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导演杜海滨和他的《铁路沿线》
2002-08-13 05:42:41 来自:
现象客
现象工作室"与导演对话"系列观影与交流活动之五
导演杜海滨和他的《铁路沿线》
影片:《铁路沿线》
导演:杜海滨
时间:8月17日 星期六上午 9:30-12:00
地点: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放映厅(北405室)
主办:现象工作室
协办: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
咨询:010-63985491 63961685
网站:
http://www.fanhall.com
作品介绍:
这部作品最初只有春节前和春节后的两段情节,后来增加了六个月后的内容。作者关注了宝鸡火车站沿线“驻扎”的十几位盲流,不仅跟拍了他们的饮食起居,而且深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到他们的来龙去脉,并与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了对话,片中的“小新疆”、“李小龙”等人通过他们真诚的讲述呈现了丰富的个性,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这是一部非常平实的作品,作者最大的成功在于,他用一种平视的眼光观照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使得这些平常在我们眼中具有某种标签身份的人拥有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并且散发出人性的光彩。作为一位纪录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
导演自述:
关于《铁路沿线》(一)
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也曾经有过一种冲动,想走上去与他们交谈聊天,但因为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都被他们警惕地回绝了。这一次,算我走运,我走近我轻易地走近了他们,并开始了一次既无准备又充满刺激的拍摄工作。
关于《铁路沿线》(二)
这群人就象被飞驰而过的列车甩了下来,他们永远也无法再回到车上。我不经意中窥见了他们的游荡,作为记录者,当我把每天拍完的素材拿到家中回放时,作为记录者的角色就不由地转换,成为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者,裁判者。最后我发现,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意识形态、文化类型等能够解释的问题。我说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但最终我知道我能够做的也只不过是记录他们的生活和谈话,记录摄像机后面我的反应和直觉,然后把它们呈现给更多的人,让这些人和我一起想,我想不清楚的东西。
如今,一些人看到了我的片子。而一直想看到自己在电视上是什么样的人却没有如期看到他们自己的样子。伤害再一次发生,我还不知道怎样面对。
感谢以下媒体的大力支持:
网易 新浪 TOM.com 北大在线新青年 《信报》《精品购物指南》《华夏时报》《北京现代商报》《南方都市报》《环球综艺》
特别感谢:
提供场地设备支持的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 以及为本活动提供帮助的国图音像中心工作人员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2-08-17 15:10:05
kristzhang
(北京)
刚刚看完,有个问题想问导演但是当时没有机会:你在李小龙跟你说他准备到外地通过一次抢劫凑够回家的钱时,没觉得自己又成为他们目标的可能性吗?
2002-08-20 21:36:20
fengwei
这片子外面有VCD卖。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导演杜海滨和他的《铁路沿线》
影片:《铁路沿线》
导演:杜海滨
时间:8月17日 星期六上午 9:30-12:00
地点: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放映厅(北405室)
主办:现象工作室
协办: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
咨询:010-63985491 63961685
网站:http://www.fanhall.com
作品介绍:
这部作品最初只有春节前和春节后的两段情节,后来增加了六个月后的内容。作者关注了宝鸡火车站沿线“驻扎”的十几位盲流,不仅跟拍了他们的饮食起居,而且深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到他们的来龙去脉,并与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了对话,片中的“小新疆”、“李小龙”等人通过他们真诚的讲述呈现了丰富的个性,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这是一部非常平实的作品,作者最大的成功在于,他用一种平视的眼光观照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使得这些平常在我们眼中具有某种标签身份的人拥有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并且散发出人性的光彩。作为一位纪录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
导演自述:
关于《铁路沿线》(一)
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也曾经有过一种冲动,想走上去与他们交谈聊天,但因为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都被他们警惕地回绝了。这一次,算我走运,我走近我轻易地走近了他们,并开始了一次既无准备又充满刺激的拍摄工作。
关于《铁路沿线》(二)
这群人就象被飞驰而过的列车甩了下来,他们永远也无法再回到车上。我不经意中窥见了他们的游荡,作为记录者,当我把每天拍完的素材拿到家中回放时,作为记录者的角色就不由地转换,成为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者,裁判者。最后我发现,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意识形态、文化类型等能够解释的问题。我说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但最终我知道我能够做的也只不过是记录他们的生活和谈话,记录摄像机后面我的反应和直觉,然后把它们呈现给更多的人,让这些人和我一起想,我想不清楚的东西。
如今,一些人看到了我的片子。而一直想看到自己在电视上是什么样的人却没有如期看到他们自己的样子。伤害再一次发生,我还不知道怎样面对。
感谢以下媒体的大力支持:
网易 新浪 TOM.com 北大在线新青年 《信报》《精品购物指南》《华夏时报》《北京现代商报》《南方都市报》《环球综艺》
特别感谢:
提供场地设备支持的国家图书馆音像中心 以及为本活动提供帮助的国图音像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