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CIFF与BiFF:独立精神与公共性 & 观众是一种民意吗?
2010-10-31 17:49:35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评论)编者按:现象网试图从几个客观的层面来呈现比较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和第五届北京独立电影展。当然,我们可能更多的从不尽人意的地方进行观察,希望可以给大家有个讨论参考的空间。我们同时也从个人主观的角度进行力所能及的评论和问题的提出。这些评论或许不是很系统的,也不是很成熟的,不过,我们希望努力做到:提出对的问题。
泥巴评论CIFF与BiFF
相比北京的紧瘦、干冷、得瑟,南京则显得饱满、清凉、闲适,一个京城一个旧都。
对‘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6日5夜的捕风捉影,自然我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对此届影展有了一个想当然的描摹。要去确立一个东西,据说是要找到一个它的参照系:那么我就拎出同样相对完整的经历过7日7夜的第五届北京独立影展。(不用其他影展的原因很简单:要不就是我没参加过 、要不就是只做纪录片)。
在南京第七届CIFF期间和周浩导演闲聊时,我说:“周老师,你昨天在我采访你时,对我说的那句‘这是我参加过的电影节中最混乱的电影节,不过我都已经习惯这种没人接站的方式了’,是谁说的来着?”周浩导演说:“是高文东嘛。”(巧合的是,正当我们聊此事时,张献民先生正好从电梯里出来,听见了我们的谈话,他问道:‘怎么,又有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说没有。把之前的谈话又重述了一遍。有次我把采访本遗失在影展放映场地的前台,被张献民先生拾得,说看见本子上我的发型一样的字体,记录着种种影展卡碟什么的刺儿,则大致能推断是我的本子了。他的幽默的犀利程度是我的标杆——题外话。)
在南京参加本届CIFF影展的毛晨雨经历过自己影片的放映过程后对我说:希望自己以后的所有影片都能在现象影院做第一次放映。与中山大树先生聊起此事,他则说,毛晨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做修改(在现象影院的大屏幕上能看到自己在剪辑台上看不见的错误)。我接话说:主要是毛晨雨的影片太容易走神,而且他的影片一旦走神就很难回到他的那个过于严密的深沉逻辑中来,所以对影片的放映环境的要求才相对苛刻些吧。但是赵大勇在经历过将自己16:9的片子放成4:3的格式后他说:展映的环节是一个电影节最根本的。
对于影展在文献资料、场地、播放影片格式、技术故障方面,CIFF影展主办方亦未在闭幕式上做一个说明?(特别是在薛鉴羌导演在闭幕感言中提到希望:下次不要卡碟。对此闭幕式主持人接话邀请组委会予以回应时,主办方并未对此做出回应。参考薛鉴羌帖:
南京泡妞失败的七个理由
)
说到薛鉴羌,那么两个影展的志愿者们可谓不得不提,两个影展的志愿者永远是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人,他们是影展的螺旋桨。而张献民先生和朱日坤先生两人则是两个影展各自的发动机和罗盘。那么他们个人的选择和思行方式对两个影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朱日坤先生对于展映环节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而张献民先生对于透明和公共性的建设也是很难视而不见的。
在面对影展的的某些不如意时,我们老师嘴上挂着那句“我们能做到现在已属不易”,正因为如此,我们是不是更要珍惜,而不仅仅还满足于那句‘至少你现在能在这里看,我们还能在这里放’。到现在是不是也应该加个定语——‘我们怎么才能更好的在这里看,更好的在这里放’?那些标榜着做给自己看的作品,是不是应该用个电视机去放就好,那样观众才能爱看不看吧。
