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转帖]《牛皮》:老猪能否把这个找来放放?
2004-12-12 16:25:20 来自:
zy69
★《牛皮》故事 <原载南方周末>
作者: cinekino
刘佳茵的《牛皮》是一部极端的电影。这部110分钟长的DV作品全部在她自己家里拍成,两间狭窄昏暗的小屋,没有外景;全部演职人员就是她和父母,但影片拍摄却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她自己不光导,还得演,此外摄影、灯光、录音、场记等等,一手包办。这是她的长片处女作,她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学位在读生。
《牛皮》的影像非常写实,但她坚称这是一部故事片:“有人问我:它看起来非常真实,是怎么拍的?我很无情地告诉他,都是事先计划好的,我怎样的时候我爸又怎样……有随机成分,但很少。”影片大部分在今年5月间拍摄,但很少有人知道刘佳茵在拍片子,因为拍摄时间只能在深夜。“我从学校回来,妈妈从工厂下班,爸爸从店里回来,这已经很晚了。坐下来可能吃饭也可能不吃饭,然后谈今天要拍哪场戏,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讲整场戏、讲对话、走动,排练几遍;之后我要开始做摄影的工作。机位比较费劲,因为是在一个可能比一般人家里都要狭窄的地方。调白、灯、录音、话筒杆……然后一遍遍拍。从一两点拍到三点甚至五点,然后六七点就要起。”讲述这一切时,刘佳茵表情里并没有一点喟叹。
长镜头非常多,几乎全部固定机位、局部镜头,人的动作和身体极少被完整纳入画面,看罢影片你也并不能推测出房屋的大致格局。片名出现前的一个镜头令许多看过的人记忆深刻:在将近5分钟的时间里,画面上只有桌面和一台打印机;画外对白是父亲在指挥女儿在电脑上排版:“字体大点儿,再大点儿,横排,竖排,小一点儿,间距再大……”漫长而几近 嗦,女儿也几乎不耐烦了。终于,打印机吱嘎着吐出红色的纸来,是中英文的店招:“全场五折”。
《牛皮》在电影学院放映给很多老师看,反应多是“非常好”和“完全否定”两个极端,少有中立。有人不想看,要快进;或是出去抽完烟,回来一看居然还没完。刘佳茵对自己的方式却十分坚持:“像那一场就是事先设计好的,肯定要提几点,情绪上肯定要有变化,然后我要急,他更要急。他抠得那么细,大家觉得:这打出来得是什么东西啊?所有人都等着,然后,‘全场五折’———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切都要折半,你的利润本来很少还要折半,你要给工人同样的工钱。就是这样一个很自残的事,我爸打这么凄惨的一个东西,还要抠很细……很多人看这场戏会有很深的印象但不见得真能体会。”
《牛皮》还遭遇了许多疑问,刘佳茵自己就列举了一堆:“比如有人觉得:你怎么能全部都在屋里拍呢?你怎么能自己演呢?你怎么能不用录音师呢?你怎么能没有钱就拍呢?你怎么能家里都这样了,你还想学电影呢?这就是众人的态度啊,但如果我用这样的态度衡量自己的话,我现在指不定干嘛呢。我可能在一中学教书呢。事实上众人概念中的这些都是扯淡。”她愈发激动起来,“它跟你真正要做的事、跟电影和生活没有关系,都是扯淡。难和容易,取决于在你的脑子里什么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那我告诉你,这个在我脑子里就是,很多别的就不是。”
刘佳茵对电影有着少见的坚定与执著,她从初中开始阅读相当专业的电影书籍,高一时就明确了要考电影学院;她的成绩很好,作为文科生,数学高考成绩是102分。1999年导演系本科没有招生,于是她考了文学系,但专业对她并不存在限制:“电影不拍还能怎么样呢?一定要拍。”她没算过拍《牛皮》花了多少钱,也从没考虑之后拿它怎么办,她眼里的拍电影,还真就只是“拍”。“钱什么的,跟电影都没关系,只跟你的生活有关系———是不是想过得比原来好一点,是不是想改变你的生活的问题。我觉得维持或改变自己生活的渠道有很多,这样拍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方式。只要我在干这件事,我对自己干的很满意,后面的问题自己就会解决。”
她似乎也不为电影遭受的争论烦恼:“改变不改变、相信不相信,不止在艺术,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听到这些争论之后怎么办,这是最后的问题。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么多年跟电影发生的关系,我的观念已经是这样了,我很相信我自己。”
