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人艺50年的另一面

2002-06-24 13:18:38   来自: Neveronline (戰國)
  三联生活周刊
  
   记者:王晓峰 实习记者:田芸
   “在北京人艺50周年大庆的时候连一出新的大戏都没有,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牟森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如果从行政级别上讲,不过是北京市文化局下属的一个演出团体,但它的艺术成就却远远超过了像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剧院等很多国家级文化单位。不少人都这样说,北京人艺要是放在国外,那就是不是皇家剧院的皇家剧院。
   北京人艺终于迎来了50年院庆,回顾这50年(“文革”10年期间除外),北京人艺一路辉煌,在国内同类文艺团体中,几乎无人比肩。的确,回顾北京人艺这50年,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但当我们走出这座殿堂,展望她的未来时,眼前却模糊了起来。
   要说北京人艺的问题,也许在这时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我现在不想谈人艺”
   当记者准备请青年导演孟京辉谈谈北京人艺这50年时,没想到被这个有人艺情结的导演一口回绝:“我现在不想谈人艺,如果要谈我就要谈问题。可人家50大寿,我这么说不合适,这不是给人添堵么。但我又不能说违心话,所以我不谈。”
   人艺的老导演林兆华在采访中也反复强调:“不谈人艺50年。”另一位人艺青年导演李六乙也是这样,“人艺这些天50大寿,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这时候我真的不好说什么”。李六乙现在正在郑州排演豫剧《白蛇传》,这位曾因执导《雷雨》而解构经典的导演一听到“人艺”这两个字,就开始不断道歉,“这些天有好几家媒体都给我打电话,想聊聊关于人艺的事情,可我只能不停地说抱歉。我不想在这时候对人艺发表任何看法。这就像一个孩子不可能在母亲庆祝自己生日时发表一大堆意见,还要母亲照着去做。其实我很理解媒体的苦心,也许在这时候媒体还是有比较清醒的人,看到欢庆背后的人艺确实存在问题,想要为人艺、为中国的话剧做些什么。我也有话要说,但不是现在。现在说太伤感情了。”
   还有两位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北京人艺的问题我可以谈,但你不要把我的名字说出来,否则我不说。
   北京人艺为什么让失语症大面积降临?
   “人艺这样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北京人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最近10年。1992年是北京人艺40周年大庆,这是“文革”后最繁荣的10年,用北京人艺副院长任鸣的话讲就是:“80年代之所以很猛,是‘文革’10年的积累、压抑后的抒发,它是一种解放,所以一下子都喷发出来了。”但随着一批老艺术家退役,人艺便出现了滑坡。虽然《鸟人》、《北京大爷》、《古玩》还能勉强撑住门面,但艺术品质上已远不如从前了。
   一个不愿透露身份的导演说:“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刘锦云说现在北京人艺没有好剧本,剧本创作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我觉得他的观点比较荒唐。人艺相当于皇家剧院,她的风范如今没有了,方向我也看不到。”谈到人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时,这位导演说:“人艺现在是庸人当道。剧院的灵魂由创作人员决定,以前有曹禺、焦菊隐、林兆华,现在没有什么人了。但凡著名剧院,都有一个灵魂人物,这个人物决定了剧院的风格和未来。人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没有抓住机会,这就是没有灵魂人物造成的,自己还老觉得不错。”
   北京人艺最近10年中在艺术上停滞不前,在采访中很多人都认为是缺乏兼收并蓄的胸怀和市场经济意识。牟森说:“北京人艺原来的定位很清晰,既能排《蔡文姬》,也能排《茶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都行,林兆华也曾经把这个定位的幅度拉得很开。现在呢,看上去比较凌乱,如果定位模糊,就一定看不清它的未来,什么原因?我想是人的原因。而且,人艺每年应该有4部大戏的计划,现在也没有了。”
