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卫西谛评八部中国独立纪录片
2011-03-14 00:02:04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转载)编者:与卫西谛先生的交面是在去年的南京影展上,向他倾倒了一些我的职业困惑,记得他联系自己的从文经历后,用‘坚持’着两个字收了尾。
自3月10日起,卫西谛先生连续在 /cinephilia.net/ 上发表了八篇原文载于财新·新世纪周刊专栏的对中国独立纪录片长短不一的观影评论文章。包括:【
《
音乐人生KJ
》:未完成的人生】、【
《
秉爱
》:水边的女人】、【
《
上访
》:被流放的唐吉诃德】、【
《
掩埋
》:历史的另一面】、【
《
废城
》:废城…废城】、【
《
和凤鸣
》:翻开历史最沉的石块】、【
《
伞…
》:伞下的中国图景】、【
《
淹没
》:在毁灭之前】。看来卫先生口味是相当之重,由此让我想起了徐辛先生的《
克拉玛依
》、艾未未先生的系列片等。
刚好我在转载的上篇文章《台湾传送带:藍祖蔚談記者影評人生涯》中作者曾芷筠写道:“影評人在當代似乎是一個奇怪的「職業」,加引號的原因是,或許它根本就不算是一個職業。僅僅在數十年前,評論的影響力何其大,不論各種藝術形式。當時,在舞台上發表一個作品後,創作者無不徹夜等待清晨的報紙,焦急地想看評論者的意見。而現今網路世代,眾聲喧嘩,評論的影響力大不如前,終至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这段话依我看来,卫西谛先生的评论文章很好的回应了这个‘汪洋’的所指。我们不能说这个‘影響力大不如前’是因为能让更多的人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汪洋’把它淹没掉了。之前能有那样的影响只不过是因为渠道、平台的稀缺而只能唯报纸独尊。
注:文章编排顺序是依据卫西谛先生在网络发表的时间的顺序而定的。
《音乐人生KJ》:未完成的人生
香港导演张经纬的作品《音乐人生KJ》,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国内民间影展上,作为独立电影之一,为少部分纪录片影迷喜爱。在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之后,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创造了香港纪录片的票房纪录。影片的主人公是香港一位成绩出色的少年钢琴手黄家正(KJ)。倘若望文生义地看片名的话,会误以为这是一个“东方之子式”的纪录片,称颂这位音乐家天才的传奇,或者渲染他的坎坷人生。《音乐人生》恰恰都不是。并且,张经纬基本放弃了传统传记类纪录片的方式——更多访问主人公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只有只言片语),焦点始终在黄家正自己身上,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看法。省略外围观点,对于此类纪录片是一个危险,而《音乐人生KJ》的精彩亦在于此,他向我们最具体、最深入地展示了一个“人”的灵魂。而观众对这个人物的全部看法,都建立在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内容基础上,而别无旁的干扰。
影片的一开头,十七岁的黄家正回答“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时,他说“做一个Human Being(人)”。这个答案出自一个天才儿童的口中,令人尤为惊讶。这也是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核心题旨。它让我们这些“做人很多年”的观众,在看见黄家正这个音乐少年的生活时,也得以重新审视自己。张经纬在访谈里面曾提到自己很喜欢的导演是伊朗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阿巴斯曾经写过一篇叫做《Unfinished Cinema》的文章,“指出一部电影所带出的讯息是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角度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因着他们不同的思想,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电影院是一个让观众去完成电影结局的地方。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电影观点扩展到《音乐人生》这部纪录片谈论的内容——人也许可以被视为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人”,因为只要他还活在人间,就总要在他人的再参与下才能完成他的人生。但是这种他人的参与又不可能彻底充分,他人不可能真正理解我、我自己也可能抗拒外界。而不充分的人生,就有困惑与挣扎,就有孤独。这是我透过《音乐人生》所见到的,别的观众也能另有想法,这可能是这部纪录片魅力所在:它是如此的主观。
《音乐人生》由两部分组成,一小部分是拍摄十一岁的黄家正在捷克演出、录音,更多部分是拍摄十七岁的黄家正排练、比赛,两部分都有若干访谈。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黄家正出现,他都显得过于成熟,同时也过于自我,所以他的老师、同学甚至哥哥都并不喜欢他。不喜欢的原因无非是他傲慢狂妄、自私独断,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很寻常;但看下去,影片更有趣的部分是,他对周遭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看法和体验。这里面有困惑与挣扎。其出发点是音乐。对于一个自幼练琴,童年开始满世界巡演、比赛和录音的天才来说,音乐即是他的灵魂。但是他有一个困惑是音乐何以动人?钢琴的构造明明是纯粹机械的、物理的,如果没有神的话,它发出的声音何以如此美妙?——可他不信神,只信自己,在有教会背景的“拔萃男书院”这座学校里他属于异类。而这个困惑的终点是,他不知道人有灵魂为了什么,有生命为了什么。
