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影展闭幕报道
连续四个晚上的当代中国之体验新鲜,紧张, 而又刺激. 伴随着先锋实验片放映的结束,“新生代影展”于今晚落幕。
如同前三个晚上一样,放映后,我们有很长时间的非正式讨论。围绕着“身份之找寻”的主题,大家交流了“迷失”在急速变革的社会中的个人体会。非常有趣的是:可从中了解到中西方观众对片子有着如何不同的理解。
年轻一代的声音,正在被听到,它明确地传递了成长于动荡中国的、非常私人化的经验。正是这种声音, 决定了就是这样的一个中国, 将要来临!
感谢作者们和CIFVF与英国观众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电影。感谢为了把这次活动做成而提供了帮助的人们!感谢Cinephilia West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完美而有亲和力的放映场地。我们希望明年继续做下一届“新生代”影展!
原文链接:http://www.cubemagic.org/
CIFVF伦敦巡展:余天琦写给诸位作者的一封信(6月13日)
2010-06-18 12:20:50 dogma_2001 (应亮)
2010-06-18 12:33:34 dogma_2001 (应亮)
策展人余天琦影展前的访谈
采访机构介绍:Dimsum是英国的面向中国和东南亚群体的重要媒体之一。日前采访了CubeMagic关于“新生代”影展的情况。(译自http://www.cubemagic.org/?p=35)
新生代的独立电影——中西方的契合点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去年,过百人参与了系列电影放映讲座:“多声中国”,五部中国独立纪录片提供了多个展现当代中国的角度,并反映了中国电影的多样性。
今年,“多声中国”的策划人余天琦将与Cinephilia West(当前敦伦最新的电影空间)合作,举办一个为期四天的电影节。这次的影片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它们将成为一扇独特的窗口,为我们展示一个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
余天琦搜集的电影们,呈现了高度的国际化以及强烈的自我表达风格。这些片子的导演几乎都出生、成长于后社会主义中国。
Cube Magic是一个试图用电影来消除中西方隔阂的机构。创建人余天琦努力策划电影节,以期打破西方对“华人”的传统成见。
她说,“我的机构叫Cube Magic,是因为我想告诉观众:中国人和中国电影有很多不同的面,就如同魔方。而人们对中国电影也可有不同的理解,如同人们可用不同的方法玩魔方一样。另外,Cube Magic听起来活泼、好玩、有动感,就像中国的年轻人们。我希望,西方观众在了解了中国电影的多面性后,可以减少对“华人”这个概念的“期待”,以协助中国艺术家创作出真正属于他们本人的作品来。
问: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的历史是怎样的?
余天琦:五十年代建立的中国电影工业是完全由国家控制的。自80年代以来,新生的“都市一代”电影被视作“地下电影”,它们在政府的管控之外进行着制作。这些“地下电影”充满了沉重的社会现实以及民众的情绪,但它们的身份决定了其不能在主流影院里公映,只能参与一些私下的放映活动或者国际电影节。
在90年代早期,国家放开了对发行的管束,于是导演们有了与民营企业在发行方面合作的机会。中国加入WTO更进一步推动了电影制作的革新。因此,这些脱离了国家管束而制作出来的电影,被称为独立电影。尽管独立电影仍没能进入主流影院,但现在有更多的可能去做公众放映了,比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重庆等几大城市都办了电影节。
这次由我策划的电影节的片目,来自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影展——一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他们的策展人是独立导演应亮。
问:这些出生和成长在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青年导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余天琦:大部分出生在80年代,他们有个共同的“代际性”特征:深受国际文化的影响,比如受到日本、好莱坞和欧洲电影的影响。这一代人的成长也伴随着网络和自媒体,于是,他们更多元、更自我和更私人化,因为网络文化鼓励自我表达和对社会文化的参与性。
公认的中国独立导演,例如贾樟柯,专注于现实主义电影,他们用大量的长镜头来捕捉社会现实,而角色本身很少说话。他们从远处静静的描绘着中国当代文化。不管怎样,中国新一代导演都更私人化,运用多种多样的拍摄技巧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社会。
例如,《七区病房》是关于一群无家可归的智障人士的生活的。导演并没有将他们表现得消极和边缘化,反倒每个人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一起欢笑,分享彼此的经历,呈现了中国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未必全是所谓的“中国问题”。
问:成长中的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工业受到西方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呢?
余天琦:大致在资金和审美风格两个方面上。
来自西方的投资者一般会认定中国电影应该像个什么样子,往往导致中国的导演们去顺应这种期待。某些元素是西方观众“需要”在中国电影里看到的,比如当代中国的剧烈变革和城市化,以及这两件事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因此,当电影独立后,作者们不仅要与中国政府较量,并还受到西方市场的压迫。
说到“审美”,西方势力主要在电影、音乐、文学和电视的层面上影响着中国人。这些影响随着中国向西方的持续开放而不断加剧,同时也促成了当代中国电影的的多样性,从而将他们与上一代人区分开。
在如此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中,华人的文化越来越难被界定,如同我们也越来越难界定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但把握两个元素就可甄别出中国导演的当代性:他们呈现出如何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观点是怎样的。当前的中国,已与上世纪的社会关系和自我的概念不同了,但集体性的社会关系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问:在英国举办这个影展有什么意义?
