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三)
2010-11-05 23:14:33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吴文光影像笔记:一个人的纪录片(之三)
李凝近4个小时的片子《
胶带
》,那天草场地试映后,过去几天了,脑子里不断盘绕片子的那些人、场景、话,纠缠着我。我的经验,看了部好片子一段时间内都会挥之不去,但这次有点凶猛,有时做着事也被弄得心不在焉。几个上午坐在电脑前试图写下这种感受,发现涌到脑子里的话,凶猛而无序,裹挟着种种复杂感受,难以顺序找到泄口。
回头想我看李凝这个片子的感受,4个小时时间,我总是被抓住、被挤压、一些时候感觉呼吸急促,手心出汗,类似高潮。哦,我太少有这样看片体验了(毛片除外)。李凝,把自己的肉身整个地全部抛出,扔到这个巨大的现实漩涡中,一个黑洞中,一个看不到光亮的漫长隧道里,一路狂奔,徒劳绝望挣扎,没完没了,几近疯狂。我无法安稳坐在这些画面前,更无法轻松离开它们转身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片子开头是一个固定长镜头,黑白画面,夏天,作者李凝本人给躺在床上的怀孕妻子扇着风,接下去的画面还是李凝,独自一人,在一个本子上草拟着自己的艺术行为计划。两个画面构成片子的基调:一个世俗人生的李凝和一个疯狂艺术行为的李凝。一个人,一个身体,两颗心脏,两种水火不相容的处境。片子就这么一路流下,我的肉身和我的社会,“我的黑夜你的白天”(作家棉棉一篇小说名),私人生活,公共空间的艺术行为,过程,细节,突入而来的斗殴,母亲老婆儿子,没完没了的家庭絮叨抱怨争吵,拆迁工地推土机前的裸体行为,闹市中的撒钱艺术,一段私情,一次手淫,一次公共行为的集体预谋,裸身冰河下的潜游,公安进入,摩托送儿子去幼儿园,伙伴聚会,喝酒呕吐,黑夜街上独行和自说自话……李凝完全彻底地自我抛出,抛进片子中,抛到无比坚硬的现实和冰冷的社会机器前。我似乎听到他的声音在咆哮:来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或成齑粉或飞翔。
这是我最被感动所在。我估计到有人会议论这个片子的过度自恋和自我暴露。仅仅就此吗?如果这样那我就是过度“他恋”了。我和李凝之间犯得上这样?“过度自恋”某种程度上就等于一种自杀行为,是内心黑暗的一览无余,也是冰冷社会推土机前的体无完肤。我们知道的那些所谓艺术家们,有几个能做到?所以,不敢或不愿,那就暴露“社会黑暗”吧,那虽然也不容易轻松,但瞄得见的前方,会有人给自己送上“富有社会责任和正义感”的“勇士”“斗士”高帽。而如李凝那样,一要诚实二要勇敢,接着就需要来自作者对现实和社会的深度感受,自我拷打同时也剑指社会敏感点。诚实和勇敢是必须的,然后要求的就是作者的思考力度。眼目下常见作者几乎就是绕开前者,看到的作品就是假惺惺地披着艺术丝绸睡衣。我指的是,包括剧场和记录片都有。所以这些年我无比烦闷那些装逼的口水艺术,只在村民作者的记录片中看到光亮。李凝的《胶带》是我难得看到的光亮之一。我想说,这是可能达到的极至之作,伟大之作。所谓“可能”我是觉得片子结构上还有问题,这个我会以后慢慢说。
说出别人的作品“极至”、“伟大”这些话对我并不容易,要诚实自贬自己到无能才能说出。那天看完片子,我对李凝说,我后悔看这片子了,因为让我妒火中烧:为什么这个片子不是我做的?我现在还想说,我暗杀作者的心都有了。因为这个片子让我感到:妈的我真的老了吗?我必须得夸张地大声说出这个片子对我的冲击,不然无以表达我对自己的愤懑,还有那天也一起看片人死一般沉默和浑浑噩噩的不理解。李凝让我不安生了,我也得让一些人别那么舒服安稳地身子陷在沙发中。
