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原创]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4-12-28 10:01:45   来自: 老了 (路上)
  [watermark]
   《功夫》上映前,和一个朋友聊起周星驰,我说:“周星驰这个名字是可以进文化史的。”这话听起来仿佛信口开河,但我深深以为,比起王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一代人的语言、行为方式的影响,周星驰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已经深深渗入到了新一代人的骨头缝里。
   看周星驰的电影是种享受,《功夫》一如既往的把这种享受延续下来。在此声明一下,我所认为的“延续”和《大话西游》无关,那些只对《大话西游》发烧的所谓“星迷”根本就是趋炎附势。《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跟随王家卫多年,《大话西游》只是一个以王家卫风格为主并搀杂周星驰风格的一个怪胎而已。《大话西游》当初在电影院上映时,连周星驰的铁杆影迷都大失所望。几年后,《大话西游》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然后突然走红。也许,对于周星驰来说,在内地以这种方式成为主流实在过于侥幸,否则,他在包括很多接受能力很强并以精英自居的年轻人面前,都只是一个跳梁小丑。就像《功夫》中的周星驰扮演的角色是“天生的武学奇才”,但也是侥幸打通了脉道,才成为“绝世高手”。
   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勇夺香港票房冠军的时候,我在内地的一本“权威”电影杂志上看到,通过观众评选,《唐伯虎点秋香》是当年最劣影片。当时我觉得实在不可思议,为了看这部电影,我是逃学去电影院的,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电影,可谓超强生猛,怎么会受到如此多的唾弃呢?包括两年后,我上大学,在系里的学生会负责每周的电影放映,同们学大部分都是学过影视评论的,老师要求要多放经典影片:“以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主。”有一次我斗胆放了《破坏之王》,结果不到二十分钟就一片嘘声,狂喊着:“换一个!”的众学子,就如同在通宵录像厅吆喝着换黄片的民工,完全把我震慑了,那一刻,我几乎为我们学的知识感到骄傲,并为自己的无知浅薄深感羞愧。按照《功夫》这部电影里的内容来说,周星驰那时候的武功根本压不了火云邪神,连琴魔兄弟都对付不了。
   再往最早说,周星驰还是个跑龙套的,还在83版《射雕》上演过宋兵乙,我们可以猜测他那时候在片场的样子:一个小混混,热爱表演却没有机会,刻苦努力却不被赏识,为了一个盒饭而累死累活。在《功夫》中也可以看到他当年的影子,连耕田的大婶都能把他一拳打喷血。其实那时候他已经会如来神掌了,只是没有侥幸打通脉道的机会。
   真正能体现周星驰风格的电影应该是从他参与导演的《国产凌凌柒》开始,一直到《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再到《功夫》。《功夫》则把周星驰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我不想用“无厘头”这个牵强附会的词去不负责任地概括周星驰电影风格,要说真有所谓风格的话:荒诞、幽默、深沉,这些几乎都接近极致;并且几部电影的情节都在讲和梦想有关的事。可见周星驰是一个有梦想情结的人,梦想在他奋斗的道路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功夫》则实现了他对电影的大部分梦想:集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向他的偶像李小龙致敬、向爱情致敬、向梦想致敬。
   为了向周星驰致敬,我用《国产凌凌柒》的一句台词模式来赞美《功夫》:表面上看,它是部喜剧片,其实,它是部功夫片;表面上看,它是部功夫片,其实,它是部自传;如果你仅仅以为它是自传就大错特错了,那也只是它表面的假象,其实《功夫》是一个寓言:一个关于周星驰的寓言,一个由周星驰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讲述的人生寓言。
   人生,正如《功夫》那样,悲喜无常,胜负难料。手拿一叠武功秘笈在街上骗小孩的乞丐说不定真会如来神掌。据我观察,《功夫》中那个乞丐确实功夫了得,因为,客串乞丐的演员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术指导——袁和平。[/watermark]
  

2005-01-07 19:16:02  小树

  我怎么就不太喜欢这一类的电影,感觉太空,太形式了
  喜剧电影,冯小刚那种有内容的更合我胃口。
  

2005-01-07 19:58:31  renxing (江苏)

  我认为夸张的形式比空洞的内容更能吸引眼球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nGpIzyDPdg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