或者说影展只是圈内的狂欢的,那么就请你口口相传去某个秘密基地或者重兵把守的监狱啥子地方去放放就好(可参考传销组织的方式),一旦有不知趣的不小心撞进来的观众就要棍棒驱之。而那些想着看一定要让自己舒坦,不愿意把自己锈掉的脑袋倒腾倒腾的的观众是不是应该在按摩、桑拿房去看看AV什么的就好,你就别浪费你宝贵的时间来这样的独立电影节吧。
对于一个电影节也许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去把一个展映环节和影展的公共性去分别抠出来加以孰重孰轻的区分,应该是互相勾搭、齐头并进(以独立影片为中心,两手都要硬)。也就是说既然你要展,那么你的性质天生就是公共的,不管你是民主还是专制、主流还是独立;既然你是在展影,那么电影就是你的根基,不然你就是个酒会而不是独立电影展。也即是展映环节的质量是影展质量的基础,否则你的公共性不仅华而不实,不然你的宣传做的越大那么负面的信息传播的越广远。
当然无论你独立影展的目的是要去扩展、探索独立影像的边缘,还是坚守独立的内核,那都是少不了你独立的判断的,无论如何都是要明确你的立场的。你是不可能只做呈现而没有态度的,那是敢做不敢当的推卸、懦弱。
或者说那你就干脆不要去做什么策划评选分单元了,只要投过来的你就放就得了。我们观众本身也要有一个主动地态度,而不是那边有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不然独立和专制就是同义词了。影展这个平台不能是架在观众和导演的肩膀上给人抬的,而是应该被人踩的。说到底导演、影展、观众这三方是相互依存的,需要相互包容、更需要相互鞭笞。
胡说回来,以上我只是于我个人的,对两个影展的了解来发发牢骚,自己把左右脸都奉上。最后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要是张献民、朱日坤先生因不可逆转的原因离开之,那么两个影展的命运在可预见范围内将会有如何的走向呢?他们需要他们的‘金氏子孙’么?影弟工作室(中国独立电影基金)和栗宪庭电影基金这两个机构又将如何?
CIFF2010和BiFF2010的比较
比较项目
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
第五届北京独立电影展BiFF
泥巴观察
基本信息
主办方
主办: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策划:影弟工作室(北京)、辟邪工作室(南京)
栗宪庭电影基金
资金
本届影展由天画画天(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资50到70万人民币让‘中国独立电影基金’来安排适当的资金本届影展的运作。
徐小平先生赞助20万人民币来支持栗宪庭电影基金,基金用其中的10万元人民币来支持本届影展的运作。
一个是公司行为,一个是个人捐助行为。
时间
10月21日至25日(5天)
10月1日至7日(7天)
一个在黄金周、一个在10月下旬的周四到周一
策划
主席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朱日坤:非电影专业出身
科班和非科班,都是专业的独立电影策展人
选片人
中国影片部分初选选片人:蔡萌、彭姍(张赞波)、王笠人、卫西谛、王小鲁。
终选评委:韩东、吕乐(未出席)、胡昉、崔子恩、宁岱。
节目策划:张献民、董冰峰、曹恺、李振华
节目策划:应亮、王宏伟、朱日坤、皮三、中山大树、徐大为、布丽吉特.德.拉.华耶尔、杨洋、吴幼明。
CIFF中初选评委彭珊女士因身体健康原因最后由刘伽茵替任。终选评委中吕乐最终未出席闭幕式,主办方至今没有给出正面说明。对此当我咨询曹恺先生时,他说吕乐一直就没有参加终评工作,终评工作由剩下的4位评委完成的。
展映片数
43+1部放映片目
(‘1’为加映周浩的《龙哥》)+艺术家新影像展播10个+张元个展播映12个
66+1部放映片目
(‘1’为加映白补旦《矿工速写》)
