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孔雀》的进来聊下
2004-10-24 10:05:42 来自: 房囚 (北京海淀)
看过的发表下看法,大家觉得怎么样?
2004-10-24 22:53:23 房囚 (北京海淀)
在看这片前,遇到了崔子,他之前就看过的,我问他觉得这片怎么样,他说有好有坏。等我看过了之后,我才明白他的意思,的确是这样。导演很注重故事的里的智慧因素,所以时不时地弄出一些小噱头,使得影片更为好看,这不是坏事。但可以三段式的结构是他最大的败笔,使得叙事人物视点有点混乱。
张静初的表演在里面还是很不错的,个人最喜欢第一段她演的“姐姐”的故事,至于让很多人都捧腹的“哥哥”,个人觉得演得有些过了。三言两语随便说说,大家看过的踊跃点
张静初的表演在里面还是很不错的,个人最喜欢第一段她演的“姐姐”的故事,至于让很多人都捧腹的“哥哥”,个人觉得演得有些过了。三言两语随便说说,大家看过的踊跃点
2004-10-26 00:31:12 菠菜根儿
[quote]下面引用由房囚在 2004/10/24 10:53pm 发表的内容:
在看这片前,遇到了崔子,他之前就看过的,我问他觉得这片怎么样,他说有好有坏。等我看过了之后,我才明白他的意思,的确是这样。导演很注重故事的里的智慧因素,所以时不时地弄出一些小噱头,使得影片更为好看,这不是坏事。但可以三段式的结构是他最大的败笔,使得叙事人物视点有点混乱。
张静初的表演在里面还是很不错的,个人最喜欢第一段她演的“姐姐”的故事,至于让很多人都捧腹的“哥哥”,个人觉得演得有些过了。三言两语随便说说,大家看过的踊跃点
[/quote]
不会吧,你认为张静初演的不错吗?我觉得最不好的就是第一段的姐姐,整个人物的状态跟融不到那个年代里去,表演太做作,我不明白是导演的原因还是演员本人的问题。某些镜头切换的太突兀,比如第一个姐姐拉琴的镜头,让人很不舒服,加上表演的做作,一看就觉得是装出来的,在演戏,而且演员还不会拉琴。失败失败!
另外整个影片觉得有些拖沓了,流水帐一般,再剪剪会好些。至于三段式的结构我倒觉得没什么不可的,只是太均衡了主次关系不分明,所以我估计正式发行前还会再剪一次。
还有,颜色方面有些脏,要拍冷灰的调子也可以拍的很干净透亮,不应该这样发闷,影片开始几分钟我几乎都不信这是顾长卫拍的。最让我生气的是,放映的时候焦都没调准,整个画面模糊一片,不知道是主办方为了防盗版还是怎么的,这种低级错误不该出现在电影学院的。总之让我很失望,有点被愚弄的感觉。
与《站台》相比,虽然都是类似的题材,但高下自然分明了。
在看这片前,遇到了崔子,他之前就看过的,我问他觉得这片怎么样,他说有好有坏。等我看过了之后,我才明白他的意思,的确是这样。导演很注重故事的里的智慧因素,所以时不时地弄出一些小噱头,使得影片更为好看,这不是坏事。但可以三段式的结构是他最大的败笔,使得叙事人物视点有点混乱。
张静初的表演在里面还是很不错的,个人最喜欢第一段她演的“姐姐”的故事,至于让很多人都捧腹的“哥哥”,个人觉得演得有些过了。三言两语随便说说,大家看过的踊跃点
[/quote]
不会吧,你认为张静初演的不错吗?我觉得最不好的就是第一段的姐姐,整个人物的状态跟融不到那个年代里去,表演太做作,我不明白是导演的原因还是演员本人的问题。某些镜头切换的太突兀,比如第一个姐姐拉琴的镜头,让人很不舒服,加上表演的做作,一看就觉得是装出来的,在演戏,而且演员还不会拉琴。失败失败!
