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转帖]刘若英来北京电影学院谈表演

2005-01-02 16:11:05   来自: zy69
  朴实无华刘若英  素面朝天刘若英
  文/姜宝龙
  《半生缘》拯救了我——刘若英
  2005年1月6日至18日刘若英现身北京首都剧院,一幕《半生缘》的舞台剧将如荼如火的上演,再次展示了她的多才多艺。同时还有大陆著名舞台剧演员廖凡和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
  多媒体音乐话剧《半生缘》由台湾著名导演林奕华、胡恩威执导。
  《半生缘》已经在中国香港和台北做过了巡演,观众反响极其热烈。刘若英对这部舞台剧充满了深情。她说两年前就对演艺生涯有了很多倦怠感,是《半生缘》拯救了自己。让她知道表演原来还可以这样有热情。
   刘若英对《半生缘》的演出既恐惧又期待,因为每次演出都像是丢了半条命。这次演出10场真是‘生不如死’啊。不过,为演出把命丢在舞台上是最幸福的。”坐在身边的导演林奕华插言:“她有很多条命。”不过,刘若英表演投入是出了名的,
  《半生缘》里她有一段20分钟的独白,每次说台词,演员们都会和她一起屏息,结果她还没哭,身边的演员都哭得稀里哗啦的了。
  在《半生缘》中,刘若英扮演的顾曼桢和张艾嘉的旁白相得益彰。可惜张艾嘉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前来。说起张艾嘉,刘若英更喜欢把张导演叫张姐。
  她和张艾嘉的合作有11年了,从1994年的《少女小鱼》开始,她们之间一直都很默契。言谈里刘若英对张艾嘉一片仰慕和尊敬之情流露出来。虽然张艾嘉本人没有来北京,但她的声音让我感到很安全。说罢,刘若英还不忘调侃一下张艾嘉,我倒真不希望张姐来看演出,要让她遗憾一辈子。
   在北京宣传了《天下无贼》后,刘若英又以舞台剧献给全国的观众。在她忙里偷闲的时候,被擒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给年轻的电影人上了幽默风趣的一课。
   刘若英从来没有学过电影表演,因此见到大厅里一双双盯住她不放的眼睛,刘若英还是很紧张。但她敏锐的思路和文雅的谈吐胜过真正的老师。
   刘若英:学校是根基,学习表演很痛苦,我不会和别人去沟通,其实表演就是生活。你要去热爱生活。那些忧郁症的想自杀,他们也是热爱生活,创作和表演一样,接近角色。让角色揣摩自己和自己像的地方。我经常用自己的录音机录自己的声音,早晨和狗说话是白吃,中午和男朋友说话是撒娇,晚上和爸爸说话就不会这样。
   我在演《色女郎》,《似水年华》里面的角色真的都是我自己,我想想也有神经质的和悲伤的时候,中间千万想不能放弃。
   拍摄电影和舞台剧不一样,拍戏开始就先拍结束的部分,再拍摄中间吵架,完全打乱了顺序。但是电影的中心思想却不能颠覆,不可以动摇,我第一次看剧本的感觉最重要。
  《人间四月天》我演1就像想到张右英,看剧本什么东西是在乎的,每个剧本由他的方向和优点,永远把敏锐度扩大,不要放弃。比如我以前来电影学院,感觉很冷,要穿着雪衣。现在的感觉很温暖,我会很注意这里的灯光和气味的变化,都很用心的去感觉。千万不能忽略熟悉的东西,谈过恋爱就知道恋爱的滋味,水是水,但是渴了就不再是水了。人与人之间就是个身份的互换,身份是个角色而已。
   我现在能打破18岁,就升华了。我在演的《半生缘》就是升华了。表演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表演就是生活,其实在学校里就是认识更多的人,来讨论表演的目的,学习机械也需要讨论,凝聚很多的力量来研究。我在拍戏现场,经常能看到演员的同学来现场探班,他们的感情特别好。不管说这些同学是否能火和大红大紫,以前有过感情,好过就知足了。
   林奕华:你是从94年主演电影《少女小鱼》开始,10年当中,电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演给你最开窍的是哪位导演?
