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伞…》:伞下的中国图景

2011-03-10 22:05:24   来自: 独立制片影视器材
  
“浮光掠影”,也许是对杜海滨纪录作品的普遍评价。类似的,表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伞]也遇到了“没有明确立场”“不具批判性”等非议。但是,负面的批评主要是来自国内,这两部作品分别获得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审团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相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常见的详尽描写一个事件或长期追踪一个人物、具有写实主义风格和直接电影样式的作品,杜海滨这两部纪录片的宏观视角和散文形式的确都非常独特。
  
  [伞]的结构前所未有:透过对“工商农学兵”五类中国人的观察,勾勒现代中国在迅速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整体景观。影片的标题“伞”,在繁体字中作“傘”,恰恰是由五个“人”字构成。影片开场是一组简洁的农村景象,萧索,冷清,也有诗意。诗意来自田间随风摆动的麦田,这种天然的、古老的诗意仿佛对抗着土墙上的油漆美术体大字:稳定压倒一切。而在随后的影像展开后,我们不禁会问,被压倒的是什么?杜海滨并未作出回答,镜头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面孔也不能回答。他们的梦想非常具体而且卑微。
  
  [伞]的第一部分在广东中山的制伞厂拍摄。一群年轻的男孩女孩,埋头在厂房中不断重复着简单的机械运动:缝纫伞面、伸缩伞骨、安装伞柄,鲜活的年轻人成为流水线上的机器。各种色彩的伞被撑开来,随着工人们的动作像花朵般绽放;年轻的面孔被埋在花伞下面,而特写捕捉到了一双生满冻疮红肿破裂的手。工业化的美显然带着创痛。
  
  这些伞在浙江义乌的商城中批发。这座商城的铺面一望无际,生意人整日坐在枯燥的隔间里,惟一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谈论钱,诸如买什么房什么车。而更底层的人,借助这座商城讨生活,替人擦鞋,为一两块钱与人争辩。最后,女老板备上礼去给妹妹提亲,给男方的评价是:“对方条件好,买的车也比较好。”
  
  钱的话题,甚至延续到“学”的部分。摄影机带我们来到雨季的上海,一个人头攒动的招聘会场。一个有些童心的看门人,拦着大学生们问:“读书是为了什么?”没有人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但显而易见的答案就写在学生们腼腆的脸上:读书是为了工作,为了今后独立生存。每一次递上档案之后,他们会在纸上写下并不太高的薪酬期待。离开沉闷焦虑的招聘会,诗意在街道上依然存在:一个小女孩折腾一把破伞,最后她干脆收起伞,在雨中的路面上玩起了滑行。
  
  另一些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当了兵。军队生活立刻消灭了他们的个性,他们从衣着到行为都被统一起来。在体能训练之外,思想汇报构成了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些新兵来说,最大的奖励就是在训练取得好成绩之后,获准给家里打一个电话。一个女兵在电话机旁失声痛哭,是“兵”这个部分重现人性的短暂片刻。
  
  [伞]的缺憾非常清楚:在概念化的前提下,去拍摄五种人群的生活,并用“伞”作为前后关联,在视觉和意象上都难免有些牵强。将以上种种归纳为 “离开土地的途径”,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这部较为温和的纪录片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是通过美学而不是通过具体的人与事,来反映中国的图景[伞]带给人的视听印象,是中国人在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正逐渐远离诗意。但杜海滨依然努力地展示那些美的,或者说人性的时刻,那些个体展现自我的时刻才是神圣的、有生机的、无法被消灭的。
  
  纪录片的最后一部分,脱离了封闭的、机械的、缺乏个性的空间,重新回到了自由广阔的农村。在这里,田野干旱,麦子早熟,老农计算着成本,几乎年年亏空。收割快完成时,忽然暴雨来袭,农民们扯上布盖在粮食上,两把飘摇的破伞替他们遮风挡雨。杜海滨说,这好像“上天的恩赐”。整部影片都有着类似的悲悯。而最令人感动的,或许是一位老农面对镜头的谈话。他细数身为农民一生的艰难,又不时表白如何知足,说到妻子死后的孤独时不禁落下眼泪。影片在这位不知名的普通农民在黑暗里生火做饭的镜头中结束。这是[伞]里最后的微薄凄凉的诗意,像是归于生活本身,又像是一曲哀歌的尾音,对古老岁月的告别。
  
  本文作者:卫西谛
  
  (本文发表于财新《新世纪》2010年第45期“纪录片”专栏)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