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香港导演:李志毅

2003-08-27 09:16:08   来自: 房囚 (北京海淀)
  [这个贴子最后由房囚在 2003/08/27 05:52pm 第 1 次编辑]
  
  
   大学二年级的某个黄昏,从宿舍楼下的小卖部无意中看到了《流氓医生》,因为梁朝伟刘青云的关系,我决定租回去。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导演的访谈,那个胖乎乎的家伙说,他要把这部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的电影用中国武侠的思维来演绎。那一瞬间,我似乎很能明白他在说什么,也隐隐然知道他会怎么拍。那是我第一次在银幕里邂逅李志毅。
  
   看片的过程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一不留神,故事已经讲完了。关上播放器,我脑子还是身上胡乱套着白褂胡子叭渣的梁朝伟,还是装得很酷却憨态可掬的刘青云。弄不清是剧情感动了我,还是演员演绎地过于完美,那天,我真的陶醉了一晚上。这个导演让我明白,一个小品似的电影却也能拍的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后来,我才知道我小时侯念念不忘的《新难兄难弟》也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个关于父与子的荒诞故事曾经在那个叛逆的年纪成了我和老爸关系的救命稻草。从此,对李志毅,开始了格外的关注。
   
   不可否认,《不夜城》的出来是让我吃了一惊的,想不出这个拍惯了小品似电影的人竟然会拍出如此精彩的黑帮片,一个怀着人世间那些最朴素的情感的人竟然会把边缘绝望化,变化之大,只能让我相信,这个导演不是一般的人。既然不是一般的人,就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李志毅
   
  1984年以美术指导的身份进入电影圈。1987年,由于《白衣天使》的导演变卦,因这一际遇开始自己的导演之路。1991年的《婚姻勿语》进一步奠定他的导演之职,现为电影人成员之一。
  主要作品:
  1. 不夜城 
  2. 天涯海角
  3. 救世神棍
  4. 流氓医生
  5. 风尘三侠 
  6. 血衣天使 
  7. 婚姻勿语 
  8. 新难兄难弟
  

2003-08-27 17:17:41  房囚 (北京海淀)

  

  

2003-08-27 17:26:10  房囚 (北京海淀)

  [这个贴子最后由房囚在 2003/08/27 05:38pm 第 1 次编辑]
  
  

  

2003-08-27 17:29:09  房囚 (北京海淀)

  这部片子还没看,想来也不差
  

     《天涯海角》:遥看天边飞鸟,何处有蓬莱
       作者:表江 
  
  片名:天涯海角 Lost and Found
  编剧/导演/监制:李志毅
  主演:金城武(饰演左口虫)、陈慧琳(饰演琳)、王敏德(饰演德)
    陈小春、张达明、藤丽明、徐濠縈、马浚伟、陈豪、何超仪、方平、玛莉亚
  摄影:黄仲标 美术:张英华 剪接:姜峰 音乐:雷颂德 服装造型:陈顾方
  片长:113分钟
  级別:I(适合任何年龄人士观看)
  语言:粤語 地区:香港
  出品: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
  上画:1996年10月18日(星期五) 落画:1996年11月13日(星期三) 票房:$5,383,985
  
