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一本杂志:“刊中刊”《中国独立影像》

2010-08-08 10:27:00   来自: fanhallfilm
  (现象网报道)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即将于8月出品一本聚焦中国独立电影理论与实践现状的电影刊物:《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的“刊中刊”——《中国独立影像》;并在由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9月即将出品的《ART IN CHINA》,一本西班牙文/英文双语的“中国当代艺术核心刊物”中继续制作《中国独立电影》专题。
  

  关于此刊所涉及的关键词有:独立电影、严肃、学术、国际、系统性、专业性、个案、姿态、刊中刊……等等,并请诸君联想一切有关‘独立电影严肃批评’有关的词汇插入之。独立电影领域第二次有可能出现连续的严肃批评的刊物(编者按:栗宪庭电影基金在2008年曾经试图以《电影札记》为名推出纸载体的严肃批评刊物,但迄今还是停留在网络形式,并且影响极为有限),作为半严肃半诙谐半吊子的并标榜全球独立电影门户的现象网向来对这种正儿八经的、严肃的、电影批评持敬畏之心,何况还是出版刊行的纸媒呢。我们没有理由不给喊一嗓子,《中国独立影像》刊中刊来啦、终于来啦。
  
  为此记者采访了《艺术与投资》杂志社执行主编董冰峰先生与《中国独立影像》刊中刊执行编辑郝敬班女士。
  
  
  为什么
  
  
  在今年二月由张献民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发起一个中国独立电影界的‘全国代表大会’,会中提出一个叫做‘放映联盟’的愿景。其次张献民主持的影弟工作室当时有倡导“严肃影评”,因为他们觉得有关独立电影研究与讨论的严肃的声音太少:“对于非官方之外的电影的严肃意义上的讨论,就是我们通常认为和理解的学术背景的讨论,学院化,不管是西方的还是国内的,这种严肃讨论太少。对中国独立电影,很多人都仅停留在对一种立场上、角度、社会价值、伦理什么的参照体系,因为国内独立电影常常‘彰显’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或者一个发言的一个姿态。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块的严肃讨论和研究特别缺乏。现在国内没有好的环境,没有一本艺术杂志、电影杂志可以刊登这样的文章,偶尔在《经济观察报》或其他零散报刊会看到一些关于独立电影的文章。一个情况是现象特别少,一个是从来形不成一个系统性和专业性。我们觉得这可能对大家创作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我们有这样一本艺术杂志和影像档案馆的实体,那我们就明确来发起这样一个工作,做这个“中国独立影像”刊中刊。”董冰峰对记者说。
  
  杂志的初步构想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形成,真正着手是在几个月前影像档案馆张亚璇的离开,两个月前郝敬班任职影像档案馆之后。董冰峰介绍郝敬班时说:“她在英国读的电影理论硕士,我们比较支持她在研究和策划上的一些思路。她回国时间短,最近在大量的看国内的独立电影和资料,但她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可以跳出现在国内我们现在对独立电影讨论的范围、价值、观点,用一种学理性的、专业性的甚至很西化理论的一种方法来研究中国独立电影。”
  
  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独立影像》的刊行目的和方向是:如何“专业性”的来讨论独立电影,希望能够做到严肃的讨论。而且如何的表达,如何正确的表达,如何有立场的表达,这样就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完全拿着西方理论的观点,这本《中国独立影像》的刊中刊,我们也会邀请很多国内的、一线实践者的声音,也有邀请朱日坤的文章,也会有本土的其他研究者的声音,也会有介绍全国各地独立电影的动态和事件。我们还在在我们新创刊的西班牙文/英文杂志《Art in china》,叫《中国艺术》,也要定期做一个“中国独立电影”的专题,目的是向西方介绍“中国独立影像”的现状和研究,关键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向西方介绍、?我们应该用什么观点介绍给西方?是用完全本土的声音,或是一种“国际化了的理论语言”来介绍,或是处于不断交叉、平行讨论?我们试图在这两种工作中呈现这样一些不同的价值,我们不会告诉读者一种声音。
  
  
  怎么样
  
  
  《中国独立影像》具体的栏目构成是怎么样的呢?郝敬班说:“我们将其展开成三个栏目:第一个是一些电影节等“现场”的报告,像第一期是朱日坤的《我所经历的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第二个部分是,有关独立影像的新观念及其个案分析,如第一期胡敌《政治的美学或美学的政治——应亮的电影创作》;第三个部分是过去的这段时间有关独立电影的动态资讯。暂定的出版周期是两个月,但是因为宣传等需要我们第一期和第二期会连续出。刊行的方式是装订在《当代艺术与投资》内,并独立装订500册赠阅与出售。”
  
