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独立电影:独立电影选择坚强——王小帅访谈

2002-08-23 06:28:52   来自: 小雨1980
  王小帅的名字,对于那些追星族式的影迷们来说,可能非常陌生,不知其为何许人也。但在真正的电影爱好者和圈内人当中,王小帅可谓无人不晓。他是第六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在受到国际影坛的注目程度方面,不亚于声名远播的张元和贾樟柯。多年来,王小帅执著于独立制作电影,作品也难以同观众见面,直到这次与北影合作的《扁担姑娘》,才算得以浮出海面。《扁担姑娘》即将来日公映,王小帅也到了东京做前期宣传。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您作为独立电影制作者,感觉上是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而较少考虑商业利益。同样,影片是商业优先还是艺术至上也是个很传统的争论问题,您如何看?
   王:说我的独立电影不考虑商业利益是不全面的。独立电影没有保护,有生存的危机,但只要有个很小的市场,就可以养得活。不过,我认为商业的作品也一定是有个性的作品,一个导演拍不拍商业片,实际上是他的能力问题。每个导演都需要有个找寻自己位置的过程,而且相当漫长。所谓的商业片也不是照某种固定模式,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记:您以往的作品,如《冬春的日子》,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反响,却无法和国内观众见面。这次的《扁担姑娘》则采取了和大厂合作的方式,请问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
   王:我倒是没想往主流方面靠。中国眼下缺主流电影,比如主旋律的作品,但更缺少非主流电影,而两者之间,都有了固定阵地后才分得清。这次我第一次和投资公司合作,也是第一次面对向审查部门汇报等待批复的方式。
   
   记:同是第六代导演的张元,以《过年回家》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的双重承认,也有人指责他过于煽情,您觉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王:这个过程,我想每个人都很难避免,而且只有在走过之后才知道应不应该。至于煽情,我想也是张元在试探一种可能性。
   
   记:第六代的作品,特别是独立制作的电影在西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您认为原因何在?是独立电影的艺术取向较同西方合拍,还是西方觉得独立电影更真实的展示了中国人的真实原生状态?西方的关注又对中国地下电影有何作用?
   王:我认为两者都有。首先独立电影的想法肯定和以前的中国影人不一样,有的文化官员看不出来,但西方能。他们觉得较容易接受,和主流电影相比,独立制作的未经过审查,更简单质朴。西方的关注和支持肯定是好的。我们看到,独立电影即使没有中国大陆的市场也没关系。这就保证了我们先能说话,然后再慢慢地渗透、成长。
   
   记:但是喜欢艺术电影的影迷还是很多的,尤其在京沪这种大城市,能否有建立艺术电影院线的可能性呢?
   王:对于艺术电影院线,我非常期待也看好市场,但不能指望那些大厂、大公司。他们作为国企,那么做是违规的。在北京,有些外国人办包场式的放映,但倾向性较强。在当下的中国,电影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是产业,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就像现在的影院放开,某种程度上也是假的。因为影院没有自由选择和丰富的片源,还会变得挑食。
   
   记:那么,在中国影界呼唤体制改革的声浪也很高吧?
   王:是的,体制改革的要求很强烈,但是从上到下的很难,从下往上是现在唯一的办法,也就是靠电影人的努力,先去冲击它的陈旧体制,迫使它一点点地改变。当然最后还是要上面发话拍板。
   
   记:话题回到《扁担姑娘》,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讲述他们的痛苦和爱情,也能看得出您对社会现实的某种批判。
   王:电影,或者说艺术应该是批判的,无论是任何时代。我的作品里一直带有这种情绪,可能带有个人的一点喜欢和眼光。
   
   记:谢谢您接受本报的采访,也祝福中国的独立制作电影运动。
   王:谢谢,在东京能遇到北京的老乡也很高兴。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oYkzXqdLCNz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