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马科·穆勒:威尼斯需要发现中国的新人(图)

2004-10-28 11:01:42   来自: 雪中放烟花 (北京)
  2004年10月27日 18:03 网易娱乐 新京报 冯睿
      马科·穆勒简介
   马科·穆勒1953年生于罗马,大学学的是东方学和人类学。1975年至1977年,他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大概就是在那时候,马科·穆勒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马科·穆勒从事过多种电影活动,首先是影评人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为欧洲的一些报纸和期刊写文章,策划电影丛书。
   马科·穆勒开始参与电影节活动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先是为欧洲一些电影节策划专题,后来开始做电影节主席。都灵电影节就是他创办的,曾做过一个很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回顾。他还在洛迦诺做过十年的洛迦诺电影节主席,期间曾将电影节最高奖项“金豹奖”颁给王朔的《我是你爸爸》和吕乐的《赵先生》。
   马科·穆勒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介入电影制片工作。目前他有两个制作公司,一个在意大利,一个在瑞士。2002年他还建立了一个电影基金,致力于促进意大利电影工业和南部及东部国家的电影合作。
   今年3月份,马科·穆勒被宣布为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虽然刚刚上任,但马科·穆勒跟威尼斯渊源已久。从上世纪80年到90年代中期,他都在跟威尼斯电影节进行各种各样的合作,其中主要一项就是从事亚洲电影的选片工作。
  《孔雀》落选 只因大部分评委看不懂
   新京报:在担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之前,你就和中国电影颇有渊源而且很有感情,是不是能够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这些背景?
   马科·穆勒:在1974-1977年,“文革”后期,我们这些欧洲学生被政府官派到中国学习。这期间我花了大量时间看中国电影。回到意大利以后,我还是觉得自己喜欢中国电影,也一直在努力将优秀的中国电影介绍给欧洲。比如1979年我开始组织都灵电影节,花了三年的功夫举办了一次中国电影回顾展,至今为止,那可能都是欧洲最大规模的一次中国电影展。
   新京报:所以你做了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之后,很多了解你个人背景的人都会认为,中国电影可能会在威尼斯有所收获。
   马科·穆勒:我今年三月份答应做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四月份就开始工作,很紧张。我选了两部中国电影:《世界》和《孔雀》,我也希望这两部都能入围参赛。
   当时《世界》还没有剪完,我个人很喜欢《孔雀》,但是我们选片委员会有好几个人,他们多数都不了解中国的那段历史,只有一个选片委员对我讲“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了解现代的中国,虽然我们不了解这部戏的历史背景,这部电影有点像八十年代的苏联电影,”但是其他委员都说看不懂这部电影。
   新京报:这就是最终放弃《孔雀》的原因吗?
   马科·穆勒:对,主要原因是我不能和我的选片委员会对着干,虽然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世界》入围 不存在所谓的“暗箱操作”
   新京报:很多中国电影人一度认为,贾樟柯的《世界》入围今年的威尼斯,这其中可能有一些暗箱操作,对此你怎么看?
   马科·穆勒:我们欧洲国家的报纸都肯定了威尼斯对《世界》的选择。我自己认为,贾樟柯是中国当代导演中很重要的代表人物,这部电影或许没有他过去拍的电影有特色,但是我们选片人都觉得,我们需要这样一部喜剧,让欧洲的观众去了解中国的某种现实。虽然我自己并不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喜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世界》不光是在表达中国的现实,它同时具备可以让外国人理解的国际化的背景。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贾樟柯补拍了两次的两个半小时的版本。我和贾约定等他的片子剪完可以拿到威尼斯去,他表示七月份可以结束后期。
   所有的委员会的人都非常喜欢《世界》,他们对我说通过这部电影可以了解现在中国的一部分,他们非常喜欢其中独特的讽刺幽默,这在中国电影当中非常少见,他们觉得这种幽默很能说服人。
   欧洲观众在变 海外对中国影片的口味一直在变
   新京报:威尼斯电影节选片是否有既定的标准?
   马科·穆勒:当然了,我们一定要考虑艺术;但是同时,除了艺术标准,还要考虑我们的观众是否能够接受。
   威尼斯和戛纳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的观众比戛纳多五倍。我们一定要考虑观众,这样才能对市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有些获奖或者参赛的电影,刚在威尼斯露面,就卖出了一定数量的拷贝。
   新京报:在你看来,中国改革开放后电影发展的这二十多年里,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口味是否发生了变化?
   马科·穆勒: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都灵办了电影节,放了135部中国电影,五个电影院从早上九点到夜里两点都排片,观众坐满了。他们在中国电影中去了解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很多第五代导演的影片很能说明当时的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但是这只是初级阶段,四五年后,这种交流基本停止了。
   现在意大利有一种说法,市场有一种比广义的检查制度更为严格的检查制度:发行人不会考虑艺术质量特别高的、大众观众不注意的电影。所以最近几年,在西欧国家发行比较好的中国电影中,好电影不超过五部。在欧洲获过奖的中国导演,例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票房也不是特别好,田壮壮的《小城之春》也不好。
   同时,我们看到新的情况:西欧国家的观众希望看到对中国现代的现实有一些反映和记录的电影。例如王兵的《铁西区》在法国最近一个月的票房就不错,九个小时的片长分成三个部分上映。所以欧洲观众可能要面对新的中国电影,而中国电影同样也要面对新的欧洲观众。
   《英雄》做了大量的宣传,已经在欧洲上映了,我现在很好奇它的最后票房能够达到多少。其实近些年来,香港动作片和台湾电影在欧洲的票房都非常低,美国已经学会香港片独特的东西了。
   “威尼斯”也在变 要关注新人,关注年轻导演
   新京报:一度有中国人说,张艺谋等第五代中国导演的电影就是为了去国外拿奖而拍给外国人看的,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马科·穆勒:与其这样讲,不如说他们这些电影是给自己拍的。像张艺谋,他有独特的叙事方法,很像传统评书的曲艺方式,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而凯歌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都试图表达中国的某种历史和文化情绪。
   他们在海外频频得奖的时候,西方观众可能并不了解中国现实,这些电影也恰好成了这样一种途径。而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一些年轻导演电影里的中国现实,威尼斯需要发现新人。
   新京报:但是很多新导演的电影在中国国内并没有上映过……
   马科·穆勒:首先,这些电影都通过了,威尼斯电影节需要放映那些中国观众也能看到的电影。
   例如我曾经和张元导演合作《过年回家》,他说他需要一部电影让国内的观众能够理解,国外的观众也能够理解。这也是威尼斯的一个想法。
  优秀传统不变 要重视传统的真正内涵
   新京报: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请到了很多好莱坞明星,也上映了几部好莱坞大片,有人认为这是标榜艺术的威尼斯电影节向商业的妥协,你怎么看这种批评?
   马科·穆勒:我觉得来到威尼斯的美国电影不能简单地打上好莱坞的标签,其中有些片子和欧洲作者的电影有同样的气质。当然,你也应该能够理解我的苦衷:意大利文化部长问我为什么这两年威尼斯电影节没有什么大牌的明星?我只好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请这些可以吸引观众的好莱坞明星。
   我自己也觉得这有些过分。一方面我们在反对这种以商业为惟一目的的市场检查制度,一方面我们又在为这种审查造势。
   我希望能在我的任期内对此做出一些改变,威尼斯电影节的优秀传统有三个方面:艺术、高水平的娱乐、继续发现新潮流。我们要重视这一传统的真实内涵。
   新京报:但是好莱坞对全球的观众确实有一种似乎成为垄断的影响,情况好像不那么容易改变。
   马科·穆勒:嗯。现在观众的口味都变成了三十五岁以下观众的口味了。我们担负着教育观众的责任,但是观众也在引导我们,好在欧洲的年轻观众比美国的观众主体要有文化。但是即使在意大利,有85%的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占据,意大利本土电影的票房低得可怜。
   记者手记
   这是一位和蔼的老头儿,他很守时,这可以纠正很多人对意大利人的偏见。他的第二个特点是认真,虽然他的中文并不比大山差太多,但是当他跟你讲话的时候还是力求中文的美丽。
   马科在“文革”后期来到中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看并且喜欢上了中国电影,这很奇怪,在一个样板戏的年代,一个外国人竟然对中国影像产生了兴趣。所以在谈话中我一直觉得马科对中国老电影的兴趣要甚过对现在电影的好感。
   面对一位未来几年内都会在任的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我非常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得到某种外国人对中国电影持有偏见的印证,但是很遗憾,这个“老江湖”用最简单的方式阻击了我的刁难———那就是诚实。
  

