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年,~我觉得其实还是多写些正经的评论比跟那些无聊的人对骂有意义
《彼岸》:告别乌托邦
2010-11-08 19:09:47 双禧
2010-11-08 22:34:10 雅典的老王
“在《彼岸》中,还多次运用交叉剪辑来强调两个空间、两种状态,两个人群的对比,从而使作者的怀疑更鲜明的显现。”
好久没再看过这个片子了,确实不记得有交叉剪辑的事。
整篇读下来,不停地唤起以前读过的吕新雨在她那本书序言中的文字。如果试图找出那些地方超出了吕新雨的叙述,好像还真费劲。最后点题的一句话:
“蒋樾在此显示出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的自觉,正是他和此后众多作者的这种自觉,中国新纪录运动才找到了精神所在。”
就几乎是吕新雨的原封不动的转述了。
这种评论还写它干嘛?难道作者本来就是吕新雨,时隔多年再发个旧文?按说不至于啊。
好久没再看过这个片子了,确实不记得有交叉剪辑的事。
整篇读下来,不停地唤起以前读过的吕新雨在她那本书序言中的文字。如果试图找出那些地方超出了吕新雨的叙述,好像还真费劲。最后点题的一句话:
“蒋樾在此显示出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的自觉,正是他和此后众多作者的这种自觉,中国新纪录运动才找到了精神所在。”
就几乎是吕新雨的原封不动的转述了。
这种评论还写它干嘛?难道作者本来就是吕新雨,时隔多年再发个旧文?按说不至于啊。
2010-11-08 22:34:47 魏晓波 (共产大党好)
“蒋樾在此显示出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的自觉,正是他和此后众多作者的这种自觉,中国新纪录运动才找到了精神所在。”
这个片子还是不太“现实”,关注的内容还有关注的角度还是充满“精英”色彩的。
“现实”这个概念也是狭隘的。“现实”往往是从人数上说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是现实,而“作家”、“艺术家”、“教授”等脑力工作者的生活不被称为“现实”。这是否也不妥当呢。
就算这是一场运动,其精神内核“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新在哪里呢,《彼岸》之前的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呢?
这个片子还是不太“现实”,关注的内容还有关注的角度还是充满“精英”色彩的。
“现实”这个概念也是狭隘的。“现实”往往是从人数上说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是现实,而“作家”、“艺术家”、“教授”等脑力工作者的生活不被称为“现实”。这是否也不妥当呢。
就算这是一场运动,其精神内核“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新在哪里呢,《彼岸》之前的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呢?
2010-11-08 23:11:44 雅典的老王
恩,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评论总是一件自由的事,也是可以很个人的事。
说“这种评论还写它干嘛?”是因为有一个印象前提。这个印象前提如果不对,那么这个判断肯定有问题。所以也就难免有些类似“专制”的色彩了,当然未必是本意。
说“这种评论还写它干嘛?”是因为有一个印象前提。这个印象前提如果不对,那么这个判断肯定有问题。所以也就难免有些类似“专制”的色彩了,当然未必是本意。
2010-11-08 23:14:11 杨城
既然你知道“吕新雨是一个有精英情结的人,她的文字充满了造神的冲动。”,那还说我的文章像吕新雨写的,判断有点紊乱哦。我想我文中对精英们的反感还是很明显的
至于“这种评论还写它干嘛?”,就算不是风凉话,也很专制,不够“独立”哦。我发表点个人看法而已,还用你批准吗,我是有写“这种评论”的自由的吧,写写而已,为什么要为了“干嘛”
本人无任何学术野心,其实也不喜欢这种中心制的写作,写零散的断片才是我的爱好。因此,就算有你的祝福,我也成不了吕新雨的。。。
至于“这种评论还写它干嘛?”,就算不是风凉话,也很专制,不够“独立”哦。我发表点个人看法而已,还用你批准吗,我是有写“这种评论”的自由的吧,写写而已,为什么要为了“干嘛”
本人无任何学术野心,其实也不喜欢这种中心制的写作,写零散的断片才是我的爱好。因此,就算有你的祝福,我也成不了吕新雨的。。。
2010-11-08 23:16:21 雅典的老王
因为最近吕新雨还在雕琢“新纪录运动”的概念,所以又拿起她的书看看。“新纪录运动”是吕所有有关纪录片论述的核心。这个核心却又大有问题。用这个概念来说事,在我看来,还是谨慎点为好。
2010-11-08 23:34:24 杨城
这个片子还是不太“现实”,关注的内容还有关注的角度还是充满“精英”色彩的。
“现实”这个概念也是狭隘的。“现实”往往是从人数上说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是现实,而“作家”、“艺术家”、“教授”等脑力工作者的生活不被称为“现实”。这是否也不妥当呢。
就算这是一场运动,其精神内核“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新在哪里呢,《彼岸》之前的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呢?
