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关于《海鲜》的访谈

2002-04-29 12:23:54   来自: 400
  关于《海鲜》的访谈 
   《海鲜》
   THOUGHT DANCE ENTERTAINMENT LTD.出品
   朱文工作室制作
   主演:金子 成太生
   策划:吴文光
   制片:牟森
   录音:高应
   美工:高建新
   摄影:刘勇宏
   编剧/监制/导演/剪接:朱文
   
   关于朱文
   朱文,1967年12月生于福建泉州。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力系。1994年辞职,自由作家。
   主要作品有:《他们不得不从河堤上走回去》(诗集)
   《我爱美元》(小说集)
   《达马的语气》(小说集)
   《弟弟的演奏》(小说集)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小说集)
   《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长篇小说)编剧作品有:《巫山云雨》、《回家过年》、《海
   南,海南》
   《海鲜》为朱文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获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23届
   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
   
   朱文访谈:拍电影是我的人生实践
   (访问/张献民)
   张:我记得以前你说过你的小说里面最适合做成电影的是《三生修得同船渡》,但《海鲜》
   是一个新写的东西……
   朱:我记不清是不是说过这话。当时写小说不是为了拍电影,它是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
   完成了,因为你在写那篇东西的时候,在写的过程中,吸引你的东西你已经充分地和它遭遇
   ,如果再去做它,就不够兴奋。不拍自己的小说,完全是为了顾及自己做事情的热情。
   张:《海鲜》是临时写的?
   朱:是临时写的,很简单的一个东西。有一次我在淡季去北戴河,在那里我有了最初的灵感
   。当时还没有决定拍电影。当我决定拍电影的时候,就想为什么不到那个地方去拍呢?张:
   吸引你的这点东西是什么?
   朱:最简单的一些感触,来自于身体。当时因为是淡季,没有人,一个空城,你看到的海是
   特别孤独的海,你心里的感受特别清晰又特别丰富。补充说一点,我为什么对《海鲜》特别
   感兴趣?还有一个语言问题。我特别喜欢“海鲜”这个词,在中文里面“鲜”就是“鱼”和
   “羊”。我最早做的那个海报是一个大海背景,画面中央有一头公羊,嘴里叼了一条鱼。特
   别具体,又有点超现实的味道。
   张:你觉得拍摄的过程像什么?因为很多人在一起,你要面对演员,面对摄影师……
   朱:像什么?像拍电影吧。我觉得地下电影有一点不爽,就是这个过程当中有时你得藏头掖
   尾,感觉像做贼。幸好这个戏没什么大场景,如果要拍一场兴师动众的大场景的话,这种做
   贼的心态可能就会影响到拍摄。当然也有可能照样能拍好,那是因为做贼已经做惯了。张:
   不单是地下的环境,就一部电影而言,你即使用DV拍,可能比用胶片剧组小一些,但仍然是
   一堆人。在这之前,你可能更习惯一个人的工作状态。
   朱:这个我已经端正过来了。拍电影说大了对我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实践。因为以前那么
   多年的写作方式已经把我变得过于个人,我认识到它的局限性,觉得它有一点危害健康的意
   思。一个人必须和他人保持一个正常的、积极的接触。在这个意义上,去拍电影对我以往而
   言是一个必要的反动。张:跟在一个单位像吗?
   朱:不太一样。剧组的构成可能跟单位有点像。硬要和我以前的工厂生活相比的话,可以说
   我以前是在工厂上班,而我现在是厂长(笑)。
   张:你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厂长?因为你已经自居为一个电影人了。
   朱:我有这个自信,没问题。“自居为电影人”,那是跟朋友开玩笑,因为他们还在跟我谈
   文学,用各种方式劝我重新写小说,而我觉得写东西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
   张:拍过这个电影之后,你的写作行为在事实上是不是跟以前有很大的差别?
   朱:有差别,但是不是很大,不清楚。我所理解的“写作”并不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写作,不
   局限于“写”这个动作。
   张: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电影和写作行为,那你是不是从电影中获得了一种完全不同的
   快感?你刚才说的一直是人际关系。
   朱:不可能完全不同。就像和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但是得到的可能是相似的快感,甚至是
   相同的快感。个人对快感的理解、认识也不一样。有的人也许不寻求快感。
   张:那你呢?