  “现在看来组稿方式我们维持在两种:一种就是国内的活跃在现场的策划人、学者、评论家,像朱日坤、张献民、王小鲁等等。另外一拨的重点是,在西方留学的,像第一期我们邀请的是胡敌在法国读的电影理论,郝敬班是在英国等等。
  
  “另外像国内的独立导演,王小帅、贾樟柯、张元、刁亦男等等这一批人,几乎没有一本像样的关于创作的著作,张元、贾樟柯也出版过多部创作随笔或剧本之类的著作,我们觉得比如像出版一本贾樟柯关于他创作的笔记、手稿,或具体到如何一场戏的东西价值是非常大的,就现在的研究和出版来说,大家还是停留在普遍意义上的电影形式、内容、剧情等这样一种角度,所以我们希望在《中国独立影像》中对这样作者的个案的分析希望做的深入,从我们的观点,这刊中刊要求一定是最新写作的文章。”董冰峰补充道。
  
  这样的刊物的读者群是怎么样的呢?是记者我这样半吊子的爱好者,还是张献民、崔卫平导师型的,抑或是任何人?董冰峰说:中国没有一本严肃的电影杂志,也没有一本严肃的艺术杂志,因为体制或商业等等原因,我们试图让《当代艺术与投资》和《中国独立影像》的工作严肃一些。就读者和受众来说,一部独立电影可能5个观众,也可能100人,也可能……,如何影响社会整体或去改变什么,这种想法很不切实际,我们只能做好我们手边的工作。
  
  你可以有很好的巡回放映、讨论的计划,但是如果拿这样一个创作上的问题或者是研究上的问题、出版上的问题想要影响大众,我觉得我自己我只能谈我自己从来不这么想,独立影像它注定是一部分人的事情,就和艺术创作的问题一样,注定是私人的问题,你不能要求大众和知识分子思考的问题是一样的,正如独立电影的创作首先是作者的问题,它不是商业片。你想如何让大众理解你的创作,这里边有很多背景、社会因素、个人的兴趣、政治上的好恶等等,《唐山大地震》一个星期卖几个亿票房,独立电影你可能吗?
  
  我们觉得如何去影响大众,或拿一种研究与讨论独立电影的方式影响大众,这是非常非常不现实的,我们唯一现实的就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我们自己’,就是指任何试图努力严肃去思考这些问题的人,创作者、讨论者、书本、编辑、放映的等所有的。
  
  早在张亚璇任期内,伊比利亚的影像档案馆就有想做独立影像年鉴的出版,现在陆续在出 “伊比利亚电影馆”的为题目的系列书籍,就影像档案馆目前的工作,我们的日常放映,导演专题放映和出版都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此次采访就是在影像档案馆的独立空间内进行,之前一直在伊比利亚中心的办公室内,说到影像档案馆的现状,董冰峰解释:最近这些天也一直在忙着折腾这个‘新家’,陆陆续续的有各个机构的档案资料捐赠过来,将来我们是要把这个档案馆,做成一个可供查阅、研究、讨论和放映的空间。我们会对一些对中国独立影像感兴趣的研究者、学者开放,只需要提前预约。
  
  
  现象网独家稿件,欢迎分享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泥巴
  责编:107CINE

  

2010-08-08 11:07:24  雅典的老王

  大事件。希望善始善终。
  

2010-08-08 11:14:55  kickass

  好好干,我们看好你
  
  不过胡敌《政治的美学或美学的政治——应亮的电影创作》可真不敢恭维
  

2010-08-08 11:15:14  赵傻傻 (我不想再存在)

  是大事,可是应亮总被这么谈论,不是好事啊,希望下一期,不说应亮了。
  

2010-08-08 11:17:38  卢志新

  下周我们说李红旗,文章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
  欢迎大家开炮,哈哈
  

2010-08-08 11:20:45  赵傻傻 (我不想再存在)

  别总把本雅明搬出来,我不习惯,我一直看罗兰·巴特的。
  

2010-08-08 11:23:04  卢志新

  傻傻这么一说,我就不懂了,都不认识,意思理解起来很费劲%……&¥#@@
  

2010-08-08 11:24:40  赵傻傻 (我不想再存在)

  > < "'''' 
  
  不认识好
  

2010-08-08 15:25:49  金鹏

  一点不期待。中国独立电影,爬都不行那,拿西方过来的东西来搞,恐怕这个低能儿、早产儿更雪上加霜了。
  

2010-08-09 00:33:32  王我 (兲朝)

  不知“法国─贾樟柯”这个思路会怎样?
  还有 “伊比利亚电影馆”,感觉怪怪的。我找些西班牙电影看看先?
  

2010-08-13 08:16:16  暖色小段 (江苏)

  支持
  

你的回应...

请先登录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电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