另外整个影片觉得有些拖沓了,流水帐一般,再剪剪会好些。至于三段式的结构我倒觉得没什么不可的,只是太均衡了主次关系不分明,所以我估计正式发行前还会再剪一次。
还有,颜色方面有些脏,要拍冷灰的调子也可以拍的很干净透亮,不应该这样发闷,影片开始几分钟我几乎都不信这是顾长卫拍的。最让我生气的是,放映的时候焦都没调准,整个画面模糊一片,不知道是主办方为了防盗版还是怎么的,这种低级错误不该出现在电影学院的。总之让我很失望,有点被愚弄的感觉。
与《站台》相比,虽然都是类似的题材,但高下自然分明了。
2004-10-26 14:48:08 房囚 (北京海淀)
上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两部电影都是苏联人拍的,一部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太阳灼人》,另一部是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镜子》。《太阳灼人》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序幕中坐在公园长椅上摆荡双腿哼唱民谣的小女孩,《镜子》则让我记住了坐在栏杆上眺望远方的少妇。这两个镜头对剧情推动毫无作用,但与每个细节都被编织得环环相扣的好莱坞电影相比,这种表面上的松散和逃离使我们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诗意。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曾经做过一个比喻,英雄柏修斯利用盾牌上的投影杀死了蛇发女妖美杜莎,电影的诗意正是这盾牌上的投影。
同样的投影在《三色》里出现过,在《青青校树》里出现过,在《四月物语》中出现过,在《美国往事》、《纯真年代》里也出现过。但却几乎没有在国产电影、尤其是当代国产电影中出现过:从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以至于第N代,大家在忙着用电影来反思、造型、讲故事、传道解惑,就是没人想起诗意这碴。
所以《孔雀》的第一个镜头让我着实激动了一下:青灰色的砖,狭窄的街道,在画面的右下角,一小片白色的烟雾在弥漫。如果没有这片烟雾,这就是一个最简单最普通的交代环境的镜头,但是有了这一片烟雾,这座小城就不仅仅是环境,而有了情绪,有了表情。在这样的期望下,《孔雀》的三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章节“姐姐”的故事。外表沉默、内心敏感、渴望逃离平庸生活的女孩子的形象,中国银幕上一向都不少见,但顾长卫给这种少女情怀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外化载体:降落伞。为此他不惜用多个景别反复渲染夕阳旷野中洁白的降落伞在空中的飘然降落,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进入到下一个“报考伞兵”的情节,他本不必浪费如此多的笔墨。姐姐报考伞兵失败后用自行车拖着降落伞在街道上飞驰是这一部分中另一个同样精彩的细节,青春的明亮、骄傲、向往、无奈全部绽放在那朵碧蓝的伞花上,而这以被母亲强力制止为结局的飞驰,或许是她整个青春时节唯一的一次绽放。
在“哥哥”和“弟弟”里,诗意的灵光依然偶尔闪现,比如“哥哥”在人生唯一一次恋爱中送给对方的那朵硕大的向日葵。比起第一章节,这两部分无疑更为轻松和容易理解,但却总是在好莱坞式细节、残酷青春和边缘人物的混合中原地徘徊。导演似乎更急于推动故事发展而削弱了人物内心,以“追捕”来暗示时代变化和让哥哥娶一个精于算计的乡下女孩、弟弟“吃软饭”的设计过于戏剧化、符号化,也确实缺乏创意,反而冲淡了在这两部分中闪烁光芒的成长阵痛,第一部分的诗意在这里令人遗憾地遽然中断。
总之,《孔雀》在我看来是这样一部中国电影:它出自于一位确实有才华的资深电影人之手,因此它有着较高层面的意识和追求,但它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电影语境——这语境包括难能可贵的个人表达的机会,也包括市场、观众和票房。在这样的语境下,它不可避免地想兼顾其它,这造成了它的彷徨、断裂与首尾难顾。
作者:木薇蕾蕾
转自国产电影论坛
