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张献民:2010年中国独立电影印象 你的历史
2011-03-14 00:29:39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转载):原文发表于《艺术与投资》。
活动与作品
这一年搞出来很多活动。已经成为传统的在继续,传统是指比如举办过5次以上的,在北京、南京、巴黎都有,只放映中国独立电影的集体展映活动;新兴的还在涌现,每个表达出需求的人都会花一段时间讲述痛苦,就是需求之所以还是需求,正在于它实现的困难太大,而需求之萦绕于心,纠结、不甘、苦闷、焦虑、甚至一点愤懑,都在孤独中发酵。
所以其实各地独立电影的青年策展人在逐渐形成群体,这有点象2005年前后各地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纷纷涌现、创作不再依赖文化中心城市、同时创作大多具有明确地方色彩的情景。只是目前各地自发或串联的活动,尚未发达到具备地方色彩的地步。活动的地方色彩其实以前就有过,欧宁以缘影会为机构时搞过珠三角的活动和香港独立电影展。福建有过人做海峡影展,有点台湾文化电影的展示,杨瑾希望在太原做只展现山西小众艺术电影的活动,可惜没做成。这种以后会越来越多。
所以大可以谈集体活动,正如大可以谈几乎子虚乌有的媒体效应、或同样子虚乌有的商业化努力、或同样子虚乌有的与公权的互动。这后几项,正因为其稀薄如世界屋脊的空气,所以独立电影没有氧气,所以可以大谈。
但此文只谈作品。
作品太多,还不够好。下文无法涵盖全部,只是议论一下几种倾向。
重口味
无非黄暴两条路。见血、见肉。这与前三两年文人电影增长相反。文人电影大概属于“小清新”(详见下段),大致是尼姑怀春但是忍住了、少男爱同性但是没表白等闷骚型的。黄暴大致走的是蓝领路线,能否支撑发展到下一个录像厅时代,谁也不知道。
典型的黄暴作品口味越来越重。多数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独立电影活动都不收录,甚为可惜,我个人再猜:总不至于过十年我们做一个展览,专放映咱独立电影的黄暴“B”级片吧?
其实前一两年的国际制作《
春风沉醉的夜晚
》和《
中国姑娘
》,好坏另论,但对于我个人的口味来说,都有点偏重。2010年,金瑞的《
斗鸡人
》、郝杰的《
光棍儿
》只算口味稍重的,其口味基本还可以当一个笑话看,不影响正剧色彩。但另外一些,往好处说,2010年可能是咱们的邪典元年,往中性的方向说,口味重到这个地步,可能只是传统文艺观中所说的对生活-社会的反映,即我们的生活口味急速重了起来,往坏处说,就是有点恶趣味了。
但我是反对现行审查的。所以不希望对这些作品有个具体的判断。而且这个判断的极端危险,还在于我在谈的是所有读者都没有看过的作品。独立电影的国内传播途径居然比十多年前可能萎缩了,现有的途径效率远远不够,证据是你,作为读者,看过几个以下我将提到的片子。
典型的重口味有《
王良的理想
》、《
莫娜 夏天
》等,这些是剧情片。居然还有纪录片口味很重的,比如《
GAY那话儿
》。口味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比如我个人在以上三个作品中唯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前两个我个人有所保留,第一个几乎做到了该做的,似乎离好只差半步。第二部中的表演实在恶,尤其男性表演,细节又充斥着小清新,与重口味段落交替,对我这个观看者提出了非常高的分裂要求,该片最好的是片尾字幕的那组镜头。
这些,算是向大家介绍不为人知的作品,因为所谓国际获奖等积攒名誉的方式相去甚远。
举例剧透一下的话:《GAY那话儿》通片是访问,访问分为“爱情”、“双性恋”、“外遇”等话题片段,每个人都没啥遮掩,大量议论性行为过程、性伴、感受等。完全没有场面或动作,只是话语的重口味。当然这也是我个人感觉,可能部分人看了之后会觉得很闷很无趣。
再如其实李凝、吴昊昊、薛鉴羌的纪录片,口味也偏重。
清新而文艺
以上口味重的都是文艺片。但文艺片的主流还是婉约派的(在当代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婉约这个词很不与时俱进,其实或许可以叫哼唧派或净衣帮,相对于嚎叫派或污衣帮)。
典型有外国电影节不收、在南京的独立影展放映的《
河流和我的父亲
》,一个青年人涂抹并修正自己的记忆。首届独立电影基金支持的《
空山轶
》是中年文艺类型,有关一个知识分子刻意的失踪-死亡(此片尚未完全完成,可能计入2011年)。
清新文艺虽然以小资和知识分子为主流,但其中一直有一个蓝领倾向,延安的时候都认为到工农中去是最清新的,现在有贾导演引领了十年风尚。2010年典型的街头不良少年闷骚片首推《
光斑
》(剧情长片)和《