  
   五月北京的深夜,凉爽宜人,什刹海边交织的灯影人声宛如遗落在黑夜里沸腾的花园。一阵无以名状的寂寥在瞬间抓住了我,仿佛人群中遗失了亲密爱人。“我爬上全世界的屋顶”16岁的我在黑夜里听过这样的歌,如同海上漂浮的孤舟独对皓然夜空,却是哪里也抵达不了。26岁的我近于任性地独自沉在湖底,心里逸出的是天涯海角这飘零如寄的四个字,四周回荡着悠扬遥远的苏格兰风笛声。
   天涯海角是个早已被用烂的词,近似于咬牙切齿的海枯石烂,都是飘渺到绝望的痴人说梦。但是李志毅的[天涯海角]一开场平平掠过的黑白画面,推垃圾的老人木然走过镜头,仿似走过天涯海角也不过是这么一幅不以为然的神情,我有点小小的惊讶了。基本上很少写港片,因为不容易写。一般直白的内容难以下笔,过于奇巧的又把握不住精髓,[天涯海角]却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底下衬着一颗普渡众生的心,让人不由得凝神屏气,如同遭遇一年中暖流寒流交汇时的天地变色,总有些许水气蒸腾开去,氤氲了你的身心。
   这个电影很容易被人看成一般的爱情故事,甚至内容都是接近[新不了情]那样狂煽情的,但很明显它对于感情是克制的,每个人的真情都保持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距离之内,阿琳的、父亲的、那口虫的莫不如是,也许关于答案的寻找是如此困难,电影才会叫做“天涯海角”。爱情只是浮在这个电影表面的故事线索,它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潜伏在细处的温情,漂浮着寂寞的独白所揭示的最底层的香港却拥有着难得一见的坚忍和信念,通篇都弥漫着一种香港电影十分少见的气质。出众而孤独,温暖而从容。
   妈妈走了之后不再说话的小妹妹,生来残疾的阿珍,每天背着阿珍上下班的妈妈,寻找失踪老婆的朱仔,为了母亲的病而想唤来红嘴鸭的小女孩,患上绝症的阿琳,导演用极其洗练的手法勾勒出这些主要次要的人物所面对的生活现状,那一丝近于残酷的温柔,也撞击着同样是普通人的你和我。但是藏在那镜头之后的导演李志毅,和[不夜城]里的导演李志毅,几乎像一个双子星座的人,竟然拥有着极其矛盾的两面性,于绝望处是何等悲观,于希望处又是何等乐观,乐观和悲观这两个决然相反的意识在他的两部作品中背道而驰却又惊人地达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一致。我被那无处不在的喃喃自语深深吸引,甚至某些地方导演因为想说的话太多而显得有些失控的时候,我也固执地认为这是李志毅真正想表达的而轻易地原谅了他。李志毅给了每一个几乎身处绝望的人一个宝贵的希望,绝望和因之反弹的力量互成正比,小妹妹斑斓的画笔所昭示的“我们都等待一个奇迹”就像一声强有力的呼唤,支持着这些平凡世界里挣扎生存的人们。阿珍所接听的下流男人的电话对于别的女人来说也许是种侮辱,但是当她扭曲的脸转过来时,我也被吓到了,突然意识到她坚持在寻失服务中心上班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能够工作,隔着电话的她也许只是为了找回一些很难拥有的自信。