同样的投影在《三色》里出现过,在《青青校树》里出现过,在《四月物语》中出现过,在《美国往事》、《纯真年代》里也出现过。但却几乎没有在国产电影、尤其是当代国产电影中出现过:从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以至于第N代,大家在忙着用电影来反思、造型、讲故事、传道解惑,就是没人想起诗意这碴。
所以《孔雀》的第一个镜头让我着实激动了一下:青灰色的砖,狭窄的街道,在画面的右下角,一小片白色的烟雾在弥漫。如果没有这片烟雾,这就是一个最简单最普通的交代环境的镜头,但是有了这一片烟雾,这座小城就不仅仅是环境,而有了情绪,有了表情。在这样的期望下,《孔雀》的三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章节“姐姐”的故事。外表沉默、内心敏感、渴望逃离平庸生活的女孩子的形象,中国银幕上一向都不少见,但顾长卫给这种少女情怀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外化载体:降落伞。为此他不惜用多个景别反复渲染夕阳旷野中洁白的降落伞在空中的飘然降落,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进入到下一个“报考伞兵”的情节,他本不必浪费如此多的笔墨。姐姐报考伞兵失败后用自行车拖着降落伞在街道上飞驰是这一部分中另一个同样精彩的细节,青春的明亮、骄傲、向往、无奈全部绽放在那朵碧蓝的伞花上,而这以被母亲强力制止为结局的飞驰,或许是她整个青春时节唯一的一次绽放。
在“哥哥”和“弟弟”里,诗意的灵光依然偶尔闪现,比如“哥哥”在人生唯一一次恋爱中送给对方的那朵硕大的向日葵。比起第一章节,这两部分无疑更为轻松和容易理解,但却总是在好莱坞式细节、残酷青春和边缘人物的混合中原地徘徊。导演似乎更急于推动故事发展而削弱了人物内心,以“追捕”来暗示时代变化和让哥哥娶一个精于算计的乡下女孩、弟弟“吃软饭”的设计过于戏剧化、符号化,也确实缺乏创意,反而冲淡了在这两部分中闪烁光芒的成长阵痛,第一部分的诗意在这里令人遗憾地遽然中断。
总之,《孔雀》在我看来是这样一部中国电影:它出自于一位确实有才华的资深电影人之手,因此它有着较高层面的意识和追求,但它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电影语境——这语境包括难能可贵的个人表达的机会,也包括市场、观众和票房。在这样的语境下,它不可避免地想兼顾其它,这造成了它的彷徨、断裂与首尾难顾。
作者:木薇蕾蕾
转自国产电影论坛
2004-10-26 20:56:16 雨不亭 (北京海淀)
转贴:《孔雀》
作者: 念去去
一个故事,讲述匍匐的命运,飞翔的灵魂。
摄影机躲在黑屋子里,窥探着门外。阳光轰轰烈烈地照在小院子里。孩子们歪斜着站成一排,手里都端着小饭盆或是大口搪瓷杯子。一个老头子坐在那里不停摇着手柄,古怪的黑色机器支起架子,矮矮地蹲在孩子们的视线聚集处。“呯”地一声响,象有什么好东西溅了出来,溢满了屏幕,一直静止着的孩子们开始了轻微的一阵蠕动,快乐的衣角都窸窣地磨擦着。看到这儿,我轻轻问旁边的人:“这是什么?”答:“爆米花儿呀,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只是想再确认一下,因为,很生疏,象一颗冷却许久的子弹生疏了滚烫弹道。其实,我已经闻到了溢满屏幕的香气。你看那光亮,又伤感又温柔,带着巨大的快乐,从童稚的脸上蹦跳出来,砸过来,砸得人有些些的心不在焉。
这部电影很漂亮。这部电影令我缴械。我是一个对情节非常在意的人,就象我选择小说的标准必是“好看”,而非“耐看”。情节,要在撞入眼帘的时候就以惊人的绚丽抓住我,否则,我会扔下书,另择佳偶。但是有例外,只有当文字如水流一般让我毫不察觉地向前漂移,我会将我的苛刻要求放下,将我的心交付出去,由它来安排、来带领,甚至由它来扭曲,扭曲成它想要的样子。
画面之精美,不必赘述。就象张艺谋能让红灯笼在大雪地里一束又一束地烧旺一般,顾长卫也以他受过专业训练的唯美视角,将摄影机摆布成了画笔刻刀。艺术之神奇,即在于随心地重塑现实,让意念先行于沉重肉身,让概念凌驾于凝重实体。难得的是,顾长卫的画面没有忘记自己的服务角色,未曾夺谋主位。他让画面的美,成为玻璃般的水流,至清至静,仿若无物。
网兜,木头五斗柜,万字雕花的高脚脸盆架子,积满黑色油垢的水壶,盖饭菜的纱罩,蜂窝煤,黄泥包裹的鸭蛋,粉红纱巾,大红大绿的点心盒子……,小小的细节,堆积成一个久远的鲜活世界,让坐在影院里的许多不足三十岁的年轻眼光,毫无隔膜地进入其中。是的,那是三十年前的世界,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一样的树影招摇,一样的大雨滂沱,天空瓦蓝,雪花纷飞,这些都是过多少年也不会改变的,同样永远不会改变的还有人心,残破的、激烈的、寡言的,人心。
