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三部德国二战电影
2004-10-26 01:05:50 来自:
jazzmenco
三部德国二战电影
长久以来,德国成了二战影片中最大的配角。她既无所不在,却又样貌模糊。其中鲜有一部从德国人角度拍摄的富争议性的《铁十字》(Cross Of Iron)还是美国人山姆•帕金佩于1976年执导的。但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德国人自己拍摄的《潜艇》(Das Boot)和《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两片改变这一单向的事实。人们看到了曾是二战中最重要的主角的视角下的画面。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二战的历史态度,看来不是这两部影片想极力阐述的。在它们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在有了些许时间的隔膜感之后,德国人得以稍卸道德包袱来回顾成千上万普通德国一兵的战争体验。
《潜艇》摄于1982年,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改编自路德•君特•布赫海姆和数位U艇艇长合著的同名小说,以纳粹德军著名的“狼群” 潜艇战为背景。故事其实平常无奇,无非是出航、潜伏、出击、无功而返或是大有斩获。可就是这一个个普通的海战场景却成了许多同类影片的视觉恶梦。但在该片里,它们却是最大的亮点。先是摄影机在狭窄的U艇舱内高速而平滑的跟拍,接着是深水炸弹引起的剧烈震荡,再是于惊涛骇浪的北大西洋里,前后几达45度角的船体摆动的武装巡逻。海洋的狂暴和力量在电影世界里头一次变得如此真切。而敌军声纳的每一次清脆的拍击,就象重锤似地砸在人们的心头。面对攻击而隐蔽求生引发的歇斯底里只能深深自我克制。在那里,有的只是一个人最根本的求生欲望。高超的拍摄技巧和摄影机的极限运动以及考究的技术细节使《潜艇》一片独具文献价值。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也借此跻身于好莱坞,然而之后他的《空军一号》、《完美风暴》却都望《潜艇》而仰止。也许失却了独特的德国式的电影节奏和题材是问题之所在。
十年之后,《潜艇》一片的制片人约瑟夫•威斯玛自编自导了另一部二战力作——《斯大林格勒》。毋庸多言,这场人类现代史上空前惨烈的会战令交战双方都刻骨铭心。
和前苏联全景式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同,《斯大林格勒》拮取的仅是是役中几个人的命运。影片以和煦、温暖、暖色调的意大利为起点,转述了他们轻松的北非作战。经过了短暂的一望无际平原的外景交代,观众和主人公们一起进入了冷色调的炼狱之门。参战前,随军牧师进行了动员。摄影机的仰角拍摄,黄金律的构图和宣教式的演讲使观众产生了奇特的反应:这有如是现代的十字军东征。条顿骑士的后代再次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中古遗风和纳粹理论的纠合使主人公们的悲惨命运得到了先期的注释。
影片的高潮处是一场令人喘不过气的攻坚战。德国人的行动隐密而迅速,老辣而强烈,一波接一波毫不停歇。一如该片的影像风格——用手提摄影机追拍和有时间差的表演层次。战斗场景在这里被表现到了极致。如果说《铁十字》的高速摄影技巧凸现了所谓“暴力美学”(吴宇森从中获益良多),那么《斯大林格勒》的超写实无疑对几年后的《大兵瑞恩》也是有先驱意义的。
较为独特的是,在西方同类影片里,该片描写苏联人的态度难得的中肯。联想到之前或之后的《兵临城下》、《巴顿》中对苏联人轻浮地贬损或是揶揄,人们会觉得《斯大林格勒》更经得起推敲。这或许是德国人对他们最顽强的对手些许敬意的自然流露吧。
而早在1959年由伯恩哈特•威基(Bernhard•Wicki)导演的《桥》(Die bruecke)也值得一提。
