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独立电影:独立电影,独立体验
2002-08-23 06:30:51 来自:
小雨1980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雨1980在 2002/08/23 02:33pm 编辑]
半个月后,时间冲淡了很多东西,谁能拥有Proust式完美的回忆。在追逐那些回忆时,电影自然而然的成为载体之一。影片的拍摄、剪辑、放映、观看,这些交织的时空构成观者我的一系列回忆,也有了下面的这些文字。
偶然的一个雨天,在广州的街头不经意的一瞥,我遇到了街道文化,走进了嬉皮士酒吧,在昏暗的灯光和同道们的陪伴下看电影,不在影院,不在家里,不在我熟悉的大学寝室,而在沙龙式的、可以狂欢的地方(Boss不会肝颤吧?)看独立电影,一些听说过,没看过,也不急着看的电影,显然我没意识到它们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信息密集,可以反复观看,能成为我的回忆载体的电影。
张元的《儿子》,贾樟柯的《小武》、杨天乙的《老头》、苏樾《彼岸》和雎安奇《北京的风很大》,这些记录、纪实、故事、采访该叫记录片?实验电影?总之,与我们平常能看到的,哪怕是先锋电影、法国的作家电影都有显著不同,它们是中国的,也许是中国的边缘。支离破碎的艺术家庭,小县城的惯偷,城市角落里与孤独、死亡相伴的老头,心怀彼岸的异乡人以及那台到处乱撞、窥视别人的摄像机。它们是个群落,但又彼此张扬着个性。
《老头》从观看者常用的位置——街对面开始,记述了老头们的晚年生活,他们 或是孑然一身或是与老伴相依为命,儿女们只在年节时才出现。孤独和等待死亡是他们生活的主题,越来越不听话的身体,儿女忙于生计后的无人问津,以及杨老头住院的惨痛经历告诉他们惟有等待——晒太阳、唠嗑。谈话内容往往是互相打趣,除了老两口拌嘴偶尔提及过去,我们听不到回忆旧事,影片是纷繁、琐碎的叙事集合。我们跟着镜头扑捉老头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到场、坐谈,我们还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杨老头养蝈蝈、关于杨老头住院花费的不同说法、老两口闹离婚、老头们集体照相。
影片最深刻的描写是关于死亡的。老太太病危,僵直的躺在床上,脸色铁青,静止的长镜头——死神笼罩的夜晚,看片子的人一样会窒息,会有来自上方的压力感。而真正到了大限的是杨老头,近景脸部的特写,随后他酣然入睡,让我开始联想他的过去,他那推着小车的步态,然后就是一次死亡的真实记录,仰直的脖子,急促的呼吸,略有抽搐的身体,我们没有看到死亡的那一瞬,当时的气氛的确无法让人自持。还有那个冬日,刚死了孙子的老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痛。这些多角度的描写及其引发的思考便是影片的价值所在。
我认为片中最美的镜头是那个节后冬日早晨的远景。热闹后的孤寂笼罩在空场上,远处大门里晃动的人影,又使冬天的空气慢慢活跃起来。我在静静的等待着,却不知在等待什么。
这几部影片都使我开始思考拍摄者、被摄者及摄影机关系的问题。老头们对拍摄的说法是“小杨子,人家是为人民服务”,由陌生到熟悉,杨天乙和她的摄影机已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分子,是他们的忠实听众,老头们以看尽世事的眼光打量着那部摄影机时,也打量着坐在酒吧里看他们的我们。相比之下《北京的风很大》让被摄者明显感到了“侵入”,洗头房、私宅、公厕,人们或是逃避,或是忙于招架,摄影机成为侵入的标志和工具。更为微妙的关系出现在《小武》里,片中几次提及围观,尤其片尾小武被警察扣在街上,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摄影机指向人群,有几个脑袋刚伸过来又慌张地离开,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被暴露在别人眼里。可见摄与被摄的关系是复杂而难于扑捉的,是电影就其本身的探索。