大大叶子的温带植物,树林里年轻的姐姐不发一言地褪下长裤,她只是想讨回自己做的降落伞,姐姐这一刻确认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落雪的街头,哥哥憨笑着捧出一箱花花绿绿的空烟盒,他想为此生唯一一次爱情来一场力所能及的小小报复。夏日鸣蝉,弟弟站在耻笑侮辱的目光中,低头看着同桌女孩为他打扫地上的污物,他不能预知自己嬴弱的生命,从此即将破碎坍塌。
情节很琐碎。命运很寻常。一家五口人。姐姐待业着,然后工作了,然后没工作了,然后结婚了,然后离婚了。哥哥工作着,然后没工作了,然后恋爱了,然后失恋了,然后结婚了。弟弟上学着,然后不上学了,然后失踪了,然后出现了,然后工作了。爸爸妈妈老了。更小的小孩子出生了。更小的小孩子长大着。命运的钢铁轨道,从来不曾假以颜色。
艰辛的一家人,如千千万万逆来顺受的中国百姓一样,在报纸上粗体铿锵的口号和单位里颐指气使的行政领导之间,他们卑微地活着,蝼蚁一般卑贱,空气一般沉默。这是我们最普通的中国百姓,对着任何一个掌握权柄的人都点头哈腰不敢得罪,对着家人发火,出了家门小心翼翼怕惹事端。他们计算着每天的生活费用,把补丁打在看不见的地方,逢年过节给孩子做便宜的新衣裳。他们为孩子的工作,满脸谄笑地去给领导送礼,送礼的前一天晚上会忐忑失眠。男人们都会自己修理自行车,女人们都会缝棉被。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大声唱歌,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大声唱歌。
镜头看似不经意地扫过来、扫过去,带出了庞大辛酸的命运,呛鼻灰尘覆盖在三十年前的中国人身上,他们洁净的灵魂,挣扎着亮出来微微的光,他们挣扎的姿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是强大命运也无法摆布的光华酷烈。于是,姐姐想飞上天去,她没有那样的好运气,没能象俏姑娘雷麦黛丝一样坐着白床单飘上云宵,她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爱一个伞兵,再手工做一个孔雀羽毛一样的降落伞,绑在自行车后座上,飞驰过喧嚣的街道,那伞的颜色不是白的,是与天空一样的颜色。于是,呆头呆脑的哥哥,天天去厂门口,等待看一眼那个最风骚的丰满女人。于是,弟弟年纪轻轻便伛偻着背,终日与老人下棋,假装忘记了自己曾经追着一辆自行车奔跑过好几条街。
贫穷,微贱,寒冷,动荡,绝望。司空见惯的背景,无处不在的包抄。所幸,还有姑娘雪白的衬衫和长长黑裙,纤腰一束,钢琴声响起的时候,她的两根麻花辫子在胸前荡来荡去。所幸,还有窃窃的笑和奔跑的声响,有破旧大房间里的朝鲜舞蹈。两把弦乐器出现得影影绰绰,有英俊男人从天而降到麦田中。无伴奏的哼唱,青春如皇冠一般高傲矜贵。
挑染着绿色头发的孩子们,一跳一蹦地唱: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 my super star, 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you a my super star。他们会摔门而去,也会仰天大笑,他们会跳街舞,会在酒店下面喊言承旭我爱你,会穿着校服牵着小女友的手去吃肯德基,也会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打游戏。他们会哭,会打架,会在灯下写作业的时候走神,会追着同桌女生要看她的新手机,会假装与她一样喜欢同一个明星,会用所有的钱买一件名牌球衣送给他当生日礼物,会忍着泪在QQ上送他一排笑脸符号,会在日记本里写满歌词……。都一样啊都一样,都是一场青春,漫天烟火,流光溢彩。
孔雀很骄傲,想要观赏它的人都走空了,可是该美丽的,还是美丽,它不曾乞求过众人的目光停留。
张静初的表演一般。她大多数时候是沉静的神态,就象静物写生比较容易抓获要点,摆成剪影也不算高难度。可惜的是,她没有让人感受到象宣传辞上的所谓“圣洁宁静纯粹”,反倒是她看着英俊伞兵的专注时间太长,缺乏含蓄美,表演过火,象个重症花痴患者。
黄梅莹很出彩,台词少,但是肢体语言极丰满。
弟弟的演员很棒,年少时的仓皇无助、敏感胆怯,长大后的落拓随流、心不在焉,都很到位。可能这个演员的瘦弱外型也帮了他的忙。
演哥哥的,人们的注意力多被他的体型夺了去,所以他一出场就能抓人眼球。毕竟演绎非常人要容易许多,很讨巧的。
