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栗宪庭电影基金非洲项目——“驰骋非洲”(Raiding Africa)

2010-12-30 15:09:20   来自: Film Fund
  栗宪庭电影基金非洲项目
          ——“驰骋非洲”(Raiding Africa)
  
  项目简介
   
   “驰骋非洲”项目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栗宪庭电影学校以工作坊的方式与鹿特丹电影节选片人Gertjan Zuilhof合作,为分别来自南非、乌干达、喀麦隆、安哥拉、卢旺达、刚果的7位非洲导演提供拍摄资金、签证协助以及技术支持,邀请他们在2010年7月-10月间到中国拍摄电影。成片将在2011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40周年“Signal”单元放映。
   同时项目邀请几位亚洲电影人为这几位非洲电影人提供制作指导支持,包括张献民、应亮、来自泰国的Anocha Suwichakornpong、来自新加坡的Sherman Ong、葡萄牙导演Ivo M Ferreira以及当时在中国的荷兰电影人David Verbeek。
   这个项目意在帮助这些非洲电影人通过交流,了解到国际上低成本数字电影制作的各种方式。
  
  项目合作人
   
    Gertjan Zuilhof是鹿特丹电影节东南亚及欧洲短片的选片人。
    “驰骋非洲” (Raiding Africa)是Gertjan Zuilhof的上一个项目“忘记非洲”(Forget Africa)的延续。2009年鹿特丹电影节上,这个项目的13部作品在特色主题 “SIGNAL”(信号单元)集体展映,它们由来自11个国家的导演与非洲不同国家的导演合作,拍摄关于非洲本土的影像。“忘记非洲”(Forget Africa)的目的不仅在于寻找非洲导演,而且要使不同国家的导演亲自去往非洲,与非洲导演合作,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项目缘起
  
    Gertjan Zuilhof表示当时他在非洲旅行,在旅行途中发现到处都可看见亚洲人、中国人,就好像是身处在亚洲人堆一样。当地的人会和他说到对亚洲人好的和坏的印象,这都是通过在非洲的亚洲人得到的对亚洲人的印象。Gertjan就想,如果让非洲人来到中国,真正到中国人的环境中来看待中国的话,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驰骋非洲”就这么开始筹划了。
   “我们并不是有意选择一个像宋庄这样的艺术家村,但是当我们能与栗宪庭电影学校合作时,宋庄选择了我们。”宋庄的情况与Gertjan Zuilhof发起这个活动的初衷不谋而合,这里离城市有一段距离,相对自由,不会到处都是车流和巨大的购物中心。在这里,来自非洲的导演们看到中国人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更加有趣的是,这儿又是村民和艺术家们一起居住的地方,所以这里有简单的生活,但却很丰富。而栗宪庭电影基金可以帮助解决非洲导演的签证、陪同、器材、人员等问题。Gertjan说,他一直觉得这只是他一个疯狂的想法,直到找到了栗宪庭电影学校合作,这个项目才慢慢开始有了实质开展的可能。
  
  项目进行时
  
  Ssenkaaba Samson \\\\\\\'Xenson\\\\\\\', Uganda (Creation Lab)
  
  

  
   艺术家Xenson是第一位来到宋庄的非洲导演,他来自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陪同和帮助他拍摄的导师是新加坡导演王明安(Sherman Ong)。王明安导演也是第一次来中国,他只有在小学说过国语,一直担心自己的中文已经跟中国人现在说的普通话不一样,后来发现,他在宋庄可以与村民自由交谈毫无问题。
   当王明安和Gertjan在机场接到Xenson的时候都很惊讶,他只拿了一个手提包,没有任何行李。原来因为过关管制的关系,Xenson没有把他的摄像机带来,而他的笔记本电脑在转机安检中丢失。栗宪庭电影基金为他提供了拍摄器材以及办公室电脑。
   Xenson要讲一个蛇的故事。他用摄像机接近地面不断摆动的拍摄方式,用镜头代替蛇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生活。
  
  Omelga Mthiyane, South-Africa (Thank You Mama)
  
  

