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读书看碟笔记(九)

2003-11-20 15:31:28   来自: 苏七七 (北京海淀)
  原来那一串找不到哪去了:)
  
  1、《本雅明:作品与肖像》
  去年读过本雅明一本《驼背小人》,很喜欢。本雅明的随笔,过度清晰的单句能组接出整体篇章的迷茫,有时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朱箔飘灯独自归。——我想摘句出来作个映证,这可是徒劳。读到最后一篇,响起了童谣:
  “我想走下地窖,开桶去把酒倒;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它把我的酒罐抢跑。”
  “我想走进厨房,给自己做一小碗汤;那儿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它把我的小锅打碎。”
  “我走进小屋,想吃麦片糊糊;那里站着一个驼背小人,已经吃了我的半碗糊糊。”
  ——这个我们从来也见不到,却总是盯着我们的小人,就是命运吗?本雅明以一种无奈而忍耐的态度面对它,甚至象是彼此同情着,并通过普泛的审美来超越与疏离自身的苦痛。“他的声音如同煤气灯的咝咝响声,在世纪的门坎上对我轻声叮咛:‘可爱的小宝宝,唉,我求求你,请为驼背小人一起祈祷’。”——我忍不住轻轻地念出来。
  在《作品与肖像》中,汉娜·阿伦特把本雅明比作一个“历史的天使”:他被推着、拥着时把背转向人群,看着过去的废墟堆积生长,而被进步的风暴吹着倒退到了未来。这种“倒退到了未来”的flaneur的形象,我觉得可以想象得出他的形貌神态。阿伦特也慨叹他的命运,那“交织在他生命中的那张由荣誉、伟大的天赋、笨拙和不幸构成的无法挣脱的巨网。”而苏珊·桑格塔在《〈单向街〉导言》中则分析出本雅明“由于性格气质的原因给自己的生活设置障碍的倾向”,土星性格的“冷漠、犹豫、迟缓”,“把内在的麻木外在化,使之成为不可改变的噩运”。——但噩运是否是本雅明所需要的呢?或者说:噩运构成着本雅明。在我看来,一个人不仅是一具身体与思想的组合体,他同时还是某段时空的事件的总和。这个被驼背小人盯上的人:“既不当心自己,也不注意小人,他惊噩地站在一堆碎片面前。”——你看,他是需要碎片的,碎片是他的一部分。
  《单向街》是一个有趣的作品。体现出一种清醒的出神状态。“我把这条街命名为阿西娅·拉赛丝街。作为一个工程师,她使这条街穿过作者。”(我还读到另一个译本的另一种译法“这条街被命名为阿斯娅·拉西斯街,这位工程师通过作者之手铺就了这条街。”相去甚远。)单向街有如一场梦游,让我联想到塔可夫斯基的场景,——他们用的工具不同,但如阿伦特所说,他们都具有“诗意思考的天赋。”
  读完《单向街》后,我接着对有关阿西娅·拉赛丝的另一部作品,《莫斯科日记》,产生了兴趣。正在阅读中——最近真忙,几乎没有宁静的时间,可以认真地读完它:(。但这本书也吸引了我,让我又找来了《本雅明文选》和《本雅明传》。——什么时候能读完呢?一定要读完吗?驼背小人会在什么时候来,撕碎半本书,让我对着碎纸片,又是懊恼,又象是松了口气,——到此为止,该发生的终于发生。
  2、《耻》
  在看《耻》之前,先看了雨之的评论。他说的别的我都能理解,但有这么一段话:
  “他的主角总是被沉沦的冲动淹没,而吊诡的是,他们却因为所有外在尊严都被剥除而获得新的力量。”露茜的留下,意味着个人尊严的彻底丧失,她从此将生活在“强奸”的耻辱之中(不要忘记:露茜是一位女同性恋者)。而她的个体生命的力量就在于,在耻辱中,她获得了生存的力量。作为脆弱的个体,她屈服于命运并从屈服中获得生的勇气和方式;离开受难地,个体将不存在,她将死亡。库切的这部小说,是对个人命运的一部颂歌。
  ——我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就去找了小说来看。看完了,对这段话的逻辑——或者说小说的逻辑,依旧表示怀疑。库切的这个小说是个好小说,但对于卢里的刻画要远为深入与细微,而露西在作品,是相对简化的。在我看来,卢里是个知识分子,他一直都在对“耻”有着高度的自觉,处在不断的反思与抗争中,——并为自己的身体与思想安排种种可能的出路,而露西不要做一个知识分子,她要把这些概念都抛弃掉,接受自然与命运,“活着”——以纯粹的生命本身,为文明与殖民赎罪。(当然她不这么想,她就压根不想,“象狗一样”,是不要自觉与反思的。)
  但在现有的语境中,露西的献祭会是一曲“颂歌”吗?黑人佩特鲁斯加入的是全球性发展主义浪潮之中,露西的“活着”同样被纳入文明进程。(关于发展主义与文明进程的问题,我缺乏理论基础来进行深入阐述,但直觉露西的选择有着隐在的悖论。)——因此,我能够理解卢里的道路,却不认为在露西的“拒绝逃离”里,有着一种真正的解决,它更象是一种哲学的可能性,一种人性的乌托邦。
