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徐若涛温哥华电影节纪事——答案

2010-10-14 13:24:34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报道)编者按:徐若涛作品《反刍》参加刚结束的温哥华电影节的龙虎单元竞赛,获得了“提名奖”。此次获得龙虎大奖的是日本影片《早安,世界》。这篇电影节纪事是从徐若涛导演的博客中转载过来的。
  
  
  
  
  答案
  
  
  “世界不是一个问题成堆的天地,而是一个充满答案的天地,都是自动的答案,况且还常常充满了诗意,这是一个所有可能的问题都提前准备好了答案的世界。”这是波德里亚所说的答案。
  

               小五,阿历克斯,徐若涛,汤尼
  
  我们每天被各种问题侵扰,所谓庸人自扰之,不管类似的问题如何重演,还是难以克服类似的毛病,在忧虑、在彷徨、在期待。其实问题都很简单,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是草芥、狗屎,那么烦恼就会离你远去。刚到温哥华的时候,不爽的感觉萦绕着我,周身起腻,道理很简单就是我太在意这个电影节的这个奖项了。
  
  到温哥华的第一天我们先去电影院看郝杰的《光棍儿》,这部说张家口方言的电影粗旷又激动,影院里笑声连连。在被拐卖的女孩给她四川老家写信的段落,我前面高大的白人小伙在偷偷擦眼泪。这就是电影的力量,我们境遇不同,但是我们能够相互感动。
  
  10月6日在温哥华电影节的主题剧院放映《反刍》的时候,我坐在黑暗的后排,对面的银幕带给我无以伦比的绝望,只是想推门一走了之。好在这个年纪的意志力上好,看在同来的小五,影展顾问老汤尼,选片人谢枫、麦克等人的面子,最后硬撑着站在台上,说出来自己的真实感受。
  
  出乎意料的是观众反映很热烈,几个影评人纷纷前来致意。其中的一个澳大利亚的影评人笑着说你:“不必在意这部影片的瑕疵,我看懂了你在电影中隐藏的政治笑话。”我想他可能就是那个合着影片插曲一起唱法语的《国际歌》的那个人。他说1968年他在北京,在饭店里还被红卫兵打了一顿。
  
  美国的大卫·鲍威尔(David Bordwell)和我说这是他在这次影展上看到的最好的电影,并说将在他的博客专门写下。呵呵,我所有紧张的神经就此放松了。
  
  
  
  
  二则新闻
  
  
  10月7日是颁奖礼,先同艾利克斯、谢枫、贾樟柯去吃兰州拉面,这几天的饮食偏甜,兰州拉面很对胃口,几个中国人很关心即将出台的诺贝尔。
  
  《反刍》仅仅获得了提名奖,适当的翻译是:“特别表扬奖”其实我觉得失望,但这就是答案。
  
  1:由徐若涛导演的中国电影《反刍》7日获得了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单元两个特别提名奖。龙虎奖旨在发现东亚年轻导演。日本影片《早安,世界》获得大奖。
  
  本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单元共展映43部东亚电影,其中包括10部中国大陆影片。曾凭借《小武》获得1998年龙虎奖的中国导演贾樟柯担任此次龙虎奖评委。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负责人艾伦·弗雷尼表示,电影节和青年电影人之间的支持是相互的,他称赞亚洲电影人为观众奉献了多样化的电影。
  
  新华社记者马丹,报道员王岩、艾伦·坎贝尔加拿大温哥华报道。
  
  
  
  闭幕式上很多黄皮肤的记者冒出来,话筒和闪光灯吊足了虚荣心的胃口。新华社的记者让我觉得亲切,尽管我很提防不敢乱说。02年我在新华社的某个报纸做编辑的时候,她就在我的楼上“英语1翻译室”,可谓是邻居,并不认识。现在她是住温哥华分社记者,我成了被采访对象。
  
  
  2:徐若涛《反刍》受评委高度赞扬
  
  今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八部入围电影,《反刍》是唯一的中国片,虽未获得首奖,但在颁奖礼上,三位评审特别提出并赞扬导演徐若涛的电影叙事手法,叙述历史上的政治运动和人民的关系,籍此也了解当代的文化和艺术。。。。。。
  
  徐若涛及演员小五亲自从北京飞到温哥华参加6日晚上《反刍》的首映和7日的颁奖礼。
  
  《反刍》以双时间轴叙事,一以剧中人的成长时间前进,另一则违反历史现象的历史时间。活在当代的人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时间轴共存,产生一种“徐若涛式”的荒谬感。
  
