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我们电影百年的百大名单该是怎样的?-质疑南都中国电影百大名单

2005-01-25 15:33:19   来自: seamouse
  我们电影百年的百大名单该是怎样的?
                  --质疑南都中国电影百大名单
   1月23日的南方都市报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邀请香港电影资料馆馆长罗卡和香港资深电影人舒琪作为顾问,为今年的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评选出了“百部影片”、“百位导演”以及“百位影星”这三大份“百大”名单。
   这一百部影片和两百位影人在华语影坛历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可粗略看一下便发现,这个百大之选有着明显的时代偏向,即如果将名单放诸于时间坐标上度量,那么在离我们近的时代,入选的影片和影人比例占据了绝大多数。对百部经典电影稍作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到当今25年间,入选作品竟占了46%,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的更占据近30%的分量。虽说电影艺术和技术随时间一直在进步发展,而我们的华语电影也的确在1/4个世纪中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时间上的1/4真的能承担起这份重量名单的半数作品吗?
   任何一个重要的“十佳”、“百大”评选都必然不能囊括电影历史本身,而它却又有必要尽可能集中地将历史碎片合理归纳呈现。“百大”评选既对于“百年”有着数字上对称美的重要意义,又对统计起到了方便的作用。由于这样一个分母“100”,所以才会从时间上对名单进行如上的考量。在考量中轻易发现了百部作品获影人在时间分布上的比例严重不均,自然地,自己对这份名单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可在阅读过程中,想了一下,鉴于自己观影阅历尚浅,还真没发现能有什么作品和影人可以对三份“百大”名单进行适当取代,以平衡历史时间轴。这是否又说明了,对于华语电影遗产,电影界的“考古”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呢?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普通影迷,我听说也了解第五代、第六代等等,却似乎并不太知道第一代到第四代的电影人。试对比美国的类似评选,能够明显发现我们在对优秀电影遗产的保护和推广上做得远远不够,AFI的百大名单中,好莱坞黄金时期的影片占去了很大的比例,而华语电影工业也经历过各种黄金期,可我们能见到的片子却少之又少,而且大多还需要带有考究性质的主动寻找。
   对于此,评选顾问罗卡先生在同期报纸上发表的评审说明《所选、所思、所感》中也对这样的遗产缺失表达了遗憾。在评选的局限所在一段中,他谈到“名单中出现的30到40年代佳作,都是从已发行影碟的、耳熟能详的中国经典作品中选出来的,再没有什么新意、新发现。这是影像资料不够全面所形成的局限。”而其他在各个年代出现的特殊情况,再为评选加大难度以外,更让百大名单无奈的体现出更多的局限。
   作为一个普通影迷,在肯定这个评选意义的同时,也想提出它的一些不足和可提高之处。更希望这些文字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电影百年,参与到丰富这份“百大”名单的讨论中,从而让这些影像跳出数字上的局限,真正进入大家视野,让更广阔的人群去珍视,从而渐渐起到保护和推广电影遗产的作用。
  对评委结构的质疑:
   罗卡和舒琪两位香港重要电影人的观影经验和专业能力毋庸置疑,然而这样一个重要评选中只选择两位评委肯定是不够的,它限制了选择的角度,而作为一份对百年进行概括的重要名单,拥有多角度的介入和争论是必要和有促进意义的。罗卡先生也提及他1920年代到1950年代所看到的内地影片不足100部,并且“1960年代以后看到的多是共映影片,但都是经过当局过滤后输出香港的部分。”可想,这就在客观上大大缩小了可选择影片的数量,而如果有更多不同地区评委的进入,基于更多人更丰富的观影经验,相信会增大可选影片的范围。不幸的,在这次评选中,《青春之歌》(1959)、《南海潮》(1962)、《小花》(1979)等许多重要影片就落选了。
  对评选角度的质疑:
   评选选择了一个“以今天的目光检视过去”的角度,即罗卡先生所写“是以21世纪今天的目光去检视过去,看它们对今天的我们所具有的意义,而不考虑它们当年所产生的社会、政治、评论与票房效应。”先不论以此角度产生的这三份“百大”是否完全准确,但对于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评选,我想多角度的观察和考证是十分重要的。我相信,如果一部影片、一位影人能够位于从横向上(某个时期有重要影响的电影)和纵向上(以现今眼光看它在整个电影史上仍具有极高艺术成就)产生的交集,那它绝对更有资格进入“百大”。不是所有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的电影作品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一部影片的艺术成就也不应被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轰动效应遮掩,但评选的确漏了不少经住时间考验的优秀电影,而近20年的许多优秀电影就能说已经住时间考验了吗?在“百大电影”名单中,却发现1984至今的电影占据了总数的36%。名单的确没必要把《白毛女》(1950)、《平原游击队》(1955)、《上甘岭》(1956)、《今天我休息》(1959)、《小兵张嘎》(1963)、《闪闪的红星》(1974)、样板戏电影这些教育性强的电影列入,虽然它们的艺术成就也很高。但《渔光曲》(1934)《十字街头》(1937)、《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乌鸦与凤凰》(1949)、《武训传》(1950)、《秋决》(1971)、《精武门》(1972)、《城南旧事》(1982)、《一个和八个》(1984)进不了“百大”名单就有些奇怪了?而《盲井》(2003)、《枪火》(2000)、《甜蜜蜜》(1996)这些虽然也是不可否认的好片子,但放在百年检验中,是否还显得太嫩了些呢?同样的质疑反映在导演百人和影星百人名单中,一个影人是否能就因为一部影响力极大的作品就能入选呢?桂治洪、罗卓瑶、林岭东、刘青云等人的分量又是否已足够“百大”呢?
  对评选类型的质疑:
   这样的历史评选务必要做到全面,全面也理应包括所涉及的电影类型要多要广。遗憾的是我们从这份百大名单中无从看到战争片、纪录片等类型,动画片也只入选了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1961-1964)一片。作为中国电影的特色类型-功夫片或武侠片倒是占据了重要地位,绍氏重要人物(导演和演员)们几乎全线上版,许多时候,不喜欢功夫片和冷兵器时代的我想,绍氏对华语电影的作用是否被过渡高估了。“百大电影”没有纪录片,然而中国新纪录运动旗帜人物吴文光却有幸的入选了“导演百人”名单。对于战争片,似乎也就只是集中于中国内地,意识形态差异较大的台湾也有部分,而它们大多被用于了电影的宣传和教化功能了,反思性的相对较少。可作为中国电影重要片种,相信名单本也应该考虑纳入部分的。
  对地区比例的质疑:
   罗卡和舒琪均是香港著名电影工作者,对于香港电影发展史和香港电影现状可谓精通,对于内地和台湾地区电影史料也掌握翔实。人口最少的香港地区,在三份“百大”名单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而且比内地和台湾地区都大得多。当然这得益于发达的香港电影工业,而且如罗卡先生所言“有史以来香港电影的产量确是远高于大陆、台湾,而类型变化也更为活泼、多样”。而我认为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电影力量,以上自己所遗憾的漏选之作却大多来自内地影坛,也有台湾地区1971年李行执导的《秋决》。就地区比例而言,我相信这三份名单可以平衡地更好。
   做出以上质疑的同时,其实自己没太大自信,因为自己观影经验相比两位先生的确太少,以上所举片子绝大部分并未看过。但从各种咨询中知道它们的影响力,所以有些许为其打抱不平。希望这些质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我们华语电影在百年华诞之际产生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各种“百大”名单。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SaberHartnagel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