周浩《龙哥》加映本来定的25日上午改到晚上(原因是教室有学生上课);白补旦的《矿工速写》加映后的导演交流中白导演挥拳打了薛鉴羌。
单元设置
(数量)
6个单元+两场论坛:
剧情片竞赛单元10部;十佳纪录片展映单元10部;瑞士新电影单元18部;展映单元4部;艺术家新影像展单元作品10件;张元个展;
9个单元+四场论坛:
剧情长片单元8部;纪录长片单元8部;动画长片单元1部;动画短片单元24部;日本动画单元6部;实验单元6部;广角单元8部;特别关注单元:艾未未工作室的纪录片3部;比利时影片2部;
可看出两个影展相同的多元设置和国际视野。
不同的是:CIFF此次展映的瑞士单元是本次影展的着力点,而且从开幕片的选择和单元设置来看,可以体会出张献民先生对独立电影边缘的触摸的方式和底线,特别是制片方式的界定上。
而BiFF开幕片的选择和单元设置来看,对独立电影的界定则更多着力在形式方面。特别是在动画单元无论在数量还是影片产区上都可看出组委会的良苦用心。
展映相同片单
《寒假》、《蚂蚁村》、《寻欢作乐》、《光棍儿》、《夜郎》、《刺痛我》(动画)6个剧情片;《我年轻时也打老虎》《姑奶奶》两个纪录片
其中参加本次CIFF展映的纪录片:《胶带》、《众生》、《秘密人》、《火星幺宗合症》、《恋曲》、《路上》、《喉舌》也已在同为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影展中展映过。
评注:由此次可看出两个影展的选片标准是相似的:特别是剧情片的重合率达60%以上。
开幕影片
余力为《荡寇》
李红旗《寒假》
CIFF的开幕片是余力为的《荡寇》(张献民对此后来的解释是‘安全’,之前的解释是‘独立电影的边缘到底在哪’。)BiFF的开幕片是李红旗的《寒假》,对于《寒假》,本次CIFF的终评委主席韩东(出演过李红旗的第一部影片《好多大米》)在微薄中说:‘红旗的《寒假》未能评上我很遗憾,自然红旗也不需要这个奖(这也是评委剔除红旗的一大理由) ’
奖项
奖项
CIFF剧情片大奖《老驴头》、评委会奖《河流和我的父亲》、新作奖《刺痛我》
没设奖
此次BiFF没有设立竞赛单元,在那次我跟老朱去采访艾未未堵车的空隙,谈到电影节竞赛问题时老朱玩笑说:为了不让那些没能获奖的尴尬,可以把奖金分摊到各个导演的吃住行上嘛。(大意)。对于《老驴头》,导演李睿珺在现象网近期将发布的我对他的采访中表示,他有投过给第五届BiFF,可惜没有入选。他表示自己再继续努力,希望能拍出更好的片子投BiFF.
对此,我问过张献民先生,他说这再正常不过了,他举例说,像《木帮》这样的片子也没有入选云南的纪录片双年展这样一标榜人类学、社会学的电影节嘛,当《小李子》出来后,他们才有感叹说:我们怎么没有选《木帮》呢?(大意)。
在回北京火车上,我问及在栗宪庭电影基金会工作的中山大树先生,他透露第五届BiFF的评委王宏伟、应亮等一致不太喜欢《老驴头》(大意且权当八卦,请看客们自行了断)。
放映及现场
场地及排片
场馆都在南京市南京大学,但分为:仙林校区的实验剧场(注-与鼓楼校区相距30分钟以上车程);鼓楼校区的新闻传播学院的——420演播厅;403学术报告厅;405研修室。
排片:剧情片竞赛单元、十佳纪录片展映单元每个影片均放映两场(瑞士短片合集也放映了两场),其他影片放映一场。
都在北京宋庄的现象艺术中心:场馆一、现象影院;场馆二、现象艺术中心北院地下室。特别设置:在影展期间开放栗宪庭电影学校资料室的五台电脑给导演和嘉宾观看影片(影片包括:本届影片及基金以往收藏的350部左右的独立电影作品)。
排片:所有影片只放映一场。
关于CIFF2010的放映场地:
在笔者参加的CIFF开幕片《荡寇》在仙林实验剧场放映时用的投影设施是临时搭建的;
在鼓楼校区的420演播厅看过5部影片中:其中白天看的3部,因为窗帘不是全遮光布,影像因此整体偏灰(放映的工作人员在22日有加过一层厚布窗帘,但效果仍不明显),晚上看的2部,后台控制室的灯光有些过量,5场放映的过程中演播厅的通风系统会时不时运转,声音偏大,对影片的声效有影响。(八卦:在有人难以选择是看403的片子还是看420的片子,而咨询张献民先生该去看哪部时,他说去420吧——原因是420的椅子最舒服啊。);