2004-10-29 13:57:32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让电影成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2004-10-29 14:06:13  程程 (罗马)

  我一直认为,中国电影从来没有做到过国际化,现在是学学"拿来主义"的时候了
  

2004-10-29 14:24:02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中国电影已经够国际化了,我认为每个中国导演都有责任,回到自身和土地的关系中,寻找民族生存之外的理由了。
  

2004-10-29 14:48:46  程程 (罗马)

  国际化?欧洲,美国,到现在知道的还是张艺谋的菊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2004-10-29 14:59:30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我说的不是制片程序的问题,也不是题材选择问题,而是电影文本,也就是中文。我相信中文和外语是有根本区别的。
  

2004-10-29 17:14:11  程程 (罗马)

  这我倒是赞成的,不过这同样是一个操作程序的问题,就因为整个操作无法国际化,无法进入欧美,或者说是国际的主流市场,所以许多的电影人就开始迎合,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所以导演和编剧要好好的沉下心来做电影,制片则应该好好的学会国际化的电影制作和发行,不然,总是半桶水,不扎实
  

2004-10-31 16:04:37  雪中放烟花 (北京)

  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近几年中国电影的总体水平太差!
  

2004-11-01 12:02:07  爵色丽影 (零度时空)

  所以无论导演还是制片,都应具备操作国际市场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国内制片环境不太好。
  

2004-11-02 12:33:33  雪中放烟花 (北京)

  其实,国内这个市场就已经足够大了,国内这个市场很值得去研究!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