  3、《马蒂斯故事》
  刚刚那两则写得我累死了:)。总算轮到一本小资读物:))。
  《马蒂斯故事》是一本小说加画册,装桢得很漂亮。里面有三篇与马蒂斯的画相关的小说,同时插页是马蒂斯各时期的画。他的画,越到后期越是鲜艳明净,向着形式(色彩与线条)的愉悦而去,而又保留着对具象的感受。看《大红色室内》,——有历历可数的,鲜明的心安。写小说的人叫A·S·拜特,文学与美术的素养显见都是很好的,小说写得娴熟,准切温柔。
  这样的一本书,借书中的一句话,可以取悦于“商人与知识分子”。:)很愉快地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又可以借马蒂斯的一幅画题来说:《奢华、宁静与享乐》。
  4、《中国建筑之魂》
  这本书极好。费慰梅作,副题为《一个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里头,可以看得到他们(费氏夫妇与梁氏夫妇)所共有的,发展得充分而优美的智识与情感。
  这本书里所写的林徽因,是我读到过的最好的林徽因。她的最美的阶段,恐怕并不是在徐志摩所爱恋的十六七岁时,而是在忧患与贫病中,渐次体现出来的坚韧与意志。——她总是保持着敏捷的感受力与积极的行动力,对现实的抗议与对未来的信心。那样多的人爱她不是没有理由的,她的魅力在于一种从内到外的美,以及对于美的坚定的感受与建设。——或者说,她能将美溶解在生活中,通过一个女性的身体、思想与生活,搭建起形下与形下的桥梁。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1947年梁思成最后一次赴美,在临别前与费慰梅长谈记录下来的,最后一部分,则用了林洙的回忆。我读这本书,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它象是告诉我,人是可以尽力去做到多么“好”,达到多么“好”。
  书中摘录了许多信件,引两段林徽音的信——比她的诗好:)。
  “此后,又有关于这些破车,意外的抛锚、臭烘烘的小客栈等等的一个又一个插曲。间或面对壮丽的风景,使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心疼。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和发白的茅草,飘动着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这些我真想仔细地一桩桩地告诉你,可能的话,还要注上我自己情绪上的特殊反应。”
  “天气开始转冷,天空布满愈来愈多的秋天的泛光,景色迷人,空气中飘满野花香——久已忘却的无数最美好的感受之一。每天早晨和黄昏,太阳从那奇诡的方位带来静穆而优美的快感,偷偷射进这个充满混乱和灾难的无望的世界里,人们仍然意识到安静和美的那种痛苦的感觉之中。战争,特别是我们自己的这场战争,正在前所未有地阴森森地逼近我们,逼近我拉的皮肉、心灵和神经。”
  5、《任逍遥》
  不可避免地要将《任逍遥》与《小武》、《站台》比较,也不可避免地要承认:这个作品不如前两部。《任逍遥》失去了贾樟柯原有的激动人心的力量,虽然它还是尽可能地做了诚实的表达。——但是,《小武》与《战台》是贾樟柯在说“自己”的故事,而《任逍遥》里,他在说“别人”的故事。对于比他小十岁的下一代,他用的是上一代的感受与理解方式,于是在影片中,有一种隔。就好比侯孝贤的《千禧曼波》,也隔。
  6、《黑客帝国三》与《无间道二》
  看完《黑客三》的感受是:哗啦啦一群人半夜从地底下冒出来站在空旷的街头,十分诡异:)。打不到车了,在街上走了好久,北京的夜这样亮,这样冷,这样安静。心里很高兴。回到学校时,当然门被锁上了,敲管理员的窗子叫门,新来的舍管员年纪小,没有骂我,意外之喜,更加高兴:)。
  中凯的《无间二》的碟做得不好,夜景看上去黑吗吗一片,人都分不清楚。片子还是挺好看的,吴镇宇和曾志伟尤其好。两个小帅哥陈冠希和余文乐不太好——我看到结尾了还没分出谁是谁来。港片的好处是在类型中能够见到“人”,而中国的第五代第六代的统统的毛病是:想艺术却在艺术里找不到“人”。
  7、《黄土地》
  那天下午去电影学院看《黄土地》,在北太平庄堵车了,匆匆赶到一头扎进放映厅里,片头已经过去。开头是一个婚礼的场景,才定一定神,看到每桌上了一份木鱼,一个中年的瘦汉唱起酸曲:“指望来年好光景……”不知怎么地,眼泪就扑扑漱漱落下来。