在403学术报告厅我看过两部影片,这个放映场地特殊的是有左右两台投影仪同时放映,我的两个眼珠之间的距离会时不时的被拉伸。( 在403放映的《河流和我的父亲》(此片获得了评委会奖)的导演李珞,在我问道:用403的两块投影来播放你的片子,你有什么感受?他说:没有啊,我能参展已经是很好很好了,至于这些我觉得没什么,都可以的。)
405研修室我没有过观影经历。
关于BiFF2010的放映场地:
在笔者参加的BiFF的观影经历中:第五届BiFF的两个展映场馆都选在现象艺术中心,一个继续是以前的现象影院(据说是是根据专业影院建造的经济型影院),只是更换了以前旧的投影仪;把旧的投影仪放到了隔壁的地下室。地下室的放映平台是临时搭建的非梯形教室,座椅临时摆放的,窗户遮光良好,只是出入的门口的遮光因为观众的进出会有一定的影响,回音对声效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因为两个上下进出的楼梯都是铁皮的,所以影院内还是能听到稍许上下楼梯的脚步声(特别是高跟鞋)。
论坛
‘2010国际青年艺术电影高峰论坛’两场
‘放映与策展’、‘创作与学术’、‘剧情与纪录’‘动画论坛’共四场
CIFF的第一场论坛是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处处长出席的。第二场圆桌论坛围绕的主题是‘十年’。
BiFF的四场讨论都是具体的,特别是第二场‘创作与学术’是因为一个网络转帖而起兴的。
播放格式
DVD、BATA带、硬盘播放器的其他数字格式
DVD、BATA带、硬盘播放器的其他数字格式
在我的CIFF观影过程中碰到3次以上的卡碟。16:9的《寻欢作乐》在403放映时放的是4比3的格式。《寻欢作乐》第二场放映时赵大勇导演自己控制从片源格式、声音、影像、灯光等所有的程序,但对于遮光仍然感到烦扰。
BiFF的放映,据107cine说,有一次放映,文件中途出问题,一次放映,电源中途出问题。
观众
尚未有数据表述
据我观察CIFF整体呈现年轻态,以学生为主。间或有上班族结群而来。而BiFF则更常见是宋庄的艺术家们和影片导演们。
宣传及文献
媒体宣传
进行媒体合作与媒体支持的的单位30家(涵盖主流、专业、期刊、报纸、网媒等)
进行媒体合作的机构2家网络媒体
本届CIFF影展中的《2010国际青年艺术电影高峰论坛》的论坛组织委员会顾问是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俊,论坛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中也包括了南京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吴静,其他如校党委成员也都赫然在列。
本届BiFF影展的各类组织成员中是见不到有官方身份的人的,并且我经常能听到诸如:谁谁谁肯定是便衣、国宝之类的人又潜入进影展了。或者又有谁谁谁被请去喝茶了这样的一本正经的八卦了。那种影展随时都有可能被封停的威胁感一直都在背后荡漾。氛围紧张、刺激。
场刊
主办方每日都有由卫西谛先生主持的《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场刊发布。其中涵盖了新闻、图片、评论、导演、论坛实录、访谈等各类资讯。
论坛交流实录和映后导演交流实录
此次CIFF没有将场刊做成纸面媒介发放。
BiFF没有场刊。
其他文献资料
影展海报、
一本《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画册、
一本《独立电影文献档案之一 热点:张元》、
一本《2010国际青年艺术电影高峰论坛》手册。
画册中除了各个单元、参展影片的资料介绍外,另有各界学人对上届影展的总结、评论、学术理论等文章用中英文发表出来。
海报、
一本《第五届北京独立电影展》的画册:画册内容包括参展影片资料、选片人的话、第八届中国纪录片纪录片交流周的海报等、
一张排片表、
一份栗宪庭电影学校资料。