10月底,刘佳茵得到通知:《牛皮》被选入下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新电影论坛”单元。
论及前途,刘佳茵说:“我留恋学院,在学院5年多,很贴。我在干一个喜欢电影的人应该干的事,就是没有私心杂念地去拍。”
★《牛皮》故事
《牛皮》的故事正是刘佳茵自己家庭的经历。片中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皮艺店,母亲则在工厂负责皮包的设计和制作,他们对这门生意倾注了极大的感情和心力,却仍是经营惨淡,债主会不期而至。父亲决定以全店皮具五折的方式促销,起初似乎还挺有效,慢慢地作用却不再明显。母亲开始责怪父亲的经营方式和能力,平时在别处总是有一套套道理的父亲,此时却无言以对,懊恼地抽自己的嘴巴。家里家外的波折低落总是会过去,父亲和母亲还是满心祈愿:从明天,也许就能慢慢好起来吧。平淡甚至细碎的生活细节缓缓铺展:父亲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女儿长高,母女为店里收成不错的一天鼓掌欢呼,狭窄的过道里女儿为新的皮包充当模特……生活似乎总是艰难局促,而三个人的家庭里,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却在这个过程里捉紧人们的呼吸。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12-13 01:25:42
老猪
(暫住中國)
这种做法挺有意思的。
2004-12-13 22:23:50
阿德的故事
(北京海淀)
好像以前看过她拍的<火车>!
2004-12-15 23:36:04
刘兵
在北影听课的时候见过一次,感觉人不错,有一些我们通常所缺乏的非常本质的东西。但片子没看过,不好说什么。不过想法肯定是应该可以成立的,就是不知道细节的处理如何。
2004-12-16 05:36:02
qq0117
(天津河西)
在南方周末看到了
有人骂有人夸的
好像没什么中间意见
看起来是个镜头挺出格的片子
2005-01-18 20:08:51
米共
狙见过刘伽茵吗?我看过她的《火车》和两个剧本,很喜欢她的风格,很想多了解一些她的情况。老猪能否把《牛皮》找来放放? 我也好想看啊
2005-01-18 21:30:18
老猪
(暫住中國)
现在放映没有很合适的地方。很多破事很破坏看电影的心情。
有好建议都提提。
2005-01-18 21:37:50
刘兵
就是在北影蹭课的时候见过她给同学放电影,放的是《罗塞塔》,然后她又分析了一下,感觉是挺艺术的一个人,而且不装。别的了解我还没有你多:)
2005-01-18 21:47:53
安德顿
(辽宁)
感觉应该是很会运用悬念,否则这么枯燥的题材谁能从头坚持到尾而且还看的很带劲。
2005-01-26 01:21:00
frombfa
(北京)
刘伽茵是谁? 文学系的那个小孩儿?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KZruntETgklrVKr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作者: cinekino
刘佳茵的《牛皮》是一部极端的电影。这部110分钟长的DV作品全部在她自己家里拍成,两间狭窄昏暗的小屋,没有外景;全部演职人员就是她和父母,但影片拍摄却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她自己不光导,还得演,此外摄影、灯光、录音、场记等等,一手包办。这是她的长片处女作,她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学位在读生。
《牛皮》的影像非常写实,但她坚称这是一部故事片:“有人问我:它看起来非常真实,是怎么拍的?我很无情地告诉他,都是事先计划好的,我怎样的时候我爸又怎样……有随机成分,但很少。”影片大部分在今年5月间拍摄,但很少有人知道刘佳茵在拍片子,因为拍摄时间只能在深夜。“我从学校回来,妈妈从工厂下班,爸爸从店里回来,这已经很晚了。坐下来可能吃饭也可能不吃饭,然后谈今天要拍哪场戏,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讲整场戏、讲对话、走动,排练几遍;之后我要开始做摄影的工作。机位比较费劲,因为是在一个可能比一般人家里都要狭窄的地方。调白、灯、录音、话筒杆……然后一遍遍拍。从一两点拍到三点甚至五点,然后六七点就要起。”讲述这一切时,刘佳茵表情里并没有一点喟叹。