  10月6日晚在温哥华电影节主体剧院首映,完场后反应热烈,许多影评人趋前致意,讨论文化大革命的电影时空背景。第一次在剧院正式看到自己的处女作,徐若涛表示坐立难安:“陌生的难以看下去,途中需要以意志力克制自己不走人。”
  
  《世界日报》吕惠萍温哥华报道
  
  
  
  在温哥华和这个台湾记者聊的最好,彼此的状态都不错。我不喜欢在这碰到的几个香港记者,话题绕来绕去离不开娱乐片,娱乐片显然和我没有关系,他们也觉得浪费时间匆匆了事。
  
  
  
  
  J·P先生
  
  
  10月8日选片人麦克告诉我北京的J.P.Sniadecki祝贺《反刍》得奖。他是哈佛社会人类学博士,史杰鹏曾经在影片出来的第一时间按盘安排《反刍》在哈佛放映。
  
  史杰鹏曾经在一篇关于中国独立电影谈论的随笔中这样写到《反刍》。
  
  “这部关于文革的试验性剧情片采用了一个特别 的结构:影片里的人物和年度很自然的往前发展,可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是倒置的。影片所创造出来的新时空不仅让观众对文革历史 产生一种反刍的思考,而且使人联想到中国当下的社会问题。笔者忘不了那场关于LIUSI的场景:一位手提两个塑料袋面对三个身着红卫兵服装的人。当这三个人每次试图穿过这个男人的时候,他们往左,他也往左,他们往右,他也往右,这个男人成了一个活的障碍。这个场景使观众想到了甜按门事件,放映的时候,大家都抱以了热烈的掌声。而让笔者思考最深的是最后的一个场景:同样的男人在镜头前面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要开始了!”导演选择这样的结尾肯定是与整个影片的时间结构有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场景无疑也是针对中国社会的未来。简单来讲,即在现今的经济危机和民族斗争之下,新的社会革命拥有怎么样的可能性?”
  
  几天前在北京放映了史杰鹏的新片《黄浦》,根据描述我了解了他对时空和社会现实的见解。也明白他对《反刍》的兴趣。
  
  《黄浦》拍摄的是外滩由明亮到黑暗,时间很短长镜头,安静,又令人昏昏欲睡,难道运用的是高速摄影这样的广告方式?其实那仅仅是日蚀的时候的实拍。有趣就在这里,时间的概念被混淆了。
  
  历经了多重的文化山脉,我现在只喜欢对时空的表达,希望与失望并存,我们像尘埃一样。
  
  
  
  他人的生活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影展的义工和翻译阿历克斯和小范请我和小五去听弗拉门戈,小小的舞台就在我们的桌子旁边,西班牙女郎将脉动的身体延伸到响板和鞋跟,在某个瞬间:吉他、老人的歌声,女人的应和和她们刀耕火种的舞蹈,诱惑了我的眼泪。
  
  在门口吸烟的时候和一流浪汉分享了我带去的“中南海”。
  回酒店路上路过中国领事馆,回头一瞥,那建筑迅速在黑暗中退却。
  
  飞机追寻着太阳沿着海岸线飞向中国,十几个小时都是白天,在阿拉斯加向下看,白茫茫的一片。我始终不知道国际日期变更线具体在哪里。
  
  
  现象网专稿,欢迎分享转载
  感谢徐若涛导演:徐若涛博客
  责编:107CINE
  欢迎各位导演/电影人和现象网网友分享自己的电影纪事

  

2010-10-14 17:04:08  杨城

  David Bordwell一般译作大卫波德维尔,是电影理论界(是很“实在”的理论)的重要人物,一直喜欢看他写的东西,不知道他的博客地址是?
  
  还没看过《反刍》,回头找来看看
  

2010-10-14 17:14:22  卢志新

  看来杨城忙完事务了:)
  基金一切顺利吧
  

2010-10-14 17:26:31  zbb00100 (北京)

  David Bovdwe博客http://www.davidbordwell.net/blog/
  

2010-10-14 17:27:43  zbb00100 (北京)

  Rumination on ruination
  
  
  
  Ruiz understands that modernist narrative techniques, including unreliable narrators and fancy time-switches, depend upon a long tradition in at least two ways. First, very often the tradition got there first; scholars like Meir Sternberg and Robert Alter have demonstrated complex plays with chronology and point of view in the Bible and the Greek classics. Secondly, unusual plot structures may ring unexpected variations on more conventional ones. Case in point: reversed plot sequence.
  