   我拍戏有3个阶段,《美丽与哀愁》的导演陈国富,他的理论很深刻,我不懂就是装懂,陈国富导演说,看看我脸就有三个问号,两个眼睛是小问号,整张脸是大问号。拍摄近景,表示专注不能眨眼睛,但是我经常很害羞,看着镜头就结巴,脸红,演戏就是说慌。回到家里我照着镜子训练眼睛不眨。周星驰、金凯瑞训练很有速,他们确实很厉害。
   我现在喜欢挑眉眼,表示专注,不眨眼,你们看看。
  第二个阶段:张艾嘉导演,完全是了解我的人,她把戏份更生活化了。有一场戏,我是个来上海想得到绿卡嫁到意大利的女人,我的老公有外遇,但是老公告诉我人要为了自己活着。张姐给我说戏,说我假如做了很多年的唱片总是不能出版,能不伤心吗。张姐说了我就哭,我傻的时候是不出眼泪,想想看,一个人三年不出唱片,每个演员,都有助理,而我是无名小卒,《少女小鱼》小鱼一个人去了纽约,我都是从角色出发,失恋,不停地失恋,不停地哭。
  在表演理论上这叫情绪记忆。
   我第一次来北京拍戏演工女,我的男朋友,发派到新疆去,一个女副导演给我说戏。几遍过后我还是不明白,我感觉她很夸张。后来斯琴高娃大姐说要沟通,你要去和导演沟通。我现在觉得有些戏可以不哭,可以拍别的动作来替代,演戏越来越让我自己发现,表现悲伤有很多可能性。
  拍摄《征婚启事》的时候没有剧本,全是即兴表演,我问导演来征婚的男人都是谁,他说谁丑是谁。他们都是真正的求婚人。我们把广告刊登在报纸上:女,23岁,牙医……结果三天之内来了100多个,他们都是真的人生背景,我第一次都傻了,而我是假的,他们都是真的,看电影后我浑身都起鸡皮疙瘩,我惊讶,我调情打量对方的时候我是个讨厌的女人。
   我不能剪头发,我有些胖。我不爱照镜子,不知道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应该表演的是什么,和心理完全不一样。
   第三阶段:有人要我去演传记人物,我感觉很恐怖,我受半年的苦,演别人一辈子的苦,黄磊演的徐志摩,我一看是徐志摩来了,其实生活中他是老师,而不是徐志摩。我觉得每个时代的人都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而不是人。
  二,三十年代的人研究文法,我要去看时代的电影,了解旗袍,我演不了传记。
  第四是舞台剧,我最近一,二年不快乐。一个人自己努力演戏还不够,得让朋友帮助,每个部门都有特色,比如说我的丝袜破了,虽然看不见,又不是特写,但是我想去要双好的穿着。这都是些和表演无关的事情,高跟鞋浪费了我80%的时间,比如在上海拍摄电梯一场戏,我是坐在铁笼子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不会令表演糟糕。
  《半生缘》挽救了我对戏剧的开心,一气呵成的感觉恨爽,都能听到观众的呼吸和律动。对我们专注是挑战,原来舞台剧也可以这样演啊!北京演员爱讨论,我每次都去睡觉了,这对女演员很重要。讨论多了无感觉,我没有可演的,我喜欢我的男演员见到我永远都是初恋。人常常无聊不是好演员,演员有灵敏度,我在想。舞台剧是忘我的境界,电影不可以。
   导演说我在舞台上,哪里无光就往哪里走,经常走到暗区了,我永远演不了美女,在《天下无贼》里,我每次躺下都要收下巴,刘德华都是美,我的动作就不美丽。我和刘德华学到了很多东西,人家刘德华走路都有天皇的感觉,连打电话都是给手机做广告。这是时间久了成习惯,是自在不是做作。
   这个月我很淑女,就喜欢穿裙子,穿衣服很重要,上身配个红衣。下面穿个红色袜子,抖抖脚自己也很爽。
  表演和生活一样,导演找我演《慈禧太后》,我的经纪人说,不要再演了,你和慈禧的生活习惯太像了。还要演吗!
   你什么时候做导演?
   刘若英:我在拍《人间四月天》的时候,都是把自己交给导演,我认为导演可以帮助我,给我很大的灵感。
   当我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我有自己的角色和独白,我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是否把灯光弄暗些更合适人物的要求。演员是自觉和他觉,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受别人。导演不是 “人”做的,在剧组成员都走了,所有的人都骂导演,而且做导演要懂很多的事情,对女人美丽而言,我还是不做损伤的东西好,我没有张艾嘉那么有魅力。
  你会不会演不美丽的角色?
