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
《春风沉醉的夜晚》,好!
2010-11-26 17:45:39 卢志新
2010-11-26 20:54:21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上访》我没有看到人物的情感”
是因为你没看懂
难道你没看到
众人为被火车碾死的上访者哀悼和游行
妻子为冤死的丈夫上访一辈子
那不是妈妈的无理
而是女儿被她们老家的信访办官员收买
信访办官员上了《感动中国》
而“妈妈”像古人一样坚守着气节
无论怎么诱惑和威逼都不妥协
《上访》是饱含着感情的,这种感情是真的,和你说的那些电影不一样。
是因为你没看懂
难道你没看到
众人为被火车碾死的上访者哀悼和游行
妻子为冤死的丈夫上访一辈子
那不是妈妈的无理
而是女儿被她们老家的信访办官员收买
信访办官员上了《感动中国》
而“妈妈”像古人一样坚守着气节
无论怎么诱惑和威逼都不妥协
《上访》是饱含着感情的,这种感情是真的,和你说的那些电影不一样。
2010-11-26 21:40:24 黄屁
我觉得《上访》摄影剪辑都没有问题,拍得很不容易,也很成熟。我很敬佩导演的勇气和意志。
我只是觉得这个题材,导演,或者像类似于你这样的人,把这个题材看得太沉重了,一定要用这个去反映某些东西的不合理和残酷。
反过来说“人”在里面没有了,他们和他们的遭遇变成了影片的证据。
直接表现残酷,和表现美好再把它毁掉你觉得哪种会让人更有感觉?
顺便说一句。看《上访》时,最后女儿离开妈妈在铁路上走着,导演一直在后面跟拍,女儿想一个人,让导演离开,但是导演不听她的而是一直跟着。我很不喜欢这一段,也很不舒服。因为我自己也拍纪录片,我也做过这种事,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这种做法和CCAV没什么两样。这也是我喜欢《春风》和为什么我要以导演的态度为出发点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我只是觉得这个题材,导演,或者像类似于你这样的人,把这个题材看得太沉重了,一定要用这个去反映某些东西的不合理和残酷。
反过来说“人”在里面没有了,他们和他们的遭遇变成了影片的证据。
直接表现残酷,和表现美好再把它毁掉你觉得哪种会让人更有感觉?
顺便说一句。看《上访》时,最后女儿离开妈妈在铁路上走着,导演一直在后面跟拍,女儿想一个人,让导演离开,但是导演不听她的而是一直跟着。我很不喜欢这一段,也很不舒服。因为我自己也拍纪录片,我也做过这种事,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这种做法和CCAV没什么两样。这也是我喜欢《春风》和为什么我要以导演的态度为出发点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春风》看起来好像是客观的,拍得跟纪录片一样。可是它的景别它的机位全都是主观的,这主观可以说是导演的,也可以说是观众的。有时候它们看起来那么温暖,有时候又像是在偷窥,有时候又那么冷静而无情。
而另一方面,它不做作。它没有说我拍的是两个同性恋,我要表现他们的什么什么。他们就像普通谈恋爱的男女,不见面时想念,一见面就想抱抱亲亲,一起看书,一起散步。他们已经坦然接受自己的身份,导演也已经坦然,或者说他处理的方式很坦然。最后,书店老板要自杀了,不是因为受不了世俗,而是因为他失恋了,就跟一个女孩失恋了,怀着对得不到的爱情她自杀了一样。
所以,觉得真好,况且这最后肯定是要毁灭的,所以更觉得灿烂。
可是有很多导演,处理这最后毁灭的东西,是怀着:“这么美好真挚的东西被毁灭了?我要表现那将它毁灭的手是如何罪恶,我要谴责他们”,可是《春风》不是这样,他表现的是:“这被毁灭的东西是如何美好?,他又将留下什么,带走什么。”那毁灭的罪恶之手是一直就存在的,那接受它的存在吧。我不去谴责它,我给你看被它毁灭的东西的美好和灿烂,看完以后怎么对待你自己去判断吧。
这是《春风》和《上访》等影片最不一样的地方。在《春风》里我看到人是有情感的,导演是尊重他们的。《上访》我没有看到人物的情感,因为整部片子的前提是在“他们是被忽视被压制的可怜群体”下开始的,我没有看到片中女儿和母亲互相依靠的情感,更多的是妈妈的无理和女儿的想离开与逃跑。那当我在这样的前提下去看,我觉得她们的悲剧是必然的,我已经麻木了,因为理所当然她们是可怜的,我只是期待看到一次又一次更残酷的画面让他们的可怜升级。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在表现她们可怜冷清的同时,表现他们之间的互相依靠或者对美好的渴望,当最后她们分开的时候,我会觉得“啊 ,好残酷啊!”。
看一个注定要毁灭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除了“好可怜啊”我想不到其他的形容词。
看到一个注定要毁灭的东西被毁灭前的美好,我会发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的愤怒和惋惜。
态度不一样,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摄影师的情感是会通过摄影机传递出来的,剪辑师的情感是会通过剪辑的节奏和节点传递出来的,音乐也是如此。我很喜欢的《莉莉周的一切》在处理情感的出发点上同《春风》是一样的。包括《菊次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