长镜头非常多,几乎全部固定机位、局部镜头,人的动作和身体极少被完整纳入画面,看罢影片你也并不能推测出房屋的大致格局。片名出现前的一个镜头令许多看过的人记忆深刻:在将近5分钟的时间里,画面上只有桌面和一台打印机;画外对白是父亲在指挥女儿在电脑上排版:“字体大点儿,再大点儿,横排,竖排,小一点儿,间距再大……”漫长而几近 嗦,女儿也几乎不耐烦了。终于,打印机吱嘎着吐出红色的纸来,是中英文的店招:“全场五折”。
《牛皮》在电影学院放映给很多老师看,反应多是“非常好”和“完全否定”两个极端,少有中立。有人不想看,要快进;或是出去抽完烟,回来一看居然还没完。刘佳茵对自己的方式却十分坚持:“像那一场就是事先设计好的,肯定要提几点,情绪上肯定要有变化,然后我要急,他更要急。他抠得那么细,大家觉得:这打出来得是什么东西啊?所有人都等着,然后,‘全场五折’———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切都要折半,你的利润本来很少还要折半,你要给工人同样的工钱。就是这样一个很自残的事,我爸打这么凄惨的一个东西,还要抠很细……很多人看这场戏会有很深的印象但不见得真能体会。”
《牛皮》还遭遇了许多疑问,刘佳茵自己就列举了一堆:“比如有人觉得:你怎么能全部都在屋里拍呢?你怎么能自己演呢?你怎么能不用录音师呢?你怎么能没有钱就拍呢?你怎么能家里都这样了,你还想学电影呢?这就是众人的态度啊,但如果我用这样的态度衡量自己的话,我现在指不定干嘛呢。我可能在一中学教书呢。事实上众人概念中的这些都是扯淡。”她愈发激动起来,“它跟你真正要做的事、跟电影和生活没有关系,都是扯淡。难和容易,取决于在你的脑子里什么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那我告诉你,这个在我脑子里就是,很多别的就不是。”
刘佳茵对电影有着少见的坚定与执著,她从初中开始阅读相当专业的电影书籍,高一时就明确了要考电影学院;她的成绩很好,作为文科生,数学高考成绩是102分。1999年导演系本科没有招生,于是她考了文学系,但专业对她并不存在限制:“电影不拍还能怎么样呢?一定要拍。”她没算过拍《牛皮》花了多少钱,也从没考虑之后拿它怎么办,她眼里的拍电影,还真就只是“拍”。“钱什么的,跟电影都没关系,只跟你的生活有关系———是不是想过得比原来好一点,是不是想改变你的生活的问题。我觉得维持或改变自己生活的渠道有很多,这样拍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方式。只要我在干这件事,我对自己干的很满意,后面的问题自己就会解决。”
她似乎也不为电影遭受的争论烦恼:“改变不改变、相信不相信,不止在艺术,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听到这些争论之后怎么办,这是最后的问题。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么多年跟电影发生的关系,我的观念已经是这样了,我很相信我自己。”
10月底,刘佳茵得到通知:《牛皮》被选入下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新电影论坛”单元。
论及前途,刘佳茵说:“我留恋学院,在学院5年多,很贴。我在干一个喜欢电影的人应该干的事,就是没有私心杂念地去拍。”
★《牛皮》故事
《牛皮》的故事正是刘佳茵自己家庭的经历。片中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皮艺店,母亲则在工厂负责皮包的设计和制作,他们对这门生意倾注了极大的感情和心力,却仍是经营惨淡,债主会不期而至。父亲决定以全店皮具五折的方式促销,起初似乎还挺有效,慢慢地作用却不再明显。母亲开始责怪父亲的经营方式和能力,平时在别处总是有一套套道理的父亲,此时却无言以对,懊恼地抽自己的嘴巴。家里家外的波折低落总是会过去,父亲和母亲还是满心祈愿:从明天,也许就能慢慢好起来吧。平淡甚至细碎的生活细节缓缓铺展:父亲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女儿长高,母女为店里收成不错的一天鼓掌欢呼,狭窄的过道里女儿为新的皮包充当模特……生活似乎总是艰难局促,而三个人的家庭里,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却在这个过程里捉紧人们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