影片描述的是德国小镇上的几个少年。时值二战末期,盟军已攻至德国本土。而镇上的少年们仍在校上课,同时也颇关心战事的进展。过着平淡如常的日子。然而终有一天,随着战事的吃紧。他们接到了征兵令。家人自是涕泪横流,而少年们却有如童子军远游,充满期待。短训之后,他们也被指派了任务,去封锁一座桥。谁知上方只是急于撤退,此项命令乃敷衍了事,不曾当真。带队的军官也借故开溜了,并被镇里的宪兵击毙。其实,那座桥就位于小镇附近。换言之,少年们在家门口值勤。镇里的熟人来劝他们回去。却被他们严辞喝退了。
少年们在桥上守了一夜。目睹了一批批自前线溃败下来的正规军,其中还有一位佩带着他们景仰的铁十字勋章的军官,也令人失望得气急败坏仓皇而去。少年们不禁开始疑惑起任务的意义。然而,他们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要防守”。
天亮之后,盟军攻至桥头。少年们以有限的力量展开了反击。激战之后,小股的盟军先头部队被击退了,而少年们也悉数阵亡。镇里的宪兵只是和老百姓一样隔岸观火。
和前述的影片一样,该片的影像风格同样显得简洁有力,十分硬朗。略有瑕疵的是,其一:使用一段兼用景时,画面内容出现跳动。其二,一少年开打时用得是MP44突击步枪,而战斗中却变成了MP38冲锋枪。是为影片较为明显的两处缺憾,不过无妨大碍。
少年的命运是否值得同情,影片没有作任何正面的回应。它只是以旁观者的笔调书写了全篇。三年之后,也就是1962年,该片导演伯恩哈特•威基与基尔德•奥斯瓦尔德(Gerd•Oswald)联合执导了超大规模的二战巨片《最长的一日》。
纵览前述三片,对情感滥觞的高度控制,平实的叙事手法,以及优异的制作是这些不同时代的德国二战影片的共同特点。它们没有对任何问题作任何主观的诠释。三部影片都以坚实的影像留待了人们自己去评价。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04-10-26 13:30:26
仰泳
(北京宣武)
能不能介绍这几部电影的下载地址?偶想鉴赏一番
2004-10-26 14:47:20
jazzmenco
买碟啊,那么好的片子!
2004-10-27 10:54:34
仰泳
(北京宣武)
惭愧,囊中羞涩,只好找下载版啦!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
UqHRvOdt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长久以来,德国成了二战影片中最大的配角。她既无所不在,却又样貌模糊。其中鲜有一部从德国人角度拍摄的富争议性的《铁十字》(Cross Of Iron)还是美国人山姆•帕金佩于1976年执导的。但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德国人自己拍摄的《潜艇》(Das Boot)和《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两片改变这一单向的事实。人们看到了曾是二战中最重要的主角的视角下的画面。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二战的历史态度,看来不是这两部影片想极力阐述的。在它们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在有了些许时间的隔膜感之后,德国人得以稍卸道德包袱来回顾成千上万普通德国一兵的战争体验。
《潜艇》摄于1982年,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改编自路德•君特•布赫海姆和数位U艇艇长合著的同名小说,以纳粹德军著名的“狼群” 潜艇战为背景。故事其实平常无奇,无非是出航、潜伏、出击、无功而返或是大有斩获。可就是这一个个普通的海战场景却成了许多同类影片的视觉恶梦。但在该片里,它们却是最大的亮点。先是摄影机在狭窄的U艇舱内高速而平滑的跟拍,接着是深水炸弹引起的剧烈震荡,再是于惊涛骇浪的北大西洋里,前后几达45度角的船体摆动的武装巡逻。海洋的狂暴和力量在电影世界里头一次变得如此真切。而敌军声纳的每一次清脆的拍击,就象重锤似地砸在人们的心头。面对攻击而隐蔽求生引发的歇斯底里只能深深自我克制。在那里,有的只是一个人最根本的求生欲望。高超的拍摄技巧和摄影机的极限运动以及考究的技术细节使《潜艇》一片独具文献价值。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也借此跻身于好莱坞,然而之后他的《空军一号》、《完美风暴》却都望《潜艇》而仰止。也许失却了独特的德国式的电影节奏和题材是问题之所在。
