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电影节
档案
影片
影人
电影节
基金
机构
群组
新闻
成员
活动
您好,请
登录
或
注册
打打杀杀已经过时了
2010-06-19 10:22:02 来自:
4444
(八卦是抵达真实的最佳途径)
打打杀杀已经过时了 木卫二 发布于: 2010-06-07 15:45
《古惑仔》大行其道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童党之类的学术词语,就发现身边青春燥热的同龄人有很多。他们对女生充满好奇,想靠近对方又有可怕的自尊防线。在男性世界这边,他们有的小打小闹,一些人想要更厉害的同伴和对手,就此提早踏入了成人世界,不会回头。偶尔也有一些捅人砍人的新闻,在小地方里立马传得沸沸扬扬,家中都告诫孩子:千万不要出去混。
多年后,当我再回到那条街道,无意中从一些人的嘴里也能获知他们的现状,他们没有走远,大多也就是抱抱孩子做做小生意。至于当年泛滥的VCD和粗糙的画质影像,上面的浩南哥山鸡乌鸦之类,他们大概早就忘在脑后了。
是啊,除了一句“人都是被逼的”,这世上还有一句名言:人都是会变的。
当年的郑伊健红到顶点后变得近乎一蹶不振,现在也只能在《月满轩尼诗》里露出一口微笑和白牙。《古惑仔》系列恰好出现在回归前后的动荡交接,自此香港电影不再有江湖上的传说,只有逆境中生长的银河映像独领风骚。但是浩南哥不再呼风唤雨,他只能在银河映像的作品里凑个数。至于女人呐,他可能遇上了无数女人,不过先后跟两位女星分手也宣告他艺人生命气数已尽,不知他还能不能记起当年的小结巴?
陈小春得偿所愿,黎姿嫁入豪门,吴君如春风得意,黄秋生和吴镇宇继续维护他们的演技帝面貌,张耀扬还是那转不正的邪样。只是你真的相信当初的小年轻还会记得这些演员的名字么?影迷也许会,普通人根本不会。对着电视时,他们连名字都要记错。
围绕《古惑仔》总有一个争议话题,那就是电影到底有没有带坏广大的内地青少年,在没有历年少年犯罪率等数据统计的支持下,这样的说法只能是伪命题。就好比众人仅仅只是觉得,一套限制级电影怎么可以在内地大肆传播,可回看今天电影院里一些影片的暴力血腥程度,其蛮横不讲理当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不认为当年放映室里的观众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或好或坏,他们都要上天堂。我觉得作为电影本身,《古惑仔》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原汁原味,放在几年后就是古天乐推着王天林,老头用小学课本里的语气对年轻人说,孩子啊,长大了千万不要混黑社会。可在当年,《古惑仔》里劈人就好像砍瓜切菜,该死的最后都通通得死,有些死得还特别难看,这简直太过分了。我甚至觉得,《古惑仔》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告诉众人,这世上有另一个“社会”。好人与坏人的界限模糊不分,混得好可以当扛把子,混不好就要被人当街劈。而在这之前,我们会以为人人都是头顶青天,光明正大。早在上世纪美国70年代,由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教父》和《唐人街》这样的电影得以出现,一些悲呛结尾尤其让人难以忘怀。它们告诉世人,即便是在健全牢固的司法体系下,依然会有一些看不见的罪恶之手,你无力去阻止抑或左右他们的发作。
从1996年到2000年,这套《古惑仔》如果用上今天的高清蓝光、一人独自在家投影来看,它们真的意思不大。想想当年,三五成群,推推攘攘,也许还有起兴者来吐下烟雾。卡碟花屏也是常事,不过对他们来说,再糟糕的放映条件像停电都完全不算什么,因为座上的很多人早已反复看过。《古惑仔》只属于短暂的VCD时代,就像许多人的短暂青春——还没缓过神也明白过来,转眼要为稻粱谋,为一份工作拼杀,为小小的房子发愁,那些课堂以外的无忧无虑就只能化为回忆。
所以最适合《古惑仔》的去处就是十年以前,那些围绕在你身边的朋友、属于港片最后的黄金时代、刘伟强的高产速创模式。今时今日回想,爆的那些粗、叫的那些杀,最后都沉淀为友情岁月的精华回忆,也化为张学友在去年金像奖上串唱时的一曲劲歌。
后来去了几趟香港,风平浪静。深夜的旺角有一些夜不归宿又无处可去的年轻人,他们靠吹水来度过漫漫长夜,这简直是制造了一种假象:这是一个没有古惑仔的时代,大白天的街上,到处是西装革履又压力过大导致提前脱发的中年男子。
今年戛纳上的北野武说,剁手指头的游戏规则已经过时了。对古惑仔来说,拿布条缠手提着刀的杀气腾腾也已经过时了。这种新老交替就是杜琪峰丢出的警世隐喻,它取代了没有技术含量的一头热血,宣告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早就变化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推荐给朋友
关注此话题
2010-06-20 17:30:53
wozizai10
暴力永远不会过时
你的回应...