片子看过,习惯地再在脑子里“回放”,一定会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不断“闪回”。说出来可能作者李凝都想不到,是那些很家庭很日常的场景,而非那些很“艺术”的行为。比如,家里,那种普通的居室,小客厅,摄像机架在旁边,李凝茶几前吃着早点(好像是面条之类),画面更远处厨房的门和窗户,看得见李母做着洗刷之类的家务。母子俩一直没有身体靠近,对话就这么断断续续。大意是,母亲对儿子不顾家不挣钱不做正常人、却弄那种莫名其妙的什么艺术极度不满,儿子的回应是让母亲别管。妈话密、絮叨,带着明显的怨气,儿子不想听,烦,忍和压抑。镜头固定在原地,画面持续了7到9分钟左右。
这类家庭场景和对话间插整个片子,包括和老婆之间类似的絮叨抱怨,为一个摩托车证搁在什么地方,为钱,为儿子(摄像机大部分时候是架在旁边,或抱在李凝身上,即没有外人的“第三只眼”);还有和自己三、四岁儿子的相处,儿童不谙大人事的天真问话多少减缓些生活的沉闷,但依然是冗长烦闷的通常家庭生活一部分,深不见底,喘不过气来。这应该是李凝的真实生活一部分,一个肉身长在现实之树上,结结实实,和我们熟悉的人没什么两样。转身,离开家庭的李凝,另外一个肉身抛到外面世界,带着自己的伙伴和学生,企图以艺术行为对抗强大冰冷的社会,马路边表演“胶带”,车上撒钱动作,拆迁工地推土机前的裸体行为,全裸潜入冰河。稍微懂点现实的人都明白,这种以“虚弱”艺术对抗坚硬冰冷现实的动作,不仅徒劳、无助,还可笑荒诞。但正是所谓荒诞蕴育着“艺术始终有效”,也许不是现在,是以后或将来。可以追问,是本性还是枯燥无聊生活或是社会压抑致李凝如此,也许都有,也许都不是。片子中看到的就是:一个人、以及两种肉身的存在。
一个和李凝生活和艺术似乎完全无关的段落在片子中。一个妇女大概是自己的店铺之类被强行搬走,反抗,被三个男人按在地上,没有殴打,只是被凶悍野蛮按住,不让其动弹。妇女看属体面有身份(穿裙子),6只粗野的男人手按住,挣扎,咒骂(很脏的话),但无用,裙子挣扎中翻到大腿,体面的脸因诅咒仇恨变形。镜头或者说李凝本人目击现状,站在6、7米距离看着。只是看着,或者只能看着。没有任何援手的女人,看到摄像机,叫:拍下来,这是证据。你不拍我跟你没完。片子没有任何这桩事件的交待,只是看到。我没有揣测李凝为什么要搁这段“公共环境目击”画面在片子中,我读出我的理解,现实中的种种真实肉身反抗,让我们更觉所谓艺术的虚弱和无能。类似意思的另外一个段落是片中李凝在拆迁工地做裸体行为,旁边一个钉子户过来,指着贴的标语说,你来看看我们的行为。
片中还有个突发打架事件,打架者是李凝和一个图片摄影,只是在那里做挣钱的演出,与艺术无关,两人无仇,很简单的小事情(李凝不让其拍照片)就动手。我们看到,从头到脚被银色外星人演出服包裹住的李凝,和拿着相机的摄影师,在无数只拉架的手中女人一样毫无套路地撕打。结果,外星人李凝头上流血,地球人皮肉占了上风。边脱外星人服装的李凝边骂对手:小一辈人练架不按规矩出手,不敢单练。钻出外星人外衣的李凝,裸出地球人身体,骂声更显其窝囊,毫无风度。也是一个问题,这种自显窝囊丢脸的故事,事后再讲给别人听都不好意思的,但作者还是把它放进片子中,什么目的?不用多想了,一个为挣钱装成外星人的李凝,却输给地球人的打架,足够好看了。那些故事片编剧打破脑袋虚构不出这种故事,更不用说,真实现场的影像记录其意味无穷到有时候我们都百思不解。
我无比钟情热爱真实材料的原因出于此,我无比崇敬嫉妒的作品就是使用这些材料构成作品的非凡能力。