CIFF的三本资料均有错误,如《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画册中将导演的资料、介绍弄错(参见薛鉴羌南京贴),‘lihongqi’出现在多个非李红旗影片的的英文资料的导演栏中,等等错误达十处往上。《2010国际青年艺术电影高峰论坛》手册中的中文排片表在日期上全部写成了10月21日。
BiFF的《第五届北京独立影展》画册中有增补一页资料。
评注:
对于文献,我个人也经常犯这样的错别字错误的,应该尽量避免。像我这样没人关注的小而假的记者的覆盖面还会蛮小。但是要是像我在影展期间听到参加过几届的志愿者说,每次CIFF的画册都能售罄。那么我觉得其覆盖面越大,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吧。
107CINE关于BiFF2010的问题提出
说明:以下文字主要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评论。
关于BiFF2010,除了打老虎及被老虎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还记住了什么?当放映、接待、现场组织这些电影节的基础工作做到一定水准后,公共性是否应该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电影节期间打人事件的表态和处理方式,显示组委会对于电影节的公共性的认知和重视是不够的;以所谓私人恩怨来切割打人事件和电影节的关系,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个人认为,其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小圈子的心态。
再想到当《我年轻时也打老虎》一定程度上成为今年BiFF电影节最受关注也是讨论最激烈的片子时,(据泥巴在南京的观察,该片在南京放映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状况),我的一点感触就是圈子心态其实存在大部分人当中。
如果电影节是将推动电影文化进步或者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目标的话,那么圈子心态是必须要去面对和反省的。问题关键在于,在一个被高度控制的社会中,独立电影/独立电影节的意义在哪里?是圈子的狂欢,内部的互相取暖,纯粹形式的电影艺术,还是指向公共领域?这种指向不仅是导演(作品)个人性的,更是基于电影节公共性的整体指向,可能是比单个导演更有力量的公共指向。这种公共指向更应该是当下的,而不仅是将来谈论的历史。艾未未的纪录片或许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
从公共性出发,观众是否就可以视为一种公共民意,而不仅仅是圈子的?或许电影节选片、宣传、处理突发事件、电影节单元设置、都有可以重新思考的空间。
另外,我挺想知道BiFF将《寒假》定为开幕影片的想法是什么,希望组委会可以说说。
最后,要提一句,貌似自从北京独立电影论坛更名为北京独立电影展后,今年的北京独立电影展第一次举办了几场论坛讨论:)
现象网独家稿件,欢迎分享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泥巴
责编:107CINE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0-11-04 07:11:02
何永盛
(北京 山东)
俺没得罪杨帅哥吧?怎么往俺伤口上撒盐啊?!
2010-11-04 10:00:04
回天悠
(裘裘)
何导,我来顶你吧。顺便顶泥巴~
你是我在CIFF上见过的第二个有料的导演,第一个是薛鉴羌。
ps,我是雕刻那晚第三个
2010-11-04 11:38:31
何永盛
(北京 山东)
把俺与薛大师相提并论,真是三生有幸!请问你是哪位美女啊?
2010-11-04 13:46:56
回天悠
(裘裘)
猜到哪位就是那位。
2010-11-04 14:48:20
何永盛
(北京 山东)
让美女顶真是太舒服了。你得允许俺夸奖你一句:太有眼光啦!
