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鹅毛笔》

2002-06-28 07:06:16   来自: 现象客
  鹅毛笔  (Quills)
  导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
  主演: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
    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
    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
    乔奎因·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
  发行: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类型:艺术/传记
  限制级:R
  片长:123分钟
  首映日期:2000年11月22日(洛杉矶、纽约)、12月8日(全美国)
  官方站点:http://www.foxsearchlight.com/quills/options.htm
  
   内容简介 >>>
   故事发生于1807年的法国。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萨德侯爵(乔弗瑞·拉什饰),因为所著小说中含有大量性爱情节而声名狼籍,并被当时的统治者拿破仑视为异类,关入了疯人院,由一名“心理医生”(迈克尔·凯恩饰)监视治疗。萨德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相反,舆论和权势的压迫使他更加执着,仿佛是一种冲破传统桎梏的使命在不停的激励着他。
   经营疯人院的考尔麦神父为人大度耿直,在同德萨德长期相处中,对他渐生好感。尽管考尔麦神父也不喜欢萨德的作品,但两人还是结成挚友。期间,还有一名经常出入疯人院的少女(凯特·温斯莱特饰),她是萨德的仆人。德萨德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由这名少女偷偷的带到外面,得以流传于世。
   尽管萨德对抗传统文化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但他创作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却给予了当时人们思想上一次强烈的冲击,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明星阵容:
   该片导演菲利普·考夫曼可以说是好莱坞中的祖父级人物了。这位老导演早在1978年就因执导《人体入侵者》(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名噪一时。近年来他的作品不多,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的《旭日追凶》(Rising Sun),该片曾被指责有反日情绪,但仍是1993年夏季美国电影票房十大座片之一。
   凯特·温斯莱特自乘坐“泰坦尼克号”驶遍全球后,已稳居一线票房女星的位置。她的出演将是影片的一个卖点。据介绍,凯特会在该片中有不少暴露镜头,影片也因此被设为受限制级。
   迈克尔·凯恩在片中饰演库尔德医生。凯恩刚刚因在影片《苹果酒屋的规则》中的出色表演,捧走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简评:
   这部传记影片的主角,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臭名昭著,又最被歪曲理解的色情文学作家萨德。这个在国外足以惊世骇俗的名字,甚至还成了“虐待狂”(Sadism)的医学代名词,他的著作即便在现在某些国家也还是禁书。但从另一方面讲,无数文学大师自称曾拜倒在他脚下,对他的现代文学鼻祖地位一再推崇。这种绝妙人物的生平故事自然是传记电影的最佳题材。
   曾以《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享誉世界影坛的菲利浦·考夫曼,终于将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平搬上银幕。影片着重讲述的是萨德以色情文学成名之后被关在精神病院中坚持写作的一段经历,对于萨德这个神秘作者的性格、心理,编导都做了个人化的处理,赋予角色超越时代的思想和行为。片中,萨德的作品色情与否、道德与否,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萨德自觉的反抗精神。在片中,萨德更象个为自由奋斗的勇士,甚至是革命者(每次骑马来取稿件的神秘人就更象是一名革命斗士了)。如果不是片中一再诵读那些充斥着性器官及其隐语暗示的章节,萨德的作品在影片中很容易被理解为反抗暴政、争取自由的革命言论。
   这是考夫曼对萨德这一形象的美化处理,虽然算是寄托了一定的理想,但也不能不说是考夫曼的轻率之处。这种“古为今用”的改编,总会或多或少带着编导专横的强加意念。而且,考夫曼在漫无节制的随意想象和情节编织中,采用了过于简单的处理方式。片中大部分角色比较平面化、概念化,尤其是医生一角。编导为使冲突集中,作了一厢情愿的处理,这个残暴冷漠的角色正好就是萨德笔下的贵族,又恰好是个对女儿乱伦的父亲,而这个女儿居然用萨德的书籍勾引到一个年轻男人一起私奔。编导只靠一个主要角色就描绘出十八、九世纪的贵族阶级的风流荒唐和虚伪残忍,不知考夫曼是否得意,但其结果就是我们这些看戏的人付之一笑——当不得真的。
   片中萨德著作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反抗暴政,而且更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启蒙之书。首先是因为这种色情文学的真实性和亲切性,在此之前从没有书籍中出现如此赤裸裸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和普通人又是如此贴近。在这种色情文学里,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只有性器官的男女之分,贵族也不见得如何“伟大”,甚至还是嘲笑的对象。博伽丘“十日谈”的传统被萨德更大胆地加以发挥,人民在对肉欲真实的接触中,在对贵族阶层荒唐的嘲笑中,现代平等意识逐渐启蒙。
   影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由凯特·莱温斯特饰演的神经病院女仆玛德林。这个把萨德文字传递出精神病院的下层女子,在片中有点面貌不清,经常像个地下党,但又时而告诉观众她重视的是金钱,时而又象是对萨德侯爵个人魅力的迷恋,时而是个渴慕肉欲的少女,时而又象是自由的播火人。玛德林的形象不仅没有随着情节的推进而更加生动深刻,反而在导演随意的支配下,显得支离破碎摇摆不定。最重要的是,这个女仆形象实在已经脱离了基本的那一阶层人民的特征,而更多的成为编导需要的理想人物,代表着底层人民的觉醒意识。
   尽管影片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仍旧不失为今年好莱坞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估计影片会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但要求评委们把最佳影片奖项授予这部以萨德为主角的影片,恐怕还不太可能。乔弗瑞·拉什是影片中表现最好的演员,但他也极有可能因为这个角色的历史名声而丧失奥斯卡影帝的桂冠。 
  
   该片作为一部传记类的影片,比较真实的记述了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影片耗资不大,没有太多大场面的刻画,但对于细节描绘下足了功夫。制片从法国请来了几位研究历史和民俗的专家亲临指导,还对演执人员进行了一次法国文化的培训。
   影片除了刻画萨德这位杰出的作家之外,同时也告诉告诉人们应当清楚的认识传统制度,客观的对待社会发展,否则就会让无知占据人的心灵。这也正是该片的现实意义所在。(网易) pencil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tvPgiHsWCeJ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