其实李凝也不是那么就“老实”遵从“真实”的。片子中李凝使用了相当多的“重现”、“再现”场景,即作者把曾经发生过的事“重拍”。比如片中不少次使用的“手机短信”,传送计划,心事交待,情信,都是专门设置好机位,作者翻看手机短信拍摄;还有作者独自一人,走在深夜街上自拍自说,镜头架旁边,拍自己做事,或架在家门口,拍摄发动摩托,裸体玩单杆。一次重现拍摄还发生在事情刚过一会儿,也是在那个挣钱演出活动中,一个衣冠体面的男人过来和李凝握手,大学同学,自称在文化局工作,问李凝近况,回答:大部分时间在欧洲。“重演”得我看不出破绽,但李凝说,这是重拍的。当时和这个同学碰上,说了两句话。那人离开后觉得自己怎么说出那么虚荣的话,马上就在现场安排“重现”拍摄。找了个类似老同学的人替身,还原刚刚发生的场景和对话,原模原样。片子结尾也是摆拍,想回到“通常生活”的李凝,在排队应聘工作的人群队伍中,然后,面对一张应聘表格填写(镜头从填写人头上俯拍),画面定格在表格。
无法确切地说,李凝这个《胶带》片子是记录片,还是剧情片,或是真实记录和表演和剧场混杂的什么实验片,什么都有,但可能什么都不是。暂且可以找到个名称说它,但包括不了全部,也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李凝镜头直指自己直指肉身直指心脏,对自己残酷也对他人对社会残酷。李凝横跨私人与公共社会、横跨真实与表演、横跨影像和剧场的“越界”行为,尝试的是一次自己伟大的“突围”。
美好的话说得差不多了,该说点难听的话。看片后也当面和李凝说了,再重复说说。最大的问题还是觉得,李凝对身体表演行为成为作品的过度迷恋。也许还是摆脱不了“艺术”的勾引,觉得这方面的东西展示才显得自己“艺术心灵”,片子中太多身体表演的作品展示,让我看得心烦。这些作品大部分我都很熟悉,剧场看过,被拍成影像作品看过,作为单独的演出或影像作品来看,有它的意思,但大段大段地展示在片中,非常破坏片子的构成。我喜欢的是这些艺术行为或作品实施过程中的“插曲”、“被打断”,比如,裸体跳入冰河前的犹疑,拆迁工地行为被钉子户的打断,烂尾楼裸体表演中间的外人进入,爬在卡车上准备撒钱行为时的紧张焦虑……这些是“艺术过程”中的尴尬,无数尴尬构成了艺术效果的尴尬,还有李凝这个人企图对抗现实的尴尬。种种尴尬的构成应该就是片子的核心。
还有,片子以三个部分构成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尤其是第三部分,主要集中在私人生活中,莫名其妙地分开。这个段落的内容(即私人生活)应该是整个片子一路贯穿下来的“主线”。也就是说,这个片子应该是一气呵成走下来的。
还想说点多余话,是李凝这个人。想想我怎么和李凝认识的。04年年末吧,和文慧一起在朝阳区文化馆做“开门工作坊”,草场地的“前奏”,就此和很多八杆子打不到的人(当然主要是年轻人)认识了,何凡、姜均、延丰兄妹、丰海,等等就是那时认识的(当然大部分人的关系也就流星一划)。李凝也是那时认识的,从济南过来,30岁出头,长得像中文系学生,介绍自己热爱舞蹈,跟过金星。印象中是那种热爱舞蹈的“业余分子”,希望把自己的腿练得掰到和专业舞者那样高和直,还优美。但注意到他雕塑专业背景,觉得应该有些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是05年5月,策划大山子艺术节的表演节目看出来了。当时让他带作品过来,是《棉被》,跟着他身后的是一群学生还有死党。作品印象一般,但艺术节期间他们做的集体户外演出惊人,我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徐浩,背靠破墙倚着拐杖朗诵诗歌。姿势像80年代初那个“星星画派”的马德升。06年,李凝带着另外一个作品《抽屉》参加当年第一次青年编导计划,那是个好作品,简单生猛激烈。以后李凝不断给我看他拍成影像的作品,有表演,也有记录片(很假惺惺的关怀民生的那种)。08年,李凝参加过一次记录片工作坊,说自己要拍的一个片子是“寻人启事”,觉得非常有意思,根据街头墙上电线杆报纸角落发现的“寻人启事”,开始“寻人”,真的去寻找,寻找那个丢失的人,也寻找要别人帮助寻找的人,等等,这些真的实施过程(也许找到也许找不到),但就可能是想象之外的过程。但两年过去,没有李凝的这方面任何动静消息。