2010-11-04 23:39:04
月球南瓜
泥巴好样的。
ps:有一次我在五楼泡妞,你怎莫也上来了?囧,还好你不认识我。
另如果是我,会加入一些观众现场调查,对比一下应该挺好玩。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电影节广场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泥巴评论CIFF与BiFF
相比北京的紧瘦、干冷、得瑟,南京则显得饱满、清凉、闲适,一个京城一个旧都。
对‘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6日5夜的捕风捉影,自然我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对此届影展有了一个想当然的描摹。要去确立一个东西,据说是要找到一个它的参照系:那么我就拎出同样相对完整的经历过7日7夜的第五届北京独立影展。(不用其他影展的原因很简单:要不就是我没参加过 、要不就是只做纪录片)。
在南京第七届CIFF期间和周浩导演闲聊时,我说:“周老师,你昨天在我采访你时,对我说的那句‘这是我参加过的电影节中最混乱的电影节,不过我都已经习惯这种没人接站的方式了’,是谁说的来着?”周浩导演说:“是高文东嘛。”(巧合的是,正当我们聊此事时,张献民先生正好从电梯里出来,听见了我们的谈话,他问道:‘怎么,又有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说没有。把之前的谈话又重述了一遍。有次我把采访本遗失在影展放映场地的前台,被张献民先生拾得,说看见本子上我的发型一样的字体,记录着种种影展卡碟什么的刺儿,则大致能推断是我的本子了。他的幽默的犀利程度是我的标杆——题外话。)
在南京参加本届CIFF影展的毛晨雨经历过自己影片的放映过程后对我说:希望自己以后的所有影片都能在现象影院做第一次放映。与中山大树先生聊起此事,他则说,毛晨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做修改(在现象影院的大屏幕上能看到自己在剪辑台上看不见的错误)。我接话说:主要是毛晨雨的影片太容易走神,而且他的影片一旦走神就很难回到他的那个过于严密的深沉逻辑中来,所以对影片的放映环境的要求才相对苛刻些吧。但是赵大勇在经历过将自己16:9的片子放成4:3的格式后他说:展映的环节是一个电影节最根本的。
对于影展在文献资料、场地、播放影片格式、技术故障方面,CIFF影展主办方亦未在闭幕式上做一个说明?(特别是在薛鉴羌导演在闭幕感言中提到希望:下次不要卡碟。对此闭幕式主持人接话邀请组委会予以回应时,主办方并未对此做出回应。参考薛鉴羌帖:南京泡妞失败的七个理由)
说到薛鉴羌,那么两个影展的志愿者们可谓不得不提,两个影展的志愿者永远是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人,他们是影展的螺旋桨。而张献民先生和朱日坤先生两人则是两个影展各自的发动机和罗盘。那么他们个人的选择和思行方式对两个影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朱日坤先生对于展映环节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而张献民先生对于透明和公共性的建设也是很难视而不见的。
在面对影展的的某些不如意时,我们老师嘴上挂着那句“我们能做到现在已属不易”,正因为如此,我们是不是更要珍惜,而不仅仅还满足于那句‘至少你现在能在这里看,我们还能在这里放’。到现在是不是也应该加个定语——‘我们怎么才能更好的在这里看,更好的在这里放’?那些标榜着做给自己看的作品,是不是应该用个电视机去放就好,那样观众才能爱看不看吧。
或者说影展只是圈内的狂欢的,那么就请你口口相传去某个秘密基地或者重兵把守的监狱啥子地方去放放就好(可参考传销组织的方式),一旦有不知趣的不小心撞进来的观众就要棍棒驱之。而那些想着看一定要让自己舒坦,不愿意把自己锈掉的脑袋倒腾倒腾的的观众是不是应该在按摩、桑拿房去看看AV什么的就好,你就别浪费你宝贵的时间来这样的独立电影节吧。
对于一个电影节也许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去把一个展映环节和影展的公共性去分别抠出来加以孰重孰轻的区分,应该是互相勾搭、齐头并进(以独立影片为中心,两手都要硬)。也就是说既然你要展,那么你的性质天生就是公共的,不管你是民主还是专制、主流还是独立;既然你是在展影,那么电影就是你的根基,不然你就是个酒会而不是独立电影展。也即是展映环节的质量是影展质量的基础,否则你的公共性不仅华而不实,不然你的宣传做的越大那么负面的信息传播的越广远。
当然无论你独立影展的目的是要去扩展、探索独立影像的边缘,还是坚守独立的内核,那都是少不了你独立的判断的,无论如何都是要明确你的立场的。你是不可能只做呈现而没有态度的,那是敢做不敢当的推卸、懦弱。
或者说那你就干脆不要去做什么策划评选分单元了,只要投过来的你就放就得了。我们观众本身也要有一个主动地态度,而不是那边有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不然独立和专制就是同义词了。影展这个平台不能是架在观众和导演的肩膀上给人抬的,而是应该被人踩的。说到底导演、影展、观众这三方是相互依存的,需要相互包容、更需要相互鞭笞。
胡说回来,以上我只是于我个人的,对两个影展的了解来发发牢骚,自己把左右脸都奉上。最后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要是张献民、朱日坤先生因不可逆转的原因离开之,那么两个影展的命运在可预见范围内将会有如何的走向呢?他们需要他们的‘金氏子孙’么?影弟工作室(中国独立电影基金)和栗宪庭电影基金这两个机构又将如何?