===================================
这个片子虽然关注的是“精英”们的活动,但我觉得并没有精英色彩,如你所说,艺术家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既然它怀疑了精英们的乌托邦春梦,我觉得他就是“现实”的,或者说“真实”的。
所谓“面向现实”,当然有表述不准确不明确的成分。它其实包含了去除自恋、去除宏大叙事(以及抒情)冲动的意思
“现实”这个概念也是狭隘的。“现实”往往是从人数上说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是现实,而“作家”、“艺术家”、“教授”等脑力工作者的生活不被称为“现实”。这是否也不妥当呢。
就算这是一场运动,其精神内核“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新在哪里呢,《彼岸》之前的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呢?
===================================
这个片子虽然关注的是“精英”们的活动,但我觉得并没有精英色彩,如你所说,艺术家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既然它怀疑了精英们的乌托邦春梦,我觉得他就是“现实”的,或者说“真实”的。
所谓“面向现实”,当然有表述不准确不明确的成分。它其实包含了去除自恋、去除宏大叙事(以及抒情)冲动的意思
2010-11-08 23:44:27 杨城
主要还是因为的确集中出了些好作品,打个包贴个标签也就是简单有效的事了。
估计还有人针对独立电影的整体状况说“中国电影新浪潮”的概念,但因为故事片这一块偏弱,所以这个概念就得不到足够的支撑而无法流布更广了吧
估计还有人针对独立电影的整体状况说“中国电影新浪潮”的概念,但因为故事片这一块偏弱,所以这个概念就得不到足够的支撑而无法流布更广了吧
作为纪录片的《彼岸》和作为拍摄内容之一的话剧《彼岸》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主题同构。话剧《彼岸》的主题是解构“彼岸”的概念,消解乌托邦幻想,但正如这部纪录片所示,导演牟森创作《彼岸》,恰恰出于一种对“彼岸”的追寻,是乌托邦幻想的产物,其陷于文化精英的自我定位中无法自拔,理想主义变成了一个空洞的姿态。与此同时,参演《彼岸》的、那些牟森所不喜欢的演员们,已经不相信他们在舞台上喊出的“彼岸”,回归了最初的真实状态,虽然那个在家乡排戏的人还保持着一种乌托邦热情,但这种热情就像那台发动不起来的拖拉机,注定会止步。影片并没有对精英艺术家和普通百姓这两种人群做任何的明确判断,只是保持了冷静的怀疑,它历时三年纪录了这种乌托邦幻想瓦解的极具戏剧性和残酷色彩的过程,并从文本内部走出,真正实现了话剧《彼岸》所追求的的意图。
这部纪录片在自身内部还显示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重要转向——告别“精英”自我封闭顾影自怜的姿态,面向更广阔的现实。在影片前半部分,镜头一直对准话剧的排练和演出空间,这里是一个乌托邦,只有崇高的艺术,导演、演员们语调激昂,一句一个“彼岸!”。演出后的掌声、泪水、赞美,研讨会上的学者、艺术家学术味强烈的发言,无一不把人带入一种超凡脱俗的情绪之中。对于这些,可以借用话剧中的几句台词做绝妙的评论:(既然在这里借艺术、用学术讨论对“彼岸”的解构)“那么,为什么不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中去呢?为什么不立刻动身呢!”研讨会的段落之后,镜头前就满是失落之人,及其平淡的生活、内心的折磨。就连作为先锋艺术家的导演牟森,一样需要靠欣赏拙劣的流行歌曲MV来打发苦闷。这些“生活空间”(蒋樾曾参与的一档纪录片栏目)里的内容生动鲜活,充满真实而平淡的情感,因而形成了力量,与之相比,“艺术空间”里的一切空洞乏味且令人生疑,在片中仅仅作为一个铺垫和反衬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在《彼岸》中,还多次运用交叉剪辑来强调两个空间、两种状态,两个人群的对比,从而使作者的怀疑更鲜明的显现。蒋樾在此显示出面向现实生活、尊重现实生活的自觉,正是他和此后众多作者的这种自觉,中国新纪录运动才找到了精神所在。
原载《当代艺术与投资》2009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