   朱:我已经对快感不太重视。或者说用“快感”来经验我的创作没法准确。我肯定不是为了
   寻找完全不同的快感而去拍电影的。很简单,我希望自己一直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态,去做各
   种有兴趣的事情。作家也好,导演也好,我不认同任何一种身份。张:那比如说是个男人呢
   ?
   朱:这个是生理事实,还不是身份。我是一男人,这点我只好同意。“作家”和“男人”它
   们不可同日而语。
   张:如果你其他的小说有人要拍,你会不会觉得DV更合适,尤其是拍了《海鲜》之后?
   朱:我觉得DV现在有一点像卡拉OK,大家有点过于为DV这个词所激动了。要深究下去,一个
   故事是不是适合用DV这个方式拍,应该推敲。同时,同样用DV,也有不同的用法。我的小说
   ,我觉得不一定。DV方式确实有它的长处,尤其是在中国的制作环境里,它肯定会成为一个
   革命性的技术手段。张:那你写《海鲜》的时候考虑到这个方式了吗?
   朱:考虑到了。刚开始做的时候,没有剧本,只有一个想法。在我等待、寻找一个故事的同
   时,也一直在做试拍。为了拍摄《海鲜》,从一开始到结束,我们总共用掉了3000分钟以上
   的带子。还有就是钱,再加上这个题材本身的问题,它在要求一种灵活机动的、讲究效率的
   工作方式,等等。种种因素决定了最后的制作方式。
   张:这样做是不是也为了对DV了解得更多一点?
   朱:对我个人有这样的成分,但对作品本身不是。我对DV了解很少,实际上做完以后,我也
   不觉得自己多了多少了解。张:那这些场景和细节是不是也考虑到了DV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
   朱:对。
   张:《海鲜》已经做完了,到现在你对小的录像格式有什么失望的地方?
   朱:没有。因为做之前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录像画质也是我需要的。有一点没想到,就是
   当我在大影院看时,发现影片最终呈现的各方面技术素质比我预计的好。
   我觉得转胶还是迫不得已,转胶还不能说是DV方式。因为发行渠道、影院的放映条件等,完
   全还是胶片电影的模式,你转胶以后才能进入电影市场。如果有一整套很成熟的DV电影的系
   统,那就没有必要转胶了。
   张:你转胶不是因为胶片比DV更高级?
   朱:没有没有,哪有什么高级不高级,都是中性的。
   张:有人讲所有的拍摄行动都是男性话语,因为拿着那样的东西,多少对别人有点侵犯,如
   果我用类似的说法,问DV有没有阶级性?
   朱:我刚才说到DV现在有一点像卡拉OK,卡拉OK有没有阶级性?这个事情其实不在于你用什
   么方式做,而在于最终拿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一个地主拿着DV,他还是地主,但一
   个农民拿着DV,他千万别觉得自己是地主,他还是一个农民。DV它就像以前超8运动什么的一
   样,没有DV神话。以人为本嘛。
   张:有年轻一点的女性拍DV,她觉得DV是对女性的解放,因为在拍摄这个行为上使得男性和
   女性平等了。
   朱:(笑)你拿一个东西就觉得有一个鸡巴。它不是鸡巴,仅仅是像鸡巴而已。
   张:和比你更年轻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从性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有一种感觉是对那
   些更加年轻的作者来说,如果他们的作品涉及性的问题,性相对平淡和日常化,而不再是一
   个手段。
   朱:我想你这里的“年轻”指的是年龄。和比我更年轻的人相处,很普通吧,我没有觉得有
   什么特别,一个人会跟各个年龄层的人相处,在相处中年龄不是突出的问题。至于后一点我
   觉得是陈词滥调。性在一个人作品中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性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一样,是丰富
   、多变的,不是那么容易归纳的。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布自己的作品你会觉得最有兴趣
   ?你认为最有意思的观众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朱:在国内吧。最有意思的观众?不知道。
   张:是否关心扩大观众面的问题?
