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也被震撼了
无主之地
2003-11-30 23:49:02 房囚 (北京海淀)
2003-12-05 10:37:48 房囚 (北京海淀)
[quote]下面引用由echo在 2003/12/01 11:23pm 发表的内容:
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就是它赢了《天使艾美莉》
地下这样的片可能看到胶片吗?
[/quote]
估计不行,我只有影碟
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就是它赢了《天使艾美莉》
地下这样的片可能看到胶片吗?
[/quote]
估计不行,我只有影碟
波黑战争,一队波斯尼亚散兵在大雾中误入了双方交战的一段无人地带,清晨时,他们被塞尔维亚军发现并射杀,仅有的幸存者希奇躲到了一段战壕中,但却与敌军派来的侦察兵在战壕中短兵相接,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战。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战争片,但影片没有重复传统战争片的枪林弹雨和疯狂杀戮的老套,而是采取了两个敌对的普通士兵因一起地雷事件而互起冲突的独特视角。这种构思精巧的情节安排使得片中虽没有什么大场面,但仍然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性冲突,观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精彩抓人的同时又不乏引人深思的地方。
影片开始时,即将三个主人公置于了一个荒诞的境地,希奇在战壕中遭遇了敌军侦察兵,短暂交锋后希奇打死了尼诺的同伴,但却没有打死惊恐的尼诺,之后塞拉苏醒,在希奇忙着照料塞拉的时候,尼诺趁机拾起了地上的步枪,于是,情势发生了逆转,尼诺变成了主宰塞拉命运的胜利者,他转而反问希奇‘是谁发动了战争?’,在枪口的威逼下希奇被迫承认'是我们',此时枪成了话语权的唯一象征,谁掌握了枪谁就就控制了话语权。后来希奇也拿到了一把枪,此时‘和平’产生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两人短暂的交流中,希奇发现自己曾经的女友竟然是尼诺的同学,他惊讶地连连追问着,仿佛已全然忘了两人的敌对,这个意想不到的联系不仅表现了两国人民‘本是同根生’的密切关系,而且暗喻了这场战争的疯狂和荒唐。
这种黑色幽默式的挪揄在片中还有多处,成为塔诺维奇对这场荒唐战争的苦涩的抗争。当尼诺和希奇在战壕上分别对着自己的阵地挥舞着上衣求救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反而是横飞的炮弹,两人的自救仿佛更像是一场滑稽的脱衣舞表演,但伴之而来的观众的喝彩却是死亡的象征--炮弹。代表正义的联合国和媒体也被塔诺维奇进行了无情的讥讽,影片中维和部队指挥官一边发令阻止部下进行介入,一边却在与办公室里的漂亮女秘书调情。当这位指挥官迫于媒体的压力来到现场,面对采访的记者,他信誓旦旦地宣称事件已在处理中,暗地里却命令部下撤退,只留下拆弹专家在现场假装进行拆弹,在这里联合国的‘正义’就像是政客的谎言一样脆弱。电视台女记者简面对台里内部不断的追逼,她的人道主义也没有禁起利益的诱惑,愤怒的希奇无情地痛斥着她,‘你们在靠我们赚大钱吗?’这声怒骂正揭露了媒体貌视中立的真正目的。与其说电视台是关心这条战壕中三个士兵的命运,不如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收视率。
从电影艺术手段的运用来看,该片也突现了自已的风格,缓慢的摇摄、单调的几近无声的音响,配合着烈日、黄灰的战壕,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实’和冷漠的战争世界。影片导演塔诺维奇在拍摄本片之前曾是一位战地纪录片导演,<<无主之地>>是他的第一部故事片,关于影片他曾有一段阐述:‘我记得战争在波斯尼亚爆发时那种古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建筑物上的黑色弹孔和地面上炸弹留下的弹坑。想象如果有人用黑白摄影在拍摄梵高的画,你就会理解我的这种感觉。这种不和谐感是一种视觉震撼,它让我变得冷漠,感到痛苦和无助。这种冲击就是我试图通过电影所重新制造的。一边是漫长的夏日中美丽的自然和浓烈的色彩,一边是人性中黑暗的疯狂。而这个炎热漫长的夏日就反映了电影本身的氛围。行动是如此沉重,思想难以捕捉,时间缓慢流逝,张力潜藏着又始终在场。’无疑,他的这种意图也使影片显出冷静而客观的纪实风格。
影片是在说一个营救的故事,但更是一次哲学历程上的追问,生命是什么?民族又是什么?战争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不停地在影片过程中向我们发问,几近让我们透不过气。
但也迫使我们思考这许许多多的问题。
在影片的结尾,塞拉孤零零地躺在地雷上,仰望着天空,摄影机俯视着他,带着上帝的视角,但他已被遗忘......影片这个开放式的结尾,也与前南内战的最终结局迭现了意味深长的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