在酒吧看独立电影,听全国各地的小样,读网络文学的精品,这个时代属于个人,器材的便利,网络交流的快捷,还有这些可以做教材的影片,相信不久我们周围会出现优秀的短片。另外,我觉得大学是独立电影最好的放映场所,首先,不希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懂得欣赏真实。其次,他们拼命地去看Titanic,是因为别无选择。救救他们。这样,将来也不会出现影片被禁的尴尬事了。 (monsean)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半个月后,时间冲淡了很多东西,谁能拥有Proust式完美的回忆。在追逐那些回忆时,电影自然而然的成为载体之一。影片的拍摄、剪辑、放映、观看,这些交织的时空构成观者我的一系列回忆,也有了下面的这些文字。
偶然的一个雨天,在广州的街头不经意的一瞥,我遇到了街道文化,走进了嬉皮士酒吧,在昏暗的灯光和同道们的陪伴下看电影,不在影院,不在家里,不在我熟悉的大学寝室,而在沙龙式的、可以狂欢的地方(Boss不会肝颤吧?)看独立电影,一些听说过,没看过,也不急着看的电影,显然我没意识到它们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信息密集,可以反复观看,能成为我的回忆载体的电影。
张元的《儿子》,贾樟柯的《小武》、杨天乙的《老头》、苏樾《彼岸》和雎安奇《北京的风很大》,这些记录、纪实、故事、采访该叫记录片?实验电影?总之,与我们平常能看到的,哪怕是先锋电影、法国的作家电影都有显著不同,它们是中国的,也许是中国的边缘。支离破碎的艺术家庭,小县城的惯偷,城市角落里与孤独、死亡相伴的老头,心怀彼岸的异乡人以及那台到处乱撞、窥视别人的摄像机。它们是个群落,但又彼此张扬着个性。
《老头》从观看者常用的位置——街对面开始,记述了老头们的晚年生活,他们 或是孑然一身或是与老伴相依为命,儿女们只在年节时才出现。孤独和等待死亡是他们生活的主题,越来越不听话的身体,儿女忙于生计后的无人问津,以及杨老头住院的惨痛经历告诉他们惟有等待——晒太阳、唠嗑。谈话内容往往是互相打趣,除了老两口拌嘴偶尔提及过去,我们听不到回忆旧事,影片是纷繁、琐碎的叙事集合。我们跟着镜头扑捉老头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到场、坐谈,我们还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杨老头养蝈蝈、关于杨老头住院花费的不同说法、老两口闹离婚、老头们集体照相。
影片最深刻的描写是关于死亡的。老太太病危,僵直的躺在床上,脸色铁青,静止的长镜头——死神笼罩的夜晚,看片子的人一样会窒息,会有来自上方的压力感。而真正到了大限的是杨老头,近景脸部的特写,随后他酣然入睡,让我开始联想他的过去,他那推着小车的步态,然后就是一次死亡的真实记录,仰直的脖子,急促的呼吸,略有抽搐的身体,我们没有看到死亡的那一瞬,当时的气氛的确无法让人自持。还有那个冬日,刚死了孙子的老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痛。这些多角度的描写及其引发的思考便是影片的价值所在。
我认为片中最美的镜头是那个节后冬日早晨的远景。热闹后的孤寂笼罩在空场上,远处大门里晃动的人影,又使冬天的空气慢慢活跃起来。我在静静的等待着,却不知在等待什么。
这几部影片都使我开始思考拍摄者、被摄者及摄影机关系的问题。老头们对拍摄的说法是“小杨子,人家是为人民服务”,由陌生到熟悉,杨天乙和她的摄影机已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分子,是他们的忠实听众,老头们以看尽世事的眼光打量着那部摄影机时,也打量着坐在酒吧里看他们的我们。相比之下《北京的风很大》让被摄者明显感到了“侵入”,洗头房、私宅、公厕,人们或是逃避,或是忙于招架,摄影机成为侵入的标志和工具。更为微妙的关系出现在《小武》里,片中几次提及围观,尤其片尾小武被警察扣在街上,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摄影机指向人群,有几个脑袋刚伸过来又慌张地离开,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被暴露在别人眼里。可见摄与被摄的关系是复杂而难于扑捉的,是电影就其本身的探索。
在酒吧看独立电影,听全国各地的小样,读网络文学的精品,这个时代属于个人,器材的便利,网络交流的快捷,还有这些可以做教材的影片,相信不久我们周围会出现优秀的短片。另外,我觉得大学是独立电影最好的放映场所,首先,不希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懂得欣赏真实。其次,他们拼命地去看Titanic,是因为别无选择。救救他们。这样,将来也不会出现影片被禁的尴尬事了。 (mon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