的数量更多了。徐克(〈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
  〉)、许鞍华(〈撞到正〉(注13))、严浩(〈夜车〉)、于仁泰(〈救世者〉)等
  都推出了第二或第叁部作品,而其他新浪潮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也陆续面世了,包括:谭
  家明的〈名剑〉、刘成汉的〈欲火焚琴〉、蔡继光的〈喝采〉、余允抗的〈师爸〉和〈
  山狗〉。这一批影片,有一半以上用「暴力电影」的形式出现,因而引起了相当大的争
  论,徐克的〈第一类危险〉甚至被香港政府禁映,经删改和更名之後才获准通过上映。
   在这一年,香港新电影在商业上虽然仍有不错的表现,但是在艺术创作上的水准却
  产生了严重的参差现象(注14),评论界对香港新电影的观点也产生了重大歧见(注15
  ),检讨新电影功过的文章出现得越来越多。
   到了1981年,新艺城公司成立,世纪公司改组,标志着香港的制片环境从前两年的
  「小公司群雄角逐」走向「大公司主导潮流」的传统。香港新电影的主将纷纷为大公司
  罗致拍摄主流的娱乐片,其中包括:新艺城网罗了徐克拍〈鬼马智多星〉(注16)、翁
  维铨拍〈再生人〉;世纪网罗了章国明拍〈边缘人〉、谭家明拍〈爱杀〉、余允抗拍〈
  凶榜〉(注17)、严浩继续为嘉禾拍〈公子娇〉;方育平则投效了左派的凤凰公司开拍
  他的第一部电影〈父子情〉。此外,只有许鞍华为独立公司拍〈胡越的故事〉,显见新
  锐导演本身在这个阶段已从「支流」变成「主流」的一份子。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