  Again, this seems to be something of a modern trend. The locus classicus appears to be Harold Pinter’s 1978 play Betrayal, in which, scene by scene, the plot proceeds in reverse chronology. This was filmed in 1983 and gave birth to a famous Seinfeld episode. As you know, Memento, Irreversible, and other recent films have taken up reverse-chronology plotting. Actually,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earlier instances, notably the 1934 Kaufman and Hart play Merrily We Roll Along (turned into a musical by Stephen Sondheim) and W. R. Burnett’s 1934 novel, Goodbye to the Past. Other examples, some going back quite far, are listed here.
  
  Rumination, a film by Xu Ruotao in the Dragons & Tigers young directors competition at Vancouver, turns the structure to political ends. Reduced to the bare bones, the film shows a teacher, his wife, and their son caught up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father falls in with a gang of Red Guard youths rampaging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The son trails the gang at a distance and occasionally interferes with their acts of violence. These story events are arranged in blocks, with each cluster of scenes associated with a specific year. The blocks proceed backward in time, from 1976 to 1966. After a prologue, the film shows scenes of the waning of the Revolution; before the epilogue, we get a stalwart young man announcing the Revolution’s birth.
  
  The scenes are fairly episodic and independent, so I didn’t detect the backwards structure for quite a while. But my uncertainty had another source. Xu introduces each year’s scenes with a date that is, except for one instance, not the year of the actions shown. In fact, while the segments move in reverse order, the years’ designations move in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opening 1976 section is labeled 1966, the 1975 section is labeled 1967, and so on up to the end, with the 1966 action designated as 1976. So we see the father’s reunion with his wife, a moment of clumsy embrace, long before he decides to leave home. As you’d expect, there’s one year in which the action and the tag coincide, 1971, and that is the only one built out of photos and film clips from the period. The year is privileged, Xu explains, because that was the year of the mysterious plane-crash death of Lin Biao, a military hero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leader who was accused of plotting Mao’s assassination.
  
  In my viewing, the misleading dates helped conceal the reverse chronology. Confronted with so many discrete episodes of unidentified characters sprinting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beating passersby and stealing chickens, I took the default option and assumed that the segments were chronological. Moreover, the film’s scenes play out almost entirely in overcast landscapes and decrepit factories, a landscape in which I couldn’t detect any indications of change from year to year. Watching Ruination a second time, I saw the reversal more clearly, but I also thought that some segments tease us into thinking along chronological lines. An early scene shows the father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 (a conventional way to start a plot), saluting Chairman Mao’s statue, and reading from the Little Red Book. Yet this scene is set in 1975, after the father has returned to his wife from his Red Guard period.
  
  Moreover, there’s some evidence that the son actually matures across the film, even though the scenes show him objectively getting younger. By the end of the plot (the earliest moment in story time) he seems to have transformed himself into a strapping young Red Guard. Supporting this construal is the fact that in the Q & A after the showing, Xu mentioned that one influence on his film’s design was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Xu explained that the traged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uld not be comprehended through normal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I suspect that viewers familiar with the relevant events and the film’s slogans, iconography, and oblique citations (even to Godard) could follow the backwards sequencing. But I suspect that those viewers would need a sense of the historical chronology to grasp the 3-2-1 order of the plot. It seems to me that Xu, known until now as a painter, has shown how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plot structure relies on conventional responses even as it thwarts them.
  

2010-10-14 17:33:12  卢志新

  徐导是个性情中人
  
  ====
  其中的一个澳大利亚的影评人笑着说你:“不必在意这部影片的瑕疵,我看懂了你在电影中隐藏的政治笑话。”我想他可能就是那个合着影片插曲一起唱法语的《国际歌》的那个人。他说1968年他在北京,在饭店里还被红卫兵打了一顿。
  ====
  
  他乡遇知音
  

2010-10-15 22:14:48  卢志新

  转载自: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jolin19910405/145390    
  
    反刍在毁灭
  
                      ——David Bovdwe(美国电影史权威)
  
  Ruiz明白一些现代派的叙事技巧,包括难以信任的叙述者和复杂的时空转换,传统上至少以两种方式来演绎。
  
  首先,传统的常常被先用到,学者们喜欢Meir Sternberg 和 Robert Alter在圣经和希腊的经典之作中展示的复杂的年代学和观点。
  
  其次,不寻常的情节结构的变化可能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经典。例如:反情节序列。
  
  再次,这似乎是一种现代趋势。
  
  最经典之作似乎是Harold Pinter在1978年的电影《背叛》 (《Betrayal》) ,在其中,剧情场景一幕一幕地出现了反向年代。这部电影拍摄于1983年,并且诞生了著名的宋飞系列。(Seinfeld,《宋飞正传》,是美国著名的一档电视节目,类似于《老友记》。)
  
  如你所知,《记忆碎片》(《Memento》,200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导演Christopher Nolan),《不可撤消》(《 Irreversible》2002年上映的法国电影,导演加斯帕·诺 ) ,和其他一些最近的电影已经采用了反叙法拍摄。并且事实上这里有更早的一些实例,尤其是Kaufman 和 Hart在1934年导演的《欢乐岁月》(后来被Stephen Sondheim排成了一个音乐舞台剧)和W. R. Burnett在1934年的小说《告别过去》。
  
  其他的例子也要追溯很远,详情点击这里(here).
  