至于强悍的每天都抱怨楼梯陡又窄的妈妈,还是尽己所能地照顾着女儿,坚持不要任何人帮一下忙。红嘴鸭的飞来和玫瑰的盛开更像一个不可能的神话,虽然现实并未因此改变,这也说明导演的态度并非一味天真,他所要表明的亦只是人所能为生活所尽的最大可能。而串联这所有一切近乎奇迹的,是那口虫。“我的名字就是那口虫,而不姓那。”这个人物的独特,的确像香港的蒙古人那样不可思议。这个角色也是非金城武莫属的,帮人寻找失物充满的不确定性,和“找东西不可以根据表面逻辑”这样看似无厘头的认真,都与金城武本身飘忽而执着的气质符合到极致。阿琳在寻找希望的时候,遇到了帮人寻找失物的那口虫,而他成为她生命中最后的奇迹,这也许就是天涯海角的寓意所能令人产生的遐想。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放弃希望。
   电影的后半部分移地苏格兰,令影片的概念和境界又跃开一个层次。站在香港之外看这个移民城市,身处香港遥想天涯海角那些斜斜伸向天空的墓碑,人一生甚至几世漫长的路途和归宿也许就在这错位之间无比清晰。甚至导演又将探询、思索的触角延伸到了自然环境,三文鱼千辛万苦地游回山上,它们出生的地方,交配、产卵然后死去。苏格兰荒凉寒冷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导演却借助在电影开始时双眼中尽是冷漠淡然的阿琳透露出宝贵的讯息,“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蕴藏着丝丝生机”,至此影片关于生命的思考通过自然的角度又上升至另一番意境,寒流与暖流的交汇正是生命中绝境与生机的角力,悲观与乐观的互补意义,绝望与希望的互相转换。群山间一直回荡的有几分凄凉又引人无限向往的苏格兰风笛,奇异地在我的脑海中移植到香港逼仄、狭窄、紧促的空间里,绵延出另一番动人韵味。
   那口虫与阿琳合唱的一首关于蓬莱的老歌是全片最温暖的一处,轻易地令人喜欢它的直白,又能体会出其中所蕴涵的深意,曲调与影片的背景音乐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型,但是它几乎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黄金分割点” ,人物感情和心理的铺垫转变都在悄悄完成,导演的功力就在于,故事的重心转移、色彩和音乐整个冷暖基调的过渡,都把握得相当自然从容而又不着痕迹。整个影片始终带着小小的戏谑之感,仿佛在调笑生活,而亲眼目睹那些普通人的困境之后,他们的调笑也变成了另一种堪称感人的情怀。[天涯海角]的极之个人化处境扩大延伸为众生的思考眼神,终于呈现出极为广阔深远的意境。
   遍寻蓬莱仙山,却并不在飘渺的天涯海角,而在我们自己心里。
   心向往蓬莱,想身处蓬莱
   仰望蓬莱所在,似被浮云掩盖
   想找到蓬莱,偏不见蓬莱
   遍历人间世外,费劲劳力钱财
   遥看天边飞鸟,原野夕阳照耀
   顿觉宁静舒泰,恨怨渐似开解
   方知却原来,不必盼蓬莱
   已是埋藏心内,蓬莱就是爱
  

