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陌生天堂》观后

2002-12-07 17:13:29   来自: 艾于 (北京东城)
                《陌生天堂》观后
   今天在王府进书店七层看了六部电影,最后一部是杨福东的《陌生天堂》,也许是观众都累了吧,或许是过于滞缓的剧情令人难以有耐心看完,总之,开映没多久,就有人走,接着就陆陆续续,走的越来越多,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能算太多。虽然我也觉得看起来有点费劲,但我是认真看了,因为有一些感悟。
   电影名叫陌生天堂,刚看到的时候,就感觉有点儿费解。天堂是很美很美的地方,怎么加了这样一个定语呢,这个定语并不含贬义,只是一个冷静的中性词,那种无意间透出来的失望与漠然,令我久久不能释怀。
   电影的开头是一段对中国画中山水画的讲解,特别讲到“诗情”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讲情所创造的意境,那么山水画就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了。
   故事的背景是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就是人间的天堂了,在环境的渲染上,导演似乎一直在刻画这一点,以几乎极致的方式将杭州“画”成了一幅山水画:西湖的场景一再地出现,平静的湖面小舟轻泛其上,远处是埦埏的长堤和如烟的树影,还有幽扬的笛声,还有湖畔山脚下悠然的田园^^^^^^可是这幅山水画是黑白的,因此怎么着都显得冷清,凝滞。  另外,当笛声最高亢时,总是那么刺耳,与当时画面优美的背景一点儿也不协调。杭州这幅山水画的诗情看来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在这个人间天堂生活着的男主人公“我”是一点儿也不快活。“我”大约是毕业分配到了杭州工作,在这儿生活了八年,可是这八年并没有拉近“我”同杭州的距离。从始至终,“我”都是一个冷冷的表情,拒女友于千里之外,拒情人于千里之外,拒绝同别人一起游泳(总是先依在钱塘江边看人家一群一伙地嘻嘻哈哈地游,等人家上岸走了,自己才一个人跳下水去),拒绝同观众有任何交流,拒绝了杭州这个城市,拒绝了生活,直至拒绝画面,在镜头中总是落落寡合,与画面极不协调。他似乎没有一点儿依托感,在女友这儿找不到,在情人那儿也找不到,与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孩相遇又分开,他甚至不想说一个字,也不想追过去,终于没有形成一个“艳遇”。我觉得,他活得挺没劲的,岂止是他?他的她、她、她,活得都挺没劲的,导演似乎故意让他们说着与话剧一样的语速的话,却没有让他们像话剧那样激情和夸张,而且台词很少,也很简洁,剧中没有一个人属于开朗唠叨的人。最后,他结婚了,在西湖边,他和她在拍婚纱照,她很高兴,可是他还是老样子,冷冷的。按剧情我推断,她肯定是他的女友“阿菲”,可是那化妆后的脸让我迷惑,我却觉得那个“她”像是他的情人。或许,结婚对于他,本也是无所谓的吧,于是对方是谁,也就不重要了。天地间一切对于他,都是无所谓的罢。他没有根基,没有归宿,他也并不寻找。剧中最重要的情节还有他老是去医院看病,他总觉得自己不舒服,于是照了很多很多片子,结果医生都说没什么大事儿。他甚至还查了视力和听力,他怀疑它们不好使了,可是结果仍是出奇地好。那么,他真的没病吗?有病又是什么病呢? 也许,导演是在导一部寓言。
   这就是我感受的“陌生天堂”。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__陌生?或许不是。或许我们有办法逃离这份“陌生”?
  

2002-12-08 02:33:17  patch (北京朝阳)

  一天看六部片子,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呀!pfpf!
  实在是太懒了,一觉睡到下午,所以一部电影也没看:(
  不过昨天看了《谍影重重》,发现美国人的动作片越来越好看了,因为里面越来越多东方的手法与意境。比如两个杀手草地对决那一场戏。
  对不起,走题了。
  我想,这些电影以后还会慢慢放吧。等看过了再说吧。
  

2002-12-08 04:08:32  totoo (北京)