培育黄家正成才的钢琴老师信仰神,所以她觉得弹琴是为了荣耀神;更多的世人觉得弹琴是为了荣耀自己(和家人)。于是,黄家正在世人面前就成为更大的异类,他看不上成功、不在乎赢。当他的同学大呼必胜的励志口号时,他总是躲在一旁冷笑。他可以为了完整表达音乐,而在比赛时故意选择超时的乐曲。导演张经纬始终不忌讳表达黄家正自身令人不快的个性,以及别人对他的厌恶。从经历而言,这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反抗方式,正因为父亲自幼逼迫他学琴、从小强调要赢,所以这个衣食无忧的少年会变成今天这样,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既然音乐不是为了神,也不是为了名利。于是,他产生了这样的理想,要成为Human Being(人),一个纯粹的人。在这种理想下,他必然变得孤独起来。当这部纪录片不时插入六年前的画面时,看到这个很瘦弱的孩子如何被刻意训练为成熟大人模样的音乐家时,会有一种感慨被加强与放大起来,因为你发觉现在的一切已在过去被固定了。
在影片的结尾处,最令人震惊的时刻,是十一岁的黄家正在镜头前突然谈到死亡。他说到:“人终有一死,生命有何意义”,而后一边解释,一边泪流满面。震惊之余,作为观众我不得不承认,被当时的场面深深打动了。这个香港中产家庭出身的钢琴少年,忽然和自己产生了某种联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哪怕只是隐约。而这个问题出自如此年幼的孩子之口、出自一段回溯的时光里,才让人领悟原来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它如此迫切,而又永远悬而未决。
在《音乐人生》里,我们看到这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悲剧性的同时,也发现到生命如此多样,充满可能和惊奇。黄家正本人在这部纪录片问世之后,写给观众一封信,标题是“生命充满惊喜”,他认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天堂里,只是被不成熟的人性所蒙蔽了。每个人都在慢慢地成长和衰老时,找到自己所信的道。
【有消息说,制片方正努力推动这部纪录片在大陆公映,但愿能够成功】
(原文载于财新·新世纪周刊专栏)
http://cinephilia.net/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1-03-14 00:10:06
木西
本楼已被回复者自行删除
2011-03-15 21:13:52
木西
我在等待.....
2011-03-15 23:06:48
木西
谢!!!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
自3月10日起,卫西谛先生连续在 /cinephilia.net/ 上发表了八篇原文载于财新·新世纪周刊专栏的对中国独立纪录片长短不一的观影评论文章。包括:【《音乐人生KJ》:未完成的人生】、【《秉爱》:水边的女人】、【《上访》:被流放的唐吉诃德】、【《掩埋》:历史的另一面】、【《废城》:废城…废城】、【《和凤鸣》:翻开历史最沉的石块】、【《伞…》:伞下的中国图景】、【《淹没》:在毁灭之前】。看来卫先生口味是相当之重,由此让我想起了徐辛先生的《克拉玛依》、艾未未先生的系列片等。
刚好我在转载的上篇文章《台湾传送带:藍祖蔚談記者影評人生涯》中作者曾芷筠写道:“影評人在當代似乎是一個奇怪的「職業」,加引號的原因是,或許它根本就不算是一個職業。僅僅在數十年前,評論的影響力何其大,不論各種藝術形式。當時,在舞台上發表一個作品後,創作者無不徹夜等待清晨的報紙,焦急地想看評論者的意見。而現今網路世代,眾聲喧嘩,評論的影響力大不如前,終至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这段话依我看来,卫西谛先生的评论文章很好的回应了这个‘汪洋’的所指。我们不能说这个‘影響力大不如前’是因为能让更多的人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汪洋’把它淹没掉了。之前能有那样的影响只不过是因为渠道、平台的稀缺而只能唯报纸独尊。
注:文章编排顺序是依据卫西谛先生在网络发表的时间的顺序而定的。
香港导演张经纬的作品《音乐人生KJ》,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国内民间影展上,作为独立电影之一,为少部分纪录片影迷喜爱。在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之后,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创造了香港纪录片的票房纪录。影片的主人公是香港一位成绩出色的少年钢琴手黄家正(KJ)。倘若望文生义地看片名的话,会误以为这是一个“东方之子式”的纪录片,称颂这位音乐家天才的传奇,或者渲染他的坎坷人生。《音乐人生》恰恰都不是。并且,张经纬基本放弃了传统传记类纪录片的方式——更多访问主人公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只有只言片语),焦点始终在黄家正自己身上,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看法。省略外围观点,对于此类纪录片是一个危险,而《音乐人生KJ》的精彩亦在于此,他向我们最具体、最深入地展示了一个“人”的灵魂。而观众对这个人物的全部看法,都建立在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内容基础上,而别无旁的干扰。