   林兆华曾经说过,他的戏,“相对规矩的交给人艺去做,比较越轨的就由自己的工作室和外人合作”。而习惯于排演“不太规矩”的戏的李六乙却坚决不愿在此时此刻谈论自己的风格与人艺是否有过冲突,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人艺)给我平台了吗?我不知道。”他又说,“人艺以前有一句名言,叫做‘戏比天大’。这个大家都知道。那时戏的艺术性是最重要的,审戏的是艺委会加上党委,只有水准一流的戏才能搬上舞台。写老舍的《太平湖》不就因为艺术水准不高而没被批准上台演出吗?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可能有‘人比天大’的趋势。审戏往往只是一个人的事情,许多水平实在不怎么样的戏也被搬上了舞台。人艺这样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对北京人艺的未来,忧心忡忡的李六乙作出如下设想:“将来什么样我说不清,反正不会像现在这样子,会更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团体吧。它应该可以宽容地让各种风格并存。虽然有自己的主剧,有自己的主流风格,但也要有其他风格并存。要成为一个品牌,先锋不先锋是一个次要问题,首要问题还是你必须是一流的社团,演一流的戏剧,审美格调要高,要符合国家剧院的称谓。”最后,他又说,“多少年过去了,这次院庆,大剧场上演的还是那5个戏,这是为什么?媒体应该好好去问问院里的领导。”
   “艺术应该作为生产力的形式而存在”
   在记者采访近几年比较活跃的自成一派的“活报剧”导演张广天时,他认为人艺作为一个话剧团体制,现在有些老了。“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艺术不再是上层建筑,应该作为生产力的形式而存在,所以人艺必须要改。作为一个剧院,核心生产力就是导演和演员。人艺以前特火,有好导演、好演员和强大的创作力量,现在牌子有些挂不稳了,主要是没有吸收社会新的力量。这个问题不仅是北京人艺的问题,全国剧院都面临崩溃。近亲繁殖、补贴经济导致创作力下降,这是对文艺生产力的破坏。”
   张广天认为,话剧在全世界都有不景气的问题,在德国也需要政府支持,在美国市场效果也不好。但他感觉在北京,话剧的市场很好,所以,这样就面临更大的压力——观众期望值高,不进行改革,就会坐失良机。
   北京人艺实际上还是缺乏危机意识,“现在市场有危机,其他院团在开发新的市场,而北京人艺还在吃老本。如今观众的欣赏口味变了,在创作上,讲故事已经讲不过电视剧了,所以越来越难满足观众需求。观众看一次戏,要花几百元的成本,如果故事讲不过影视等新媒体,观众就没兴趣了。很多人认为话剧是高雅艺术,但今天的观众更愿意抱着时尚心态来看话剧,这个落差越来越大。如果我们把北京人艺当成一个话剧博物馆也行,但他们这样也做不到。我认为戏剧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第一是戏子时代,这个时代的戏剧没有地位,只有演堂会的资格;第二是艺术家时代,这个时代的戏剧开始压迫观众,他们不解读观众,反而让观众去解读他们;第三是艺术劳动者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就是供需的消费关系。北京人艺目前显然还停留在第二个时代。”张广天说。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北京人艺是块金字招牌,它有好剧目、好演员,在观众中有口皆碑。但如何让这个品牌很好地组合、利用、开发,都认为北京人艺做得很不够。张广天说:“现在小剧场很火,但我发现他们都爱借人艺的小剧场来演戏,为什么?看中的就是这块牌子。可人艺本身的市场却不好,很多戏都是赔钱的,所以,不能老采用补贴经济的方式。相比之下,国家话剧院就做得比较好,现在创作力丰富,广纳人才,院长赵有亮脑子比较活,接下来就是竞争。其实北京人艺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它是政府养的,对外关心不够,品牌一大,危机感就不强了。现在好导演、好剧作家很多,但他们不去找一个镇得住的人。人才流动,是根本问题。”
   大家都希望人艺这块金字招牌在未来更加闪亮,囿于体制问题,北京人艺在她刚走到50年时候就显得有些步履蹒跚。任鸣副院长说北京人艺要与时俱进,但如果不打破一些旧有体制的束缚,又谈何与时俱进呢?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