  我也是,
  看了四部,实在不行了,而且流浪北京都买碟了。就没看了。
  前天晚上很晚才睡,所以中午瞌睡连天,悬恋看到中途就睡着了。
  

2002-12-08 09:52:28  mimi

  《陌生天堂》:杨福东五年怀胎
  崔子恩
  杨福东以短片《后房,嘿,天亮了》在首届独立映像展(2001)上取得实验短片的首奖,从此引起国内影坛的关注。在此前后,他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横滨、立川、伊斯坦布尔、柏林、纽约、悉尼、新加坡、卡塞尔等地举办的观念艺术展览上展出过他所痴迷的实验影像和图片作品。2002年,他的黑白长片《陌生天堂》历经5年时光终于完成,定稿于76分钟。
  用黑白胶片拍电影在中国独立电影史上并不稀奇。《悬恋》《妈妈》《冬春的日子》都是先例。更加曲折的,是它的历程:1997年在杭州用过期胶片完成前期拍摄,2002年春节前后在北京完成后期配音和混录,同年春天完成拷贝。
  像杨福东这样毕业于美术学院、画油画出身、以短片和实验影像作品开始“电影生涯”的作者,在目前的中国影坛,还属独一无二。他的出现,似乎是一种标志:中国独立电影的势力已然向中国社会的其他领域发展壮大。
  杨福东以罕见的执着和涵满状态,孜孜不倦地把《陌生天堂》复辟到费穆的电影年代。舒缓得近乎舒适又近乎无奈的电影节拍,有条不紊的剧作结构和情绪铺排,波澜不惊的人来物往,并不构成直截人物冲突的“亚三角关系”,角色莫名的烦躁和不安,大面积沉默的画面与极少的对白,不经意间呈现的高光影调和几乎凝固的摄影风格,使影片的黑白影像在最初的飘摇虚幻之后终于找到了依据。那个依据就是几乎被遗忘或者唾弃的“内心”。
  这颗躁动的“内心”是被人们闲置起来的“中国旧事”。现实的中国布满跃进的声腔,应有尽有的是现场的喧嚣和欲望,被压抑的常常是一个族群和另一个族群,每个个人似乎都可能因为向成功的、主流的群体寻求归属感而获得一片大好的社会小舞台。
  似乎是为了显示离群索居的决心,杨福东在《陌生天堂》的画框里装进了年轻的知识分子。年轻的知识分子柱子生活在被人们称作天堂的杭州。这当然是一座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的江南名城。年轻的知识分子肯定不安分,不是向往更大的都市,下海经商的浪潮,出国留学的浪潮,文化全球化的浪潮,而是看似传统地不安于自己的所谓“内心”。这样一来,年轻的知识分子把《陌生天堂》与广阔的中国背景疏离开来,甚至疏离得有些非现实,或者说超现实起来。
  于是,杨福东绵绵地有了这样陈古的叙事:
  年轻的知识分子和他的未婚妻灵珊安静地、无忧无虑地在江南名城杭州过着小日子。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梅雨来临的季节。这一年的梅雨似乎来得早了一些,淅淅沥沥,使整个城市都显得阴冷而潮湿。柱子突然感到自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适。他开始怀疑自己得了病。于是,他带着焦虑和烦躁不停地去医院检查身体。眼睛,鼻子,耳朵,骨骼……每次检查完毕,大夫都告诉他:你的身体很好,很正常,没有问题。渐渐地,他觉得医生说的是对的,不再怀疑自己有病,他只是不敢面对自己平淡的生活,害怕这种安静。他发现自己还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快乐地生活着。而此时的杭州,梅雨季节也即将结束。柱子在街上遇到一个女孩,他们到路边的居民楼通道里无伤大雅地亲热一番,然后各奔东西。柱子的父母来杭州看望儿子,灵珊陪着他们逛西湖,还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全家福。日常生活的样子和节奏没有改变,只是柱子的心病被治愈了。
  杨福东暗恋费穆多年,拿出来的作品看似向费穆致敬,在我看来却相当物是人非。
  身心交瘁,是费穆时代的特权。到了杨福东时代,身心交瘁则多多少少有点无病呻吟。《陌生天堂》里的柱子陈酒一般沉醉于想象中的病态里。仿佛如果不生病,就会太健康,太健康就会去与社会融和,去走主流路线,或者背离社会走向,与主流路线相抗衡。这两样生活形态也许都不对柱子的胃口。选择前者是同流合污,肯定有违知识分子良心。选择后者又需要相当坚强的体魄和勇气,其实还要有天赋,譬如是个天才、同性恋者、艺术家什么的。柱子都不是,在主流和抗拒主流的时代航程之外,所以他感到自己病了,而且是看不出摸不到痛不痛痒不痒的病,十分类似于郁达夫小说人物的病。只是,毕竟时代大不同了,柱子不只是病着,而且还享用着他的病。在病的低烧中,他舒缓地、半梦地与现实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法定”应该保持的距离,并且因此保全了“内心”那份不敢丢失的距离感——也就是读书人对待现实的态度,也就是怀疑和与怀疑同步的安全感。
  杨福东坚决而又小心翼翼地在《陌生天堂》中指称出这种“内心”的两大好处:天堂属性和陌生属性。然而,这种好处看似内在,其实比社会的真实来得更遥远、更虚幻、更飘忽。这也正是杨福东镜头语言时而流畅时而羞涩、时而安全时而破败、时而完善时而冲突的合理性所在。
  有人说,杨福东是那种对世界有梦想的人。我同意。我还认为,杨福东对世界的梦想相当物化,相当具体,可以落实,尤其可以通过影像的手段得以落实。因此,他基本可以算是一个甜蜜的人。他的梦想毕竟可以写在他所迷恋的、已经相当古老的赛璐璐胶片上。那是在人生的此岸可能写作、可能实现的梦想。
  从12分钟的《后房,嘿,天亮了》到76分钟的《陌生天堂》,杨福东总是用手绘般的、黑白的影像,让人感到甜美。
  杨福东在精心培育中国电影的享乐主义品质。
  

2002-12-08 23:39:01  zy69

  越发想看看了,可惜那天有事赶不过去,师大这边可否会放?
  

2002-12-09 08:49:59  芬兰浴 (北京海淀)

  因为想看崔子恩的《旧约》错过了《陌生天堂》,可惜!
  

2002-12-09 11:26:17  艾于 (北京东城)

  可惜没有分身术。另外,那儿离家太远,晚上回去不便,就没有看。只好回头去听听讲座了。
  另:回ZY69,师大这边排片表上没有这部电影。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damahou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