影片的一开头,十七岁的黄家正回答“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时,他说“做一个Human Being(人)”。这个答案出自一个天才儿童的口中,令人尤为惊讶。这也是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核心题旨。它让我们这些“做人很多年”的观众,在看见黄家正这个音乐少年的生活时,也得以重新审视自己。张经纬在访谈里面曾提到自己很喜欢的导演是伊朗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阿巴斯曾经写过一篇叫做《Unfinished Cinema》的文章,“指出一部电影所带出的讯息是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角度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因着他们不同的思想,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电影院是一个让观众去完成电影结局的地方。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电影观点扩展到《音乐人生》这部纪录片谈论的内容——人也许可以被视为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人”,因为只要他还活在人间,就总要在他人的再参与下才能完成他的人生。但是这种他人的参与又不可能彻底充分,他人不可能真正理解我、我自己也可能抗拒外界。而不充分的人生,就有困惑与挣扎,就有孤独。这是我透过《音乐人生》所见到的,别的观众也能另有想法,这可能是这部纪录片魅力所在:它是如此的主观。
《音乐人生》由两部分组成,一小部分是拍摄十一岁的黄家正在捷克演出、录音,更多部分是拍摄十七岁的黄家正排练、比赛,两部分都有若干访谈。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黄家正出现,他都显得过于成熟,同时也过于自我,所以他的老师、同学甚至哥哥都并不喜欢他。不喜欢的原因无非是他傲慢狂妄、自私独断,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很寻常;但看下去,影片更有趣的部分是,他对周遭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看法和体验。这里面有困惑与挣扎。其出发点是音乐。对于一个自幼练琴,童年开始满世界巡演、比赛和录音的天才来说,音乐即是他的灵魂。但是他有一个困惑是音乐何以动人?钢琴的构造明明是纯粹机械的、物理的,如果没有神的话,它发出的声音何以如此美妙?——可他不信神,只信自己,在有教会背景的“拔萃男书院”这座学校里他属于异类。而这个困惑的终点是,他不知道人有灵魂为了什么,有生命为了什么。
培育黄家正成才的钢琴老师信仰神,所以她觉得弹琴是为了荣耀神;更多的世人觉得弹琴是为了荣耀自己(和家人)。于是,黄家正在世人面前就成为更大的异类,他看不上成功、不在乎赢。当他的同学大呼必胜的励志口号时,他总是躲在一旁冷笑。他可以为了完整表达音乐,而在比赛时故意选择超时的乐曲。导演张经纬始终不忌讳表达黄家正自身令人不快的个性,以及别人对他的厌恶。从经历而言,这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反抗方式,正因为父亲自幼逼迫他学琴、从小强调要赢,所以这个衣食无忧的少年会变成今天这样,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既然音乐不是为了神,也不是为了名利。于是,他产生了这样的理想,要成为Human Being(人),一个纯粹的人。在这种理想下,他必然变得孤独起来。当这部纪录片不时插入六年前的画面时,看到这个很瘦弱的孩子如何被刻意训练为成熟大人模样的音乐家时,会有一种感慨被加强与放大起来,因为你发觉现在的一切已在过去被固定了。
在影片的结尾处,最令人震惊的时刻,是十一岁的黄家正在镜头前突然谈到死亡。他说到:“人终有一死,生命有何意义”,而后一边解释,一边泪流满面。震惊之余,作为观众我不得不承认,被当时的场面深深打动了。这个香港中产家庭出身的钢琴少年,忽然和自己产生了某种联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哪怕只是隐约。而这个问题出自如此年幼的孩子之口、出自一段回溯的时光里,才让人领悟原来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它如此迫切,而又永远悬而未决。
在《音乐人生》里,我们看到这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悲剧性的同时,也发现到生命如此多样,充满可能和惊奇。黄家正本人在这部纪录片问世之后,写给观众一封信,标题是“生命充满惊喜”,他认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天堂里,只是被不成熟的人性所蒙蔽了。每个人都在慢慢地成长和衰老时,找到自己所信的道。
【有消息说,制片方正努力推动这部纪录片在大陆公映,但愿能够成功】
(原文载于财新·新世纪周刊专栏)
http://cinephi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