余天琦:我希望同时为英国和中国观众开一扇窗,从一个新视点去看待当代中国纷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身分、历史和人际关系等。我更希望关注那些不太被英国社会所熟知的中国年轻导演,给他们一个展示不同事物的机会。
问:筹备这个影展在时间和场地上是怎样的呢?
余天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准备,我很幸运的是,Cinephilia West也有兴趣放映中国导演们的电影。于是,我和他们讨论了我所选的片子。Cinephilia West很开放,并且喜欢和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我与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问:这次影展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余天琦:鉴于目前的经济状况,最大的挑战在于需找资金来支持这样一个活动。我们没有别的出资者,因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志愿工作,努力让这个活动进行下去。而我们期望这个活动可以一直做下去,成为一年一度的事件,并希望明年获得一些资金上的支持。除此之外,把每个细节都落实完美要花掉很多时间,我体验了这种不知最终结果到底会怎样的焦虑感。但同时,每当我想象着我的观众们未来看片的样子和感受时,真的切身体会到了这个过程的快乐,觉得特别带劲。
问:这次影展你的目标观众是哪些人呢?
余天琦:从我在“多声中国”得到的经验来看,对当代中国感兴趣的英国观众往往是有学术背景的上了些年岁的人,但我希望通过放映更多不同类型的电影来吸引更年轻些的观众。对这些片子感兴趣的中国年轻人在中国的观众群里是占有一个公平的比例的,因为影片中所展现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地联系着他们这代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中国,非广泛放映的环境中年轻人居多。我反倒希望那些上了年岁的中国观众也会对这些片子发生兴趣。
原文链接:http://www.dimsum.co.uk/culture/new-generation-independent-films-where-china-meets-the-west.html
采访机构介绍:Dimsum是英国的面向中国和东南亚群体的重要媒体之一。日前采访了CubeMagic关于“新生代”影展的情况。(译自http://www.cubemagic.org/?p=35)
新生代的独立电影——中西方的契合点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去年,过百人参与了系列电影放映讲座:“多声中国”,五部中国独立纪录片提供了多个展现当代中国的角度,并反映了中国电影的多样性。
今年,“多声中国”的策划人余天琦将与Cinephilia West(当前敦伦最新的电影空间)合作,举办一个为期四天的电影节。这次的影片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它们将成为一扇独特的窗口,为我们展示一个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
余天琦搜集的电影们,呈现了高度的国际化以及强烈的自我表达风格。这些片子的导演几乎都出生、成长于后社会主义中国。
Cube Magic是一个试图用电影来消除中西方隔阂的机构。创建人余天琦努力策划电影节,以期打破西方对“华人”的传统成见。
她说,“我的机构叫Cube Magic,是因为我想告诉观众:中国人和中国电影有很多不同的面,就如同魔方。而人们对中国电影也可有不同的理解,如同人们可用不同的方法玩魔方一样。另外,Cube Magic听起来活泼、好玩、有动感,就像中国的年轻人们。我希望,西方观众在了解了中国电影的多面性后,可以减少对“华人”这个概念的“期待”,以协助中国艺术家创作出真正属于他们本人的作品来。
问: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的历史是怎样的?
余天琦:五十年代建立的中国电影工业是完全由国家控制的。自80年代以来,新生的“都市一代”电影被视作“地下电影”,它们在政府的管控之外进行着制作。这些“地下电影”充满了沉重的社会现实以及民众的情绪,但它们的身份决定了其不能在主流影院里公映,只能参与一些私下的放映活动或者国际电影节。
在90年代早期,国家放开了对发行的管束,于是导演们有了与民营企业在发行方面合作的机会。中国加入WTO更进一步推动了电影制作的革新。因此,这些脱离了国家管束而制作出来的电影,被称为独立电影。尽管独立电影仍没能进入主流影院,但现在有更多的可能去做公众放映了,比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重庆等几大城市都办了电影节。
这次由我策划的电影节的片目,来自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影展——一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他们的策展人是独立导演应亮。
问:这些出生和成长在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青年导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余天琦:大部分出生在80年代,他们有个共同的“代际性”特征:深受国际文化的影响,比如受到日本、好莱坞和欧洲电影的影响。这一代人的成长也伴随着网络和自媒体,于是,他们更多元、更自我和更私人化,因为网络文化鼓励自我表达和对社会文化的参与性。
公认的中国独立导演,例如贾樟柯,专注于现实主义电影,他们用大量的长镜头来捕捉社会现实,而角色本身很少说话。他们从远处静静的描绘着中国当代文化。不管怎样,中国新一代导演都更私人化,运用多种多样的拍摄技巧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社会。
例如,《七区病房》是关于一群无家可归的智障人士的生活的。导演并没有将他们表现得消极和边缘化,反倒每个人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一起欢笑,分享彼此的经历,呈现了中国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未必全是所谓的“中国问题”。
问:成长中的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工业受到西方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呢?