无数次看片,无数聊,觉得有点了解李凝这个人了。记得我说他:李凝你这个人,结婚就是错误,生下个孩子更是错误。当时他反驳说,我觉得挺好的。他没有理解我说的意思,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在生活的错误漩涡中,错误是我们的常命,反抗不得而为之,尽管徒劳还更加错误。挣扎而死总比忍受窒息完蛋有点意思。我理解的李凝,玩舞蹈玩剧场玩表演只是外表,内心狂野,狂奔至死才是宿命。所以,终于有一次我说,扔掉那个鸡巴艺术外衣吧,别只是裸身给别人看,直接裸露真实内心吧。
说这些话是08年到09年间吧。那时李凝一次次让我看他的“胶带”素材,我不耐烦了。我也直觉李凝实际不缺欠直面自己和内心的勇气,包括才能。翻过2010年,就看到这个完整片子,终于出笼了,一个走出艺术外衣的李凝,即便还不是那么彻底干净(这种过程永远就没有完结的时候)。现在这个站在亮处的李凝,如果说之前我多少说过些对他有点用处的话,那现在他回报我了,就是狠狠踢了我的屁股。人世间能有这样互相踢屁股的诤友,即便少也值当了。
差不多了。说李凝和他的片子话够多了,很少这样,也难得这样。李凝独自黑暗隧道中狂奔下来,我一个人面对电脑说这些,类似窃窃私语。人生不同空间却类似的黑暗,某个互相打量的时候。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0-11-06 00:13:13
雅典的老王
感谢老吴的分享。
"李凝对身体表演行为成为作品的过度迷恋。也许还是摆脱不了“艺术”的勾引,觉得这方面的东西展示才显得自己“艺术心灵”,片子中太多身体表演的作品展示,让我看得心烦。这些作品大部分我都很熟悉,剧场看过,被拍成影像作品看过,作为单独的演出或影像作品来看,有它的意思,但大段大段地展示在片中,非常破坏片子的构成。"
也许只有有了这些艺术作品的充分展现,我们才能更理解李凝这个人,在影片叙事上才能完整,否则他的执着就不可理解,剧情展开也就没有了动力。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草场地工作站
李凝近4个小时的片子《胶带》,那天草场地试映后,过去几天了,脑子里不断盘绕片子的那些人、场景、话,纠缠着我。我的经验,看了部好片子一段时间内都会挥之不去,但这次有点凶猛,有时做着事也被弄得心不在焉。几个上午坐在电脑前试图写下这种感受,发现涌到脑子里的话,凶猛而无序,裹挟着种种复杂感受,难以顺序找到泄口。
回头想我看李凝这个片子的感受,4个小时时间,我总是被抓住、被挤压、一些时候感觉呼吸急促,手心出汗,类似高潮。哦,我太少有这样看片体验了(毛片除外)。李凝,把自己的肉身整个地全部抛出,扔到这个巨大的现实漩涡中,一个黑洞中,一个看不到光亮的漫长隧道里,一路狂奔,徒劳绝望挣扎,没完没了,几近疯狂。我无法安稳坐在这些画面前,更无法轻松离开它们转身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片子开头是一个固定长镜头,黑白画面,夏天,作者李凝本人给躺在床上的怀孕妻子扇着风,接下去的画面还是李凝,独自一人,在一个本子上草拟着自己的艺术行为计划。两个画面构成片子的基调:一个世俗人生的李凝和一个疯狂艺术行为的李凝。一个人,一个身体,两颗心脏,两种水火不相容的处境。片子就这么一路流下,我的肉身和我的社会,“我的黑夜你的白天”(作家棉棉一篇小说名),私人生活,公共空间的艺术行为,过程,细节,突入而来的斗殴,母亲老婆儿子,没完没了的家庭絮叨抱怨争吵,拆迁工地推土机前的裸体行为,闹市中的撒钱艺术,一段私情,一次手淫,一次公共行为的集体预谋,裸身冰河下的潜游,公安进入,摩托送儿子去幼儿园,伙伴聚会,喝酒呕吐,黑夜街上独行和自说自话……李凝完全彻底地自我抛出,抛进片子中,抛到无比坚硬的现实和冰冷的社会机器前。我似乎听到他的声音在咆哮:来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或成齑粉或飞翔。