  
  《反刍》是由徐若涛导演的一部电影,入围了今年的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这部电影指向了政治话题。
  
  故事梗概: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老师和他的妻子儿子一起经历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故事。父亲落入了一帮来自乡下的红卫兵手中。儿子跟在这个团伙后面,偶尔妨碍着他们的暴力行为。
  
  这些故事都安排成情景集群,在每个集群背后都是一个特定年份。这个集群的倒叙时间顺序是从1976年至1966年。
  
  在后来的序幕里,电影展示了革命在衰退的场景,在电影的结束前,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强壮的男子宣告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要开始了!”。因为这是个特写场景,所以后来我很久都没有发觉这样的反向结构。
  
  但是我的疑惑还有另一个来源。除了一个特例外,徐在介绍每年的场景时都标示有一个日期,但并不是那个事件发生的年份。实际上这些画面的年代虽然是反向,但还是在按照规律的反向年代顺序来叙述的。电影的最初的1976那一节被标示为1966年,1975年那一节被标示为1967年,一直像这样到最后1966年那一节被标示1976年。
  
  所以我们看到父亲在和妻子重逢时,在他决定离开家之前,给了她一个长久而笨拙的拥抱。
  
  如你所知,有一年发生的事件和时间的标示相吻合,1971年,这是唯一一个脱离了电影剪辑规律的情节。这一年是特例,徐解释,因为这是林彪死于离奇空难的那一年,这个军事英雄和文革领导人被指控密谋暗杀毛泽东。
  
  在我看这部电影时,迷乱的时空帮我掩盖了反向年代。面对如此多的来自乡下的不明人物的散乱事件,像伤害路人和偷鸡,我默认了这一点并假想这个片段是按正常时间顺序来排列的。 另外,这部电影的镜头几乎全是阴沉的景象和破旧的工厂, 在这景象里我不能发现任何年代转变的迹象。
  
  第二次观看《反刍》时,我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反向时空,但我也认为一些情节在诱导我们去沿着时间顺序思考。
  
  最初的一个镜头展示了父亲早晨起床(一个电影情节开始的传统方式),向毛主席的雕像敬礼,然后朗读小红册子。但这场景是在1975年,在父亲从红卫兵时期回到了妻子身边之后。另外,很明显的儿子在电影中实际上也成熟了起来,虽然在电影屏幕上他客观地变年轻了。在事件结束的时刻,(也就是故事中最初的那一刻),他似乎将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年轻高大的红卫兵。
  
  
  
  支持我所言的实例是电影放映完后的问答环节时,徐提到影响他的电影拍摄的一个电影是《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Benjamin Button》, 导演David Fincher,2008年上映,逆向年表的经典之作。)
  
  徐解释说,“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不可能通过正常的叙事技巧来理解的。
  
  
  我怀疑观众是否能能够熟悉相关的事件,能否通过电影的口号、图解、斜引文(甚至可以遵循着戈达尔 (戈达尔,Jean-Luc Godard ,《电影史》作者) )跟上电影的反向叙述法。但我想观众们会需要一种对历史年代的熟知感,以便适应3-2-1这种反向年代的叙事方法。
  
  
  在我看来,徐一直以来是个画家身份,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情景结构的创新方法,甚至在打破常规。
  
  
  
  (蓝色括号内为我翻译时注,其余为作者David Bovdwe注)
  
  原文转载自David Bovdwe博客http://www.davidbordwell.net/blog/
  

2010-10-16 10:23:39  老猪 (暫住中國)

  老外被老徐弄懵了
  

2010-10-16 16:49:58  咕噜豆

  徐老师真能弄
  

2010-10-16 19:24:49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温度湿度大小松紧——刚合适
  

2010-10-17 12:54:26  杨城

  谢谢zbb和老卢的转贴
  
  回老卢:
  基金目前一切顺利,报名的人在陆续增加
  现在在南京做CIFF的工作,手忙脚乱中,不过每天还是得来现象网吸取营养:)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HOXIthPCYhhgWM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