2003-08-27 17:50:43  房囚 (北京海淀)

  

      
           黑蝙蝠·死别·《不夜城》
             作者:桌紫 
  《不夜城》Fuyajo:Sleepless Town
  日本、香港 1998年
  原著:驰星周Seishu Hase
  导演:李志毅
  主演:金城武Takeshi Kaneshiro
    山本未来Mirai Yamamoto
    椎名桔平Shiina Kipei
    周海媚
    郎雄
  片长:122分钟
  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美术指导
  他们知道自己造成的苦痛,他们的过错,他们的谎言,他们的背叛。
                              ——格·格林
  一
   这是我两年来第四次看了。《不夜城》。说来,就像是约会。生活里,每在一番貌似繁华的激荡过后,那种无法言说的悲凉袭来,我的手就会像被磁力吸引,拨开一段日子以来的积累,划向那已藏在深处的它。然后不开灯,不动,不说话。两个小时似乎过得很快。一切都是那样的毫无道理,又顺理成章。说真的,谁也不会在一部黑帮电影里,找寻自己的生命轨迹,抑或是指导前路的灯塔。这只不过是心境正无法遏止的败坏,忘情如我者还在落井下石,饮鸩止渴罢了。当设想灵魂出窍般的跳出自己,旁观那浸在人影晃动的荧光中的呆滞眼神,纵然阳光普照,春暖花开,也禁不住不寒而栗了。那时候,关于黑蝙蝠的臆想,已然在脑海里无所顾忌的疯长。
   自己就像一只蝙蝠,没有感觉,四处乱撞。江湖中人刘健一这样说。而我的偏执狂似的迷恋,也就在那时候彻底绽放。因为那种无根的感觉太清醒。清醒从来都不是过错,但清醒会很痛苦。相对于一种有若命定的惨淡,麻木也许更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过分自知,就会过分在意;过分在意,就会过分优柔;过分优柔,就会过于承当。我知道:刘健一说了那句话之后,他就已经不可能做到笑看红尘事故了。
   深夜里说不清第几根烟点燃的时候,我提示自己:这时也许我更应该去看周星驰。但我马上否定了这个念头。造物弄人般的,我还是去看了驰星周。就这么名姓一颠倒,竟然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面。我从未期许电影这种娱乐时代的产物,能帮我在短兵相接间了断掉所谓的潮起潮落。但我无法回避如此契合的搭配,这种情绪与影像的一唱一和,让我虚伪的坚强片刻间土崩瓦解。于是,心中冀望的沧海间的一声狂笑,变作了暗夜里的萧疏鬼唱。当我试图拨开缭绕的烟雾,逼视屋中墙角那一截干枯的晾衣绳,恍惚间似有森然黑影微张双翼倒悬在那里。我突然觉得,那也许就是我自己。
  二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当时,就记住了开始出片名时那个创意极佳调度巧妙的长镜头。一路的追随,走走停停,曲折回环,有人进入,又有人被滤出,其间演职员的字幕像磷火一样从画面里渗出来。然后,被追随者身形一闪就不见了,而镜头却昂然向上一挑,不夜城的实景字样出现,而后向旁边摆过,人物又出现在另一个空间里。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开场,在震撼之余也绝对没有想到,这样的一部电影将和我产生那么微妙的维系:那飘忽的追随无形中一直在魔幻般的继续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作为导演,李志毅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但《不夜城》这一部影片足以让人对他产生无限的期许。他和陈可辛等人创建的“UFO”应该有更多的人从很多电影里看到过。早年间,那部由二人合导的《新难兄难弟》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主要是因为在那个英雄本色的时代它显得太过温情和琐屑。倒是他后来独自执导的一部《绝世神棍》让我觉察到了这个导演的不同,在那部电影里,陈晓春为民赎罪背负十字架要自焚的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它营造出了一种在庄重和戏谑间很有余地的感觉,我认为那是导演的功力使然。如果非要说人以群分,那么我觉得放在陈可辛和李志毅这两个人身上还有欠稳妥。陈可辛绝对是一个温情主义者,这个在《甜蜜蜜》和《金枝玉叶》里想来人们也早有领教,即便是新近的恐怖片《三更》也是那么的温情脉脉;而李志毅与之不同的是,在走出陈的影子之后,他却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一种极致绚烂的残酷。
   《不夜城》的节奏让人看起来很舒服,没有冷场,很明确的让你感知时间在飞速向前流动。剧情以一种变幻莫测的态势发展,形式上加入的时间码表现出冷峻的客观视角,而其中人物的情绪变动,突发事件的处理,又表现出一种轻松介入到故事之中的主观视角。应该说两种视角的配合达到了一种高度,一方面让人信服,另一方面又让人投入。由于第二国度题材的趋同,还有监制原正人和美术种田阳平本来就是《燕尾蝶》的原班人马,《不夜城》与《燕尾蝶》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但从特质上说,《不夜城》的繁华,《燕尾蝶》的凋敝,作为刻意为之的效果,已将它们截然划开。