这是我最被感动所在。我估计到有人会议论这个片子的过度自恋和自我暴露。仅仅就此吗?如果这样那我就是过度“他恋”了。我和李凝之间犯得上这样?“过度自恋”某种程度上就等于一种自杀行为,是内心黑暗的一览无余,也是冰冷社会推土机前的体无完肤。我们知道的那些所谓艺术家们,有几个能做到?所以,不敢或不愿,那就暴露“社会黑暗”吧,那虽然也不容易轻松,但瞄得见的前方,会有人给自己送上“富有社会责任和正义感”的“勇士”“斗士”高帽。而如李凝那样,一要诚实二要勇敢,接着就需要来自作者对现实和社会的深度感受,自我拷打同时也剑指社会敏感点。诚实和勇敢是必须的,然后要求的就是作者的思考力度。眼目下常见作者几乎就是绕开前者,看到的作品就是假惺惺地披着艺术丝绸睡衣。我指的是,包括剧场和记录片都有。所以这些年我无比烦闷那些装逼的口水艺术,只在村民作者的记录片中看到光亮。李凝的《胶带》是我难得看到的光亮之一。我想说,这是可能达到的极至之作,伟大之作。所谓“可能”我是觉得片子结构上还有问题,这个我会以后慢慢说。
说出别人的作品“极至”、“伟大”这些话对我并不容易,要诚实自贬自己到无能才能说出。那天看完片子,我对李凝说,我后悔看这片子了,因为让我妒火中烧:为什么这个片子不是我做的?我现在还想说,我暗杀作者的心都有了。因为这个片子让我感到:妈的我真的老了吗?我必须得夸张地大声说出这个片子对我的冲击,不然无以表达我对自己的愤懑,还有那天也一起看片人死一般沉默和浑浑噩噩的不理解。李凝让我不安生了,我也得让一些人别那么舒服安稳地身子陷在沙发中。
片子看过,习惯地再在脑子里“回放”,一定会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不断“闪回”。说出来可能作者李凝都想不到,是那些很家庭很日常的场景,而非那些很“艺术”的行为。比如,家里,那种普通的居室,小客厅,摄像机架在旁边,李凝茶几前吃着早点(好像是面条之类),画面更远处厨房的门和窗户,看得见李母做着洗刷之类的家务。母子俩一直没有身体靠近,对话就这么断断续续。大意是,母亲对儿子不顾家不挣钱不做正常人、却弄那种莫名其妙的什么艺术极度不满,儿子的回应是让母亲别管。妈话密、絮叨,带着明显的怨气,儿子不想听,烦,忍和压抑。镜头固定在原地,画面持续了7到9分钟左右。
这类家庭场景和对话间插整个片子,包括和老婆之间类似的絮叨抱怨,为一个摩托车证搁在什么地方,为钱,为儿子(摄像机大部分时候是架在旁边,或抱在李凝身上,即没有外人的“第三只眼”);还有和自己三、四岁儿子的相处,儿童不谙大人事的天真问话多少减缓些生活的沉闷,但依然是冗长烦闷的通常家庭生活一部分,深不见底,喘不过气来。这应该是李凝的真实生活一部分,一个肉身长在现实之树上,结结实实,和我们熟悉的人没什么两样。转身,离开家庭的李凝,另外一个肉身抛到外面世界,带着自己的伙伴和学生,企图以艺术行为对抗强大冰冷的社会,马路边表演“胶带”,车上撒钱动作,拆迁工地推土机前的裸体行为,全裸潜入冰河。稍微懂点现实的人都明白,这种以“虚弱”艺术对抗坚硬冰冷现实的动作,不仅徒劳、无助,还可笑荒诞。但正是所谓荒诞蕴育着“艺术始终有效”,也许不是现在,是以后或将来。可以追问,是本性还是枯燥无聊生活或是社会压抑致李凝如此,也许都有,也许都不是。片子中看到的就是:一个人、以及两种肉身的存在。