CIFF2010和BiFF2010的比较
策划:影弟工作室(北京)、辟邪工作室(南京)
一个是公司行为,一个是个人捐助行为。
终选评委:韩东、吕乐(未出席)、胡昉、崔子恩、宁岱。
节目策划:张献民、董冰峰、曹恺、李振华
(‘1’为加映周浩的《龙哥》)+艺术家新影像展播10个+张元个展播映12个
(‘1’为加映白补旦《矿工速写》)
(数量)
剧情片竞赛单元10部;十佳纪录片展映单元10部;瑞士新电影单元18部;展映单元4部;艺术家新影像展单元作品10件;张元个展;
剧情长片单元8部;纪录长片单元8部;动画长片单元1部;动画短片单元24部;日本动画单元6部;实验单元6部;广角单元8部;特别关注单元:艾未未工作室的纪录片3部;比利时影片2部;
可看出两个影展相同的多元设置和国际视野。
不同的是:CIFF此次展映的瑞士单元是本次影展的着力点,而且从开幕片的选择和单元设置来看,可以体会出张献民先生对独立电影边缘的触摸的方式和底线,特别是制片方式的界定上。
而BiFF开幕片的选择和单元设置来看,对独立电影的界定则更多着力在形式方面。特别是在动画单元无论在数量还是影片产区上都可看出组委会的良苦用心。
评注:由此次可看出两个影展的选片标准是相似的:特别是剧情片的重合率达60%以上。
对此,我问过张献民先生,他说这再正常不过了,他举例说,像《木帮》这样的片子也没有入选云南的纪录片双年展这样一标榜人类学、社会学的电影节嘛,当《小李子》出来后,他们才有感叹说:我们怎么没有选《木帮》呢?(大意)。
在回北京火车上,我问及在栗宪庭电影基金会工作的中山大树先生,他透露第五届BiFF的评委王宏伟、应亮等一致不太喜欢《老驴头》(大意且权当八卦,请看客们自行了断)。
排片:剧情片竞赛单元、十佳纪录片展映单元每个影片均放映两场(瑞士短片合集也放映了两场),其他影片放映一场。
排片:所有影片只放映一场。
在笔者参加的CIFF开幕片《荡寇》在仙林实验剧场放映时用的投影设施是临时搭建的;
在鼓楼校区的420演播厅看过5部影片中:其中白天看的3部,因为窗帘不是全遮光布,影像因此整体偏灰(放映的工作人员在22日有加过一层厚布窗帘,但效果仍不明显),晚上看的2部,后台控制室的灯光有些过量,5场放映的过程中演播厅的通风系统会时不时运转,声音偏大,对影片的声效有影响。(八卦:在有人难以选择是看403的片子还是看420的片子,而咨询张献民先生该去看哪部时,他说去420吧——原因是420的椅子最舒服啊。);
在403学术报告厅我看过两部影片,这个放映场地特殊的是有左右两台投影仪同时放映,我的两个眼珠之间的距离会时不时的被拉伸。( 在403放映的《河流和我的父亲》(此片获得了评委会奖)的导演李珞,在我问道:用403的两块投影来播放你的片子,你有什么感受?他说:没有啊,我能参展已经是很好很好了,至于这些我觉得没什么,都可以的。)
405研修室我没有过观影经历。
关于BiFF2010的放映场地:
在笔者参加的BiFF的观影经历中:第五届BiFF的两个展映场馆都选在现象艺术中心,一个继续是以前的现象影院(据说是是根据专业影院建造的经济型影院),只是更换了以前旧的投影仪;把旧的投影仪放到了隔壁的地下室。地下室的放映平台是临时搭建的非梯形教室,座椅临时摆放的,窗户遮光良好,只是出入的门口的遮光因为观众的进出会有一定的影响,回音对声效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因为两个上下进出的楼梯都是铁皮的,所以影院内还是能听到稍许上下楼梯的脚步声(特别是高跟鞋)。
BiFF的四场讨论都是具体的,特别是第二场‘创作与学术’是因为一个网络转帖而起兴的。
BiFF的放映,据107cine说,有一次放映,文件中途出问题,一次放映,电源中途出问题。
本届BiFF影展的各类组织成员中是见不到有官方身份的人的,并且我经常能听到诸如:谁谁谁肯定是便衣、国宝之类的人又潜入进影展了。或者又有谁谁谁被请去喝茶了这样的一本正经的八卦了。那种影展随时都有可能被封停的威胁感一直都在背后荡漾。氛围紧张、刺激。