  
   来自南非的Omelga女士在参观了北京的一些著名景点后,决定还是在宋庄拍摄她的影片。Omelga想拍摄关于中国制造假发的工厂,因为她说非洲人觉得头发直顺才是美的,她们都喜欢买中国做的假发来戴。由于没办法在北京找到这样的工厂,她又想出一个点子,到理发店去剪头发,拍摄中国理发师看到非洲人头发时的反应,和他们之间的交流。然而拍了两天她发现,理发师更多是通过她的中国摄影师交流,而不会跟她直接交流。最后,在栗宪庭电影学校学员的帮助下,她找到了一个在小堡开理发店维持自己艺术创作的女艺术家的故事。
   不过Omelga说,她还是念念不忘做假发的工厂,希望下次来能找到,她说还可以买一些回去非洲贩卖。
  
  Yves Montand Niyongabo, Rwanda (Maibobo)
  
  

  
   Yves 是七位非洲导演中年纪最小的,只有22岁。他来自非洲中东部国家卢旺达,曾经是个法学院学生,现在开始在世界各地一边拍电影一边旅行。为他提供制作指导支持的是资深独立电影人应亮,他同时也是栗宪庭电影学校的老师。
   在宋庄的两个多星期中,Yves不仅拍摄了一部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关于堕胎的记录片,他还每天在小堡跟村民打篮球,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同时他得到了宋庄艺术家和栗宪庭电影基金学校的很多帮助,音乐人王春峰为他提供了录音室,并为他的拍摄热心联系。
  
  Amour Sauveur, Congo-Brazzaville (Coupable)
  
  

  
  
  Amour来自刚果,只会说法语的他拍摄过一些情景喜剧。他的指导者是曾经留法的北京电影学院老师张献民。张献民为他寻找到了专业的摄制团队,由于准备得比较充分,Amour只用了三天就拍完了他关于HIV携带者找工作的剧情片。而他用的演员均是来自宋庄小堡的居民。
  
  Henrique Narciso ‘Dito’, Angola (A guerra do Ku-Duro)
  
  

  
  来自安哥拉的导演Dito由葡萄牙导演Ivo M Ferreira指导,在宋庄进行了两天的拍摄后又远赴广州进行余下的拍摄。Dito说,他回国的时候有许多当地媒体来接机,纷纷询问他在中国的见闻。
  
  Caroline Kamya, Uganda
  
  

  
  乌干达女导演Caroline Kamya本科在伦敦大学学习建筑学,后取得纪实电影学的硕士学位并在BBC工作。她来到宋庄拍摄了一部比较意识流的剧情片,由泰国导演Anocha Suwichakornpong导演做她的指导。片子由宋庄的小孩当演员,以小孩走访的形式问大人一些奇怪的问题。录音、翻译、摄像师团队都由基金帮助寻找。
  
  Emile-Aime Chah Yibain ‘Ancestor’, Cameroon (The Way to the Cross)
  
  

  
   由于签证的原因,Ancestor最后一个来到中国。这时已经是十一月底,北京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来自炎热喀麦隆的Ancestor走出首都机场时穿了一身夏天清凉的衣服却戴着一顶可爱的白熊帽子,据他说那是他在起飞之前在喀麦隆机场买来御寒的。当然一顶帽子远远不能抵御初冬的寒风,到了宋庄Ancestor马上买了御寒衣物。
   Ancestor拍了一部中国女孩与一位在中国旅行的非洲导演因筷子产生恋情的故事。Ancestor的剧本有一个场景是,中国女孩站在长城上遥望外国陷入对国外美好的幻想中。然而来了北京他才知道,原来长城的外面还是中国。后来,他只好把故事改成女孩在长城上看到很多外国游客。其中关于女孩的白日梦部分,借栗宪庭基金办公室用蓝幕拍摄了场景供后期制作。Ancestor的“筷子恋情”故事中的演员们除了来自小堡的居民,还有他一位在太原当演员的喀麦隆朋友。
  
  
   至此,“驰骋非洲”项目的七位非洲导演都完成了他们在中国的拍摄,回到非洲进行后制工作。他们的影片将在2011年1月鹿特丹国际电影节40周年的特别单元上展映,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看起来有点疯狂的项目,非洲与中国最终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Amour&Olmega

  
Amour

  
Ancestor

  
Ancestor

  
Caroline Kamya

  
Caroline Kamya

  
Dito

  
Olmega

  
Xenson

  
Xenson

  
Yves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栗宪庭电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