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除了金基德,空房间还有什么 ?

2005-01-14 00:56:06   来自: xxx371
  [这个贴子最后由xxx371在 2005/01/14 08:57am 第 1 次编辑]
  
  
   最近半个月最热的电影当然是《功夫》,看三遍四遍的观众大有人在,更有死忠FANS把“ ”这个字都活学活用起来……闲话少讲,《功夫》之外呢?大概就数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空房间》,这部拿了2004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的电影,最近现身碟市——不少网站上激动的碟友贴出消息,期待中的影迷也贴出了影评,大有现在不谈就要错过之势——
   爱情不要万岁但一定要在一起
   金基德越来越像蔡明亮了。他只拍了一周就拿下威尼斯大奖的片子《空房间》,一开始的段落让人想到蔡大师的《爱情万岁》。但看到后来就感觉完全不一样,金基德放弃了一贯的残酷,难得地让片中主人公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妥协。故事具有相当的想像力。
   男主角是个美少年,女主角是个怨妇(就是韩国那个因拍慰安妇写真集差点被弄出精神病的女艺人李承延)。男主角没有家,但那些主人外出的房子都是他的家。他在那些房间里,看别人的电视,听音乐,自己做饭,洗衣服,顺手还帮主人留下来的脏衣服给洗了。这段情节让我想到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一段戏(原谅我一看艺术电影就浑身汗毛倒立,努力要看出点东西的知识分子劲)。
   想都能想到,后来他在某处住宅认识了和丈夫感情不和的怨妇,两人一见面就很默契。他们感情交流的方式很是小资啊!两个人都不说话,女的如果对男的做的事情不爽,就会直直看着他,直到他放弃正在做的某件事。
   怨妇实际上并不值得同情,那种衣食不愁的日子过得太久,美少年一出现,她就心动跟着跑了。她的丈夫比较可怜,就是那种有钱人,拼命工作,晚上回家想和老婆温存一下,得到的不是白眼就是后背。
   从剧情本身的角度来说,我一点都不喜欢男女主人公。美少年太阴郁,不爱说话,玩高尔夫像在练一种绝世武功。女主人公更不堪,过着好日子,却每天把家里的气氛搞得像阴天。他以为给了她更好的物质生活就行了吗?她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老实说,现在的女人似乎都喜欢提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要求也太高了。你要精神生活,那好,扔本黑格尔给你——关键是这样的精神生活你搞不搞得懂。
   这个片子是反社会的。两个主人公都是社会边缘人,维系他们关系的情感虽然很单纯,但为了维持这种情感,两人不惜合谋私闯民宅、无意杀人、破坏他人私生活(男主人公从监狱中出来后,重返他曾经光顾过的那些家庭。金基德借他的眼睛让我们进入了他人的生活,一种正常、琐碎、庸俗的生活——这是女主人公所厌烦的一种生活,也是她出走的根本原因)。
   金基德最好的段落也许就在美少年被警方抓住,关进监狱的那一段。失去自由似乎让他领会了一种玄虚的境界,当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的时候,就没人能看到他。故事从这个时候开始向有想像力的方向发展,并逐渐从庸俗的姐弟恋、少妇出墙记开始向比较高深的方向发展。金基德仍然延续了他电影中一贯的禅意,一贯的悲天悯人的大师情怀。
   电影的结局太小资。隐形的男主人公和少妇及其老公生活在一起,三人同桌吃饭,一起生活。更可怕的是,当老公感激地搂住妻子的时候,她却和站在老公身后的美少年深情相吻——广大家庭妇女,请勿盲目模仿,难度太大,当心会被浸猪笼,被吊起来打。 ■夏天
  

2005-01-14 09:00:37  xxx371

  不过是个中年怨妇找小白脸的故事有什么啊?
  

2005-01-16 20:47:12  刘兵

  “金基德最好的段落也许就在美少年被警方抓住,关进监狱的那一段。失去自由似乎让他领会了一种玄虚的境界,当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的时候,就没人能看到他。故事从这个时候开始向有想像力的方向发展,并逐渐从庸俗的姐弟恋、少妇出墙记开始向比较高深的方向发展。金基德仍然延续了他电影中一贯的禅意,一贯的悲天悯人的大师情怀。”
  这一部分的确是亮点,超现实但很有味道。电影结尾的那段话也很多余啊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