表哥
》(剧情短片)。
剧透一下:这后一个短片就是上一段我说的少男不对少男表白。上大学读艺术的男青年回家乡非常想见到高中被开除去当兵的一个同学,“表哥”。他们费了不少周折见到了,无非在电脑上看看表哥与战友裸上身搂肩膀的照片,又一起坐了几站公共汽车,就各奔东西了。这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在安徽宣城拍摄的,应该是他们的老家。很有味道,多数段落恰如其分,构图和动作比较准确,暴力戛然而止,情色也完全没有出现,很文艺,很酷儿,很性感,也很普通,没有文艺架子,有点象里面对白评论《英雄本色》:“你看那时候GAY片拍的多含蓄”。
重建共和国历史
经过独立纪录片人多年的努力,到2010年,我们基本有了一套有关新中国历史的、教科书以外的说法。下面我按时间顺序列个片单,各个历史时期是齐全的。虽然部分作品是前几年的,但这个拼图是2010年完成的。
这个片单可能敏感词较多。如果读者发现有严重缺失,不一定是我没写进去,可能是编辑寻找安全。而且如果你能发现缺失,说明你本领很大了,可以试试能否补足你认为缺失的部分。
《
暴风骤雨
》(土改)
《
红日风暴
》(胡风案)
《
寻找林昭的灵魂
》(反右)
《
和凤鸣
》、《
国营东风农场
》(大饥荒)
《
三里洞
》(17年工矿建设)
《
我虽死去
》(文革早期)
《掩埋》(唐山地震或称文革晚期)
《
同学
》、《
60
》(改革开放)
(此处自我审查删去数行,这是本文作者对和谐社会做出的贡献,若有好奇者请来函询问)
《
上访
》(当下)
最后,我引用纪录片工作者毛晨雨的一句话:“我在的地方,就有历史”。转译为以下句式:如果你否认历史是他的历史,是个任何第三人称的宏观或微观,那么历史就是你的。
“你在的地方,就有历史。”
于兔年春节前
转载自张献民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xianmin
作者:张献民
责编:泥巴
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现象网赞同或反对本文的观点
期待更多的独立电影研究者在现象网发表独立电影/纪录片有关的研究文论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1-03-14 06:17:15
临津河
最后,我引用纪录片工作者毛晨雨的一句话:
********************************************
呵呵,老王又要“梦幻”了。
2011-03-14 10:41:10
雅典的老王
算是被你逮着了
2011-03-20 16:34:40
gxj
这个早就在张老师的博客看过,现在发到这里,是不是晚了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影弟工作室
qzVOBCoLr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活动与作品
这一年搞出来很多活动。已经成为传统的在继续,传统是指比如举办过5次以上的,在北京、南京、巴黎都有,只放映中国独立电影的集体展映活动;新兴的还在涌现,每个表达出需求的人都会花一段时间讲述痛苦,就是需求之所以还是需求,正在于它实现的困难太大,而需求之萦绕于心,纠结、不甘、苦闷、焦虑、甚至一点愤懑,都在孤独中发酵。
所以其实各地独立电影的青年策展人在逐渐形成群体,这有点象2005年前后各地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纷纷涌现、创作不再依赖文化中心城市、同时创作大多具有明确地方色彩的情景。只是目前各地自发或串联的活动,尚未发达到具备地方色彩的地步。活动的地方色彩其实以前就有过,欧宁以缘影会为机构时搞过珠三角的活动和香港独立电影展。福建有过人做海峡影展,有点台湾文化电影的展示,杨瑾希望在太原做只展现山西小众艺术电影的活动,可惜没做成。这种以后会越来越多。
所以大可以谈集体活动,正如大可以谈几乎子虚乌有的媒体效应、或同样子虚乌有的商业化努力、或同样子虚乌有的与公权的互动。这后几项,正因为其稀薄如世界屋脊的空气,所以独立电影没有氧气,所以可以大谈。
但此文只谈作品。
作品太多,还不够好。下文无法涵盖全部,只是议论一下几种倾向。
重口味
无非黄暴两条路。见血、见肉。这与前三两年文人电影增长相反。文人电影大概属于“小清新”(详见下段),大致是尼姑怀春但是忍住了、少男爱同性但是没表白等闷骚型的。黄暴大致走的是蓝领路线,能否支撑发展到下一个录像厅时代,谁也不知道。
典型的黄暴作品口味越来越重。多数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独立电影活动都不收录,甚为可惜,我个人再猜:总不至于过十年我们做一个展览,专放映咱独立电影的黄暴“B”级片吧?