   在《不夜城》里,金城武的表演十分贴切,尤其是对夏美那种放任和绝望处理的恰到好处。山本未来饰演的夏美集妖媚狠毒于一身也可以叫人信服。曾志伟和郎雄戏份都不大,但是颇见功力。尤其是已经驾鹤的郎雄大叔,眉眼间总也褪不去那含辛茹苦的劲儿,演起台湾帮头子杨伟民,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骨子里的凶狠。很感意外的是,日本的大师级老导演铃木清顺在片中还客串了个福建帮老大叶晓丹,看见他就忽然想到,那部未曾谋面的《杀戒》自己还一直在耿耿于怀。当然,印象深刻的还有周海媚蹩脚的国语和修建(饰演崔虎)那一口流利的京骂。总体感觉,人物虽然多而复杂,但却让人不致感到无迹可循,这是创作者的造化之功。 
  三
   《不夜城》的名字,应该来源于一种关乎生存的躁动。江湖人物的倾颓命运,边缘地带的飘零生活,在安静祥和的夜那里自然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于是,只能“不夜”。而他们生活寄居的范围当然也可以叫做“城”,想来和什么“森林”都如出一辙。在这座城里,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个阴谋家,挖空心思地要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但同时也可能难以避免地作为别人局里的一颗棋子,或砧板上的一块鱼肉。杨伟民,黄秀红,叶晓丹,钱波,哪个人不是贪得无厌,心狠手辣,到头来又有哪个人能够从容走出悲惨的运命。一入江湖深似海。刘健一又何尝不是在各种势力间极尽闪展腾挪之能事,无可奈何地,心细似发,如履薄冰。
   其实刘健一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江湖恶棍,他一方面为自己的生存奔波劳碌,设计图谋,另一方面又有他这种人本不该有的自杀式的温情。有人管这叫妇人之仁。每一次那个叫夏美的女人真假难辨的眼泪落下来,相拥慰藉的时刻,刘健一的眼神中就不由得上升起一种同情和怜爱。无疑,刘健一爱上了这个歹毒得优雅的女人。而夏美对刘健一呢,也许连她自己都不太清楚是在做戏还是出于本心。这似乎是世间普罗的命数。也许,从此处辨出情何以堪的会意者,当浮三大白。题外话,一笑。
   对夏美这个美丽而妖冶的聪明女人,男人主义者总会有一些失望和惋惜。她的悲惨经历就如同恶魔附体,让她在自我保护时机关算尽不择手段。她知道假他人之刀杀心腹之患,知道以眼泪博取同情,知道自残身体明节,知道以勾魂眼神和青春肉体为饵,知道因势利导随行就市,竭尽所能地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利益。当然,这本来也就是这个边缘地带的生存守则。作为吴富春的亲妹妹,乱伦的妻子,抢劫钱财的同谋,夏美一心要借刀杀兄,既可以了却掉痛苦也可以独吞财富。二人最终相见,妹妹的一声枪响将亲情送上九霄。一场死别。而在这个人情冷淡的城池,夏美和刘健一注定重蹈此路。崔虎的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游戏,使夏美对刘健一决然地扣动了扳机。又一场昭昭的无情背叛。刘健一将这痛苦也转化成了大铁桥上一声清脆的枪响。爱情,随着一场以死作祭的别离,埋葬在了那曾经无比鲜活的身体渐渐冷却的温度里。
  四
   当刘健一长发黑氅,在表面繁华内里酝酿一场巨变的歌舞伎町飘荡,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空洞的不羁。他无法改变自己的蝙蝠般的命运,只能谨小慎微的将生命苍白地延续下去。与夏美的一场死别,像是对这个男人在这个生存环境里适应能力的一场提升,女人的血完成了刘健一真正的成人礼。而这个仪式,简直就是在直白的宣告,情意毒酒的杯盏被砸碎了,留下的只有冰冷世界里的一腔绝望。最后,看似重生般的刘健一,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从此以后,他真的可以笑傲江湖了。
   电影里极致的环境,极致的遭遇衍生出极致的惨烈,而生活却真的经不起这样的抽离。往往最终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这个如烟似幻的影像世界,其实和我们自己早已经如影随形。虚晃一枪,跳出圈外只不过是一个尴尬的托词,谁也改变不了自己发条橘子般的命运。时间在忘我的流动,每个人都逡巡于自己的世界中,该爬行的爬行,该飞舞的飞舞。出没无常的浮光掠影,也放任了你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事关美好的自我欺骗。为了迎接所谓的希望,梦想,亮色,曙光,也为了抚慰注定的幻灭,悲凉,谎言和背叛,只能靠你自己在生命中的不懈抵抗。
   我不知道我从这部电影里究竟得到了什么,但是我很清楚的明白,一直以来我对它有着不可理喻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它一遍遍在我眼前樱粟般的盛开,而我自己却在持续陷落中自我迷醉地倾听着耳畔呼啸的恐怖风声。原来,悲哀自己的悲哀,只不过是借助一场人世的苦难给自己布置一个精巧的感情陷阱,然后有了导引般的,爆发出声声极尽哀婉的,撕肝裂肺的惨叫,只为,满足一个四顾茫然无处告别的瘾君子。何其的可笑。我想:我将会把它放在不容易看到的角落,并逼迫自己很长时间不再去碰它。
  

  

  

  

2003-12-22 21:19:33  房囚 (北京海淀)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电影论坛转移过来的!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nFLNSjjgTlfvzVx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