  这个片子的前大半部分都很好,到翠巧出嫁,那张手伸过去揭开头盖,都很完美,但后面显见就乱了,失去了民歌的韵脉与节奏。这是个启蒙主义的片子,——把“信”和“爱”杂揉在一起完成民族历史宏大叙事的,但前面的自然,是因为这种“信”与“爱”是结合在一个少女的成长中的,有着身体的自发性,——而身体感受是内在的,可沟通的。后面的不自然呢,是因为身体抽离了,信仰就也悬空了,憨憨从求雨的人群中逆向跑向顾青的镜头,是过于直白粗糙的意识形态影像化。如果从意识形态教化的角度看,后者是“规训”,而前者是“询唤”。但在“询唤”之中,个体的感受将掺杂到意识形态中去,从而在意识形态内部制造裂隙——因此,就不至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那样悲观。(这个有点象《黑客》里头,先知让史密斯复制了,但却在史密斯内部产生了异类因素:))。
  不过感受也不是先验,是被塑造的(我还是受解构主义的影响深),以影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制造的享乐型浅表化感受方式,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心理结构转型?——媒介、文本、语境的互动及此中的社会心理是我感兴趣的问题,但一直没能够写出一个象样的文章来。我的读书思考也是很享乐型浅表化的:),所以常常将审美作为出发与结束。
  8、《周末情人》与《紫蝴蝶》
  娄烨的片子不好。写了一篇评论,其中一段:
  娄烨和王家卫是有一点象的。他们都可以那种“具有艺术气质”的商业片。但是娄烨不如王家卫彻底,感受与思想都不如王家卫自觉与自足。《紫蝴蝶》这个电影显得太单薄,主要的功夫象是用在了剪接上,——但就好比一匹布,再细细剪成无数块,质和量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它有一种浮华的风格,而且不是一种丰盛的浮华,比方好莱坞早期影片,而是一种呓语式的浮华,苍白得如同得了贫血症。
  9、《白塔》
  那天去22FILM看的一个纪录片,关于聋人的生活的。导演的哥哥是一个聋人,他对这个群体过接触,所以做了这个片子。——是以一个聋人的爱情生活为线索的。我刚才说到梁思成与林徽因所达到的好,这里头是各方面因素配合出来的:资质与环境都何其充裕。但这个世界象他们这样的人多么少,大多数的人都得在逼仄的现实中挣扎,忍受着从先天到后天的极端有限,——如果这个人还有“追求”的话,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看这个片子,有时是难受的。但这是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的生活,金字塔的底座。片子不算拍得很好,但是纪录片有纪录片的直面的力量。
  10、《古尔德》
  看了个古尔德的纪录片——好象是电视台的人物专题片,资料加访谈,可能是在古尔德去世后纪念他的。片子做得不好,不深入。不过DVD中还有几个他的现场演奏录像片段。
  我头一次听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几乎被他拔向了灵界。一个演奏者是个两面人——一面对着音乐,一面对着听众。那么古尔德是只愿面向音乐,而向他的神灵的。他的神情里头有着一种作为牺牲的巨大的快感,让人联想到《春之祭》里的尼金斯基。卑微地领受,可是又在领受中升华——其中的“人”,象是作为媒介而又得到了独立的意义,因此而无上骄傲。钢琴大师里,我还喜欢霍洛维茨,他就不是献祭了,他的手指在琴键上起落,熟极而流,几乎不象是在操作一种器械,确乎是超越了“器”与“技”,——天然就在这个位置,音乐天然该如此响起,而他在音乐与听众之间,却象是“置身事外”。我看他晚年的录像,坐在钢琴边几乎象是个小男孩,——弹着莫扎特。就是天籁,无可形容。
  古尔德让我想起古歌《上邪》,而霍洛维茨,是“天女散花、维摩不染”。
  

2003-11-20 23:33:48  zy69

  真学术:)
  

2003-11-21 00:10:57  雨不亭 (北京海淀)

  好孩子!
  

2003-11-24 00:14:20  房囚 (北京海淀)

  我上次借你的呢?怎么没见你看了写?
  我很想看我最喜欢的〈蜜桃成熟时〉出现在你的读书看碟笔记里是什么样子
  

2003-11-24 09:36:37  苏七七 (北京海淀)

  我没借那张
  

2003-11-24 09:42:42  房囚 (北京海淀)

  我要借给你!
  

2003-11-24 10:51:21  老手颓唐 (北京朝阳)

  是李丽珍吗?借给我好了:)不过我不保证会写在笔记里哪
  

2003-11-25 23:25:36  房囚 (北京海淀)

  是她,借你怕你不还了,要知道我是淘了好久才找到的,多珍贵啊。
  你们不写,我来写,等着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