影片时间长,两个多小时,但是看下来不觉得累,时时有激烈的小高潮敲打一下观众的神经。但是还有画面跳脱整体的情况出现,打断了情绪。
光的运用好极了,室内光线的平滑,室外光线的分割,都很美。
忽然想起了格非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以此作结,献给电影《孔雀》: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我认为人的一生是是不值得过的,可以随时死去,唯一值得过的,最美好的事情,你要想做一件事情,彻底忘掉你的处境,来肯定它。要满怀激情做一件事情,生活才有意义,这绝对是生活最重要的真谛。这不是我讲的,是韦伯说的。假如你正在恋爱的话,你就不会感到虚度时光,你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光彩,哪怕死去也不足惜。”
作者: 念去去
一个故事,讲述匍匐的命运,飞翔的灵魂。
摄影机躲在黑屋子里,窥探着门外。阳光轰轰烈烈地照在小院子里。孩子们歪斜着站成一排,手里都端着小饭盆或是大口搪瓷杯子。一个老头子坐在那里不停摇着手柄,古怪的黑色机器支起架子,矮矮地蹲在孩子们的视线聚集处。“呯”地一声响,象有什么好东西溅了出来,溢满了屏幕,一直静止着的孩子们开始了轻微的一阵蠕动,快乐的衣角都窸窣地磨擦着。看到这儿,我轻轻问旁边的人:“这是什么?”答:“爆米花儿呀,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只是想再确认一下,因为,很生疏,象一颗冷却许久的子弹生疏了滚烫弹道。其实,我已经闻到了溢满屏幕的香气。你看那光亮,又伤感又温柔,带着巨大的快乐,从童稚的脸上蹦跳出来,砸过来,砸得人有些些的心不在焉。
这部电影很漂亮。这部电影令我缴械。我是一个对情节非常在意的人,就象我选择小说的标准必是“好看”,而非“耐看”。情节,要在撞入眼帘的时候就以惊人的绚丽抓住我,否则,我会扔下书,另择佳偶。但是有例外,只有当文字如水流一般让我毫不察觉地向前漂移,我会将我的苛刻要求放下,将我的心交付出去,由它来安排、来带领,甚至由它来扭曲,扭曲成它想要的样子。
画面之精美,不必赘述。就象张艺谋能让红灯笼在大雪地里一束又一束地烧旺一般,顾长卫也以他受过专业训练的唯美视角,将摄影机摆布成了画笔刻刀。艺术之神奇,即在于随心地重塑现实,让意念先行于沉重肉身,让概念凌驾于凝重实体。难得的是,顾长卫的画面没有忘记自己的服务角色,未曾夺谋主位。他让画面的美,成为玻璃般的水流,至清至静,仿若无物。
网兜,木头五斗柜,万字雕花的高脚脸盆架子,积满黑色油垢的水壶,盖饭菜的纱罩,蜂窝煤,黄泥包裹的鸭蛋,粉红纱巾,大红大绿的点心盒子……,小小的细节,堆积成一个久远的鲜活世界,让坐在影院里的许多不足三十岁的年轻眼光,毫无隔膜地进入其中。是的,那是三十年前的世界,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一样的树影招摇,一样的大雨滂沱,天空瓦蓝,雪花纷飞,这些都是过多少年也不会改变的,同样永远不会改变的还有人心,残破的、激烈的、寡言的,人心。
大大叶子的温带植物,树林里年轻的姐姐不发一言地褪下长裤,她只是想讨回自己做的降落伞,姐姐这一刻确认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落雪的街头,哥哥憨笑着捧出一箱花花绿绿的空烟盒,他想为此生唯一一次爱情来一场力所能及的小小报复。夏日鸣蝉,弟弟站在耻笑侮辱的目光中,低头看着同桌女孩为他打扫地上的污物,他不能预知自己嬴弱的生命,从此即将破碎坍塌。
情节很琐碎。命运很寻常。一家五口人。姐姐待业着,然后工作了,然后没工作了,然后结婚了,然后离婚了。哥哥工作着,然后没工作了,然后恋爱了,然后失恋了,然后结婚了。弟弟上学着,然后不上学了,然后失踪了,然后出现了,然后工作了。爸爸妈妈老了。更小的小孩子出生了。更小的小孩子长大着。命运的钢铁轨道,从来不曾假以颜色。
艰辛的一家人,如千千万万逆来顺受的中国百姓一样,在报纸上粗体铿锵的口号和单位里颐指气使的行政领导之间,他们卑微地活着,蝼蚁一般卑贱,空气一般沉默。这是我们最普通的中国百姓,对着任何一个掌握权柄的人都点头哈腰不敢得罪,对着家人发火,出了家门小心翼翼怕惹事端。他们计算着每天的生活费用,把补丁打在看不见的地方,逢年过节给孩子做便宜的新衣裳。他们为孩子的工作,满脸谄笑地去给领导送礼,送礼的前一天晚上会忐忑失眠。男人们都会自己修理自行车,女人们都会缝棉被。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大声唱歌,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大声唱歌。
