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戛纳影展获奖者廖琴:我不会因戛纳而改变职业

2002-08-05 06:00:37   来自: 现象
  王奎龙 2002/06/02
  
  人很多,很嘈杂,还有不少人在门外拿着小票等座位。服务生喊“一号”,四五个小伙子齐声答应,他们是记者,其中背一个大的黑色采访包的是本报记者,其他人来自《精品购物指南》、《南方周末》、《成都商报》等媒体,新书《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作者程青松是总联络人。这一天大家约会的采访对象中有一位贵州姑娘,所以在贵州菜馆吃饭。
  贵州姑娘来了。她叫廖琴,苗族,刚从法国戛纳归来。同来的两名大腕是导演刘冰鉴和制片人邓烨,是影片《哭泣女人》(《哭妇人》)让他们走到一起。他们未及落座,便兴奋地告诉记者,此次参加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人并非像前几天媒体报道的那样,一无斩获。“在5月25日举行的‘一种注视’单元闭幕式上,评审团史无前例地为《哭》的女主角廖琴颁发了‘特别提名奖(SPECIAL MENTION)’。”
  
  刘冰鉴说:“贾樟柯的影片《任逍遥》最终没有获得本次电影节的任何奖项,使得国内媒体误以为中国电影人此次是大败而归。而实际上,戛纳电影节除了竞赛单元,还有‘一种注视’、‘导演双周’等单元。我们的《哭妇人》入围了的就是‘一种注视’。按照惯例,这个单元只颁发一个奖项给最佳影片,但是这届电影节史无前例地设立了特别提名奖,并将此奖颁给了廖琴。”说这话时,他拿出了一篇法新社的报道文章,那上面说:“评审团之所以颁发这个奖给廖琴,是为了表彰她精湛杰出的演技。”
  
  《哭泣的女人》讲述的是,一个在北京靠打工辛苦赚钱的贵州女子被迫收养了一个弃儿后不久,丈夫入狱,她回到家乡的小镇。又不久,被丈夫殴打的朋友上门讨医药费,她走投无路而哭泣自己的苦命,这一哭,让以前的男友有了哭丧的灵感。再不久,她在街谈巷议中开起了一家专门为人哭丧的公司,成为一名职业“哭妇”,以此度过她没有丈夫在身边的寂寞生活……影片在戛纳放映完毕时,全场几千名观众向导演和演员报以长20分钟的掌声。该片最开始的女主角想定巩俐,但巩俐误以为主人公是普通农妇,决意不再演农妇的她婉拒了导演和制片人的邀请。章子怡当初看了剧本后曾对饰演女主角很感兴趣,只因在时间上同《英雄》一片有冲突,才忍痛割爱。廖琴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成为了戛纳新宠。
  
  一脸幸福的廖琴在席间没有太多讲话,反倒是很乐于向记者推介服务生端上来的一道道她的家乡菜。头一次“触电”的她至今还沉浸在“贵州情结”里,在《哭泣女人》里,她演的就是贵州人,影片也是在贵州拍的。而她现在生活在北京。从其不多的话语中,记者听到:“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我现在已经回到中国戏曲学院,我从那里毕业并留在那里教京剧。我去戛纳的那段时间,班里的学生们天天都会上网搜集有关我的消息,这下子有可以让自己的学生高兴一回了。但我不会因为这一部影片的成功就改变自己的职业,毕竟我不是一个职业电影演员。”
  
  而刘冰鉴和邓烨说:“在法国期间,韩国《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对廖琴的演技给予高度评价,两年以前,他已经买断了中国作家余杰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电影改编权,他非常希望能够邀请到廖琴出演该片。”刘冰鉴进一步表示:“我本人也已经受邀参加下一届戛纳电影节,我的下一部电影还将和廖琴合作。”
  
  看来,廖琴的“职业”还是“不职业”,还真没准儿。
  夜很深了,饭局结束了。在贵州菜馆门前分手时,刘冰鉴说:“今晚是媒体朋友给我们的一次特殊接风。”记者们说:“这是媒体对你们事业的一种特殊祝福。”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