   朱:关心,但是不操心。
   张:我在人大做讲座,有人提问,说现在朱文和孟京辉这样的人都来拍电影了,你有什么看
   法,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给他什么答复?
   朱:以前中国电影是一种特别不健康的气氛,是一种特权。其实我觉得艺术首先是业余的。
   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就像写东西,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张:你说身份不重要,但肯定有事情是你下一件要做的。你是继续拍呢还是做其他什么事情
   ?
   朱:目前肯定还是继续拍,因为对这个事情还有热情。
   我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跟拍第一个一样,也是耗呗,哪一天觉得这种冲动足够强烈了,我就
   开始着手做这个事情。
   张:即使没有职业定义,有阶级定义的话,你把自己定义在什么地方?
   朱:什么阶级……,我肯定是无产阶级啦。做一个无产阶级多好,既轻松又愉快。
   张:不管你自己是不是,想不想做一些人的代言人,实际上你是一些人的代言人,如果非要
   问这个问题的话,你最有可能是哪些人的代言人?
   朱:我不知道。我以前写东西就拒绝这个问题。
   张:你有信仰吗?
   朱:这个问题!我没有信仰。
   张:你对宗教感兴趣吗?
   朱:感兴趣。是内心的需要。那种形式上的皈依,可能永远不会有。
   张:你以前说过,你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朱:我以前在访谈里说过,对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有点疑问。似乎是一个事实,但总觉得有
   一点不肯定,后来我看了一句布努艾尔的话,觉得特别好,他说“无神论者赞美上帝”。在
   信仰上我可能最认同的是这句话体现出的状态。
   
   
   
   摄影:刘勇宏
   
   刘勇宏访谈:我寻找那种游离的状态
   (访问/张献民)
   张:你用什么词形容DV?
   刘:是一种影像表达的新技术和工具,它成本低,方便于传播和个人化的制作,类似傻瓜相
   机。
   张:拍《海鲜》之前,你对DV技术了解多少?
   刘:拍《海鲜》我们用的SONY PD150摄像机,我是第一次拿起非专业级的DV摄像机。但拍《
   海鲜》时我特别清楚的一点是我在拍一部电影,没有因为它轻巧或方便手持就可以放开去拍
   。DV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电子影像和电影影像的形态和理念,但DV和DV 电影还是两个概念,虽
   然看似两者只差一道工艺。拍《海鲜》时,我一直在想像这个画面转胶后在银幕上放大十几
   倍的样子。后来朱文在非线上剪完的时候,我说现在这只是一个草稿;他说已经是电影了,
   我说不转到胶片上我就觉得不是电影。
   张:拍摄前你花了多长时间去适应它,或者你不需要适应直接就可以做?
   刘:我以前接触的专业机器比较多,DV与它们相比只是大小、重量、取景的方式不一样,其
   他都差不多,不需要适应很长时间。朱文很早就把机器给了我,说你要没事回家就拍着玩。
   像Dogma说的,让机器长在你身上。但它最终也没长在我身上,顶多是拍摄的时候长在我眼上
   。
   张:你现在能够想象电影《海鲜》要是用胶片拍会和现在的版本有什么差别吗?
   刘:你能想象电影《泰坦尼克号》用DV拍是什么景象吗?一部作品的美学风格取决于它现实
   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家对材料的个人化处理,摄影材料不会决定一部电影的艺术品质。当时很
   多东西限制你没法选择胶片,我们前期成本只有十几万,灯光预算也非常少。朱文不是学院
   出来的,他对我的唯一要求是不要关机,不要打断演员的表演,我们最后达成的默契就是一
   场戏就拍一个镜头,有的拍了20条,而且一条经常9分钟,10分钟。这种拍摄方式如果用胶片
   ,肯定是很不现实的。
   张:不现实完全是资金的问题?