一个和李凝生活和艺术似乎完全无关的段落在片子中。一个妇女大概是自己的店铺之类被强行搬走,反抗,被三个男人按在地上,没有殴打,只是被凶悍野蛮按住,不让其动弹。妇女看属体面有身份(穿裙子),6只粗野的男人手按住,挣扎,咒骂(很脏的话),但无用,裙子挣扎中翻到大腿,体面的脸因诅咒仇恨变形。镜头或者说李凝本人目击现状,站在6、7米距离看着。只是看着,或者只能看着。没有任何援手的女人,看到摄像机,叫:拍下来,这是证据。你不拍我跟你没完。片子没有任何这桩事件的交待,只是看到。我没有揣测李凝为什么要搁这段“公共环境目击”画面在片子中,我读出我的理解,现实中的种种真实肉身反抗,让我们更觉所谓艺术的虚弱和无能。类似意思的另外一个段落是片中李凝在拆迁工地做裸体行为,旁边一个钉子户过来,指着贴的标语说,你来看看我们的行为。
片中还有个突发打架事件,打架者是李凝和一个图片摄影,只是在那里做挣钱的演出,与艺术无关,两人无仇,很简单的小事情(李凝不让其拍照片)就动手。我们看到,从头到脚被银色外星人演出服包裹住的李凝,和拿着相机的摄影师,在无数只拉架的手中女人一样毫无套路地撕打。结果,外星人李凝头上流血,地球人皮肉占了上风。边脱外星人服装的李凝边骂对手:小一辈人练架不按规矩出手,不敢单练。钻出外星人外衣的李凝,裸出地球人身体,骂声更显其窝囊,毫无风度。也是一个问题,这种自显窝囊丢脸的故事,事后再讲给别人听都不好意思的,但作者还是把它放进片子中,什么目的?不用多想了,一个为挣钱装成外星人的李凝,却输给地球人的打架,足够好看了。那些故事片编剧打破脑袋虚构不出这种故事,更不用说,真实现场的影像记录其意味无穷到有时候我们都百思不解。
我无比钟情热爱真实材料的原因出于此,我无比崇敬嫉妒的作品就是使用这些材料构成作品的非凡能力。
其实李凝也不是那么就“老实”遵从“真实”的。片子中李凝使用了相当多的“重现”、“再现”场景,即作者把曾经发生过的事“重拍”。比如片中不少次使用的“手机短信”,传送计划,心事交待,情信,都是专门设置好机位,作者翻看手机短信拍摄;还有作者独自一人,走在深夜街上自拍自说,镜头架旁边,拍自己做事,或架在家门口,拍摄发动摩托,裸体玩单杆。一次重现拍摄还发生在事情刚过一会儿,也是在那个挣钱演出活动中,一个衣冠体面的男人过来和李凝握手,大学同学,自称在文化局工作,问李凝近况,回答:大部分时间在欧洲。“重演”得我看不出破绽,但李凝说,这是重拍的。当时和这个同学碰上,说了两句话。那人离开后觉得自己怎么说出那么虚荣的话,马上就在现场安排“重现”拍摄。找了个类似老同学的人替身,还原刚刚发生的场景和对话,原模原样。片子结尾也是摆拍,想回到“通常生活”的李凝,在排队应聘工作的人群队伍中,然后,面对一张应聘表格填写(镜头从填写人头上俯拍),画面定格在表格。
无法确切地说,李凝这个《胶带》片子是记录片,还是剧情片,或是真实记录和表演和剧场混杂的什么实验片,什么都有,但可能什么都不是。暂且可以找到个名称说它,但包括不了全部,也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李凝镜头直指自己直指肉身直指心脏,对自己残酷也对他人对社会残酷。李凝横跨私人与公共社会、横跨真实与表演、横跨影像和剧场的“越界”行为,尝试的是一次自己伟大的“突围”。
美好的话说得差不多了,该说点难听的话。看片后也当面和李凝说了,再重复说说。最大的问题还是觉得,李凝对身体表演行为成为作品的过度迷恋。也许还是摆脱不了“艺术”的勾引,觉得这方面的东西展示才显得自己“艺术心灵”,片子中太多身体表演的作品展示,让我看得心烦。这些作品大部分我都很熟悉,剧场看过,被拍成影像作品看过,作为单独的演出或影像作品来看,有它的意思,但大段大段地展示在片中,非常破坏片子的构成。我喜欢的是这些艺术行为或作品实施过程中的“插曲”、“被打断”,比如,裸体跳入冰河前的犹疑,拆迁工地行为被钉子户的打断,烂尾楼裸体表演中间的外人进入,爬在卡车上准备撒钱行为时的紧张焦虑……这些是“艺术过程”中的尴尬,无数尴尬构成了艺术效果的尴尬,还有李凝这个人企图对抗现实的尴尬。种种尴尬的构成应该就是片子的核心。