其实前一两年的国际制作《春风沉醉的夜晚》和《中国姑娘》,好坏另论,但对于我个人的口味来说,都有点偏重。2010年,金瑞的《斗鸡人》、郝杰的《光棍儿》只算口味稍重的,其口味基本还可以当一个笑话看,不影响正剧色彩。但另外一些,往好处说,2010年可能是咱们的邪典元年,往中性的方向说,口味重到这个地步,可能只是传统文艺观中所说的对生活-社会的反映,即我们的生活口味急速重了起来,往坏处说,就是有点恶趣味了。
但我是反对现行审查的。所以不希望对这些作品有个具体的判断。而且这个判断的极端危险,还在于我在谈的是所有读者都没有看过的作品。独立电影的国内传播途径居然比十多年前可能萎缩了,现有的途径效率远远不够,证据是你,作为读者,看过几个以下我将提到的片子。
典型的重口味有《王良的理想》、《莫娜 夏天》等,这些是剧情片。居然还有纪录片口味很重的,比如《GAY那话儿》。口味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比如我个人在以上三个作品中唯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前两个我个人有所保留,第一个几乎做到了该做的,似乎离好只差半步。第二部中的表演实在恶,尤其男性表演,细节又充斥着小清新,与重口味段落交替,对我这个观看者提出了非常高的分裂要求,该片最好的是片尾字幕的那组镜头。
这些,算是向大家介绍不为人知的作品,因为所谓国际获奖等积攒名誉的方式相去甚远。
举例剧透一下的话:《GAY那话儿》通片是访问,访问分为“爱情”、“双性恋”、“外遇”等话题片段,每个人都没啥遮掩,大量议论性行为过程、性伴、感受等。完全没有场面或动作,只是话语的重口味。当然这也是我个人感觉,可能部分人看了之后会觉得很闷很无趣。
再如其实李凝、吴昊昊、薛鉴羌的纪录片,口味也偏重。
清新而文艺
以上口味重的都是文艺片。但文艺片的主流还是婉约派的(在当代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婉约这个词很不与时俱进,其实或许可以叫哼唧派或净衣帮,相对于嚎叫派或污衣帮)。
典型有外国电影节不收、在南京的独立影展放映的《河流和我的父亲》,一个青年人涂抹并修正自己的记忆。首届独立电影基金支持的《空山轶》是中年文艺类型,有关一个知识分子刻意的失踪-死亡(此片尚未完全完成,可能计入2011年)。
清新文艺虽然以小资和知识分子为主流,但其中一直有一个蓝领倾向,延安的时候都认为到工农中去是最清新的,现在有贾导演引领了十年风尚。2010年典型的街头不良少年闷骚片首推《光斑》(剧情长片)和《表哥》(剧情短片)。
剧透一下:这后一个短片就是上一段我说的少男不对少男表白。上大学读艺术的男青年回家乡非常想见到高中被开除去当兵的一个同学,“表哥”。他们费了不少周折见到了,无非在电脑上看看表哥与战友裸上身搂肩膀的照片,又一起坐了几站公共汽车,就各奔东西了。这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在安徽宣城拍摄的,应该是他们的老家。很有味道,多数段落恰如其分,构图和动作比较准确,暴力戛然而止,情色也完全没有出现,很文艺,很酷儿,很性感,也很普通,没有文艺架子,有点象里面对白评论《英雄本色》:“你看那时候GAY片拍的多含蓄”。
重建共和国历史
经过独立纪录片人多年的努力,到2010年,我们基本有了一套有关新中国历史的、教科书以外的说法。下面我按时间顺序列个片单,各个历史时期是齐全的。虽然部分作品是前几年的,但这个拼图是2010年完成的。
这个片单可能敏感词较多。如果读者发现有严重缺失,不一定是我没写进去,可能是编辑寻找安全。而且如果你能发现缺失,说明你本领很大了,可以试试能否补足你认为缺失的部分。
《暴风骤雨》(土改)
《红日风暴》(胡风案)
《寻找林昭的灵魂》(反右)
《和凤鸣》、《国营东风农场》(大饥荒)
《三里洞》(17年工矿建设)
《我虽死去》(文革早期)
《掩埋》(唐山地震或称文革晚期)
《同学》、《60》(改革开放)
(此处自我审查删去数行,这是本文作者对和谐社会做出的贡献,若有好奇者请来函询问)
《上访》(当下)
最后,我引用纪录片工作者毛晨雨的一句话:“我在的地方,就有历史”。转译为以下句式:如果你否认历史是他的历史,是个任何第三人称的宏观或微观,那么历史就是你的。
“你在的地方,就有历史。”
于兔年春节前
转载自张献民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xianmin
作者:张献民
责编:泥巴
现象网发表本文,并不代表现象网赞同或反对本文的观点
期待更多的独立电影研究者在现象网发表独立电影/纪录片有关的研究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