   刘:也不单纯是吧。朱文希望把制作的手段简化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拍摄自由。从
   视觉效果上说,DV电影比前期用胶片拍的电影的画面色彩饱和度下降,颗粒比较粗,我形容
   DV转成胶片以后在银幕放映的效果是胶片像染了病毒,跟那种光滑、细腻、层次丰富的传统
   影像感觉完全不同,你同时能看到数字和胶片两种影像质感。《海鲜》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
   都正在面临的生存困境,DV影像应该是比较准确呈现它的一种形式。
   张:你觉得《海鲜》的哪些美学特征是和DV有关的?
   刘:它的影像饱和度不够高,反差大,颗粒粗,手持拍摄的画面不均匀的运动,自然光照明
   。总有一些朋友问我DV拍的影像是否在技术上达到胶片的水平,我说你这是希望用水彩去画
   出油画的效果。
   张:这些特征从纯粹的技术上来讲,是DV本身的还是跟转胶的技术有关?
   刘:都有关,但不是最主要的,观念和态度更重要些。在拍摄《海鲜》过程中,我一直希望
   找到一种适合它的、独特的影像形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它不同于dogma或传统长镜头风格的东
   西,作为摄影师(或摄影机)我希望自己是潜在的、游离的,有时像一个角色在参与表演,
   有时又闪在一边注视。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忘记我的存在或偶尔又看见我,那将是
   我莫名的幸福。
   张:作为摄影师,你最后看到成品的时候,有没有意外的惊喜或者异常失望的地方?
   刘:两者都有。从技术上来讲,比如说灰片的问题啊,光孔控制问题啊,如果现在做的话会
   比当时更好。因为当时对DV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应该注意的。但我不太看
   重影像的结果,我比较看重记录影像的过程,影像只是电影行为的副产品。它很诚实,你当
   时所有的经验,你的心态,你现场的直觉,或者跟整个儿摄制组的协调关系,最终都会在影
   像上留下来。有位图片摄影师讲过:摄影就像切割钻石,稍有闪失就闪失了。当然意外的收
   获也有,比如在拍海滩的时候,小梅在海滩上走,冬天,下着雪,我们拍了好几条,当时特
   别冷,零下十几度,风也很大,我站在一个人字形的梯子上,前景是夏天的出海渔船,后景
   小梅在冰冻的海面上从画左往画右走,当时有一只鸟,在她的头顶上盘旋,顶着风在往画左
   飞,只停留了不长的时间。这只鸟太神秘了,完全是无意中的,而且让我惊讶的是在我没有
   关机的情况下拍到的。鸟在片子里面出现了三次,另外两次一次出现在废弃的炮楼上,还有
   一次出现在北京小梅宿舍的院子里。都是不经意拍到的。这些冥冥之中的东西可以算是神来
   之笔吧。
   张:你们一天拍多少个镜头?当时有辅助设备吗?灯光啊,移动啊或其他的?你是如何布光
   的?
   刘:每天拍四五场戏,一场戏一两个镜头。我进组的时候是朱文二次建组,当时的预算前期
   已经花掉一部分,第二次开机前又重新做的预算,很多都要压缩,灯光我记得当时就给我40
   00元。有常识的人知道这不可能用什么专业灯光,我索性就全部放弃了,只买了一些高色温
   和低色温的灯泡,大概有几十个,还在宜家买了两个纸灯笼,唯一租的是一个阿莱125PAR的
   电瓶灯。这就是我所有的灯光设备,其实就跟没有一个样。
   张:旅馆里面拍的用灯吗?
   刘:没有,都是现场照明。我在家的时候对PD150做过一个实用感光度的测试,在不打增益的
   情况下,它大概相当于胶片的250度感光度,最大的18DB增益可以达到2000度的感光度。我们
   在旅馆房间和走廊里都没有打灯,完全是按它自身的照明情况去拍的。
   张:一般来说在现场你们是先定戏是什么样子还是先定机器的位置?
   刘:我们都是在现场分镜头,朱文主要管戏,我来提供调度的方案,他提意见,认可了就拍
   。
   张:比如一场戏里面两个人在说话,你怎么判断只卡一个人或把两个人全卡进来?