十年之后,《潜艇》一片的制片人约瑟夫•威斯玛自编自导了另一部二战力作——《斯大林格勒》。毋庸多言,这场人类现代史上空前惨烈的会战令交战双方都刻骨铭心。
和前苏联全景式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同,《斯大林格勒》拮取的仅是是役中几个人的命运。影片以和煦、温暖、暖色调的意大利为起点,转述了他们轻松的北非作战。经过了短暂的一望无际平原的外景交代,观众和主人公们一起进入了冷色调的炼狱之门。参战前,随军牧师进行了动员。摄影机的仰角拍摄,黄金律的构图和宣教式的演讲使观众产生了奇特的反应:这有如是现代的十字军东征。条顿骑士的后代再次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中古遗风和纳粹理论的纠合使主人公们的悲惨命运得到了先期的注释。
影片的高潮处是一场令人喘不过气的攻坚战。德国人的行动隐密而迅速,老辣而强烈,一波接一波毫不停歇。一如该片的影像风格——用手提摄影机追拍和有时间差的表演层次。战斗场景在这里被表现到了极致。如果说《铁十字》的高速摄影技巧凸现了所谓“暴力美学”(吴宇森从中获益良多),那么《斯大林格勒》的超写实无疑对几年后的《大兵瑞恩》也是有先驱意义的。
较为独特的是,在西方同类影片里,该片描写苏联人的态度难得的中肯。联想到之前或之后的《兵临城下》、《巴顿》中对苏联人轻浮地贬损或是揶揄,人们会觉得《斯大林格勒》更经得起推敲。这或许是德国人对他们最顽强的对手些许敬意的自然流露吧。
而早在1959年由伯恩哈特•威基(Bernhard•Wicki)导演的《桥》(Die bruecke)也值得一提。
影片描述的是德国小镇上的几个少年。时值二战末期,盟军已攻至德国本土。而镇上的少年们仍在校上课,同时也颇关心战事的进展。过着平淡如常的日子。然而终有一天,随着战事的吃紧。他们接到了征兵令。家人自是涕泪横流,而少年们却有如童子军远游,充满期待。短训之后,他们也被指派了任务,去封锁一座桥。谁知上方只是急于撤退,此项命令乃敷衍了事,不曾当真。带队的军官也借故开溜了,并被镇里的宪兵击毙。其实,那座桥就位于小镇附近。换言之,少年们在家门口值勤。镇里的熟人来劝他们回去。却被他们严辞喝退了。
少年们在桥上守了一夜。目睹了一批批自前线溃败下来的正规军,其中还有一位佩带着他们景仰的铁十字勋章的军官,也令人失望得气急败坏仓皇而去。少年们不禁开始疑惑起任务的意义。然而,他们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要防守”。
天亮之后,盟军攻至桥头。少年们以有限的力量展开了反击。激战之后,小股的盟军先头部队被击退了,而少年们也悉数阵亡。镇里的宪兵只是和老百姓一样隔岸观火。
和前述的影片一样,该片的影像风格同样显得简洁有力,十分硬朗。略有瑕疵的是,其一:使用一段兼用景时,画面内容出现跳动。其二,一少年开打时用得是MP44突击步枪,而战斗中却变成了MP38冲锋枪。是为影片较为明显的两处缺憾,不过无妨大碍。
少年的命运是否值得同情,影片没有作任何正面的回应。它只是以旁观者的笔调书写了全篇。三年之后,也就是1962年,该片导演伯恩哈特•威基与基尔德•奥斯瓦尔德(Gerd•Oswald)联合执导了超大规模的二战巨片《最长的一日》。
纵览前述三片,对情感滥觞的高度控制,平实的叙事手法,以及优异的制作是这些不同时代的德国二战影片的共同特点。它们没有对任何问题作任何主观的诠释。三部影片都以坚实的影像留待了人们自己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