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徐江:《功夫》面前,谁在留恋无厘头?

2004-12-29 01:58:24   来自: MECA (北京)
  《功夫》继《天下无贼》热卖的事实无疑,但现在不知最后能赚多少。《天下无贼》的投资是三千万人民币,内地票房已直抵九千万,这还不算片中打包广告的进项。《功夫》的投资则是一千七百万美金左右,估计是《天下无贼》的四-五倍。两者相较,冯小刚非常自信地提到一个性价比,这是有内在深意的。而《功夫》的投资方也聪明,宣称票房目标是指向比《天下无贼》更高的《十面埋伏》(投资当然也比“无贼”更高),避开了纯盈利的算法。
  不过电影除了赢利,毕竟还有它艺术性价值评估的一面,即便是“贺岁片”。《天下无贼》不是比冯小刚的其它片子更靠近“科班电影”了吗?虽然冯现在还在为故事的可信性“不情不愿”,但这种“冯式风格”上的进步大家还是看到了。哪怕导演“不愿意”,哪怕有的老观众还在留恋冯导的“纯贫”年代。
  《功夫》所面临的这类“老观众的怀念”,怕是比《天下无贼》更厉害。因为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观众都已知道周星驰“是一个演员”。可他现在却成了一个导演,而且是一个有着可以灭掉昆丁·塔伦蒂诺、沃卓夫斯基兄弟架式的大导演!你本来视为平起平坐的一个同类,现在忽然站起来了,这时你才发现人家一直是蹲着跟你说话的,他其实是个巨人!这种错位,恐怕谁会都有点不适应。再说直接一点:一贯被小市民(“小资”是媚雅的小市民)用来寄托小人物悲欢离合、苦尽甘来理想的周星驰,今天对武侠片的兴趣,显然已经大大超过了延续自己这种“无厘头美学”的兴趣,部分老观众有失重的感觉,这是必然的。可如果周星驰继续他那零敲碎打式的解构,所有老观众就会觉得满意吗,周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高居市场的最高层吗?这也都是未知的答案。
  在我看来,一部《功夫》对于周星驰的意义,就像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之于姜文,大师诞生的风雷声已隐约可闻。还有就是,周星驰用牺牲小部分市民趣味的努力,换来了华语片在想象力以及制作高科技特技上的不落伍,这种“置换”对民族电影的意义,越到未来,我们越能看得出来。我还有一个猜测:《功夫》的出现,说不定会导致《无极》后期制作的延长。因为对于和张艺谋一样有着文艺片、票房片通吃愿望的陈凯歌而言,周星驰的蚕蛹化碟,意味他在市场上,又凭空多了一位重量级对手。
  多年前,内地没见过市面的傻大学生、傻知识分子,对《大话西游》的追捧吓坏了一个叫周星驰的艺人。“大师”的称呼逼得他笑容越来越少,还开始瞎较劲——跟自己,跟朋友,也跟观众。所幸此人天赋奇佳,结果几年后,他开始变得有点像真大师了。这一下,又吓坏了当初的那些跟屁虫。
  就是这样。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ZokllxCGMG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