   刘:《海鲜》里我用广角比较多,因为朱文希望一个镜头拍完整场戏,我就不可能把景别推
   得很近。
   张:两个演员的表演是比较照顾摄影机呢还是特别自由的一种状态?
   刘:总体上我们三者都是自由的。实际拍摄时,完全就是他们随便,我自己去调整我的位置
   。我不去限制他们,他们也不会来限制我。
   张:你当时确实一直在用自动光圈和自动焦点吗?
   刘:除了调焦是自动的以外,我其他用的全部是手动,白平衡我是用的预制,速度我用的是
   1/50秒,晚上室内的光孔控制在F1.6。
   张:焦点自动是不是为了保持你和演员关系的灵活性?
   刘:不光是这个,因为PD150的焦点没有刻度,根本没有办法手跟。自动焦点可能比人跟得还
   准确。当然自动跟焦有时你会无法控制调焦平面,天冷的时候跟焦迟钝,但你必须牺牲一些
   东西。
   张:和录音怎么合作?
   刘:声音是用专业DAT同期录的。
   张:跟录音师的配合有问题吗?
   刘: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他有一个录音助理。但有些时候他必须一个人完成,比如说在奔
   跑的时候,他只能举着杆,自己背着DAT,别的人全部都隐蔽起来。有时现场的制作人员就我
   们两个,剩下的就是演员。比如海滩的那场戏,360度调度,要求没有人出现,所有的人都在
   离现场很远的沙地上趴着。
   张:如果现在有新人导演用DV做一个故事长片,你最想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刘:我觉得第一个是你的本子,你的制作经验,还有你自身的电影态度适不适合做DV,其次
   是资金的问题,你有没有钱做胶片。第二个问题可能影响更大一些。其实DV并不省钱,只是
   在前期省钱。整个儿做下来的成本比16mm转35mm稍微低一点。在后期工艺上它比前期用胶片
   拍的还复杂。拍不拍DV电影不是省钱和简单的问题,我认为是电影观念和美学的问题,从技
   术和视觉上它都已不算新鲜事物了。
   
   评述
   身体是慌张的(文/颜峻)
   身体是慌张的,身体总是慌张的。在没有配乐的《海鲜》里,身体出现,并突然行动、相互
   撞击并交流、东奔西走、纠缠、解散、遭遇意外,最后各安其命。它们没有做自己的主人,
   但看起来,这样似乎更好一些。
   据说《海鲜》得罪的不光是有关部门,还有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新青年。后者坚持某种艺
   术标准,甚至人生态度,在看到《海鲜》的时候他们失望了,因为这不是电影,充其量是一
   些在镜头里活动的人影,这些人影之间发生了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含混、微妙、毫不惊心动
   魄,如果称之为导演对生存问题的关注,可能并没有米兰.昆德拉及其访谈更清晰。遗憾的
   是,米兰.昆德拉已经不再时髦,朱文没有机会辩解,他面前,是我国DVD盗版事业通过欧洲
   艺术电影和大师经典造就的观影经验。
   《海鲜》可以被这样描述吗?一些空旷粗糙的海边风景、跑步的声音、衣服被另一件衣服摩
   擦的声音、两个固执的人在自己的原则下短暂的接触、性欲及其附送的温情、没有被展开的
   私人生活之门,或许还有 —— 风格。风格必须是完整和强烈的,《海鲜》惊人地做到了。
   它叙事,连声音都在叙事,有时候强烈得超过了影像;它沉浸在叙事中,纠结了简陋的光、
   被强调的无意义的长镜头、无关者和一切不起眼的细节;它洋溢着精液的气味,腥而且不安
   ,即便是最无趣的风景里,也被海鲜鼓舞,让卑微的身体走动、说话或撞上子弹;它尤其符
   合我们猜想中的DV电影的美学,让眼睛从细腻、丰富、控制力和遭到曝光的内心世界降落到
   了这个实际上非常草率的世界。
   让我们重新描述一下:妓女小梅想自杀,在冬天的北戴河,有人抢了先,警察带着他的哲学
   走进小梅的房间,说喜欢吃海鲜的人性欲旺盛并且热爱生命,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小梅发