BiFF没有场刊。
一本《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画册、
一本《独立电影文献档案之一 热点:张元》、
一本《2010国际青年艺术电影高峰论坛》手册。
画册中除了各个单元、参展影片的资料介绍外,另有各界学人对上届影展的总结、评论、学术理论等文章用中英文发表出来。
一本《第五届北京独立电影展》的画册:画册内容包括参展影片资料、选片人的话、第八届中国纪录片纪录片交流周的海报等、
一张排片表、
一份栗宪庭电影学校资料。
BiFF的《第五届北京独立影展》画册中有增补一页资料。
评注:
对于文献,我个人也经常犯这样的错别字错误的,应该尽量避免。像我这样没人关注的小而假的记者的覆盖面还会蛮小。但是要是像我在影展期间听到参加过几届的志愿者说,每次CIFF的画册都能售罄。那么我觉得其覆盖面越大,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吧。
107CINE关于BiFF2010的问题提出
说明:以下文字主要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评论。
关于BiFF2010,除了打老虎及被老虎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还记住了什么?当放映、接待、现场组织这些电影节的基础工作做到一定水准后,公共性是否应该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电影节期间打人事件的表态和处理方式,显示组委会对于电影节的公共性的认知和重视是不够的;以所谓私人恩怨来切割打人事件和电影节的关系,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个人认为,其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小圈子的心态。
再想到当《我年轻时也打老虎》一定程度上成为今年BiFF电影节最受关注也是讨论最激烈的片子时,(据泥巴在南京的观察,该片在南京放映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状况),我的一点感触就是圈子心态其实存在大部分人当中。
如果电影节是将推动电影文化进步或者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目标的话,那么圈子心态是必须要去面对和反省的。问题关键在于,在一个被高度控制的社会中,独立电影/独立电影节的意义在哪里?是圈子的狂欢,内部的互相取暖,纯粹形式的电影艺术,还是指向公共领域?这种指向不仅是导演(作品)个人性的,更是基于电影节公共性的整体指向,可能是比单个导演更有力量的公共指向。这种公共指向更应该是当下的,而不仅是将来谈论的历史。艾未未的纪录片或许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
从公共性出发,观众是否就可以视为一种公共民意,而不仅仅是圈子的?或许电影节选片、宣传、处理突发事件、电影节单元设置、都有可以重新思考的空间。
另外,我挺想知道BiFF将《寒假》定为开幕影片的想法是什么,希望组委会可以说说。
最后,要提一句,貌似自从北京独立电影论坛更名为北京独立电影展后,今年的北京独立电影展第一次举办了几场论坛讨论:)
现象网独家稿件,欢迎分享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泥巴
责编:107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