  刘若英:我不害怕,导演拿着我的照片给投资人看,他说从西门町走过,要有100多个这样的,张艾嘉找我就是因为我的普通,导演说这么悲惨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美女身上。我建议那些学习表演的学生去见导演的时候,越是白纸越好,不要化妆,化妆就是给导演定型了。朴实的演员会给导演很多的想象的可能。我喜欢穿着白色的裙子和衬衫去见导演,这样不像是被修饰过的。
   女人应该在三个男人面前不该保留:老公和妇产医生,制作人。
   一定要掏出自己,别人才会帮助你,导演在猜想的时候观众也在猜想。自己不要做完了,我离导演的路还很长久。
  《天下无贼》是商业还是艺术,都不明显。我想做的商业一些,冯小刚想往艺术靠近。我们转了180度后来了大碰撞,我想这是我的转型期。《天下无贼》的电影里很多我偷东西的镜头都删掉了,我很清楚我的位置,所有的戏跟着葛优走,我很想和葛老师演一对情侣。
   你对傻根的印象?
  刘若英:有场戏刘德华走后傻根和我在看着东西,我想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角色,母狼变成羊,是因为不要抢戏,做好自己的角色,最后让女人怀孕,跪在菩萨面前我觉得更母性。前后妆扮不一样的勾引,傅彪的老婆在不行,后来的妆扮没有。最后吃烤鸭,再配上音乐感觉很动人。当时拍摄吃烤鸭的时候,都是厚厚的油腻,吃起来很恶心,不仅要吃下去,还要想像刘德华死去了和肚子里面的孩子。如果想得太多了反而不能感人,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
  我喜欢一股气的力量。
   做演员要看剧本,角色好我才去多拍摄。演员和观众分享的东西很重要,不要当成儿戏。要尊重,要娱乐自己才能娱乐别人。
   我演不好戏的时候就说自己是歌手,唱不好歌的时候就说是演员。《下楼去谈恋爱》。有些情节不是真的,也可能在一个破烂的店里写的,后来变成了美丽的漂亮的花店,写书就是有乐趣。和电影都是创作。
   新演员的冲击力很大,我在拍摄《双瞳》的时候,越演自己的东西越少,傻根就是傻根,脸很白,只是化妆后变得黑了。他有句台词是“狼不害我,人还害我吗?”他第一次很好,让我震惊很大,后来第二遍就结巴,紧张,他很单纯,导演很会使用他,我每次认真地把他当成弟弟,我们是姐弟相称。
  《少女小鱼》里的惚宗华,和傻根的纯洁提醒了我,都是角色的关系。
   感人的东西都是好的,不会分商业还是艺术。我去非洲的时候,看到很贫穷的小孩,其中有对母子,他们的手都被砍掉了,我问他们的愿望是什么,母亲说,他们的手都没有了和儿子不能拥抱,还有什么愿望啊。
   我希望我演戏会更红。
   要在这里存活,做这个行业要商业化,传播给大众。
  要做痛苦的宣传。
  舞台剧照明醒来演。
   林弈华:划分商业和艺术,大部分都追求流行。注意力放在普及上,我们做的《半生缘》观众都有期待,想象是穿着旗袍,是悠悠的话剧。但是刘若英没有穿旗袍,服装是她在香港买的衣服,这个戏没有年代,我们不喜欢重复。
   刘若英的《下楼去谈恋爱》里有句话:40岁的时候装点她的不是什么而是升华的生活态度。
   在我拍摄《美丽与哀愁》的时候,摄影师杜可风说我脸上的豆豆,证明一个演员是不专业的。演员的身体要对观众负责,后来我大腿后面有胎记我也没有盖起来,我说这是自然,导演后来不满意。关键要看自然的定义在哪里。
  我相信40岁不是会不会好看,而是魅力。相信年轻的刘若英以她质朴的心态会换来属于她的美好明天!
  

2005-01-03 13:37:08  然然 (上海徐汇)

  可惜,这个时候我不在北京!!!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rEAaAPSGmuro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