镜头看似不经意地扫过来、扫过去,带出了庞大辛酸的命运,呛鼻灰尘覆盖在三十年前的中国人身上,他们洁净的灵魂,挣扎着亮出来微微的光,他们挣扎的姿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是强大命运也无法摆布的光华酷烈。于是,姐姐想飞上天去,她没有那样的好运气,没能象俏姑娘雷麦黛丝一样坐着白床单飘上云宵,她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爱一个伞兵,再手工做一个孔雀羽毛一样的降落伞,绑在自行车后座上,飞驰过喧嚣的街道,那伞的颜色不是白的,是与天空一样的颜色。于是,呆头呆脑的哥哥,天天去厂门口,等待看一眼那个最风骚的丰满女人。于是,弟弟年纪轻轻便伛偻着背,终日与老人下棋,假装忘记了自己曾经追着一辆自行车奔跑过好几条街。
贫穷,微贱,寒冷,动荡,绝望。司空见惯的背景,无处不在的包抄。所幸,还有姑娘雪白的衬衫和长长黑裙,纤腰一束,钢琴声响起的时候,她的两根麻花辫子在胸前荡来荡去。所幸,还有窃窃的笑和奔跑的声响,有破旧大房间里的朝鲜舞蹈。两把弦乐器出现得影影绰绰,有英俊男人从天而降到麦田中。无伴奏的哼唱,青春如皇冠一般高傲矜贵。
挑染着绿色头发的孩子们,一跳一蹦地唱: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 my super star, 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you a my super star。他们会摔门而去,也会仰天大笑,他们会跳街舞,会在酒店下面喊言承旭我爱你,会穿着校服牵着小女友的手去吃肯德基,也会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打游戏。他们会哭,会打架,会在灯下写作业的时候走神,会追着同桌女生要看她的新手机,会假装与她一样喜欢同一个明星,会用所有的钱买一件名牌球衣送给他当生日礼物,会忍着泪在QQ上送他一排笑脸符号,会在日记本里写满歌词……。都一样啊都一样,都是一场青春,漫天烟火,流光溢彩。
孔雀很骄傲,想要观赏它的人都走空了,可是该美丽的,还是美丽,它不曾乞求过众人的目光停留。
张静初的表演一般。她大多数时候是沉静的神态,就象静物写生比较容易抓获要点,摆成剪影也不算高难度。可惜的是,她没有让人感受到象宣传辞上的所谓“圣洁宁静纯粹”,反倒是她看着英俊伞兵的专注时间太长,缺乏含蓄美,表演过火,象个重症花痴患者。
黄梅莹很出彩,台词少,但是肢体语言极丰满。
弟弟的演员很棒,年少时的仓皇无助、敏感胆怯,长大后的落拓随流、心不在焉,都很到位。可能这个演员的瘦弱外型也帮了他的忙。
演哥哥的,人们的注意力多被他的体型夺了去,所以他一出场就能抓人眼球。毕竟演绎非常人要容易许多,很讨巧的。
影片时间长,两个多小时,但是看下来不觉得累,时时有激烈的小高潮敲打一下观众的神经。但是还有画面跳脱整体的情况出现,打断了情绪。
光的运用好极了,室内光线的平滑,室外光线的分割,都很美。
忽然想起了格非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以此作结,献给电影《孔雀》: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我认为人的一生是是不值得过的,可以随时死去,唯一值得过的,最美好的事情,你要想做一件事情,彻底忘掉你的处境,来肯定它。要满怀激情做一件事情,生活才有意义,这绝对是生活最重要的真谛。这不是我讲的,是韦伯说的。假如你正在恋爱的话,你就不会感到虚度时光,你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光彩,哪怕死去也不足惜。”
2004-10-26 21:21:28 无间风沙
我总体感觉不怎么样!尤其是三段式的结构,还有要跨度十多年这种类型的片子最难驾驭,我总觉得开始的故事有些混乱,我不知道他要表现"姐姐"这个人物到底是要表现出她什么,后面看才知道到底是讲什么."孔雀"这个词在这部影片中很抽象,大家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但总体感觉这部片子不怎么样!从市场的角度看,我不看好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