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电影:我就是那个哭泣的女人

2002-08-05 06:04:27   来自: 现象
  三联生活周刊
  
   实习记者:艾鲁
   刘冰鉴参加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的影片《哭泣的女人》,英文海报上印着一句“广告词”:“谁买我的眼泪”,下面还列出了价目表。在影片中,这个价目表被挂在“好发财丧事公司”门口,上面有更多明码标价的哭泣样式.看过海报的观众很容易理解片名的含义:一个以哭泣作为谋生手段的女人,虽然片尾她又变成了人们最初想象中的样子——
  一个因为悲伤而泪流满面的女人。
   出席6月11日晚在北大举行的该片国内“首映”的观众一开始就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由于对片中人物说话时使用的贵州方言没有充分心理准备,又不习惯看影片给出的英文字幕,许多人遭遇了瞬间的无措。但放映厅很快恢复安静,观众情绪逐渐被影片控制,不断有笑声爆出。廖琴饰演的女人名叫王贵香,为了把在北京打工时因赌博打架被抓去坐牢的丈夫赎出来,她受开殡葬店的旧情人撺掇做起哭丧婆。王桂香哭丧的名气越来越大,钱也越挣越多,就在她准备用挣来的钱将丈夫赎出来时,传来丈夫越狱被击毙的消息。人们都以为她该痛痛快快为自己哭一场的时候,她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影片在影像和拍摄手法上采用纪录片效果,色彩则近乎艳俗:女主人公的亮片装紧身裤和头上顶的蝴蝶结、丧葬店里五颜六色的花圈和各种纸扎的透着虚假的光鲜亮丽的名烟名酒名牌服装,所有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混乱芜杂而又生意盎然。当影片最后女主人公哭泣的特写镜头蓦然间转成黑屏,片尾字幕缓缓浮出时,全场响起了掌声。
   《哭泣的女人》的剧本取材于一条报纸消息:东北某县城一唱地方戏女子,因为哭丧水平高超而远近闻名,并由此发财致富。刘冰鉴1999年看到这条消息时刚拍完上一部反映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男男女女》,还在中央电视台任职,写剧本的事也就一直拖着,直到一年后才出了第一稿。制片人邓烨看了剧本后觉得题材有意思,但是内容还不够丰满,缺少戏剧性,于是就改出第二稿,这一稿用英文写成,表明她一开始就瞄准了国外市场。后来,影片的国际发行权是以现在流行的“预卖”方式卖给了一家韩国公司。这家公司对剧本本身没说什么,只提出希望片中的女主角由巩俐来演。巩俐看了剧本说,又是一个农村题材,不想再重复演过的角色。韩国公司又建议用章子仪,章子仪要等拍完张艺谋的《英雄》后才能考虑,韩国公司又无法推荐出第三个人选,也就作罢了。巩俐对剧本的反应使制片人和导演受到启发:电影故事虽然发生在偏远小镇,但不能因此就拍成土的,甚至于应该更新鲜、更另类。他们于是找到当红女作家尹丽川,请她在剧本中加入一些时尚和现代的元素。据尹丽川说,她当时主要是削弱了原剧本中的戏剧性因素。
   在这部影片中,刘冰鉴对女主角的基本要求是:说贵州方言,嗓门大,会唱歌。剧组确定最后的人选是中国戏曲学院的青年教师廖琴。她在这次戛纳影展“一种注目”单元获得了一项“表演特别奖”,这是这个“非竞赛单元”有史以来首次专门为一名演员单独设奖。
   回想这部片子在戛纳放映时的情景,刘冰鉴掩不住兴奋之情。刘冰鉴对观众的提示是:它的荒诞性和它的普遍性。《哭泣的女人》中有许多荒诞元素,或者我们称之为“黑色幽默”的东西:以替人哭丧为职业,在哭丧中运用京剧水袖、吉他伴奏、流行歌曲等元素哭出花儿来、哭成明星;推出名目繁多的哭丧服务,根据哭丧方式不同开列价目表;给狗哭丧等等。生活本身确实有荒诞的一面,而生活的荒诞性正与其合理性互为前提,有时候二者混在一起,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荒诞还是合理。
   至于普遍性,他举了一个例子:《哭泣的女人》在戛纳放映之后,好几个人对他说:“我就是那个哭泣的女人。”说这话的竟以男人居多。
  

2005-03-12 13:40:33  梦旅人

  还真挺想看的。
  

2005-03-14 17:10:55  elvita (北京)

  很早就知道这部片子了啊,也是一直都没怎么在市场上看到,也是很喜欢,海报也不错!题材很吸引人的!而且我就见过!
  

2005-03-14 21:24:17  雨不亭 (北京海淀)

  市场有卖的,我买过,借给别人了一直没有还!日文版,质量不错。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JSfiwwmp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