余天琦:大致在资金和审美风格两个方面上。
来自西方的投资者一般会认定中国电影应该像个什么样子,往往导致中国的导演们去顺应这种期待。某些元素是西方观众“需要”在中国电影里看到的,比如当代中国的剧烈变革和城市化,以及这两件事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因此,当电影独立后,作者们不仅要与中国政府较量,并还受到西方市场的压迫。
说到“审美”,西方势力主要在电影、音乐、文学和电视的层面上影响着中国人。这些影响随着中国向西方的持续开放而不断加剧,同时也促成了当代中国电影的的多样性,从而将他们与上一代人区分开。
在如此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中,华人的文化越来越难被界定,如同我们也越来越难界定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但把握两个元素就可甄别出中国导演的当代性:他们呈现出如何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观点是怎样的。当前的中国,已与上世纪的社会关系和自我的概念不同了,但集体性的社会关系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问:在英国举办这个影展有什么意义?
余天琦:我希望同时为英国和中国观众开一扇窗,从一个新视点去看待当代中国纷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身分、历史和人际关系等。我更希望关注那些不太被英国社会所熟知的中国年轻导演,给他们一个展示不同事物的机会。
问:筹备这个影展在时间和场地上是怎样的呢?
余天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准备,我很幸运的是,Cinephilia West也有兴趣放映中国导演们的电影。于是,我和他们讨论了我所选的片子。Cinephilia West很开放,并且喜欢和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我与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问:这次影展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余天琦:鉴于目前的经济状况,最大的挑战在于需找资金来支持这样一个活动。我们没有别的出资者,因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志愿工作,努力让这个活动进行下去。而我们期望这个活动可以一直做下去,成为一年一度的事件,并希望明年获得一些资金上的支持。除此之外,把每个细节都落实完美要花掉很多时间,我体验了这种不知最终结果到底会怎样的焦虑感。但同时,每当我想象着我的观众们未来看片的样子和感受时,真的切身体会到了这个过程的快乐,觉得特别带劲。
问:这次影展你的目标观众是哪些人呢?
余天琦:从我在“多声中国”得到的经验来看,对当代中国感兴趣的英国观众往往是有学术背景的上了些年岁的人,但我希望通过放映更多不同类型的电影来吸引更年轻些的观众。对这些片子感兴趣的中国年轻人在中国的观众群里是占有一个公平的比例的,因为影片中所展现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地联系着他们这代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中国,非广泛放映的环境中年轻人居多。我反倒希望那些上了年岁的中国观众也会对这些片子发生兴趣。
原文链接:http://www.dimsum.co.uk/culture/new-generation-independent-films-where-china-meets-the-west.html
“新生代: 当代中国独立电放映活动”在伦敦5月27-30日举行. 四场观众都爆满, 场地人数有限, 但大家热情高涨, 并对中国新生代的电影非常感兴趣. 陆续会有些媒体做些REVIEW. 到时我再告诉大家.
每场开始前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 我主要介绍CIFVF 和放映短片和导演的大致情况. 放映结束都有一场讨论, 每次都讨论(1小时左右), 将至晚上11点了, 大家才想起来要赶地铁了.很多人都是远道而来的. 对放映的情况, 我简短的汇报一下. 我们都录像了, 等整理出来, 我在发在网上.
纪录片: 太棒! 中国的, 政治的, 自我的, 年轻一代的社会参与.
<7区病房> , <借我一生I>, 和 <饭碗> 被讨论的最多. 西敏寺大学纪录片研究和制作中心的Director Joram 对<7区病房> , <借我一生>评价很高. 他说这两部片子的电影语言运用的很棒, 甚至超过很多当代欧洲纪录片. Chris Berry说<借我一生I>对老人的关注反映了最近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一个现象, 就是对将要逝去老人的关注, 和他们故事的保存的渴望. 这个年轻的作者非常有社会责任心. <饭碗>作者的勇气和支持得到观众的尊重, 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大家思考. 对<三只小动物>评价比较少. 有些人觉得叙事不是特别清晰.
剧情: 多样, 多样, 还是多样的叙事, 视觉和自我.
这次放映的每部片子叙事和视觉风格都不同. 而且大都是以第一人称叙事的. 最先放的<慰问>把大家震惊了! 应亮的新纪实风格, 引起大家激烈的讨论剧中人物关系. <镜>