   生生命活力所嘉许的行为 —— 他强行进入,短促地重复喊叫着“你还想死吗?”他达到高
   潮,小梅则改变了行动的主题,她由寻找死转变为逃避另一个身体。这是电影的前半段。后
   半段在夜间的警察家开始,一个半呆半傻的妻子,一套和权力产生极大反差的简陋居室,警
   察在努力地干着小保姆,现在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陈旧的生活,警察在开着漂亮的
   公车到处劝说小梅活下去的时候,还要反抗自己的那一份,后来他被自己的枪打死,小梅误
   碰了扳机。最后,电影还有另一部分,也就是小梅只剩下一件事可做—— 回到北京,做一个
   本分、安详的妓女。
   这不是任何人期待的电影—— 它超出了我们的期待—— 但这尤其不是新青年们期待的电影
   ,它既不提供缠绵痛苦的感情冲突、波澜壮阔的精神格斗,又取消了道德立场和阶级属性,
   作为以上两者的十三不靠,《海鲜》坚决地回到身体,围绕着身体的动机和宿命,借助朱文
   惯有的冷幽默叙事技术,发掘着我们平庸但是可爱的生命力。在注意到那个抢先自杀的诗人
   、那次梦游般的夜行、那个抱怨的小妓女之后,没有人会否认朱文实际上早就降落在生活中
   间,他偶然开开玩笑,经常淡然处世,一贯尊重细节。在考虑过警察为挽留他偶然得到的性
   关系而不懈努力之后,在考虑过小梅在吃过了海鲜之后还坚持要去死或去活下去之后,我的
   结论是,他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活着,这简直和DV镜头里秦皇岛冬季荒凉的海滩一
   样充满诗意。
   所以,与其说这是对生存困境的研究,不如说是对生存本身的赞扬。此外我无话可说,因为
   朱文已经在他的诗里写过:道理都写在脸上。
   《海鲜》故事 文/张亚璇
   小梅,二十一岁,来自河南,在北京做小姐已经三年。由于和男朋友闹矛盾,她一时想不开
   ,只身来到北戴河准备自杀。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临近春节,北戴河银装素裹,游客稀
   少。小梅在一家非常安静的旅馆住了下来,去意彷徨。
   一次意外事件使当地的警察邓某来到了小梅所住的旅馆。他注意上了小梅,发现了她的自杀
   倾向,也一眼认出她小姐的身份。他请小梅在海边的小餐馆吃海鲜,劝说她改变主意。但是
   小梅走开了。当天晚上,小梅来到另一家旅馆换了个名字登记入住。就在她换上婚纱准备吞
   下安眠药时,警察邓某又出现了。邓某继续劝说她别干傻事。小梅否认她的自杀企图,并请
   邓某离开她的房间。邓某忽生歹念,强奸了小梅。
   第二天早晨邓某开着借来的私家车,带着小梅四处游览和吃海鲜。他还在想用他的方式使小
   梅打消自杀的念头。小梅抓住一个机会逃脱了。入夜以后,她怕邓某再次发现,没敢在旅馆
   入住,而是在一个通宵营业的录像厅里缩了一夜。天亮以后,她搭了一辆巴士去山海关,想
   到山海关去自杀。没想到邓某再次尾随而至。小梅忍无可忍,和邓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
   结果竟是邓某带着小梅在山海关吃了一顿海鲜,然后一起回北戴河。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微妙
   起来。邓某又把小梅带到秦始皇求仙入海处去玩,希望她能学学古人,珍惜生命。两个人对
   对方的态度都在不断改变。邓某甚至萌生了帮助小梅改变生活的想法。仍然郁郁寡欢的小梅
   对邓某也有了一些信任。但是这一切非常短暂。小梅失手开枪打死了邓某。杀了警察的小梅
   奇迹般地镇定下来,果断地伪造了现场,连夜逃回了北京,继续她的妓女生涯。
  

2002-04-29 20:25:34  400

  遗憾,我至今尚未看过《海鲜》
  哪位有贡献一下哦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