请先
登录
后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言
> 相关话题组:
灌水/闲话
TramiyahEppe
加入了现象网,大家鼓掌!
《古惑仔》大行其道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童党之类的学术词语,就发现身边青春燥热的同龄人有很多。他们对女生充满好奇,想靠近对方又有可怕的自尊防线。在男性世界这边,他们有的小打小闹,一些人想要更厉害的同伴和对手,就此提早踏入了成人世界,不会回头。偶尔也有一些捅人砍人的新闻,在小地方里立马传得沸沸扬扬,家中都告诫孩子:千万不要出去混。
多年后,当我再回到那条街道,无意中从一些人的嘴里也能获知他们的现状,他们没有走远,大多也就是抱抱孩子做做小生意。至于当年泛滥的VCD和粗糙的画质影像,上面的浩南哥山鸡乌鸦之类,他们大概早就忘在脑后了。
是啊,除了一句“人都是被逼的”,这世上还有一句名言:人都是会变的。
当年的郑伊健红到顶点后变得近乎一蹶不振,现在也只能在《月满轩尼诗》里露出一口微笑和白牙。《古惑仔》系列恰好出现在回归前后的动荡交接,自此香港电影不再有江湖上的传说,只有逆境中生长的银河映像独领风骚。但是浩南哥不再呼风唤雨,他只能在银河映像的作品里凑个数。至于女人呐,他可能遇上了无数女人,不过先后跟两位女星分手也宣告他艺人生命气数已尽,不知他还能不能记起当年的小结巴?
陈小春得偿所愿,黎姿嫁入豪门,吴君如春风得意,黄秋生和吴镇宇继续维护他们的演技帝面貌,张耀扬还是那转不正的邪样。只是你真的相信当初的小年轻还会记得这些演员的名字么?影迷也许会,普通人根本不会。对着电视时,他们连名字都要记错。
围绕《古惑仔》总有一个争议话题,那就是电影到底有没有带坏广大的内地青少年,在没有历年少年犯罪率等数据统计的支持下,这样的说法只能是伪命题。就好比众人仅仅只是觉得,一套限制级电影怎么可以在内地大肆传播,可回看今天电影院里一些影片的暴力血腥程度,其蛮横不讲理当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不认为当年放映室里的观众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或好或坏,他们都要上天堂。我觉得作为电影本身,《古惑仔》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原汁原味,放在几年后就是古天乐推着王天林,老头用小学课本里的语气对年轻人说,孩子啊,长大了千万不要混黑社会。可在当年,《古惑仔》里劈人就好像砍瓜切菜,该死的最后都通通得死,有些死得还特别难看,这简直太过分了。我甚至觉得,《古惑仔》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告诉众人,这世上有另一个“社会”。好人与坏人的界限模糊不分,混得好可以当扛把子,混不好就要被人当街劈。而在这之前,我们会以为人人都是头顶青天,光明正大。早在上世纪美国70年代,由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教父》和《唐人街》这样的电影得以出现,一些悲呛结尾尤其让人难以忘怀。它们告诉世人,即便是在健全牢固的司法体系下,依然会有一些看不见的罪恶之手,你无力去阻止抑或左右他们的发作。
从1996年到2000年,这套《古惑仔》如果用上今天的高清蓝光、一人独自在家投影来看,它们真的意思不大。想想当年,三五成群,推推攘攘,也许还有起兴者来吐下烟雾。卡碟花屏也是常事,不过对他们来说,再糟糕的放映条件像停电都完全不算什么,因为座上的很多人早已反复看过。《古惑仔》只属于短暂的VCD时代,就像许多人的短暂青春——还没缓过神也明白过来,转眼要为稻粱谋,为一份工作拼杀,为小小的房子发愁,那些课堂以外的无忧无虑就只能化为回忆。
所以最适合《古惑仔》的去处就是十年以前,那些围绕在你身边的朋友、属于港片最后的黄金时代、刘伟强的高产速创模式。今时今日回想,爆的那些粗、叫的那些杀,最后都沉淀为友情岁月的精华回忆,也化为张学友在去年金像奖上串唱时的一曲劲歌。
后来去了几趟香港,风平浪静。深夜的旺角有一些夜不归宿又无处可去的年轻人,他们靠吹水来度过漫漫长夜,这简直是制造了一种假象:这是一个没有古惑仔的时代,大白天的街上,到处是西装革履又压力过大导致提前脱发的中年男子。
今年戛纳上的北野武说,剁手指头的游戏规则已经过时了。对古惑仔来说,拿布条缠手提着刀的杀气腾腾也已经过时了。这种新老交替就是杜琪峰丢出的警世隐喻,它取代了没有技术含量的一头热血,宣告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早就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