还有,片子以三个部分构成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尤其是第三部分,主要集中在私人生活中,莫名其妙地分开。这个段落的内容(即私人生活)应该是整个片子一路贯穿下来的“主线”。也就是说,这个片子应该是一气呵成走下来的。
还想说点多余话,是李凝这个人。想想我怎么和李凝认识的。04年年末吧,和文慧一起在朝阳区文化馆做“开门工作坊”,草场地的“前奏”,就此和很多八杆子打不到的人(当然主要是年轻人)认识了,何凡、姜均、延丰兄妹、丰海,等等就是那时认识的(当然大部分人的关系也就流星一划)。李凝也是那时认识的,从济南过来,30岁出头,长得像中文系学生,介绍自己热爱舞蹈,跟过金星。印象中是那种热爱舞蹈的“业余分子”,希望把自己的腿练得掰到和专业舞者那样高和直,还优美。但注意到他雕塑专业背景,觉得应该有些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是05年5月,策划大山子艺术节的表演节目看出来了。当时让他带作品过来,是《棉被》,跟着他身后的是一群学生还有死党。作品印象一般,但艺术节期间他们做的集体户外演出惊人,我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徐浩,背靠破墙倚着拐杖朗诵诗歌。姿势像80年代初那个“星星画派”的马德升。06年,李凝带着另外一个作品《抽屉》参加当年第一次青年编导计划,那是个好作品,简单生猛激烈。以后李凝不断给我看他拍成影像的作品,有表演,也有记录片(很假惺惺的关怀民生的那种)。08年,李凝参加过一次记录片工作坊,说自己要拍的一个片子是“寻人启事”,觉得非常有意思,根据街头墙上电线杆报纸角落发现的“寻人启事”,开始“寻人”,真的去寻找,寻找那个丢失的人,也寻找要别人帮助寻找的人,等等,这些真的实施过程(也许找到也许找不到),但就可能是想象之外的过程。但两年过去,没有李凝的这方面任何动静消息。
无数次看片,无数聊,觉得有点了解李凝这个人了。记得我说他:李凝你这个人,结婚就是错误,生下个孩子更是错误。当时他反驳说,我觉得挺好的。他没有理解我说的意思,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在生活的错误漩涡中,错误是我们的常命,反抗不得而为之,尽管徒劳还更加错误。挣扎而死总比忍受窒息完蛋有点意思。我理解的李凝,玩舞蹈玩剧场玩表演只是外表,内心狂野,狂奔至死才是宿命。所以,终于有一次我说,扔掉那个鸡巴艺术外衣吧,别只是裸身给别人看,直接裸露真实内心吧。
说这些话是08年到09年间吧。那时李凝一次次让我看他的“胶带”素材,我不耐烦了。我也直觉李凝实际不缺欠直面自己和内心的勇气,包括才能。翻过2010年,就看到这个完整片子,终于出笼了,一个走出艺术外衣的李凝,即便还不是那么彻底干净(这种过程永远就没有完结的时候)。现在这个站在亮处的李凝,如果说之前我多少说过些对他有点用处的话,那现在他回报我了,就是狠狠踢了我的屁股。人世间能有这样互相踢屁股的诤友,即便少也值当了。
差不多了。说李凝和他的片子话够多了,很少这样,也难得这样。李凝独自黑暗隧道中狂奔下来,我一个人面对电脑说这些,类似窃窃私语。人生不同空间却类似的黑暗,某个互相打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